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末小粮官在线阅读 - 第九十四章 东西两汉

第九十四章 东西两汉

    汉建安七年,西元202年,四月十三,大将军袁绍立许都城门吏刘四为帝,改元延康。

    刘四更名刘季。

    汉帝刘协听闻大怒,斥刘季为伪帝,撤袁绍大将军位。

    但许都朝廷已尊延康帝,反斥刘协为伪帝。

    一个月内,双方互打嘴炮之余不约而同的大封天下各路诸侯,以求获得更多的支持。

    天下诸侯对此持观望态度,纷纷代价而估,唯征南将军马腾倒向雒阳朝廷,封卫尉,槐里侯。

    征西将军韩遂嗤笑马腾:“这天下间也就只有带羌胡血统的人才会还觉得大汉的爵位值钱了。”

    韩遂主簿成公英道:“您的将军封号就是汉室给予的,您的荣誉和地位也都是依托在汉室的威望上而成就的,怎么能嘲笑汉室呢?”

    韩遂道:“天上从没出现过两个太阳,现在一东一西有两个汉帝,汉室的威望本就在权臣的威胁下愈发衰落,我又该听从谁的命令呢?”

    成公英道:“您的将军封号难道是假的吗?征西将军可是天下间无数人做梦都得不到的啊!请您做一些征西将军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在继续观望下去,若是观望到最后,说不定两个皇帝都会视您为反贼,到那时天下人都会反对您的。”

    韩遂如梦方醒,接受延康皇帝任命的凉州牧,返回金城派遣使者拜会凉州各路军阀,准备伐曹。

    益州牧刘璋、荆州牧刘表、会稽太守孙权均趁二帝并立,各自寻求对自己有利的政治利益。

    益州牧刘璋从雒阳朝廷获得了进攻汉中张鲁的大义名分。

    荆州牧刘表等到了许都朝廷撤销长沙太守张羡的诏令。

    会稽太守孙权从两个皇帝手中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扬州牧。

    到了六月,就在天下大势因农耕而稍微缓和一些的时候,六月二十一,延康帝宣布封袁绍为丞相,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六月二十八,延康帝赐袁绍九锡。

    七月初八,延康帝诏袁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汉相萧何故事,天下震动。

    颍川歌谣传:“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东边不见日,西边夜黝黯。”

    中原、河北士族多认为袁绍将步其弟袁术的后尘,一些士族连夜写好了奏表,一旦袁氏篡汉,他们就集体上表同意。

    一些不知从哪来的阴阳家传人也纷纷表示汉室火德衰落,袁氏当立。

    但阴阳家内部也有争斗。

    异士蓟子训宣扬自己有鬼神之术,许都很多人都对他深信不疑,他说袁氏传自虞氏,为土德,火生土,因而袁氏应该替代汉室。

    庐江人左慈,字元放,有道术,常出入丞相府为袁绍表演法术。一日与士族宴饮,说水克火,袁氏正当为水德。众人认为他是袁绍派来试探大家的,于是都不敢再大声说话。

    汉帝刘协、大司马曹cao和天下各路诸侯也均觉袁绍即将篡位。因为和袁术相比,袁绍虽刚刚在半年前进攻司隶的战争中失败,但还占据着天下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大半土地,足以改朝换代。

    天下局势又一次变得扑朔起来。

    ————

    司隶,雒阳。

    “拜!”

    曹cao跟随着太常杨彪的呼喊跪拜在地上,他身后文武百官全都同样跪拜下去。

    今日是雒阳守卫战纪念碑建成的日子,按照提议者王垕的说法,战死者的英魂会在祭祀行为的感召下聚集在纪念碑周围,他们将保佑汉室永续,保佑大汉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所谓纪念碑就是一块巨大的四面水泥墩子,建立在大河畔,正面是大书法家钟繇手书的雒阳守卫战英魂永垂不朽的大字,反面是大司马兼大文豪曹cao撰写的《英魂赋》,左右两则用小字撰写了在这场战争中阵亡的所有将士的名字。

    这些名字不区分士族、百姓,也不分官职高低,只是一个个简单不过的名字,凸显了半年来雒阳朝廷意图减少士族影响的政策。也许一个高门贵种旁边围着几十个白身,也许一个校尉身边是几十个小兵。

    有一些士族对此表示反对,但大司马一言九鼎,连汉帝都没有意见,些许噪呱又算的了什么。

    随着典礼的进行一些老人、女子低声哭泣了起来,他们是被选中观礼的英魂家属。往年间士兵战死,朝廷根本不会有任何表示,但这次不同。

    在霸府长史王垕的提议下,每一位战死士兵的家属都得到了妥善安置,他们将优先进入河南各地新开辟的折冲府中,折冲府官吏将安排他们的未来的生计。女子改嫁,老人有所赡养,孩子统一进入学堂。

    这个政策得到了司隶上下一致的好评,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钱财。

    还好,冀州刺史袁尚为赎回被俘虏的手下士兵开出了雒阳朝廷无法拒绝的价格。

    有了袁大善人的支持,这个政策才得以推行下去。

    “再拜。”

    曹cao带着文武百官再次参拜,一阵东北风从大河上吹来,明明还是盛夏时节,风中却带着一丝水汽和寒意。

    一些身子骨较软的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只觉得是英魂真的来了,不由得神情肃穆起来。

    王垕好不容易才强忍住打喷嚏的想法,也同样绷住脸,但思绪去渐渐远离了身体。

    这鬼仪式什么时候才能完啊?

    主持祭祀的太常杨彪却根本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再次喊出:“三拜。”

    众人第三次跪拜,这一次大家的动作无比的齐整,仿佛那些英魂真的影响到了他们。

    杨彪满意自己作为太常第一次主持的典礼,得意的喊出:“礼毕。”

    众人这才起身,活动起了手脚,但也明显受刚才行礼的影响,说话声音小了很多。

    说来有趣,杨彪的儿子杨修在许都丞相府做官,他却受大司马曹cao的邀请,出山当了太常。

    本来杨彪是不想来的,但前任太常活了九十四岁的名士赵歧临死前举荐的就是他,再加上现在雒阳朝廷上连一个能为士族说话的声音都没有,他也就勉为其难的出山了。

    于是就出现了有趣的事情,老子杨彪在雒阳服侍汉帝刘协,儿子杨修却作为心腹在许都丞相府中施展拳脚。

    不过这本也是这个时代士族的经典做法,双面下注才是王道。

    百官相继离去,老爷子杨彪也和曹cao打过招呼后离开了,曹cao却还站在纪念碑前,盯着一个人名不愿返回雒阳。

    王垕作为曹cao的属官是不能走的,而且今日典礼郭嘉、董昭都没来,他这个霸府第三号人物当然要有所表率。

    “主公,可是有所感悟?”

    曹cao摇头不语。

    王垕调笑道:“您的《英魂赋》气势磅礴,足够彰显这些英魂,就不要再强迫自己写出更好的词语了。”

    曹cao终于开口:“厚土不要嘲笑,谁不知你的新体诗别具一格,一首赠予文姬的《咏梅》就让天下的文人趋之若鹜,更不要说之前的几首诗赋了。但还是要谢谢你的关心,我只是突然想到一个朋友,看着他的名字不愿离去。如果厚土和其他人还有事,可以先行返回雒阳。”

    王垕顺着曹cao的视线寻找过去终于找到一个本不应出现在纪念碑上的名字。

    “魏种?”

    王垕不解的看向曹cao。

    曹cao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厚土可还记得此信?”

    王垕点头,他当然记得,这封信还是他从河内返回雒阳后亲手交到曹cao手中的,正是原河内太守魏种的绝笔。

    曹cao重新将帛书展开,看着上面一个个文字:“我与魏种相识数十年,他是我在兖州结识的朋友中最后一个还活着的,谁知…”

    王垕连忙告罪。

    曹cao摆手道:“与你无关。我们之间的志向渐渐远离,难免会出现这样的事。看着魏种的名字,我就仿佛看到当初大家聚在一起饮酒时的样子。那种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王垕忍住作死询问其他几人都是谁的冲动,劝解道:“主公,大汉变成现在这样不是你们的过错,如果大汉还是那个强盛无比的国度,你们也许能每日都坐在一起饮酒。但那样主公也就不会变成现在的大司马,成为大汉最后的希望。”

    曹cao沉默了一下:“你说的不错,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只可惜我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很早就知道有一天会变成现在这样,也许会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吧。”

    王垕不敢接曹cao的话,只是抱拳行礼作揖道:“一切为了复兴大汉。”

    “复兴大汉吗?”

    曹cao闭上眼睛,一个个老友仿佛又来到他的身边,低声道:“魏种、陈宫、张邈、张超,我还记得你们,你们若是都还活着,现在会怎样呢?”

    王垕只恨自己长了两个耳朵,完全不敢搭话。

    曹cao转过身,当他睁开眼睛,又一次变成了以一己之力挽救大汉的英雄,他展开双臂,高大的纪念碑成为他的背景。

    “一切为了复兴大汉!”

    “复兴大汉!”

    “大汉!”

    …

    曹cao的高呼引起还未离去的朝廷文武相继高呼。

    王垕也跟着喊了起来,直到跟在曹cao身后离开才停下,而身后的呼喊声却许久没有停止。

    大河涛涛,滚滚东去,也许川流不息的河水真的将英魂聚集起来,他们将守护大汉,直到永远。

    ————

    三国小知识:

    太常是主持祭祀的官员,九卿之一。

    各朝各代的九卿都不太一样,甚至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九卿的名称也是有变化的。

    东汉的九卿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