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逐月恋歌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永恒之遗憾

第二十七章 永恒之遗憾

    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恐怕莫过于,我们亲手埋葬的一切再也无法寻回。

    在所学习的经济学所有课程中,林仁皓最喜欢的是金融学,这个曾不能入他法眼的学科,竟然会日后在他的心里泛起惊涛骇浪,直至毕业的那一刻,方才如梦初醒。

    金融学这门课程原本并不属于经济学院的课程。由于课程体系安排的冲突导致林仁皓这一届学生的学分不足以毕业,系主任宋老师只得加入了一些管理学院的课程充实学生的学分。

    宋老师一直在锐意改革,为学生加入了数理经济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等课程,力图缩小星岛与全国的教育差距鸿沟。

    那时候的学生都很年幼,不明白这些课程的重要意义,更难以体会宋老师对学生的关怀。

    但现实永远十分残酷,身为系主任的他身兼数职,宵衣旰食也注定独木难支。

    宋老师不仅承担了本校内众多教学难度很大的课程的教学任务,又开辟了许多新兴课程,还在清雪师范大学的旁侧的海音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在大学城内距离稍远的其他职业院校的担任经济学课程教学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宋老师偶尔无意间提到海音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只需要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便可以享有与清雪师范大学经济学学生同等的教学待遇以及获得同等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证。

    学生听来都十分震惊,原来,学历同样可以换取,只需要一定的经济代价即可。

    面对教学改革,宋老师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没有其他老师的配合,他一个人也无力担任那么多的课程的讲师。

    在毕业后,林仁皓每每回忆起恩师时,总是很难忘记宋老师的谆谆教诲。在大学的诸多恩师中,宋老师也带给他十分深刻的影响。

    在林仁皓的心里,讲述经济思想史时的宋老师,就像是一个古代的说书人的化身,一位如史学泰斗钱穆老先生、通史巨匠汤因比、经济思想巨擘熊彼特一般的人物。

    林仁皓觉得,他一定深受约翰夫·熊彼特的影响。如此重视历史的经济学者,一定是深深认同那句深深刻在经济学院展示牌上的熊彼特名言:“如果一个人不掌控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的历史经验,他就不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在课下,解芳老师布置了一个分小组课程汇报的研究计划,内容是关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讨论。林仁皓、言慕辰、凌佑枫等人在讨论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林仁皓认为:“经济思想是一种实践的、历史的、艺术的结合。因而在汇报上,调查问卷可以先由结论寻找数据或者为经济经典思想结论找寻数据支撑点。”

    言慕辰却坚定认为:“科学结论应该由实验得到数据,由客观结果得出结论。”

    林仁皓则坚持认为:“经济思想的历史不同于物理学和化学,没有必要按照西方科学体系来构建小组作业的理论框架。”

    尽管两人讨论了多次依旧无果。林仁皓与凌佑枫则一致认为这是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对立的显现。

    林仁皓与凌佑枫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发散思维能力强。但逻辑思维与严密性自然远不及理科出身的言慕辰。

    争论到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林仁皓索性说:“数学也只是形式逻辑,不是哲学。管理学也是一种哲学,不能用物理实验那一套照搬。”

    言慕辰也不愿多与林仁皓争论,只是说:“你可以先按你的想法来编辑,数学逻辑包括西方科学当然都只是形式逻辑,按那一套体系推演而已。”

    争论到最后两人谁也没法说服谁,只得不欢而散,林仁皓挤出为了几人共同讨论课题的时间,辞去了在蓝丝带协会里好不容易报上名的净滩评委工作。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也许再过没有机会当上蓝丝带协会的净滩评委了。

    言慕辰或许是生气,或许是不想参与其中,也许是真的想去参加电子竞技活动的线下赛,因此后续讨论他也未曾参与。只是表示自己由于想去看电子竞技线下赛而无暇顾及讨论了。

    只有凌佑枫来参与了修改与讨论,却并没有介入言慕辰与林仁皓的矛盾。毕竟这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差异实在难以调和,或许正因如此他们觉得无力染指这种冲突所以选择了缄默无言。

    讨论与课件基本按照林仁皓的思路完成。

    言慕辰在事后和林仁皓语重心长地说:“铁子虽然你确实有能力全部做好一整个策划,而且可能确实比别人做得更好。

    但你要注意,你也很容易与别人产生冲突,如果想走得更远那就必须博采众长,从谏如流,你太执着,有时候反而会带来麻烦。

    你很坚定,但有时不知变通,反而成了一种无谓的盲目。或许我们以后还会遇见这样的事,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林仁皓听后仔细思索了一下,也觉得慕辰说的有一番道理,锋芒太露有时也确实会带来麻烦。

    过度的表现,有时只会适得其反。拙劣的演技,有时不如沉默的盾牌。也许,正是林仁皓这样的性格特质,才会引出了后续的一系列发展。也许那样无力的结局,正是他延续错误后的必然。

    解芳老师是金融学课程的主讲人,这个身材微胖、体态臃肿的老师虽然总是以俗人自居:“我喜欢钱,因而我喜爱金融。”但她精妙的讲解却如此引人入胜,如此扣人心弦,如此让人难忘。

    经历数千年的儒教熏陶,国人越来越耻于谈利,莫要忘记,在士农工商的序位中,商人才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古人云:“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商人的投机性与精明能干深深为正统价值观所不容。

    但若我们将时光卷轴逆转千年,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那一片市民们繁忙赶集之景。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代,也是中古世界里金融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物埠民丰,文化昌盛才是它的真正面貌。

    自北魏以来,里坊制一直延续到唐朝。隋唐时期,里坊制发展到顶峰,“一里多坊”与“一坊多里”大量出现。里坊制牢牢限制了商品流通,而宵禁更是卡住了经济发展的咽喉。

    但宋代以来,推行文人治国,社会发展呈现一片文化开放包容气象。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千年难遇的春天。随着商业的逐渐繁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坊与市的连接日益紧密,最后坊市的界限逐渐模糊,终于在宋代实现了“街巷制”。

    街巷制度最大的便利是让商品的流通不单单局限于一个坊,而是整个城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品交换的效率与商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当今习以为常的商业街,其实早在北宋年间就大量出现。

    与之相适应的是里坊制的消失也让人民在长期的夜禁束缚之中解放了出来,“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也让人民生活方式也随之丰富化,进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到了宋代,商品交换与商业繁荣最终催生了金融业的高度发展。为了适应商业的高度繁荣和商品流通的需要,最早的货币“交子”应运而生。

    而“交子”可以视做商业信用与金融现象的滥觞之一。

    宋代这个极度不起眼的朝代,最终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如此浓墨重彩的笔墨。

    科技方面,宋代的发明创造可谓繁星璀璨。四大发明四中有三成熟于宋代。

    文化方面,唐宋八大家,有六位来自于宋代。宋词,亦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里中的最绚丽夺目的花朵。

    在这个由文官政治的引领的时代,有着汉唐所远不及的绝代繁华与雍容典雅。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金融业摧枯拉朽般的发展速度。

    宋代亡于富有,这群在风花雪月的诗情画意中翩翩起舞吟风颂月的文人雅士,这群在堆积如山的金银绸缎中醉生梦死的儒生仕子认为战争是最不合算的生意,不仅耗资巨靡,更是带来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在文官们精明的算计中,与其花大价钱开启一场危险而又扑所迷离的战争游戏,不如体恤民情,拿出小小的钱帛来满足四夷那危险的贪欲,进而让这个富庶的帝国能再度沉溺于一片歌舞升平中继续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腐败与堕落。他们宁可缴纳那被后人永远钉在永久耻辱柱上的“岁币”,也不愿再起兵戈。

    可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人的欲望往往无休无止,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垂涎宋的繁华富有与丰盈物产已久。他们觊觎宋的繁华富丽,对宋堆积如山无以计数的金银财宝趋之若鹜神往不已。欲壑难填,贪得无厌是他们的本性。

    如此养虎为患,穷兵黩武,总会有一天付出沉痛的代价迎来灭顶之灾。

    很快,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宋代毁于繁华与富庶,盛极而衰,这似乎是每个朝代的宿命。

    可即便如此,当我们拂去历史尘埃时,追根溯源时方会发现,金融业的发源地的确是在中国。

    对于解芳老师的细致讲解,林仁皓感受到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这股神奇的力量让他似乎穿越了千年岁月,理解了古人的痛楚与伤悲。这是一种伟大的共情力量。

    正是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让林仁皓对于金融学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解芳老师在日后授课时,总会引经据典、回归历史真相。

    她巧妙地借助西方国家崛起的历史指出:“股票的本质是商业信用的延伸,是荷兰人集资出海时,那些不便出海之人委托被委托人代理经营财富的信用凭证。”

    对于银行,解芳老师的见解更为独特。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商业银行出现在文艺复兴的中心地意大利。

    许多富甲一方的贵族在海外贸易中积累起巨额暴利的财富,通过借贷于国王,并利用国王无法偿还欠款的现状胁迫国王。

    他们起初力量特别弱小,但随着雇佣军的大量出现,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这些新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争取实现城邦独立、自由的期许越来越不受封建专权的束缚。

    林仁皓正好有着对西方近代历史的诸多了解,因而在金融学的小组汇报上,也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银行的出现,起初是富商家族为了管理巨额财富产生的机构,进而成为了他们同封建专制相互抗衡,争取城市独立、民主、自由最坚实的后盾与堡垒。”

    冉星补充讲到:“这些新兴贵族与资产阶级,在与封建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进而掌握了国家政权。

    因此,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便应运而生。”

    萧月则在小组汇报上称:“随着股票制度越来越发达,进而又分化出一级发行初级市场与二级流通市场。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进而又需要对众多金融机构进行“分业”经营管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混业”经营形成交叉业务,又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

    言慕辰在发表小组作业时也提到:“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方便融通巨额的资金与货币,又通过组织与引导形成了两大市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凌佑枫补充道:“但随着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又开始将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三种类别。以此推测各个企业在各市场下对经济利益的获取能力强弱。”

    解芳老师总结说:“随着历史脉络的演进,金融学的理论历久弥新,不断随着实践而发展”。

    不知为何,解芳老师对萧月有着别具一格的欣赏,萧月对于金融学考研也有着别致的兴趣,因此两人常常深谈关于考研的事宜。

    在萧月汇报时,解老师一再夸赞她的讲解细致,皮肤白皙,妆容精致。

    解老师看着萧月苗条的身姿与优雅的姿态,仅凭借一眼就看出她学习多年的舞蹈。还额外推荐她去海地市几家十分考究与美味的琼菜饭店。

    林仁皓当然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令他觉得十分惋惜的是,自己却在大一没有选择这个专业。

    等到金融学考试那一天来临时,林仁皓才第一次感到自己与金融学的缘分已了。

    可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人生只有已经失去和未曾拥有。

    爱错一人,选错一科。这是永生之遗憾,永远无法弥补。

    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林仁皓刚走到讲台上,无意中望向萧月。萧月的考试坐次就在林仁皓后方的后方。

    那时,林仁皓站在讲台上,刚把书包放在讲台,就与萧月的目光再次相接。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一双明眸,无尽爱意唯恨少。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林仁皓总是与萧月有着难以言明的默契,每次当林仁皓看向萧月时,萧月就像与他约定好了一般温柔深情专注地看向林仁皓的眼睛。

    萧月那双明亮的眼睛里藏着多少情绪呢?

    欢欣、喜悦、激动、专情、执着、唯一、幸福、温柔、娇嗔、活泼、明朗、顽皮等诸多情绪尽含眼底。

    那柔丝般的、弓样的眉睫,荫掩着盈盈的双瞳,明眸善睐,顾盼生辉。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那一刻仿佛世界只剩下那双明眸。那双眼睛和林仁皓心中无法忘记的过往中的那个她的眼睛如此像,太像了,几乎就是同一双美丽的眼睛。

    林仁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加速,他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那一刻世界已经沉寂了。他感受到自己在那一刻产生了如此想要吻一个女孩的冲动。他似乎又在那片温柔的目光中看到无限的深情与爱意。

    爱上一个人最快需要十五秒,可忘记一个爱人最慢却需要穷尽一生中的两万余天十七亿秒。

    直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还在感叹,此生却仍未与最爱的人共度,那种不甘,那种惋惜,那种思念,那份深情如此深刻,如此锥心,如此沉痛,如此遗憾。

    林仁皓也感到脸上有些发烫,他突然察觉到了班级的其他同学的目光,顿时觉得尴尬无比,便赶紧离开讲台来到了自己的座位准备迎接考试。

    所幸这次金融学考试极为顺利,但林仁皓的心却在考试过程中不受控制地回忆起方才与萧月对视的情景。

    直到考试结束时,林仁皓刚走到公共教学楼下楼时的台阶上,便再次在教学楼前方的空地上看到了萧月那美丽的身影。正当林仁皓发呆时,萧月却突然转过身来,打开背包查看,似乎是忘了拿随身物品。

    那一刻,林仁皓仿佛拥有读心术那般,他敏锐感受到萧月的想法:“我好像忘拿了什么。”

    可转身查看背包时又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拿了。转身的瞬间,最爱的人就在身后一直追随,此情此景让林仁皓如此难忘,可是这美好的一切总会转瞬即逝。

    距离产生美,那份极致遥远的美丽,那梦寐之中孜孜以求的彼岸,其实是林仁皓即便穷尽毕生紧紧追随,也终究无法抵达的。

    林仁皓再次看到了萧月的眼睛,两人这次目光相接时又多了几分默契。看到萧月那转身后手忙脚乱的样子,林仁皓和萧月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林仁皓一直都觉得,这个世界上与她最有默契的人就是萧月。他们既能做恋人,又能做知音,还能做患难与共的挚友、彼此相依的战友。

    林仁皓当时只想着,等到下学期伊始,定要多与萧月拉近距离促膝长谈共度此生。

    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相遇,也许真的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对于林仁皓来说,先遇上冉星既是难得的幸运,又是最大的不幸。

    幸运的是正是冉星让他明白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模样,不幸的是当他明白这一切时却早已来不及逆转这朗朗乾坤。

    如果能早些与萧月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如果能赶在那场危机与风暴来临之前,或许一切还来得及改变。

    可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如果同时爱上两个人,应该果断选择第二个人,因为如果真心爱第一个,那就不会爱上第二个。

    可世事难料,风云变幻,波谲云诡,一场巨大的危机就在看不见的地方隐匿潜伏。

    此间一别,再归来时,一切早已变了模样,换了人间,乾坤逆转,大厦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