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且听风吟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五章 祠前奉神可得福

第二十五章 祠前奉神可得福

    王二是个祖祖辈辈都在田里长大的地道农人,因为他在他家排老二,父母就给他取了个名叫王二。

    王二已经是三十出头的人了,他的婆娘肚子争气,前年又给他生了胎大胖小子,这让王二悲喜交加,喜的是香火更旺了,悲的是家里待哺的口更多了。王二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有两个孩子已经可以稍微帮王二干些农活,但是要上交的口算越来越多,自己幸苦干一年得到的粮食至少得交一半,要是遇上灾年,那得交上更多。养家糊口的日子一年难过一年。

    王二毫无办法,日子过的再艰难也给过,他听说邻居们多向地主家赊钱借粮种,等到时丰收了,要向地主家交一半。王二也去赊了,因为家里已经凑不出余钱去买稻种了,哪怕地主的条件是这样苛刻,他只知道先过好眼前的日子,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然而,老天无情,上一年瘟疫大起,王二不幸染上寒疫,虽然硬撑着干活,但也没收上太多粮食,除下上交的税粮和地主的租金,又没有余粮了。好在今年县里发了公粮,勉强撑的过去,但更大的问题是王二的病越来越严重,莫说干农活,就是下地走走也气喘吁吁。

    王二心里那个急啊!心里叨叨:病呀!去岁都走了你咋还不走,再不走俺开春的农活咋办呐?

    听说乡里来了几个道人,靠着符水和念经就能治病,有好几个里人都这样被治好了,都说灵。王二也去找到那些道人,听经文、喝符水。

    听说要心诚,王二常常在心里念道:大贤良师啊、黄神君呐,请您等除了小人的病根吧,病除以后……我每年都给您烧碗粮食孝敬您等呐。

    可是,病不但没除,还更加重了。王二以为是自己被神君抛弃了,想到自己家那么多口人,要是自己突然有个三长两短,他们怎么办?那一刻,王二这个扛着生活重担十几年的糙汉子,哭了。

    也许天真的没有绝人之路。有一天,县里的几个官召集众人去亭门,亭旁的河道多了一个小祠亭,亭里供奉着一个泥人像。

    有个穿着随意、戴着斗笠的官儿告诉大伙,说那祠亭里供的泥人像是文种,说文种是一个海神,还说他们的药材都被海神的海水泡过,用他们的药泡着喝能得到海神的祈福,药到病除。

    那官儿告诉众人,不需要用上什么香火供奉,但要心诚,早晚需来这拜上一回。然后,就可以去领药材。不过药材不是自己选的,是到几个药师模样的人号脉问诊后才给你药材。

    大伙有些将信将疑,一时无人上前,

    反正药材不用钱,何况自己被上一个神君抛弃,也许这位海神会大发慈悲帮帮自己。抱着这个想法,王二第一个走去,问道:

    “海神真的会保佑俺吗?”

    那戴斗笠的官儿似乎很重视自己这第一人,和颜悦色地回答自己

    “这是自然,海神不会辜负自己的每位信众,心信海神的人自然也会得到海神的保佑。”

    自己与这官儿无冤无仇,想来他不会骗自己,王二这才放心上前。经过药师的号脉问诊,王二拿到了自己的药材,走前他朝着祠亭里的泥像拜了一回,重复了一段他敬太平道的话。

    似乎海神真的在保佑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王二感觉的到身体的变化,腿不软了、手有劲了,病快好了,又可以干农活了。王二不再怀疑海神,他兴奋地带上家人,跪拜在祠亭前,祈祷海神福泽全家。

    很多情况与王二相仿的乡人知道了这件事后,也蜂拥向那祠亭祭拜海神,取受海神祈福的药材。而那个小祠亭,本只有一尊泥像、两柱香,现在已经有很多泥童泥女、木器石桌。来拜海神的人也由原来的寥寥数人变成亭前若市,不少人本是信那太平道,现在改了信海神。

    ……

    当时决定建海神祠只是个尝试,可它的效果之好,便是始作俑者朱信也没有料到。

    朱信在拿到药材后,就在考虑怎样既能发药治民,又能让乡民不再去信奉太平道。思来想去,想起前世听闻国人向来以灵敬神,便心生一计。既然人们迷信,那么不如假借另外一位神来挤压太平道。

    后来就有这一系列的事情,此时上虞的太平道势力大减,有不少本来是太平道众都改来祭拜海神了,而盛及一时的乡疫也渐渐被压下。

    朱信看着来祭拜海神的乡人,想到:还好县君同意了我建上这小祠亭,还布置了这么多人手来帮我,现在看来县君虽然好名,但是不蠢。

    旁边的乐尚打趣道:“朱主簿,见着病疫大解、乡人和睦。有何高见说与我等下官知?”

    “阿尚,我还没拿到铜印黄绶呢,这么急着叫我主簿。”

    “这乡疫渐除,那明征的主簿不是板上钉钉,这段时日可不方便出门,尚就先再此预祝明征高就了。”

    “这段时日?阿尚有何事不便出门么?”

    “哦!想起明征几个月前才回来,上虞附近从来不太平,尤其是东边句余山那边常有山越下山寇掠,偶尔也会来上虞乡间寇掠。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两个月里了。”

    朱信眉头一皱,说道:“山越!那这些乡人呢?他们能防的住山越人吗?”

    “乡人平日里参与亭中的备寇cao练,也不算手无寸铁,何况句余山到底离咱上虞有些远,他们不见得会来掠咱们的边,明征也不用太担心。”

    曾经游学余姚多住县里,还真没多少听过山越来劫掠,大概是因为他们无力攻县、只能抢下乡里的原因。可如今朱信当了乡官,纵然上虞不是首当其冲的县城也常常听到山越。个中转变,朱信也在感慨。

    朱信又转目看回那些祭拜海神的乡民,不禁叹道:“乡疫刚解,就又迎上山越,乡民的日子真是难过,真希望这世间没有这般多劫难。”

    ……

    一月末,会稽的气温再降,下了不少雪。这个天气人们都待在家中烤火取暖,少外出。

    现在夕阳落下,陈好在屋子里准备吃饭,他的妻子端上了rou菜和一碟菜酱,他拿筷子夹上谷饼蘸上菜酱送入口中,他们吃饭互有交谈,谈的也多是防寇这些事。

    这时外面突起嘈杂,陈好扭头细听,听道声“有人冻昏了,快端些热水来!”

    一听不是小事,陈好只好放下碗筷,开门去看。不少里人也开门查看,只见一人背着一个面色黑紫的人,背的那个人穿着身皮衫,背上人穿的单薄,身上还多有积雪。眼看着是要不行了。

    陈好上前接下那昏过去的人,急掐那人的人中,接过用布巾泡热水,拧干,擦拭那人的脸,然后招呼里人一起把他抬进屋子。

    陈好让里人照顾那个冻到不省人事的人,这两人都不是陈里的人,这大冷天的,还会有人往外边乱走?他要向另一人盘问清楚。

    穿皮衫的人气喘吁吁,先陈好开口说要陈好帮着报官,那个冻昏的人没昏前跟他说,他遭山越人抢了,要他帮帮自己。

    一听山越人,陈好心中一紧,还要再问,那个穿皮衫的却大喊大叫,说:“山越人下山了,在西乡到处乱抢。大伙儿都快跑啊!”

    消息一出,众人皆惊。

    顿时变得乱哄哄一片,里人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有说西逃的,有说请示县卒的,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肃静!都慌什么,我等常参与cao练,现在去亭长那里召集亭人武备,还怕那群山越人么?”

    陈好在陈里素来有威严,里人略微安静下来,人们问道:“那我等要如何做?”

    “我里的青壮都随我去高迁亭寻亭长,另派些人去上虞、余姚二县请求县君出卒护我等。”

    陈好问那穿着皮衫的那人是否知道山越人在何处,得到肯定回答后也把这人带上了。

    走前,陈好对陈应说道:“去寻朱君,上虞未必会出县卒,但朱君定会帮我等,快去!”

    ……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