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中国蓝博在线阅读 - 奇才(四)

奇才(四)

    姜成久接过枪套扣在腰间武装带上,驾轻就熟的调节了几下,以便使手臂的拔枪动作轻容易就进入定形状态。

    邓飞龙一招手,两个报靶员动若脱兔似的在五米远的一排木桩上,整齐的安装上了八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酒瓶子。

    “可以开始了吗“姜成久神采奕奕,趾高气扬的请示道。

    看着他那一副成竹在胸,信心十足的样子,邓飞龙微微点了点头,平和地道了一声:“开始。“

    但见,姜成久那瘦高的身形原地卓立如一棵岿然不动的青松,面色刷的一下子就变得平静得如同一潭千年不波的死水,两只机灵而澄彻的眼晴就像电炬似的飞速扫过五十米外,一溜拉各式各样的酒瓶子。

    在这极为短促的半分钟时间里,他纹丝不动的卓立当场,宛若一尊惟妙惟肖的泥塑木雕。

    此际,杨从涛及一干看热闹的弟兄们正睁大双眼,目不斜视的盯着他,倒是要看他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看家本领拿出来亮相。

    一侧,邓飞龙面色沉静,双目在毫不稍瞬的注视着姜成久右手的变化。

    但见,他将右手下垂在枪套前方不到一寸的位置,手部在快速向下、向后作圆孤摆动,掠过枪套位置。

    其实人等看得眼花缭乱,云山雾罩,尽管动作太过快捷,但邓飞龙却心中有数,姜成久右手在开始向上提起之际,中指、无名指、尾指依先后顺序接触枪把,手指将枪从枪套里稍微抽出,迅即将整个枪把握实在掌心内,并在一刹间将手枪全部抽出枪套。

    整个拔枪过程写起来是相当的拖沓,实际上姜成久手臂的动作宛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动作之快可说是赛过流星赶月,胜于风掣电驰。

    就是在这电光石火的光景里。修长的手臂迅疾朝前伸出,枪口快得无可言喻的指向目标。乖乖,几乎在常人瞳孔不及追摄的瞬间里。姜成久那瘦高的身形旋即展开动作,就像一阵疾风卷过大地,更如一匹快马在世人眼前一晃而过。

    “砰…砰…砰…砰…“

    一连串清脆而骤急的枪声响彻云天,震颤耳鼓。

    7.62毫米手枪弹所到之处,无不是狂风扫叶,所向披靡。一个个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酒瓶子在枪弹的残虐之下,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炸起一块块,一片片残碴碎屑,形如鹅毛雪片一样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四散飞落。

    谈笑之间,姜成久就将一个八发弹匣射空,可谓是弹无虚发,枪出必中,八个酒瓶子被他一扫

    狼烟的全部报销了。

    打完收工后,这小子电掣收身,面朝着邓飞龙,惬意的吹了一口枪口上吐冒的袅袅青烟。俊朗的脸孔上飘忽着一缕缕得意而傲慢的笑意。

    场上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弟兄们朝着一地的碎烂瓶碴指指点点,啧啧称快。

    杨从涛欣赏完姜成久那令人目眩神迷,眼花缭乱的出枪动作后更是叹绝得拍手叫好。

    不错,快速的拔枪动作往往令射手在狭路相逢的生死对决中抢得先机,先发制人,一招毙敌,从而屹立于不败之地。

    传统的拔枪方法是将前臂垂直插入枪套中,手腕握持枪柄把,然后再将枪向上提起,并以最短的途径将枪口指向目标。这是最直截了当、也是手部行程最短的方法,但却不是最快,最有效的拔枪动作。懂行的朋友只要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这种看似可取的拔枪方法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向正好相反的手臂动作,手臂在一落一起之间,必须要在握持枪把的一刻完全停顿下来。结果就会因为手臂的减速和加速运动而拖长了拔枪过程所需的时间,而手指在枪柄上的定位动作,更进一步的迟滞了拔枪速度。

    而利用手臂作圆弧运动的快速拔枪动作则可以克服传统拔枪方式所带来的延误。纵然手臂的行程较长,但由于动作一气呵成,有效免除了加速和减速所需的额外时间,而且手指在枪把上的定位动作可以在提枪过程中完成,从而使圆弧式拔枪动作更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战士在与敌人正面对峙,只能以硬碰硬,毫无投机取巧之时,先敌一步开火,力毙对方。

    除了正面对抗的战场,这种圆弧式拔枪动作更是擅长近身刺杀的狙击手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克敌制胜的妙招。这也是武老师在训练邓飞龙狙杀之术时三令五申的要求邓飞龙刻苦练习,务必达到轻车熟路,一挥而就的原因所在。

    “很好,你掌握得比我预想中还要好。“邓飞龙拍着巴掌也随声附和的跟着大家为姜成久加油助威。

    雷鸣般的掌声为姜成久的喜兴添砖加瓦,使这小子感到无上荣光和难以溢于言表的成就感。尤其是能得到亦师亦兄,严苛无比的副连长赏识和肯定,更令他觉得不甚荣幸和获益匪浅。

    还没等到全场的掌声风流云散,邓飞龙乘热打铁,抽出一匣子弹随手抛向姜成久,喜笑颜开地道:“先别高兴得太早,朝靶壕方向前进五十米,给我展示一下五十米手枪击中胸环靶的本事。“

    单手宛若厉电一般一伸一缩,弹匣便结结实实的抓在掌心里,姜成久迅即退掉空弹匣换上新弹匣,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样干脆利索。

    “记着要枪枪命中靶心。“邓飞龙指着胸环靶,语气凝重的强调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