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海商在线阅读 - 第廿三章 大整顿(一)

第廿三章 大整顿(一)

    1626年十二月初,基隆议事厅内。

    金乡军陆军、海军、民政等系统,按照排定的各司顺序,逐次的围坐在晏世轮身旁。

    这是此时难得的相聚,自宁凤晨、史可法两侧陪同,汪才枫、宗钧杰、万炎武、温镇峰、费绍航等,一干老兄弟济济一堂。这种正式的会面,除了金乡军成军之日后,已经快一年没有举行了。金乡军的传统就是,每战过后,务必总结。无论海战还是陆战。晏世轮的安排是,军政司务必拿出相关的作战总结,随后未参战的共同交流学习。由于金乡军幕府的建立,民政这一块,此时已经独立出来,除了汪才枫,其余民政司、教化司等诸司都不参与军事会议,在军事会议之后,才会召开民事会议。

    此番金乡军远征琉球,本来是兴高采烈的班师回朝,结果晏世轮一回来就看到了汪才枫那张幽怨悲戚的大饼子脸。不用汪才枫说,晏世轮都知道,这是要跟自己玩儿命的,琉球攻势发动以来,尚未拿回来一粒米、一钱银,为了拥有琉球立足点,甚至倒贴了数钱两白银,虽然晏世轮认为已经非常值了,但是在没有看到战利品时,汪才枫还是怨气十足。要不是后来宗钧杰他们回来的早,及时上缴入库了粮食、硫磺等物资,估计这旺财早就撂挑子了。

    而宗钧杰、费绍航、花俊宪等军官如实汇报战功后,也将四轮马车追击步军,然后在用排铳解决的战法进行了讲解,听的宁凤晨是大呼痛快,这不就是枪骑兵的升级版吗?看来,随着我金乡军马匹的增多,有必要建立金乡军骑兵部队了,而且要多设置这种机动性强的马车火铳部队,这绝对是游牧民族的噩梦!而且务必要匹配好战车部队的战术。这将是对刚刚成立不久的参谋部(隶属军政司)一个考验,如何能够利用四轮马车的机动性,鲁密铳强大的火力,最大限度的打击骑兵,并且保持有生力量,将是他们两个月内拿出的答卷。虽然参谋部现有的五十多名随军、作战参谋都十分的不解,金乡军不是以海战为主吗?怎么还要对付骑兵?但是没有一个出声质询的,在他们心里,晏世轮说的,就务必做到,因为晏大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讨论当中,基层军官吉庆勇提出了一点,让晏世轮十分的感兴趣,那就是,目前金乡军陆军的白蜡杆枪兵、火铳兵虽然可以很好的进行配合,但是都属于低等级防护兵种,在整个“琉球攻势”当中,共有四十五人的伤亡。而阵亡的十三名士兵,大部分都是在琉球遇到的萨摩兵时,遭遇到了对方突然的弓箭袭击。对方的短弓,射速快,精确度高,对火铳兵杀伤较大,单凭胸甲配合帽儿盔,虽然可以防止正面的箭矢伤害,但是侧面、腰部以下的防护很差。他提议,是否能够结合大明现有军制,配备刀盾兵?他这个“刀盾兵”名词一出,宁凤晨立马拍手叫好,他早就想要那个忍者神龟样式装备的刀盾兵了,但是碍于晏世轮总是不同意,就搁置了,没想到这个吉小子竟然冒出惊人之语,让举荐吉庆勇成为团长的宁凤晨很是有面子。

    晏世轮并没有立即同意,而是面向众人,指了指窗外停放整齐的四轮马车。

    在座的众人毫无反应,包括宁凤晨在内都十分疑惑时。此时还是吉庆勇及时的站了出来,让各位大眼瞪小眼的军官们满是赞誉。

    吉庆勇道:“大人,您的意思可是——将铳兵集合于马车之内,以马车的包甲,抵御敌之弓弩?”

    “稍显肤浅”,晏世轮摇了摇头,道:“诸君,四轮马车提供了更加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案,我等只需将现有的马车进行改造即可。使其更加便于人员上、下,同时加大加厚包甲,战时,将马匹卸下,马车靠拢,在军阵前方形成简易工事,而铳兵队伍以马车为掩护,排铳击之,则无惧敌军骑兵也”

    此时金乡军诸将都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没想到这四轮马车除了纨绔子弟耍酷显富外,还有这么大的用途,实乃军国利器也,不过,全天下能这么玩儿的,也就晏大人这位纨绔公子了,连万岁爷都没这多的马车能够拿来打仗,把妹还嫌不够呢。

    但明了缘由之余,大家都有一丝疑惑,晏大人为了对付东奴,天天卧薪尝胆的,全金乡军都能看出来,晏大人和宁大人时刻在准备着,准备和东奴玩儿场大的,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出来——如,专门克制骑兵的铳兵 白蜡杆枪兵队列,克制骑兵机动力的四轮马车,甚至是便于深入腹地作战的便携式干粮(压缩饼干),任何一种他们眼里的新鲜食物,慢慢的显露出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作用,也是一直被金乡军上下所津津乐道的,仿佛晏世轮就是神仙下凡,每个做法必有深意,往往出人意料,让人拜服。而现今全天下的骑兵当中,最犀利者,惟有后金。况且现在全金乡军上下讳莫如深的“辽东惨事”(当初金乡军在辽东设立商馆失败),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大人应对后金战事的导火索。虽现下全金乡军不过五千战兵,但是所有人都不怀疑,一旦与辽东开战,定当舍生取义、不惧强敌!只不过,一直没看明白的是,晏大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海战,大力发展战船、海贸,这海贸搞好了,真的对打仗有所助益?而且,辽东之后金,长于陆战,更精于骑兵,大人下这么大力气组建海军,实是众人所不解。

    晏世轮没有管众人的各样表情,直接对着众人道:“雷元富(雷老大)何在?现金乡军备司产铁几许?匠器厂‘金乡铳’打制如何?”

    雷老大躬身施礼,随后越众而出,恭敬道:“大人,军备司草创,仍采用古法(汉代流传)炒铁,现月产百炼钢一千二百担(约60吨),金乡铳所耗百炼钢颇多,每月匠器厂打制‘金乡铳’三十余把,身份牌、金乡军制式胸甲、头盔、网鞋、白蜡杆枪头皆使用精钢,另计民用农具、马车等,仅月余精钢四百余担(约20吨)”,听到这里,晏世轮也是不免感叹,现在受到加工方式和不够先进的工艺所影响,年产量才达到七百多吨的钢材,竟然结余不大,此时还没有开展金属机床、新式板甲等,钢材的缺少,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儿了。就像是当初为了解决粮食和银钱,出兵琉球一样,晏世轮不得不为领地内缺少铁矿而发愁,现下从郑家那里购买,已经不现实,因为自己的用量已经远远大于“廿芝”其他所有人的总和。其实金乡军目前的生产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甚至抵得上此时一个中等的欧洲国家,但是没办法,晏世轮不满足于停留在此时的科技,他希望的是,尽快完善工业体系,随后进行升级,为了强大武力做保障。在实力达到一定基础时,依靠武力,倾销领先于时代的产品,用坚船利炮,凿开条条商贸坦途,最终,形成经济上、军事上、科技上全方位的霸主地位。

    他思索了一下,现今钢材产量受限,无外乎既没有稳定、高质量的铁矿石来源,又没有掌握良好的炼钢技术,此时甚至采用的是汉朝就流传下来的炒钢工艺。即把铁矿石破碎,用碳粉和生铁包起来进炉烧,待生铁加热到半液态后开炉不停地搅拌。大量的搅拌使得杂质和碳一起被析出排掉,剩下的就是品质较高的海绵铁。接着按原样锻打、渗碳,即可得到熟铁或钢材,炒钢和块炼铁出的都是海绵铁,还需要继续处理。手艺比较好的炒钢工匠可以根据经验控制炒制时间判断出产品成分,这样可以不经过渗碳而只用锻打得到低碳钢,但很少能得到中碳钢和高碳钢(当然也不是没有,中国曾出土过品质相当高的高碳炒钢剑,不知道是哪位名师的作品)。而块炼铁应该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块炼铁要停止冶炼过程必须拆毁炉具,不能像炒钢那样精确控制炒炼时间。此外,由于高炉的生产效率极高,半液态下碳的析出速度也高,高炉大于炒钢的生产效率也大大高于块炼铁。这就制约金乡军钢铁产量。

    目前金乡军还没有一座炼钢高炉,采用的也是块炼铁工艺,这质量和效率就大大下降了。而且,即使金乡军解决了高炉,这种单室炒钢法也有缺点。由于燃料和生铁互相接触,污染不可避免。看来,需要搞一步到位了,就是直接跳过此时流行于欧洲的单室炒钢法,建立反射炉,采用反射炉炒钢法,把燃料和生铁分开,降低钢铁当中炭的含量,这样出产的碳钢,塑性强、韧性、强度大,而且便于后续的加工。反射炉啊反射炉,自己和宁凤晨虽然知道此物,也留有相关资料,但是两人都对此时的相应工艺不了解,徒有先进知识得不到应用,立时急的晏世轮面色发红。而欧洲从十五到世纪开始用高炉冶炼生铁,之后高炉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到十七世纪时,主力高炉已经换成了日产1.6吨的型号,把中国抛到了脑后,也就是在十七世纪,大明的万历年间,冶金学正式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接着到十八世纪现代坩锅炼钢法出现,高品质弹簧钢和切削用超高碳钢都出现了。同样在十八世纪,反射炉炒钢法大量运用与工业生产,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厄命。后来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转炉、平炉、电炉相继问世。到十九世纪末,欧洲的钢产量由几万吨上升到两千万吨,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厄命。如果想在还没有落后欧洲太多时进行赶超,晏世轮相信还是来得及的。

    揠苗助长肯定不行,随便扔出来一个十九世纪甚至是二十世纪的炼钢、加工工艺,及时理论可行、配比精确,但相应的加工设备、其他学科匹配,都是无法完成的,说白了,还是此时的工业基础不行。比如说转炉炼钢,如果没有发明出压缩空气的方法,就无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进而费大力气即使造出了转炉设备,却没有相应的氧气供应,炼出来的钢铁还是不如此时成熟工艺的成色好,徒耗钱财。所以,必须要有了解此时科技的先进人才。又是人才!!想到海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晏世轮又是一阵头大。而为了今后的机床发展,必然要有钢铁作为基础,同时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进步,也离不开钢铁、材料技术的进步相关联。卡尺,千分尺等精确测量量具,没有不锈钢、低碳钢等,更是没法玩儿转。钢铁,是晏世轮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想到这里,略有些疲惫的晏世轮,吩咐宁凤晨记录两个名词“反射炉”和“溶矿炉”,限时半年内解决,惊得宁凤晨是龇牙咧嘴。把这个大难题丢给宁凤晨这个“专业人士”后,晏世轮立时一身轻松,

    继续对着雷老大道:“元富,八、九月份间,我命你着人(许大个)进行研制的新型琉璃,进展如何啊?”,这个问题不像刚才钢铁那样沉重,古法炼铁,效率低下,也是雷元富的一块心病,再次暗中下了励志解决此问题的决心后,对晏世轮道,

    “大人,宁大人的‘生产线’流程非常见效,目前合着金乡所、基隆、淡水三地,琉璃产量达约产一万担。按照您的要求,用琉璃吹制灯具、用具已经颇为成熟,约产罐头用琉璃罐五万件,各色琉璃灯罩一万件,琉璃器皿,约三千件,目前已有琉璃灯罩,投放到各地基隆商馆,销量看好,所获颇丰。”雷老大作为一个匠户出身的金乡军官员,时刻保持着严谨、细致的作风,同人的品性一样,一丝不苟,他此时说到“所获颇丰”时,悄悄的用余光瞟了眼“大总管”汪才枫,看见那厮丝毫不为所动,暗骂了一句“狡猾”,随后又恭敬的对着晏世轮。

    雷老大的这点小动作完全没有瞒过晏世轮,晏世轮也十分金乡军楚,这“大总管”之前总是为了雷老大、宁凤晨等人“研发经费”太高而怨天怨地,此时玻璃制品的热卖,已经带回来了巨大收益,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让汪才枫看到了晏世轮集团的“发财”手段,此时,早已融入到金乡军体系的汪才枫,当然也十分关心琉璃厂的收益,因为作为原始股持有人,每卖掉一只琉璃瓦罐,汪大人就有千分之三的收益进账,积少成多,这可是无法估量的财富,马车、罐头、烟丝等,金乡军治下的勋民皆可进行入股,吸引了诸多民间能量,把玻璃厂、织布厂等工厂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收入,也就是说,现在金乡军统治集团,已经牢牢的将个人的利益,捆绑在了晏世轮的战车上,这还没算上军功封地等。

    基隆商馆贩售的琉璃器具、灯具等,都来自于宁凤晨和许大个创立的“金乡琉璃厂”。琉璃厂建立后,金乡军的琉璃制作在宁凤晨、雷老大,许大个等和军备司、民机司的统一指挥下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目前,金乡军已有单色琉璃、画珐琅琉璃、套琉璃、刻花琉璃和洒金琉璃等品种,晏世轮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琉璃。

    单色琉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琉璃吹制的琉璃器皿。金乡军的单色琉璃是对金乡军以前琉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晏世轮最初选择了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单色琉璃,作为基隆商馆的主流产品。单色琉璃有“涅琉璃”与“亮琉璃”之分,“涅琉璃”是指不透明琉璃,“亮琉璃”是指透明琉璃。

    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胎、瓷胎和琉璃胎上的釉料,前世的历史上,是由康熙年间从欧洲传入我国。而金乡军利用这一技术,发明了琉璃胎画珐琅,真实历史上,琉璃胎画珐琅的实物一直杳无踪迹,无缘得见。但是现在在金手指和许大个的作用下,再现了她瑰丽的身姿!

    金乡军琉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是套琉璃的烧制成功。所谓“套琉璃”是指由两种以上颜色琉璃制成的器物。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琉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琉璃,之后在外层琉璃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纹。套琉璃是琉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这两种方法制作出的器物均可见凸雕效果,既有琉璃的质色美,又有纹饰凹凸的立体美。很是受大明勋贵阶层的喜爱。

    洒金琉璃是金乡军创新的又一个琉璃品种。晏世轮在记录的资料中,翻出了记载了描金琉璃制作的方式,描金琉璃是在琉璃表面描绘金色花纹,其制作方法应源于漆器工艺中描金漆的做法。

    于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充斥着大明设立“基隆商馆”的各大府县,一时间,大明以使用精美的“大员”(台湾)琉璃为时尚,用玻璃器具之习惯,自此开始。

    看着雷老大的小动作,晏世轮只是淡淡一笑,对着汪才枫道,:“才枫,各地基隆商馆,最近可有创收?”

    因为前期金乡军长时间受到财、粮不足的影响,汪才枫苦日子过惯了,躬身对晏世轮施礼道:“大人,各地商馆经营尚可,勉强维持”

    听到这里,晏世轮莞尔,这个旺财,还真是调皮,但是一想到此时的欧洲列强,正在拼命的壮大,晏世轮又开始了担心,不解决钢材冶炼技术人才,金乡军何时才能崛起?民族何时才能振兴?想到原来历史上,到了十八世纪,船舰仍处于风力及木壳时代,船速受风力的限制,船体细小,所以舰上所携带的火炮口径亦较小(假如船体重量不足,船上的火炮发射炮弹时所产生的反冲力,会造成翻船的危险)。此时,欧洲军备竞赛的内容,主要是增加船上火炮的数目。由于火炮置于船上的两舷,因此,作战时以横排为主要的阵式,与敌人在近距离互相轰击。十九世纪初,蒸汽动力已开始应用于船舰。当船只采用蒸汽动力后,便不用再依赖风力。但木船并不适合装配蒸汽发动机,因为蒸汽机的锅炉和烟囱里的火,容易造成火灾。十九世纪中叶,新熔炉的发明,大大改进了炼钢的程序。用旧式炼钢炉要数天才能将铁炼成钢,现在新式熔炉约需半小时即可完成。由于钢比铁硬,而又不易碎,故在铁路、引擎及轮船上广泛使用。十九世纪末,战舰已不再用木建造,而改用钢了。钢比木材重得多,当改用钢建造船只后,船身变得更为沉重,能承载射程较远的火炮,比配置在木壳战船上的更大。

    只有造出钢铁巨舰,才能完胜这个时代的任何列强!此刻,想为民族做点儿事的晏世轮,在绞尽脑汁后,心中忽然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