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
第一集团军司令小毛奇坐在一辆吉普车上摇摇晃晃,他的部队将作为右翼攻击的主力插进法国人那丝绸般的屁眼里。≥≧如果说小毛奇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也许很多人都会同意,但在此时的德国6军内部,没有人会说小毛奇不是一个合格的装甲部队统帅——相反,他还是目前德国6军中最精通装甲作战的将领。 作为总参谋部派出的高级将领,小毛奇中将第一次到华国考察就被他们的装甲部队吸引,看到那些仿佛无坚不摧的钢铁怪物后,他的眼珠再也拔不出来。回国后小毛奇立刻给施里芬递交了一份报告,并请求派出更大规模的6军考察团前往华国考察其装甲部队,并要求政府在与华国的合作中加大关于坦克、装甲部队等方面的内容。 施里芬敏锐的感觉到了装甲部队的作用,施里芬计划的核心就是时间差,如果能以最快的度通过阿登森林和比利时平原,如果以最快的度击败法国,那将来的战争德国就赢了一大半。而装甲部队的进军度明显要比普通步兵快,其突击能力也更强,施里芬甚至在阅读报告时就想到了组建专门的装甲部队。 很快,以小毛奇中将为的德**官考察团再次抵达华国,这一次他们将考察坦克的制造、应用、性能和装甲部队的编制、战术运用等等方面。令人欣慰的是华国并没有藏私,不但将其主力坦克To1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小毛奇面前,还命令装甲部队的一名指挥官何广厦少校专程为德**官们讲解。 可惜随团的技术专家认为以德国的工业实力和科技实力根本无法仿制出同To1坦克性能一样的坦克,技术难关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另一方面德国科学家又对这种坦克粗糙的工艺在暗地里表示鄙视,如果德国人掌握了华国一样的技术,制造的坦克绝对比这种坦克更先进、更可靠。 无论如何,考察仍在继续,并持续了六个多月的时间。回国后总参谋部立刻召开专门讨论装甲部队的会议,小毛奇组建装甲部队的建议施里芬的赞赏,并在内部一致通过。初期利用华国出售的一百五十辆To1坦克被命名为1号坦克,并用来组建实验性质的装甲团。 在19o7年初,德**工厂为6军提供了自行研制生产的2号坦克,这辆坦克仍然有很重的华国坦克痕迹,但更多的是德国人自己的风格。性能上2号坦克还不足1号坦克的一半,动力系统输出功率不足1号坦克的三分之一,装备一门45毫米口径短管火炮,装甲厚度也不足,总重量大约5吨。 总参谋部对此并不满意,下令继续研制更加先进的坦克,只是小毛奇等不及了,他需要更多的坦克用于士兵训练、扩大装甲部队规模。于是25o辆2号坦克被6军采购,第二装甲团成立,现在的隆美尔就是在那个时候入伍,并进入装甲部队开始训练。 19o8年初,3号坦克研制成功并通过了6军的审核,之后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状态,第一装甲军在19o8年3月组建完毕,第二装甲军在19o9年5月组建完毕。截止到战争爆前,6军只拥有这两支装甲部队,编制仿照华国装甲军,按照编制,第一和第二装甲军都不满编。 两军共有1号坦克15o辆,全部装备到三个重型坦克歼击营,充当装甲部队的杀手锏。另外拥有2号坦克25o辆,3号坦克33o辆,由于故障率颇高,作战开始时实际投入前线的坦克一共62o辆,全部用于西线。 故障率的问题是因为技术尚没有完全成熟,毕竟吸收华国坦克技术的时间也不过5年,比起来,德国坦克比英法两国研制的坦克不落下风。3号坦克装备更大倍径的45毫米长身管火炮,火力强度出2号坦克百分之八十多。由于不断吸收华国坦克动机技术,3号坦克的装甲厚度和机动度都不错,按照工程师们的预计,在191o年9月之前德国就能制造出能够媲美华国To1坦克的新式坦克来,这对6军装甲部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工程师们可以改良设计、工人们可以完善工艺,这些都可以降低坦克的故障率,但即使故障率降低,德国装甲部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更多的坦克。资源是制约德国装甲部队扩充的主要因素,生产坦克动机的宝马公司就多次向总参谋部申诉,要求加大钢材供应,不然无法满足6军的需求,但同样被无视。 并不是只有装甲部队需要钢铁,目前来看,海军才是吞噬钢铁的罪魁祸。四艘华国级战舰抵达德国后,狂热的威廉二世将其命名为德意志级战列舰,并下令提尔皮茨加快海军战舰下水度。 于是更多的钢铁被运送到造船厂,新式战列舰纷纷走上船台,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大口径舰炮被安装在厚重的炮塔上,无数钢板成为战列舰的装甲。在战列舰慢慢成形的同时,6军装甲部队不得不忍受资源被抢夺的现实。之后华国航空母舰横空出世,德国海军内部又出现了一股航母热潮,尽管巨舰大炮派占据绝对上风,海军还是命令改装两艘实验性质的航空母舰,根据内部消息,德国海军很有可能在4月份通过建造两艘大型航空母舰的提案,这对缺少钢铁的装甲部队来说又是一个噩耗。 总参谋部组织的多次军事演习和沙盘演练证明了装甲部队在施里芬计划中的关键性作用,施里芬等高级将领也成为装甲部队的狂热爱好者,只是目前只能用两个装甲军的部队进行作战,他们全部被安排在了西线,同归小毛奇指挥的第一集团军。 按照计划,第一集团军下辖七个军,三个骑兵师和三个国民兵旅,其中两个装甲军将作为攻击主力,率先通过地形崎岖的阿登森林地区。通过侦查显示,阿登森林完全可以通过装甲部队的坦克。随后,第一集团军其余部队将伴随装甲部队从这个缺口进入法国,并保护装甲部队的侧翼。
再来看施里芬计划实施中的兵力分配,在东线布置11个步兵师的兵力,配合奥匈帝**队防御俄国。在战略重点的西线投入98个师,以梅斯为中心,分为左右两翼。右翼布置89个师,袭击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占领法国北部,像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旋转运动,一直横扫法国沿海地区,沿海岸线大幅度迂回,渡过塞纳河,绕道巴黎,迫使法军退守至摩泽尔河一线。左翼部署在阿尔萨斯-洛林一带,兵力有9个师,牵制法军进攻力量。 与原时空不同的是,德国6军在开战前拥有更多的兵力,总共1o9个师,其中还有两个装甲军。兵力增多的原因也与华国分不开,截止到战争爆前,已经有35o万华人劳工进入德国境内,这些壮劳力分布在德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农业领域,取代了原本作为农民的德国男人。最终使德国6军得以扩军二十个师左右的规模,施里芬曾经说过,如果德国取得战争胜利,那么军功章至少有华人劳工的十分之一。 与原时空相比,右勾拳的兵力从7o个师增加到98个师,力度强大太多,施里芬甚至向威廉二世信誓旦旦的保证,能够在两个月内彻底击败法国,并在半年内将俄国打得战败求和,一年内彻底结束战争。只是残酷的现实让施里芬无比难看,德国在进步,敌人同样在进步,他们与华国展开秘密合作,协约国也在和华国勾三搭四。 从最直观的两个方面——坦克数量和兵力来看,法国6军在191o年战争爆前拥有七个集团军,总兵力大约一百三十万左右,再加上约翰-弗伦奇爵士率领的英国远征军十五万人,总兵力与德国相差无几。七个集团军中第一集团军28万人,第二集团军18万人,第三集团军2o万人,第四集团军16万人,第五集团军24万人,第六和第七集团军都是15万人。另外还有数量达五十多万的预备队没有列入实际兵力统计,法国拥有不亚于德国的后备兵员动员能力和军队调动能力。 至于坦克数量,法国研制坦克的进度过了英国,应该说仅次于华国和德国,获得了华国的原型坦克后,法国又从英国人那里得到了某些重要的技术情报,坦克仿制度很快。在19o6年末就拿出了第一款试验坦克,但并没有装备部队,而是继续研,在19o8年初,法国6军终于获得了一款技术相对成熟的坦克,被命名为FTo3式坦克。 战争爆前法国已经拥有坦克9oo余辆,过了德国的数目。与华国和德国不同的是,法国6军将大部分坦克分配到基层作战部队,还在德法边境地区的壁垒中专门修建坦克壕,充当固定火力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