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晋末雄图在线阅读 - 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

第两百五十一章 瞻前顾后

    高岳红了眼眶,顿首再拜,恭敬地接过圣旨,使人持去小心保管。︽,他回想起司马邺那苍白憔悴的脸,不由真心一阵难过,扶着案几,良久默然无语。

    但事已至此,徒然悲伤也属无意。皇帝至始至终都十分感念高岳,在最后一道旨意中,还对他高度赞赏并加官进爵,这是好事,乃是对高岳的无比认可。当下,堂下众文武,收拾了心情,高呼“大将军”,统皆屈身参拜。

    高岳却避开身去,连连摆手道,如今天子蒙难,非是臣子得享名望爵禄的时候。此乃诏使人哀痛,实不敢闻,再三谦让不受。最后在众人齐声言道不可有违陛下苦心劝谏之下,高岳才表示,既如此不敢抗旨,便就暂为代理大将军、尚书左仆射等勋职。

    高岳对王该温言道:“此道圣旨,乃是陛下亲手交与,意义重大,我待要珍重保存,留作一生纪念。虽有涉及张公之语,但我实不忍让你就此持去,王将军可回去将我的苦衷转告张公,我且将寻机派遣使者,去当面拜会张公。”

    当日皇帝赐旨,王该也在场,司马邺说的明明白白,这道旨意确实是交给高岳的,就算其中内容提到凉州张寔,但受众却只是高岳一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眼下这圣旨,便就是高岳的私人之物,不容他人染指的。王该当即无话,拜伏于地,对高岳长期以来的关照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能够与高岳结识并曾并肩作战过,幸也,今将辞去,万望贵体珍重,且盼来日相逢。高岳逊谢,不再强留王该,听凭他率部西去。

    待众人散去后,韩雍及杨轲留了下来,却当面向高岳告罪,言道进据上邽之后,因从稳定局面收拢人心的大局出发,韩杨二人,私自做主,对从前南阳王旧臣等,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宽宥处置,并公开表示了既往不咎的态度。但对于原秦州长史淳于定,韩雍倒是当众斥责,说淳于定位居辅官之首,不向南阳王劝善,教其为君为国,反倒一味逢迎,兼且迭献jian谋,乃是大恶,下令将其关入大牢。不禁处罚了淳于定,也起到了对降臣们敲打边鼓的警诫效果。这此中种种,虽是便宜行事,但韩雍谨慎,生怕脱不了专擅的嫌疑,故而一定要当面向高岳剖析清楚。

    高岳连连颔首,末了将手一挥,表示韩杨二人,临机应变,在短时间内便将上邽城态势控制下来,非惟有罪,更且有功,至于专擅云云,不值一提。他虽然对韩雍稳定局面的做法很是赞同,但其实对韩雍这种始终恭谨守节的态度,更是赞赏不已。

    高岳略想了想,决然道:“淳于定此人,从前一贯为恶,且始终引导、教唆司马保,仇视于我,更且与张春等沆瀣一气狼狈为jian,可谓蠹臣。我的麾下,哪里能有他的位置!以我的意思,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也要让人明白,我高岳大度和宽容,并不是不讲原则的。”

    杨轲点首道:“淳于定官声不佳,于国于民,都没有一丝的增益。且他乃是与我敌对的首谋和鼓吹者,屡屡作恶确实留之无用。我道祖一手拂尘教化世间向善,另一手也要用大神通降妖除魔,世间万物的道理,都是相辅相成的。”

    韩雍心事既去,不禁松一口气,又道:“主公之言,属下无有异议。不过还有一人,属下和杨长史都觉得不好处置,便听任其闭门家中,留待主公亲自决断。”

    胡崧自从拒绝再领兵作战之后,便被恼羞成怒的司马保投入大狱,更曾一度要被杀头。后来上邽被秦军围攻,司马保焦心如焚,便忘却了顾及胡崧。等到司马保被张春劫持而走、上邽城终于易主的时候,胡崧仍然在牢里困着。

    韩雍因曾与其在南安相攻对峙,对胡崧的军事才能,倒有些肯定,心里对其也颇有印象。城破后,韩雍陡然想起胡崧,但在众人中遍寻不见身影,待听得裴诜述说,方才明白了前因后果,便径直往狱中将胡崧释放了出来。

    孰料胡崧只不过淡淡的道了声谢,对韩雍诚恳的招揽之意,当面拒绝,只言自己心灰意冷,不愿再复入仕途,情愿从此闭门隐居,不问世事,还请成全。同来的裴诜,不禁好言相劝,胡崧面对老友的苦口婆心,也是不置一词,只是摇头不已。

    无奈,韩雍便听任胡崧自回府中,眼睁睁看他当真是大门紧闭,不再交际。连裴诜此后数度上门再劝,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干脆吃了个闭门羹。虽然胡崧直到目前,还是抱着不合作的态度,但他毕竟与淳于定截然不同,一则未闻品行有亏,二则元勋之后,三则临敌实战也算将才。故而韩雍与杨轲议定,还是等高岳来了之后,再当面汇报,争取一下。

    这日,胡崧仍旧在家中愣愣地望着院中的梅树,想着心事。转眼又是一年,梅花依旧繁茂冷艳,但人却愈发落魄失意,真是情何以堪!胡崧惆怅满腹,怔忡无言。

    他就算闭门不出,也不是不晓得如今外面的局势。朝廷亡了,他曾独居内室,大哭一场,不过对于高岳二度勤王舍生忘死战斗到最后,胡崧意外之余,还是真心怀着敬佩的。按说眼下秦州终于易主,他名正言顺就此归附岂不最好,但胡崧迈不过心中的坎。

    要说阶级之分门户之见,也还是有一点的,另外从前的对手,现在却要俯首称臣,这也让他有些不好接受。但最关键的是,他把握不了高岳的态度,对于未来不敢抱有希望。虽然裴诜现在据说也很受重用,但裴诜和他不一样,裴诜是文臣,没有什么伤害性;而他是能领兵打仗造成威胁的武将,而且曾和高岳公开的敌对过,在战场上厮杀过,这叫他如何敢轻易归降?

    从古至今,降附之人,最后不得善终的故事,比比皆是。远的不说,便是本朝的先大将军、东平郡公苟晞,战功卓著,屡破强敌威名赫赫,后来在内争外斗中不得已投降了石勒,石勒先是表示既往不咎,但不多时便找借口杀了苟晞。这前车之鉴,实在是后事之师,他投降高岳,不过点点头而已,但谁晓得日后会不会落得和苟晞一样的下场。

    所以心中没底,便干脆不去做,明哲保身总还可以吧。胡崧觉得自己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昨日听闻淳于定被公开斩首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但眼见故旧同僚都在新主之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裴诜等几人更是颇受重视,这让胡崧不自觉地又感到很是失落,一种将蹉跎余生的悲伤,油然而生。

    呆望良久,胡崧脑中如麻,乱七八糟的不知在想什么,便心不在焉的转身回走。刚转到前厅口,便听得堂外一声高叫:“圣旨到!”

    胡崧愕然望去,却是一个小黄门,手持着明黄色的诏卷,昂首进来,就要宣示。胡崧惊诧莫名,不由开口叫道:“且住!这是哪里的圣旨?”

    小黄门正色道:“胡将军此言大为不敬。圣旨正是今上所赐,此外哪里还有?可跪听。”

    皇帝不是已经在长安城破后,被匈奴人俘虏了么,如何还会有旨意发出。胡崧满腹狐疑,但看那小黄门毫无伪色,不禁还是随即跪伏于地,三呼万岁。

    “天步厄运,祸降晋室,京师倾陷,先帝晏驾贼庭。朕流漂宛许……”

    小黄门高声诵读的,正是高岳受赐之旨。但胡崧并不知道,当下从头到尾仔细听完,虽然内容与他毫无关系,但还是惊得愣在当地,连站起都一时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