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混在大唐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六章 灭灭酷吏的威风

第三百三十六章 灭灭酷吏的威风

    抢rou事件之后,魏王跟豆卢家结成亲家一事也成为了神都热议的话题,女皇也赏赐了不少东西。

    总之,在抢rou事件之后,武玲珑的婚事也就提上了日程,至于整个过程自有太平等人搞定,武清则把目光盯向了酷吏。既然女皇不愿意做,那就让她看看她养的狗狗们是怎样的不堪。

    在大周革命之前,为了确保酷吏们的安全,金吾卫常保护一些重要酷吏,自丘神绩被斩首后,便没有了此例。但如来俊臣这个如今最大的酷吏则有手下仆人保护,如侯思止等小卒则没有了。根据颜如玉传来的情报,侯思止积蓄了大量的锦缎,每日都要往城外的田庄转运一车。”“

    于是武清把此消息透露给了右肃政台侍御史胡元礼,此人虽无甚建树,但还算是一个没有污点的官吏。当然这样让胡元礼风闻奏事也是不行的。还需要发生一些事情,于是武清亲自谋划一番。

    这一日,一辆青色马车缓缓从敦化坊中驶出,便朝着长夏门驶去。随即便有几辆装着柴禾的牛车尾随其后。与此同时,几辆装有石灰和石炭的牛车从长夏门排队进城。

    赶车的都是庄稼汉子汉子,而在城门口则有兵卒象征性地检查,看有无携带兵器等等。因为是上午,所以进城赶集的人比较多,出城办事的人也非常多。如今rou价高昂,所以前来神都贩卖鸡鸭的商贩也是很多的。

    青色马车到了长夏门后,便被堵住了。车马排成了二十来丈的长蛇一般的队伍。马车内坐着一个小妇人,打扮地花枝招展的,颇有几分妖艳。她探出头颅,问道:“吴管家,你问问什么时候出城,平日里可没这么堵啊。”

    吴管家依言下车去询问守门兵卒,小妇人则有些烦躁,如今正是三伏天,马车内十分炎热。特别是身周被一匹匹锦缎包裹着,要不是最近朝廷下了私蓄锦缎的禁令,她也不会如此麻烦地往城外庄园里转移。

    此时此刻。武清坐在茶楼之上,望着那辆青色马车,露出了笑容,经过三日观察。每到这个时间。侯思止的小妾马红儿就会出城,如果所料不差的话,那马车中全部是锦缎,看着那几辆柴车已经把青色马车无形间包围。而且城外的石灰车和石炭车也都缓缓地开了进来,并缓缓朝着青色马车靠近。

    突然,一辆装着石灰的牛车发狂,冲向了青色马车,顿时引起一阵大乱。牛车撞向了青色马车,嘭地一声。石灰车倾倒,那头牛也倒地不起,口吐白沫。石灰洒向青色马车,扬起白烟,青色马车被撞,马匹受惊,发力狂奔,却被牛车挡住,顿时倾翻在原地,掉出几匹锦缎。

    石灰迷人眼,周围的百姓纷纷躲避,马红儿在马车中被锦缎淹没,吴管家赶紧惊呼救人,百姓这才把马红儿从马车中拉了出来,但显然只剩下半条命了。

    守门队正看到此景,早就向洛阳县令报案,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县尉唐绍赶紧带着衙役奔跑前来,看到一马车的锦缎后,不禁大皱眉头,遂上报县令,并命人请郎中给那妇人医治,但没有救活。

    唐绍高声问道:“有人认识此妇人是谁吗?”

    一个女人说道:“她是侍御史侯思止的二夫人!”

    唐绍大感头疼,如今神都之人谁不识侯思止啊,这人可是得罪不得,这可如何办呢?县令明显要躲避这样的案子,如今敢私蓄锦缎的,不是那帮人谁敢啊。

    不过,很快,唐绍就露出了笑容,因为右肃政台侍御史胡元礼带着人风风火火地来了。胡元礼是个中年人,满脸胡须,显得有些苍老,因为为官还算耿直,又不会钻营,使得官职一直升不上去。不过如今胡元礼看到了散落一地的锦缎,却是义愤填膺,也不管死去的妇人,命书吏记录锦缎数量,杂役保护好现场。他便骑马进宫面圣。

    武清看着飞奔而去的胡元礼,在颜如玉的腰间掐了下,说道:“走吧,这里不用我们看着了。”

    颜如玉狐媚的眼睛顿时染上一抹雾气,最近几日每天和武清在一起谋划这件事情,让她欢喜无比,可心中总觉得空落落的,不知原因。但她依旧挽住了武清手臂,像一个妻子一般。

    如今武清不得不蓄了胡须,一者胡须是这个时代的时尚,二者也更显得成熟稳重些。也正应了那句“嘴上有毛,办事牢靠”。

    再说胡元礼进了宫中,上奏侯思止私蓄锦缎,人赃并获,请女皇下旨缉拿侯思止,并查抄其家。

    女皇一愣,私蓄锦缎的禁令才发出去不足一月,便有人不听话,而且还是自己的狗腿子,这让女皇有点转变不过来,她曾赐予侯思止府宅,侯思止都义正言辞地拒绝,如今私蓄锦缎,这到底是何故?

    “胡元礼,你所奏可是事实?”女皇问道。

    胡元礼已经抓住的把柄,自然不肯放松,更何况这样的升官发财的机会不抓住就是傻子了。于是躬身道:“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女皇这才说道:“你去把侯思止抓来,朕亲自问问,你去他府中好好查看一番。”

    胡元礼心中大喜,“微臣领命!”而后徐徐退去。

    不过半个时辰,侯思止被胡元礼从例竟门的制狱中拉了出来,并命人去搜查侯思止府宅。

    侯思止来到丽春台后,便跪伏在地,不敢说话。

    女皇看着侯思止,厉声问道:“大胆侯思止,竟然私蓄锦缎,你可知罪吗?”

    侯思止的脸色瞬间惨白,大呼道:“圣上饶命啊,圣上饶命啊。”

    女皇大怒。她没想到,这侯思止竟然敢当面承认,这样的人不杀。还能杀谁呢?但转念一想,侯思止也曾有大功,若就此杀了,那么其他人必然寒心。不理会侯思止的求饶,女皇却深思起来。

    不过半个时辰,洛阳令董文上奏,侯思止在府中私蓄锦缎五千三百多匹。据管家交待,侯思止在城外庄园内,已经转移了九百多匹。

    这一疏直接让女皇放弃了侯思止。于是便命凤阁侍郎并平章事、检校右肃政台御史中丞的李昭德按鞫。

    李昭德命人押着侯思止进了朝堂,对朝官说道:“往年来俊臣贼劫王庆诜女,已大辱国。前不久此奴又请索李自挹女,复辱国。如今。更是私蓄锦缎六千余匹。实为国之窃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来人了,给我拖出去,杖杀了!”

    侯思止大惊,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会死,而且是被杖杀。

    何为杖杀?就是用木棍击打后背或臀部,直到活活被打死,在这其间。被杖杀者要经受无比的疼痛,骨头断裂。血rou被打烂的痛苦,最终在无限痛苦中流血而亡。

    在杖杀的历史中,有的被打为了rou泥,有的被敲碎了骨头,有的脏腑流出,总之是极为可怕的。深知这些刑罚的侯思止已经屎尿皆流。

    侯思止被按在了地上,两名壮汉举起了水火棍,重重地敲下,侯思止惨呼一声,如杀猪一般,惊天动地。

    李昭德厉声道:“侯思止,想想被你诬陷而死的百官,你就安心上路吧!”

    侯思止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在惨呼中大叫道:“来俊臣强娶了王氏之女,私蓄锦缎数万匹,为何只抓我侯思止一人?”

    李昭德笑了,开心地笑了,随即,他站起身,朝着宫内走去,身后留下了侯思止的惨呼之声。没多久,侯思止并没有被打成rou泥,但依旧被活活打死,血流了一地,蔚为可怖。

    丽春台。

    李昭德把侯思止招出来俊臣私蓄锦缎之事说了,女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还是说道:“既如此,就把来俊臣拿来问问吧。”

    李昭德领命,即可命人捉拿来俊臣,并搜查来俊臣府宅。很快来俊臣得到了消息,便赶紧到女皇跟前自首。

    李昭德在来俊臣府中招出了各类锦缎一万五千多匹,立刻报往女皇。

    而女皇在来俊臣自首后,看着来俊臣跪伏在地一声不吭地等待着她的裁决。她心中有了恻隐之心,于是便说道:“朕赦免你,你就去任个同州参军吧。”

    来俊臣感激涕零,当李昭德查抄锦缎数量的奏疏上到龙案的时候,来俊臣也缓缓退出了丽春台。他看着等候在丽春台外的李昭德,诡异地嘿嘿一笑,李昭德一凛,来俊臣放声大笑,而后便出了皇宫。

    翌日百官上朝,殿中监宣读了贬来俊臣为同州参军。

    顿时百官心中大喜,但都不敢溢于言表。不过昨日李昭德杖杀侯思止之事,还是大涨朝臣之心。李昭德随即升为内史,胡元礼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

    其实武清很想派人暗杀了来俊臣,但随即一想,要是暗杀了来俊臣,那么其他酷吏必定自保,女皇也会起戒心,会认为朝中仍然有谋反之臣,那么任用酷吏在所难免,思虑权衡后,最后还是决定,等到某日,再一网打尽。

    时间一晃便到了九月,武承嗣领五千人表请女皇加尊号金轮神圣皇帝。女皇接受,大飨万象神宫,大赦天下。并作金轮等七宝陈于殿堂。

    女皇即位之初,就说是弥勒佛转世之身,与佛有大渊源。在佛教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天空中出现轮宝,预示他将来力量无穷。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西南北四大洲。而且,金轮还被喻为太阳。

    女皇能够接受此封号,其意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她要威服四方,要天下成为她的土地。

    武清则很少进宫,一者为亲王,没有担任朝中要职,统兵大都督也只是虚衔而已。

    随着武玲珑婚期的临近,魏王府也变得忙碌起来,当然每日里武清陪陪武玲珑。希望弥补下这些年的遗憾,顺便跟这个大女儿探讨一下人生哲学,教会她一些人生原则。至于她能听进去多少。武清也不会管太多。

    跟武玲珑下了几盘象棋,最终还是认输了,象棋太久不下,也就生疏了,何况他心思也没放在这上面。看到父亲心不在焉的样子,武玲珑心思灵巧如何看不出来,便问道:“阿爹有心事。何不给女儿说说,让女儿为阿爹分忧。”

    武清拍了小武玲珑的肩膀,笑道:“我在想。你这么小,又这么任性,这么早嫁人会不快乐的。”

    武玲珑这才明白,原来是父亲担忧自己。心中暖暖的。便说道:“阿爹不用担心,就那小子,他胆敢对我不好?本小姐可不是吃素的。”

    看着武玲珑这个样子,武清心中只有苦笑了,但愿豆卢信能够好好对待,如果不行,他宁愿养着这个女儿。也不忍让她受苦受难。随即,武清站起身。说道:“晚上好好陪陪你娘。”

    “zhidao了。”

    武清想起了一件事情,便从怀中掏出一个碧玉镯来。说道:“在西域的时候,买了不少,选来选去,觉得这个你会喜欢。”说着话儿便把碧玉镯戴在了武玲珑的皓腕之上。

    武玲珑面色一红,但还是说道:“谢谢爹爹。”

    其实这个时代,送镯子还是代表了一定的含义,但很少有父亲送女儿镯子的。

    数日之后,武玲珑出嫁,武清第一次把女儿送出了府,他感到一种离愁别绪,仿佛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取走了一般,一个人在书房中呆了半日。

    武玲珑的婚事并没有太大的排场,但武清要求要办得温馨而精致,而且武清的嫁妆也不少,店铺酒楼就陪嫁了六家,总之,比豆卢家的聘礼要多了百倍。

    武清之所以陪嫁这么多,一者这些店铺只会在武玲珑的名下,二者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受委屈,至少生活上无忧无虑。

    因为有了闲暇,武清也开始把《三国演义》的剩下的一半写完,并和裴柔等诸女创作乐曲《历史的天空》。旋律是由武清根据记忆哼唱出来,并由裴柔和夏侯梦婷编曲,武清作词,再由姜出尘等女唱了出来。

    有人说魏王开始堕落了,有人说这是寄情于声色,也有人说这是魏王在感受人生。

    但每日里琴箫不绝于耳,各种音乐在魏王府中上演,太平等女都是才华之辈,舞姿曼妙,歌喉圆润,总让人沉浸其中。

    百官自然乐得看到魏王如此,武承嗣和武三思斗得越来越厉害,武清寄情于声色,更令他们安心不已。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武清开始着手完善理学的治国理论,他不会有“乌托邦”之类的理论,更不会有“共产社会”的理想等等,因为人类是有**的,有了**便有了私欲,理想之国是无法建立的。所以理学理论是治国思想,在于寻求一种让国家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并不会有文明毁灭、全面战争的痛苦的道路。以国家强盛,人民富有为最高奋斗理想目标。并能够致力于消除贫富、消除阶级的两极分化研究。

    这就是武清要完成的重要著作,他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理论能够实现,能够带领帝国走向繁荣,能够引领民族走向昌盛。当然取消帝制在如今是不现实的,而且帝国需要一个精神领袖,需要一个能够带领百姓,带领人民走向辉煌的领路人。

    魏王府中,总有卢照邻、王勃、杨炯、刘知几等人的身影,这些人除了刘知几外,其余人都没有官职。所以也没有引起百官的注意,更何况这些人也是理学一派,在一起还不是探讨学术,就跟和尚一样,在一起探讨佛法。

    当然在闲暇之余,以这个时代的文人脾性,是需要吟诗作赋一番,更何况是几大才子聚在一起呢?而且王勃的赋更有味道了,让人读来有一种神清气爽之感。

    但武清钻研于音律,就比如说武清和裴柔合编的古典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让人缠绵悱恻,哀婉流殇。当然还有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万马奔腾》等等,总之,武清是剽窃了个遍。但是让自己快乐了不是,让大周的才子们如痴如醉了不是?

    每当武清夜深人静之时,抱起二胡,拉上一曲《二泉映月》,总能让他泪流满面。这个时候,世界宇文素娥总能出现在他的面前,而后把武清搂在怀中。

    因为武清的无耻剽窃,使得大唐的音乐,一改奢靡之风,顿时变得有棱角起来,比如张若虚所作《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所作《雁落平沙》等等。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文renmen也尝试着写三国人物传,比如《赵云传》、《五虎将》,而张鷟更是写了部《貂婵传》一时间风靡整个大唐、新罗,后来被日本学者带到了小岛上。但张鷟因为多写**之事,三年前被免官,好在有武清在清心书院成立了文学研究所,便被收留,专职研究,并不定期写上这么几篇,发于报纸之上。

    大周虽然有酷吏,有灾祸,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文学和音乐的发展似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