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末代皇帝要作死在线阅读 - 第125章 重新认识了皇上

第125章 重新认识了皇上

    第二日早朝,太极殿上,气氛严肃。

    元祯说:“昨日朕带一群饥民回潞王府的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朕听宰相说有难民流落到洛阳京畿一带,所以特意带了一些人去城外查看,没想到实际的情况比地方官员所说的还要严重得多。西北一个地方的人饿死十之八九都屡见不鲜,你们这些在朝的官员是不是都老眼昏花,耳朵也快聋了。就一点风声情况都不知道?任由西北官员文过饰非,说什么是什么。还是在你们的眼中,朕是一个好欺负的小皇帝?你们要是当官当久了,不想干了,没关系,朕会体察你们的劳苦功高,让你们卸甲归田,颐养天年。宰相,你有什么话说?”

    胡满山站出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廷积贫已久,财政连年困难,各地方本不富裕,西北一带粮食本不能自给自足,需要朝廷支援。今年旱情严重,造成今时饥情悲惨的情况,臣身为宰相,难逃其咎。西北的官员又多知情不报、隐瞒实情,使得老臣误判形势,没有足够地重视灾情,着手解决问题,吏部、户部的官员也不够清醒。等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没想到到灾情会如此严重。臣愧为宰相,请皇上责罚。”

    请我责罚?你要是真愧疚、良心不安的话,就应该递上辞呈,把手上的权力交给我。

    但是你说的话全是为自己开脱的谎言,一点诚意都没有。

    元祯很气恼但是他又不能和宰相撕逼,语气不善地说:“宰相,你认为现在该如何处理饥荒啊?”

    胡满山感受到了元祯的不满,直接无视了他说的话。

    胡满山以退为进说:“臣在皇上面前不敢乱言,臣听皇上处理。”我就不信你元祯事情到最后不依靠我,竟然当满朝文武的面数落我。

    元祯说:“是吗?既然宰相没有主意,其他人呢?有没话说?有没有治灾良策?”

    众官员看宰相都不说话,自己这时候要是跳出来开口,不是打宰相的脸吗?与其冒着得罪宰相的风险强出头,不如老老实实沉默不语。

    元祯见大家都不说话,道:“既然大家都不准备说话,那朕就说了。国以民为本,现在百姓困难,动摇得的是国本,江山社稷,不可不察,上至朕,下至一县父母官,都不能玩忽职守。现在灾情严重,火烧眉毛,需要立即救火平息。户部尚书夏原吉。”

    夏原吉站出来答到:“臣在。”

    元祯说:“朕命你速速筹措先期赈灾需要的银两两百万,不得怠慢。”

    夏原吉面露难色,说:“可是皇上,国库的银两总共不到两百万,臣一时只怕筹不到这么多钱。”

    元祯说:“哦,这个朕差点忘了。现在国库虽然空虚,可是灾情刻不容缓,不能不救。国难当头,高阳王昨日已经答应朕捐出白银四十万两作为赈灾款项,并把在西南城郊的地捐给了朝廷。朕和后宫的每月用度从即日起减三分之二,什么时候难民的问题解决了再恢复。朕希望满朝的官员向高阳王学习,高风亮节,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为拯救身处水深火热的饥民尽自己一份力量。等会儿下朝之后,大家回到家想一下,能捐多少是多少。明天上早朝之前,夏尚书统计一下大家捐款的数额,看还差多少。大家捐多少钱,朝廷心里都有数,不会忘了大家在社稷困难的时候做出的贡献。朕在这里替饥民先谢谢大家的捐助。”

    夏原吉说:“臣知晓。”

    元祯接着说:“吴大用、宋板桥、王安石听言。”

    吴大用、宋板桥、王安石站出来,说:“臣在。”

    元祯:“朕命你们三人统筹解决洛阳难民的问题,立即在洛阳各城门口张贴告示,设置接待人员,凡是流落到洛阳的难民暂先安排到高阳王在西南城郊的大庄园,立马搭建数量越多越好的帐篷、木屋、草屋,粮食问题要抓严,要保持充足的供应。随时向朕汇报情况。”

    三人说:“臣遵旨。”

    元祯说:“高阳王接旨。”

    高阳王站出来说:“臣在。”

    元祯说:“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日起和张居正一起前往长安,负责处理秦陇的难民情况。西北有灾情的各县立即开仓放粮,如若不从的,当场罢免。置朝廷律令法纪不顾的,依旧欺压百姓的官员,就地正法。”

    高阳王答:“臣遵旨。”

    元祯说:“清河王接旨。”

    元昊站出来答:“臣在。”

    元祯说:“朕封你为镇西剿匪大元帅,立即率领西山大营将士前往西北,西北各地大小军官由你管辖调遣,这些匪贼大多是走投无路的饥民组成,能招安就招安,如果拒不投降、反复无常的匪兵,你自作决定。”

    元昊说:“臣明白。”

    元祯说:“大家还有什么要说要补充的吗?或是有其他大事要启奏的?”

    朝堂鸦雀无声,好多官员好像今天才认识了元祯,不得不重新在心里审视眼前这个小皇帝,原来皇上心里早已有了主意,不是一个需要太后扶着才能走路的少年。他们看到了元祯是一个想要有作为而且也在行动的君主,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靠着宰相过着舒适日子了。

    元祯说:“既然大家都无话说,今日就议到这。”

    刘喜喊了一声:“退朝。”各官员便从太极殿大门鱼贯而出。

    坤宁宫,尉迟汐瑾、元祯、高阳王、元昊四人坐在宴席上。

    高阳王说:“皇上,老臣算算钱粮账目,请人吃饭喝茶还行,你叫我到长安去处理西北的饥荒,这个我怎么行呢?”

    元祯说:“这个皇叔不必担心,朕早就想到这一点。皇叔你到了长安,就跟在洛阳一样,喝酒喝茶都行。赈灾的事就交给张居正去处理。朕要是不封你为钦差,恐怕镇不住中央和地方的官员。”

    高阳王说:“原来皇上只是想借用我的名头和声望?”

    元祯说:“正是。皇叔,你家大业大,肯定认识很多商场上的大商人吧?”

    高阳王说:“是啊,别说洛阳城,就是整个大魏有名气的大商人我几乎都认识。”

    元祯说:“那皇叔你能不能尽快在这几天将他们聚集起来,帮我引见一下他们。”

    高阳王问:“皇上,你这是?”

    元祯说:“现在朝廷不是缺钱吗?我和他们当然是想做买卖。”

    高阳王说:“买卖?”

    元祯说:“对,你安排我能见到他们就行。”

    高阳王虽不清楚元祯要做什么买卖,但是答到:“好,我答应了。”

    元祯拍了拍元昊的肩说:“堂兄,上前有劳你去河东剿山贼,没想到现在又出了饥荒这档事,要你去西北剿土匪,真是辛苦你了。”

    元昊说:“皇上别这么说,江山有难,这是臣应该做的。”

    元祯说:“好,我们喝酒吃菜吧。我们虽是一家人,可是聚在一起吃饭实属难得。你们回去之后做好准备,等你们出发那天。朕再设宴为你们送行。”

    高阳王、元昊说:“谢皇上。”

    大家举杯,元昊眼睛不禁看向了尉迟汐瑾,她还是这么好看——让人心灵澄净的秋天,美丽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