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阁臣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温州房系

第二百七十九章 温州房系

    六月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毫无征兆。

    陈瑀和房小梅租了船只前往温州,不久前还晴空万里,现已经阴云密布,天空仿佛醮了墨汁的棉被,阴沉的可怕。

    船家脸上带着笑意,望着天道:“要下雨了,老爷和小姐快去船舱躲一躲吧,终于可以凉快一些了!”

    六月的江南,燥热无比,船家只是穿了个对襟大褂,上半身几乎裸露在外,黝黑的皮肤上布满了汗滴。

    过了没多久,雨便滴滴答答的下了下来,由于现在正是清晨,湖面上烟雾缭绕,远眺望去,湖面上无一船只。

    唯独陈瑀的小舟,在风雨摇曳的湖面上缓缓前行,两岸青山叠嶂,没多久便顺流而下,小舟在湖面上急行,然后沿岔道入江。

    小舟在云烟环绕的江面上若隐若现,那画面仿佛在画中一般,如梦境如仙境,美轮美奂。

    陈瑀此刻正在船舱内酌着美酒,由于他酒量不好,到也没怎么多喝。

    上次来温州府是送房小梅,所以陈瑀只是知晓她有亲戚在温州,却并不知晓她亲戚的状况,于是便问了起来。

    房小梅说她祖籍原是温州,由于钱塘有关系在,便举家搬到了钱塘,没多久后由于房洵中了秀才,便有不少小农投献土地,家中渐渐殷实起来,又加上衙门有人,一些暗中的cao作逐渐让房家在钱塘立足起来。

    提起这些往事,二人都不剩唏嘘。

    虽然她父亲哥哥对她那般,但现在提起来,心中到也不是滋味,尤其这些日子跟着陈瑀,让她学到了什么是心境。

    她也没有深入提自己的家事,倒是把话题转到了温州,温州那居住着他旁系房家一族,族老多少也算个中田人家,家中有良田几百亩,算得上殷实。

    族长唤作房云,是房小梅小舅,方云膝下有三子,分别种着那几百亩良田,大表哥叫房忠,憨厚老实,膝下一子九岁,二表哥唤作房厚,膝下一子一女,分别六岁和四岁。

    “不用说了,三表哥叫房老!”陈瑀打断她道。

    房小梅白了他一眼,“家中虽没什么文化,可也不至于取了个这般的名字,不过你猜的也不错,只是三表哥不是叫房老,而是叫房实。他和表嫂刚成婚不久,尚未有子女。”

    房小梅这一番介绍,陈瑀也大致对这一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典型的小农人家。

    第三天早晨一早,三人便抵达了温州府码头,天刚蒙蒙亮,码头边便有许多纤夫脚夫开始干活,岸边摆了许多早产铺子,冒着热气,看样子是那些小贩看准了这地方的商机,所以才会云集在此。

    当船只在码头靠岸之后,陈瑀便当下下了船,他穿了一席青色长衫,头扎蓝色四方巾,腰间夹了雨伞和包袱,身材高挑提拔,面向俊俏,倒是吸引了许多过往的大妈大婶的目光。

    一个个窃窃私语。

    “瞧这是谁家俊俏郎君,面生的紧。”

    “不知可否婚嫁,小女到了适婚年纪,改日让媒婆打探一番。”

    陈瑀听到这里,不由得冲着那些大妈大婶们何须的笑了笑,然后掀开船舱窗帘,单手将房小梅拉了出来。

    她今日着了一席鹅黄连体罗裙,发丝披散了开,头上带着翡翠玉簪,耳边配了两个蓝田玉坠,面若桃花,灵动妩媚。

    自从跟着陈瑀之后,不晓得为何,她也爱上了玉器,所以阖身上下,几乎都不配金银,皆以玉器装饰,尤其显得匠心独具,低调却不失身份,一看便是长期收到上等生活的熏陶,那种高贵的气势绝不是暴发户能比拟的。

    周遭人见到这一对璧人,皆射来羡慕眼光,倒是一旁还在窃窃私语的中年妇女们顿生失望。

    刚下了船只,便有轿夫忙不迭的跑了过来,他们眼力很好,一看便知道陈瑀二人身份尊贵,恭敬的问道:“二位可需要轿子代步?”

    陈瑀摆了摆手,不过看着房小梅,又想了想。

    房小梅见他这举动,便冲着轿夫笑了笑道:“不用了,我夫妻来温州省亲,路途不远。”

    轿夫离开后,陈瑀才道:“你怀孕了,要不我们租个轿子吧?”

    “奴家也好久没来温州了,想要看看温州风俗人情嘛,况且这一路吃的那些干粮,嘴巴早就淡的紧。”

    陈瑀见他发嗲撒娇,没好气的笑道:“你呀你,明知道我想看看温州府的风俗人情!”

    “温州府紧临东海,这里有卫所十几处,且去宁波市舶司不远,这里犹如你的孩子,你哪里能不好生观摩一下你的杰作?”房小梅白了一眼陈瑀。

    温州距离宁波不远,都是海港城市,宁波府地形成雄鹰状,鹰嘴延伸入海,市舶司主要职能包括“抽解”、“和买”、“管理”三个方面,几乎涵盖了海上贸易的全部职能。

    作为衔接海内外的主要海上港口,温州在宁波市舶司的辐射下,这里贸易着实繁荣,各色各样的人也时常能见。

    相比着钱塘,这里多了许多商业气息,街肆上随处可听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各种拗口的汉语也偶尔能听到,沿路过去,各种作坊也能在街肆中央见到。

    陈瑀望着亲手缔造出来的海上贸易城市,心中一时间暖暖的,要知道这里面每年给国家带来的收入是十分可观的,关税几乎要抽取十之二三,纵然如此高的税额,也阻挡不了海外通商。

    大明输送的丝绸茶叶等,去了海外,那其中的利润可不是十之二三的关税可比的,纵然损失了点钱财,他们也愿意与大明互通有无。

    从温州府城走到房家村庄需要很长一段距离,陈瑀在街肆上买了许多吃食用品,初次见面,这礼仪还是要做的周到点。

    房家村庄紧临海边,这里是典型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其后倚山,前对海,中间大片良田。

    经过前段时间的暴雨,今年的粮食收成极为不好,若是寻常,一亩地大概可收一石一斗三升左右,而经过前段时间的水涝,又加之这里沿海,作物受灾更加的严重,此次夏粮每亩地大约只有六斗二升左右。

    不过沿海之地,自有他们的便利,下海打鱼,上山打猎,然后去集市易之,通常也能弥补水涝给粮食带来的损失。

    田野间多有乡民在耕地,孩童手提编篮,正不亦乐乎的捕捉着蝗虫。

    江南人普遍较能接受新事物,所以当朝廷下令蝗虫能食之后,这里便一马当先尝了鲜,而且竟然发现这种东西的美味可口之处,现在这里的蝗虫都见不到多少,大都被孩子捕捉了。

    有几个孩童房小梅是认识的,据她说,应该是大表哥和二表哥家里的孩子,只是孩子们见了陈瑀和房小梅显得有些拘谨,问道:“你们找谁?”

    陈瑀愣了愣,然后笑呵呵的对房小梅道:“突然想起一首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哈哈,知我者娘子也!”

    “猪儿,去告诉你族爷爷,就说婶婶回来了。”

    陈瑀见那叫猪儿的胖娃娃十分可爱,从怀中掏出几个糖果,递给了他,小胖子看后口水立刻流了下来,想接又不敢接,不过最终还是没抵挡着糖果的诱惑,接过糖果之后道了句谢谢,然后对一旁的孩童吼道:“哥哥meimei,有糖果吃,快来快来!”

    小胖子屁大点的年纪,分了糖果之后,便朝不远处正在冒着青烟的村落跑了过去,“大爷爷大爷爷,有个jiejie说婶婶回来了,大爷爷大爷爷。”

    小胖子的声音在风中传播着,留下一脸呆滞的陈瑀,良久后二人相似而笑,“这小胖墩,你们家这辈分也够乱的!”

    “少取笑猪儿,在这里能这般懂事和礼貌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二哥偷学了几年书,虽说没有所成,可是教猪儿倒是够了。”

    房小梅说的是,贫寒家的孩子,能读得起书的没几个,家里每年的进项就那么点,吃饭都是问题,哪里有闲钱供给孩子读书?

    所以陈瑀在钱塘开了个私塾之后,寒门家的孩子每日都会绕十几里路,起早贪黑的来学习,想及此,陈瑀便觉得那句老话是多么的扎心“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贵族”。

    即便贫寒人家孩子学习天赋异禀,可是他连接触知识的机会都没有,又如何去学习?朱元璋说,教化以学校为先,可是学校只是供给富人家的孩子去读书的,这些寒门人家呢?

    上品无寒门啊!

    那个胖娃子跑了没多久,便能见到一群人从远处而来,为首的是个白胡子的老爷子,离着多远便能看到脸上矍铄的笑容,瞧其走路的样子,身子板颇为硬朗。

    身后跟着几个孩子和妇女,原本还在耕地的两个汉子见到老爷子后,便也随着老汉身后朝陈瑀和房小梅走来。

    “你们家……真够热情的!全员出动来接你这个jiejie啊!”陈瑀由衷的感慨道。

    “少嘚瑟了,哪里是接我的,人家只是想看看你这状元郎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也是一个脑袋一个鼻子两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