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神话版三国陈曦陈兰在线阅读 -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行,大义在上,有胆就来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行,大义在上,有胆就来

    此言一出,阚泽微微皱眉,但也没有说什么,本身周瑜告知他此事的时候,他就知道会受到刁难,所以也没有打包票。

    “不管陈侯要不要捣乱,也需要听我将话说完。”阚泽笑着说道,姿态微微放低了一些。

    “请讲,孙伯符要北上扫讨匈奴的话,没问题,别说放条路让他们过去,提供粮食我都可以做主。”陈曦随意的说道,“至于所谓的假途灭虢,嗯,回去告诉周公瑾,我很乐意他这么干。”

    “此事是一。”阚泽点了点头,话说假途灭虢这种事情,咳咳咳,对于刘备现在的势力来说真的是一个笑话。

    “那第二条呢?”陈曦好奇的问道,“不过话说,你们想北上扫讨匈奴表现的有些太积极了吧,该不会是孙伯符直接跑了吧。”

    阚泽面色不改,但是眼中流露出一抹惊疑,孙策偷跑了这件事整个南方只有十几个人知道,至于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不至于这十几个之中还有人有问题吧。

    不过很快阚泽就压下这丝惊疑,那十几个人绝对不能怀疑,他们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主公虽说多有做离奇之事,但也不至于做出这等事情。”阚泽笑着对陈曦说道。

    陈曦耸了耸肩,他也只是顺口一说,总觉得就孙策那种性格,不闹个大新闻简直就不像是孙策。

    “说说吧,第二件事是什么?”陈曦问询道,“北上伐胡一事其实就现在的形势已经注定,我们不可能予以阻拦,而且就算我们这边不放行,曹孟德那边也会放行的。”

    “北上伐胡不可能是一两人前往,我军地处荆楚,很难在短时间过去,所以希望陈侯予以援手。”阚泽神色平淡的说道。

    “嗯,没问题,你们都信得过,我有什么信不过,告诉孙伯符,他来我给他借兵三万。”陈曦完全是在捣乱,就算他给孙策借兵了三万,孙策敢不敢统帅,能不能统帅还是一个问题。

    “我荆楚戴甲之士不下于二十万,何须陈侯借兵,我主之意乃是请刘太尉借船一用,将我军运送到北方。”阚泽摇了摇头说道,完全没将陈曦的捣乱放在心上。

    “我主孙将军相信刘太尉之信义,相信陈侯之道义,愿意放下双方的矛盾,亲往北方讨伐匈奴。”阚泽甚是大气的对陈曦说道。

    “嗯,这确实是恣意妄为的孙伯符口气。”陈曦点了点头,“不过他敢乘我方的船,他都不怕,我有什么怕的,回去告诉他,没问题,不怕死就来乘船。”

    陈曦说到不怕死的时候还特意做出一副下狠手的神色,阚泽不由的有些沉默。

    “不过最近我军的水军没在附近,没办法接来接孙伯符,如果孙伯符和周公瑾有胆量的话用可以率军乘船去东莱,在那里置换船只。”陈曦神色平静的说道。

    不过陈曦倒是没有说胡话,他们的战船全被甘宁带走了,现在也不知道甘宁现在死没死在马六甲海峡。

    阚泽面色一沉,他是真的不知道刘备军的形势,所以还以为陈曦是托词,于是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也就不难为陈侯了。”

    “你将原话带给周公瑾就可以了,他会明白我是什么意思的。”陈曦也看出了阚泽面色的不虞,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给周瑜一批近海用的海船也没什么,甘宁的海船都上升到6.0版本了,2.0版本的给周瑜也算是支持孙策北上讨伐匈奴,反正商会也用2.0版本的近海运输船。

    再说曹孙刘三家北上一起伐匈奴,至少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代还是汉室的天下,三家会面之后陈曦就有能力将以后的战争基调给确定下来。

    虽说那最后的一战是免不了,但是三方之间必须要统一思想,这一战到底是春秋的征服之战,还是战国的灭国之战。

    直至现在,就算是最叛逆的孙策,也没有明目张胆的说自己不是汉臣,他也依旧认可着汉室的封赐,而曹操和刘备则同样是汉臣,虽说这一点看似没什么价值,但这却是维系着整个计划的核心。

    没有袁术的称帝,汉室大义未曾被动摇过,虽说汉室前几年破落了,但是最近几年看起来又有了几分盛世气象,四百年悠悠岁月,在百姓之中留下来的痕迹可是真正刻入骨髓的。

    只要没有人光明正大的挑起反旗,那么现在中原大地上的百姓就会绝对承认汉王朝。

    不管这期间有多少战争,有多少灾难,只要没有竖起反旗,曹操等人干的再多,最后都少不了归于天子。

    这也是荀彧认为刘协有可能重树汉室的重要原因,只要天子摆明车马,只要天子愿意礼贤下士,这个世界有的是人愿意以血守卫天子,天子的身份本就是大义啊,就看刘协会不会用。

    同样保留三方汉臣的身份,也是为了将未来的战争上线锁定在征服之战,而不是破灭之战。

    输给自己人和输给敌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曹孙都已经摆明车马树立了名号,那么就算是刘备有通天的手段,到时击溃曹孙,也不可能得到曹孙,同样曹孙麾下也会有无数人殉葬。

    开国君主,不可能允许自己被人俘虏的,如果无力回天,他们宁可自戕,也绝对不会给别人俘虏他们的机会,这是开国君主的骄傲,他们和自己的后世子孙完全不同。

    同样不管多么废的开国之君都会有人愿意赴死,而以曹孙的魅力,他们自戕,那么不少名臣恐怕都会烟消云散。

    反倒是多了这一层汉臣的薄名,才有了互相征服的可能,同样的他们的战斗才会出现上限的限制,简单来说就是春秋之战是奉周王室讨伐不臣,处决权力在天子,不在讨伐者,面子总得留着。

    当然这只是一个名号,但有些时候需要的就是这种名号,汉以前的人对于信义和道义的追求在今人看来简直无法理解,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份无法理解的信念,这个时代很多事才保留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