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讨伐庞勋(十五)
庞勋自杀后,他的人大乱。 有人把城门大开,迎接康承训进城。 有人把庞勋的人头割下,拿给康承训。 …… 康承训、李滋、朱邪赤心、诸葛爽在徐州摆酒宴庆功。 …… 《茫茫天下谁为王》中,第一个想当皇上的庞勋,就这么死了。 一开始的时候,庞勋不想当皇上。 刚开始的时候,庞勋只是一个小兵,他所想的是回家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由于他心中有火,他心里不痛快,他和管他的人许信说翻,他一时之气杀了许信,导致他不得不反,他才造的反,直到他占领徐州,他才想的当皇上。 他占领徐州前,他一心逃命,他没功夫想别的。 …… 庞勋为什么败? 他手下没能人,他手下除投降过去的诸葛爽能拿得出手外,没可以拿得出去的。 他的手下多数是生活混得不好,想跟他混饭的。 他占领宿州、濠州、滁州后,找不出可以守宿州、濠州、滁州的,还得让胡安、夏侯古来、司马烟继续守宿州、濠州、滁州,他能不败吗? …… 继续说康承训。 康承训占领徐州后,他想休息三日,三日后回京。 …… 再说诸葛爽。 康承训一说回京,把诸葛爽吓了一条跳。 诸葛爽投降康承训后,他成了康成训的人,康承训回京,自然带着他。 让他回京,他不放心。 他不敢回京。 他心想:按朝廷的法令,投降贼寇者千刀万剐,我可是投降贼寇的人,虽然四王爷说不治我的罪,四王爷毕竟不是皇上,我回京后,万一皇上治我的罪呢?万一皇上怪罪我,我脑袋就没了。 …… 诸葛爽找四王爷李滋去了。 诸葛爽见到李滋后,他对李滋说:“四王爷,我不想进京。我想留在徐州。只要四王爷让我留在徐州,四王爷让我干什么都行,四王爷认为我不够做官的材料,让我做普通老百姓,我都愿意。” 李滋明白诸葛爽的意思。 李滋说:“好吧。你继续留在徐州,临时还做都统领。” “谢四王爷。” “你先临时做都统领。是不是还让你继续做都统领,得皇上说话。我进京后,我尽量在皇上面前为你说话,继续让你做都统领。” “谢四王爷。” …… 胡安、夏侯古来、司马烟的情况和诸葛爽的情况一样,他们也不敢进京。 他们也来找李滋。 他们说,四王爷,我们也不想进京。 李滋也让他们临时做他们宿州刺史、濠州刺史、滁州刺史。 …… 三天后,康承训、李滋、朱邪赤心搬师回京。 …… 这天,康承训、李滋、朱邪赤心回到京城长安。 …… 康承训回到长安后,他给皇上写了一份表,他说了这次讨伐庞勋的情况。 他做的还行,谁谁谁立了什么功,他照实说。 他在给皇上的表上说: “这次讨伐庞勋的首功,臣认为应该是朱邪翼圣,朱邪翼圣不顾生死杀进贼营,才扭转当时对朝廷不利的战局,朱邪翼圣为了朝廷,还没了一只眼; 这次讨伐庞勋的二功,臣认为应该是朱邪赤心,当时朱邪赤心苦战诸葛爽,才基本锁定朝廷胜庞勋的战局; 这次讨伐庞勋的三功,臣认为应该是四王爷,四王爷不顾生死进敌营,劝降诸葛爽,才正式锁定朝廷胜庞勋的战局; 这次讨伐庞勋的四功,臣认为应该是单天长,单天长随朱邪翼圣不顾生死杀进敌营,才扭转当时对朝廷不利的战局; 这次讨伐庞勋的五功,臣不才,这次讨伐庞勋的大帅是臣,臣也在这次讨伐庞勋中披星戴月付出了不少。” …… 康承训心想:当初我听信令狐绹的谗言,误会了朱邪赤心、朱邪翼圣、单天长,差点把他们杀了,他们以德报怨,苦战贼兵,解了宋州之围,救了我的命,做人应讲良心,我应该对得起他们。 …… 康承训在表中提到诸葛爽、胡安、夏侯古来、司马烟时,他说,诸葛爽、胡安、夏侯古来、司马烟虽曾投降贼寇,但有功,请皇上不要太怪罪他们。 …… 再说李滋。 李滋回到长安后,他给皇上写了一份“谏皇上书”。 李滋吸取了这次庞勋造反的教训,想劝皇上推行新政。 在往回的路上,李滋就想给皇上写份“谏皇上书”。 …… 庞勋造反的教训,让李滋深思。 李滋心想: 庞勋之所以发展如此大,是一些官的消极造成的。 庞勋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本可以把庞勋杀死在萌芽之中,可由于一些官的消极,才让庞勋发展壮大。 庞勋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有三次机会可以把庞勋杀死在萌芽之中。 第一次,庞勋刚造反的时候,王仲甫能及时上报,路岩能及时出兵,庞勋就会在萌芽中被杀死; 第二次,因王仲甫向路岩的虚报,也因路岩消极,路岩本该四路派兵,结果路岩只派了三路,让庞勋有了可以逃跑的机会; 第三次,催彦曾指挥不当逼反诸葛爽,要不是催彦曾逼反诸葛爽,恐怕庞勋连宿州都拿不下。 …… 李滋还知道,庞勋的造反,是因小失大造成的。 说服役三年可以回家,庞勋服役五年,也不让庞勋回家,按说该好好和庞勋说。 可许信冲庞勋发火。 庞勋本来心里就有火,再冲他发火,他能不更火吗? 许信一冲庞勋发火,庞勋一火更大,才让“熊熊大火”燃起。 …… 李滋在《谏皇上书》中,说了庞勋造反的教训,说了王仲甫、路岩、萧仿、催彦曾的消极,最后用了诸葛亮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劝皇上亲贤臣,远小人。 …… 李滋还在《谏皇上书》中提到诸葛爽、胡安、夏侯古来、司马烟。 李滋说: “当时的战局很迷茫,最终谁胜谁败难预料。 当时臣想,招降诸葛爽等能战胜贼兵。 尽快战胜贼兵,对朝廷有利,对人民有利。 于是,臣招降了诸葛爽等。 臣招降诸葛爽时,曾对诸葛爽承诺,只要他归降朝廷,可以免去他的所有罪过,臣是皇上的亲兄弟,皇上亲兄弟的承诺,和皇上的承诺差不了多少,臣肯请皇上给臣一些薄面,不要怪罪诸葛爽等。” …… 李滋本想劝皇上推行新政,谁知引出一段《争权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