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文科大唐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占城稻

第三百九十五章 占城稻

    时间到了傍晚,时不凡来到了秦氏酒楼小酌几杯,秦嘉瑞在旁边作陪。

    “嘉瑞,最近和刘洎刘家的合作如何?刘洎是南康州都督府长史,而刘家可是江南豪族之一,甚至刘洎很可能成为江南豪族在我们朝廷之上的代言人,所以如果能争取他们的好感,这样对于我们有很大好处。”时不凡问。

    秦嘉瑞说:“我让人去找江南豪族的人商讨,不过刘家在京城的人精贵哦了飞鸽传书回去,他们好像看不到这里面有什么好处。他们不认为搞航海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们对于和我们合作有些疑虑。”

    时不凡认为这倒也是,因为对海外开拓,其实在没有获得好处之前,是很好有人愿意以官方的名义去开拓的。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不喜欢对海外开拓,这个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误区,因为中国那么庞大的土地,连陆地都没有能够完全消化,怎么去开拓海外?何况所谓的西方对海外开拓,那其实并非是他们有多少的开拓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太穷了。没错,就是太穷了,他们本来土地也就少,然后再次上演了资本主义“羊吃人”的结果,不对开拓如何能成功?

    生存压力是他们对外开拓的基础,当然他们也都是完成了生产力进步,开始了社会转型。接住了社会转型强大的侵略性向外开拓,这样才能成功的。至于中国,本来在明朝时期,和西方基本上同时开始社会转型期,不过西方因此成功了。中国因为满清入关,杀戮过度造成了社会转型无法继续进行,无法利用这个社会转型期而趁机开拓。

    庄园经济还有地主经济的本质,是让他们不可能有对外开拓的想法的。在封建地主的眼里,对外开拓会获得大量土地,并且损失大量人口,这样土地多了,人口少了,此消彼长之下,他们必然要付出更多才能够招揽到那些农民来租种土地。

    这个其实和后来的资本家在经济危机时候维持利润,宁可把商品销毁也不愿意给那些受苦百姓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他们宁可销毁,也不愿意让市场需求减少。这种浅显的经济学知识,古人未必真正的明白,可是也是有所体悟的。这样让地主统治国家,是不可能有太多开拓的想法的。

    “南康州都督府,辖区真大啊!这个南康州都督府,几乎是后世三四个省份的面积了!”时不凡看了看那大唐地图想。

    这个南康州都督府,也就是刘洎事实上管理的都督府,其实面积非常巨大的。这个南康在后世江西一带,可是都督府事实上管理的不只是自己的本州,其实还有很多“支郡”,这个南康州管理的范围几乎是从江西到湖南,甚至到安徽浙江一带,管理着后世几个省的面积。

    当然,这个唐朝的时候,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口。决定一个地区地位的不光是面积,是综合的条件的。人口也是一个因素,或者是还有很多别的政治因素。别看南康州都督府面积很大,可是事实上那里在唐朝可是“穷乡僻壤”,可没有什么地位的。

    “嘉瑞,你知道南康州最适合种植什么吗?南康州最适合种植一种叫做水稻的农产品,这种是水稻将来必然会取代我们大唐百姓所主要食用的白面和各种杂粮,将会成为我们华夏最主要的粮食。”时不凡说。

    “不会吧?”秦嘉瑞有些不可思议。

    时不凡当然知道后世是什么情况,也许很多后世南方人误以为北方人吃面食,而南方吃大米。不过事实上中学地理课的教材也都明显过时了,北方除了少部分几个省份之外,别的其实也是以吃大米为主了,甚至有不少北方省份还支援南方大米呢!

    水稻将会逐步取代成为最重要的主要粮食来源,不过目前水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中国历史上的粮食主产区是不断变化的,唐朝时候是中原和关中,到了宋朝时期是“苏湖熟,天下足”。可是到了明清时期,苏常一带商业发展,不但不是粮食主产区,反而要依赖于外面支持粮食。那个时候粮食主产区转移到了湖广,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明清时期甚至北方的粮食完全不够自给自足,需要南方从京杭大运河漕运到北方补充。一旦漕运断了一两个月,那北方粮食都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了。

    粮食主产区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并非是一层不变。不过目前什么苏湖和湖广都是没有影子的事情,目前时不凡却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把刘洎拉过来的机会,甚至是把江南豪族拉过来成为战略上的潜在盟友的机会。

    时不凡拿出了一根笔说:“刘家不是说没有什么好处吗?我告诉他们好处在哪,你去让人告诉刘家,只要出海到了南方一个叫做占城国的地方,那里有一种稻谷叫做占城稻。这种占城稻从种植到收获,不过是五十多天,甚至一年可以种植两三次。有了这种占城稻,那可以转移到湖广和苏常,这里大概也都是在刘洎的控制辖区之内。”

    “到时候只要在这里种植这个占城稻,这个占城稻不用太多护理,直接采用我们的合作社方式,完全可以用少量人口种植大量的土地。虽然未必有精耕细作那么多,可是目前人口少,完全可以先用这个办法。一旦采用了集约化农业种植,那这样粮食种植产量飞涨,光是这连个地方的粮食,足以供应目前我们全国,甚至我们全国哪怕多了十倍的人口也不是不能够满足。”

    秦嘉瑞更是两眼精光,这样多的粮食,简直是惊天之大。作为曾经开客栈出身,能不知道食物对于人类的作用吗?民以食为天,食物几乎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多少次叛乱和各种起义不都是以食物缺乏作为起因吗?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只要食物足够多,那这样可以维护国家彻底稳定。

    不过这个只是“理论上”的,光有食物是肯定不行的,如果没有合适的财富流通渠道,那庞大的食物和庞大的生产力,必然会带来社会的暴力转型,这样重新构筑社会的体系,也就是革命了。

    “我这个可是在大唐这股热油上面,再次狠狠的增加了一大把柴火。等几年之后,占城稻一旦被引进,大量在江南地区种植,大唐的生产力可是十倍往上升。这样等于是把李世民这个皇帝放在热油里面炸,恐怕李世民都要被炸熟了!一旦占城稻引进,生产力再次狂飙起来,这样大唐的社会转型将会更加剧烈,李世民更加离不开我。不把大唐折腾到社会转型期,我们是不会安稳的。”时不凡想道。

    时不凡也就是这么腹黑了,他和别的穿越者不一样,别的穿越者是“管杀不管埋”,只管提高生产力,可是却根本不管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了。时不凡不但要提升生产力,还要利用这股生产力提升的滚滚洪流来养寇自重,为自己争取更多好处,然后让李世民不敢把他怎么样。

    “嘉瑞,你去跟刘家的人说,只要是刘洎完成了这个事情,那这样对于以后刘洎有着无比巨大到处。甚至刘洎可以从此一飞冲天,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甚至这样提高江南的粮食产量,对于江南提升在我大唐的地位,有着无比重要的好处,我不相信他们不动心。”

    “甚至这个水稻主产区,不但可以在刘洎的那里,甚至在剑南道的巴蜀也都可以有很多的产量。到时候给利州都督武士彟送去一些,但愿还来得及吧!”

    尽快普及这个水稻的生产,放弃过去的那些精耕细作的做法,直接采用了集约化农业的生产方式,这样有助于尽快生产。当然集约化农业肯定没有精耕细作那么产量高,中国的精耕细作是建立在中国人口相对多,和土地相对不足这才采用的方法。地主庄园经济促进了精耕细作的发展,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不过凡事不能教条主义,目前大唐最缺的是人口,最缺的是人力资源。没有足够的人口,那想要尽快形成生产力,就必须要依靠大规模集约化农业了。

    反正南方这个时代没有开发,大唐的均田制还没有能很快普及到南方,南方的大量土地原则上是你能够耕种多少,那你也就可以耕种多少,不会有人去跟你抢,因为南方人口相对少了很多。

    采用集约化农业对于目前人口缺乏,是有着很大意义的,尽快形成生产力,哪怕亩产没有精耕细作那么好。哪怕没有精耕细作那么好,可是能生产好过没有生产,有产出好过没有产出,不能因为亩产相对低,也就放着土地不种植。

    而且集约化农业也都有着很大好处的,对于生产技术改进有着很大好处。如果从后世经济数据表明,全国主要的粮食提供的人,并非是散户农民,反而是种田大户,甚至是农垦公司大规模种植粮食。相反那些散户主要是种植经济作物为主。通过扩大面积,相对节约种植成本,推广新的农业技术,这样才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手段。

    而这些都是散户种植粮食所不具备的,所以并非是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农民都是种植粮食为主,散户种粮已经是越来越亏了,而全国的主要粮食提供方已经是种粮大户和农垦公司了,散户只是极少数,所以散户种粮亏本,竞争不过那些大户。大户和农垦公司大量采用农机和先进技术,并且压缩各种化肥农药成本,采用批发价购买,这样各方面的成本都被压缩到了最低,这个是散户农民所不具备的条件。所以散户种粮很亏,这个是很多后世种粮散户的抱怨原因之一。

    在唐朝人口不足,可以考虑提前推广集约化种植,采用新的马耕等等先进技术,则以有助于快速提高生产力,直到提高到社会转型期甚至更高。

    “好的,我马上让人去准备,去通知刘家相应的情况。我想刘家应该会动心的!”秦嘉瑞说。

    时不凡摇头说:“不是刘家会动心,是整个江南豪族都会动心,这么巨大的利益他们不可能放弃。”

    很多时候政治影响力不但只是官场上的,政府说到底只是一个统治工具,真正的政治影响力是根植于当地的经济体系,甚至还有各自所占据的优点。如果能够让江南粮食产量暴增,一旦江南的粮食产量超越了中原和北方,那江南崛起是必然的。哪怕一时之间在官场里面没有足够的人,可是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会大增,他们江南豪族在官场里面的人说话一句也许顶的上别人很多句,这个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力,不是所谓官职能够说得清楚的。同样级别的官员,有些放屁都不响,有些却哪怕是皇帝都不敢轻视,这个也就是背后影响力了。所以官职并不代表影响力,哪怕同一个官职上不同的人,影响力都可能是天差地别。

    江南的经济实力一旦瞬间超过了北方,那江南的政治地位那肯定是犹如坐火箭一样的飞上去,哪怕官场里面没有太多人,可是却绝对不会有人敢无视了。

    “占城稻,也是一个让大唐进一步走向烈火烹油,甚至鼎盛到摇摇欲坠,透支大唐国运的东西。提高生产力,继续透支大唐国运,这样大唐肯定离不开我。北方南方粮食产量同时猛增无数倍,这两个组合拳下来,如果没有我帮助调整,大唐能不能够超过百年国运还是问题呢!甚至,五十年都要风雨飘摇了!”时不凡想。

    时不凡秦嘉瑞继续商讨事情的是,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并且还有几句半生不熟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