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扶摇公子传在线阅读 - 第108章 四裨将论阵

第108章 四裨将论阵

    田栎来后不久,韩国的冯亭也到了,两人见面同时一愕,随即又一起大笑起来。

    赵欢大为不解,问冯亭道:“大兄,难道你们认识?”

    田栎抢先答道:“岂止是认识?冯兄年前与我刚打了几场硬仗哩!”

    赵欢闻言暗惊,他知道韩使冯亭曾为将领,却未曾想到他与田栎竟打过仗,心道今日所组之局怕是要破。

    冯亭则朗然笑道:“幸甚幸甚,田老弟的骂阵卒子着实毒舌得狠。”

    田栎道:“口舌再毒,怕也毒不过冯大哥的韩国劲弩啊。”

    赵欢见两人一个大哥一个老弟,并无愤怒不喜,才重新放下心来。

    战国纷争,大国之间摩擦不断,斗而不破,时人司空见惯,只要不是像吴越、齐燕这样的世仇,一般的战事并不会太多的引起仇恨。

    就在前些日子,齐军援赵,田单捎带手取了韩国的“注人”。韩国地狭,向西直面强秦,野王邑外秦军的河西大营虎视眈眈,韩王为避免两面为战,急遣冯亭为使向齐求和。齐国也并无攻灭韩国的实力与决心,见好就收,两国重归和谐。

    赵公子府主厅,拼桌为席,在座的共五人,除了冯亭与田栎,还有徐风。赵欢的亲卫当中,余智威曾为将领,军阵经验最为丰富,于是将他也一并叫来,忝为末座。

    今日的主题是稷下学宫的大比。

    赵欢先前已从李斯处得知,稷下大比分为“文”“武”“百家”三场。所谓“文”比就是策论,有两千年的锦绣文章打底,赵欢不惧;所谓“百家”就是当时百家学术之辩,应该是赵欢的最弱项,但诸子百家的学说卷帙浩繁,其机谋诡辩实在无法准备;关键就在于“武”,武比之武不是个人勇武,而是战阵演武。

    早在春秋时期,墨子与公输盘就曾“解带为城,以牒为械”进行攻防演练。到了战国,为适应不断激化的战事,已经发展出了类似后世“沙盘推演”的“案上演武法”。所谓纸上谈兵,但战国无纸,其实讲的就是这种桌案、口头上的演武之法。

    赵欢今日聚集这几位武人,就是想要求教行兵打战、军阵破敌之法。他本来还邀请了韩非、李斯,只是他们今日要到荀夫子处听学,于是并没有来。

    还是十年窖藏的汾河老酒,煮酒的还是那个胖胖侍女,现在叫做“青梅”。

    酒过一巡,开始进入正题,赵欢讲明事情原委。

    田栎先口无遮拦地愤愤然道:“那个李园也不知有哪里好,将父亲和小妹哄得团团转,子欢一定要在大比中压他一头,好让我出了心头这口恶气。”

    赵欢一脸大义凛然道:“李园此人心机深沉,阴毒非常,我赵欢定要戳穿他的真面目,不让田姑娘上当。”

    “只是……”

    他的语气一变道:“‘文比’‘百家’两场我自可准备充分,但我全无领兵打仗的经验,对什么‘武比’心中可很是没底儿啊。”

    田栎对稷下学宫的“大比”比较了解,摇摇头道:

    “子欢不知,这演兵之法,比之真正的领兵打仗有所不同,重阵法而轻决断,重计谋而轻合变,不考虑双方的战力士气的差异,倒像是一种游戏,便是全无领兵经验的士子,也可以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反而是像我一样的武夫,虽会领兵,却不善于演兵了。听人说,你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最是精于此道,不知子欢可曾与他有过交流?”

    赵欢摇一摇头,听到赵括之名心里一动,史书上说赵括素有贤名果然不假,连远在齐国人都听说过他,也难怪长平之战时赵孝成王会听信谗言,用他换下老廉颇了。

    看赵欢沉吟不语,冯亭说道:“田老弟过谦,我们既是要助子欢赢得大比,不妨将自己的见解一一道出,集思广益。”

    “便从我开始吧,”冯亭喝一大口酒道,“兵事推演,首重一个‘阵’字,如果你所列之阵,对方无法可破,则不败,对方所列之阵你可以破,则算是胜利。子欢可知阵否?”

    赵欢执爵浅拜道:“愿闻其详。”

    冯亭继续道:

    “所谓阵者,既是作战形式,也是作战方法,还是承担作战任务的具体单位。阵,就是秩序,就是纪律。没有秩序,则兵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纪律,就没有攻击力。有了纪律才有秩序,有了秩序才有了阵,有阵才有战斗力,阵散则兵必败。”

    “《孙膑兵法》有云:‘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此十阵,为行兵打战的基本阵法。每阵的特性都不相同,可以应付大多数的一般战斗。这,是吴起改良的‘魏舒方阵’,主将局中,四个小阵互为策应,大魏武卒曾凭借此阵尽取河西之地,把秦国关在函谷关内将近百年;这,则是我韩国的‘箭岚大阵’,弩手排为三列为一小阵,小阵也排为三列,为一大阵,前排射击,后排上弦,中排待射,如此轮次击发,有条不紊,管叫三百米之内的一切活物都变成刺猬。”

    冯亭一边讲,一边用手指沾了酒水将所说阵法随手画出,寥寥数笔又推演其中变化,可见其军事功底的深厚。

    赵欢边看边听,听到“箭岚”之阵不禁大惊,三段射击法几乎是各个穿越小说中主角的制胜法宝,他本来也想着将来可能派上用场,却没想到这时候早就有了。他一想也是,如果不是有三段射击的战法,各国装备那么多的弩兵何用?

    战争会极大地推动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发展,由于古籍的遗失,古代战争所能达到的水平,很多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在一边的田栎却啧啧嘴道:“冯兄说的都是经典之阵,虽然高妙,却有些……过时了。”

    他曾与冯亭战场对敌,现在虽然干戈化为玉帛,听冯亭论阵也不禁起了争胜之心:

    “冯兄你观此阵如何?说着掰折竹筷为战车甲矢,摆成一阵。”

    冯亭奇道:“这是何阵?”

    田栎道:“阵的目的,为克敌存已。此阵乃是我新创之阵,名为‘车壁’,以战车环环结营,组成本阵,便可组成一座移动的堡垒,用以防骑兵冲击,箭矢强射,立于不败之地。”

    冯亭听得暗惊:“田栎所创此阵甚为巧妙,以战车加固阵脚,若再以弓弩手藏于其中对射,骑兵队从侧面迂回进击,韩国的弩阵又焉能抵挡?”

    田栎又道:“此乃我创出的‘新车三阵’之一,另外两阵一名‘车碾’一名‘车犁’,车碾为车兵反复碾杀之阵,车犁为分割包超之阵,非是田某藏私,实在还有需要改进之处,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接着徐风温婉柔弱的声音响起,整个画风为之一变。但不知为何,今日的徐风少了一些媚态,和风细雨的嗓音,倒似让他多出了一些从容与潇洒:

    “徐风自然也是未曾领过兵的,不过家传的古籍中倒是记载有几套阵法,可与子欢公子参详。”

    徐风说着也用削葱根般的玉指沾了沾酒,执袖在案上画出一个图形。阵型画出颇为复杂,当然这也与他细致认真的性格有关。

    “这是……”

    田栎呼一声道:“这难道是孙膑先生的‘九宫八卦阵’?”

    徐风轻飘飘道:“古籍中是这么写的。”

    田栎道:“我曾听父亲说过,昔年孙膑先生以九宫八卦布阵,上将军庞涓不识,此阵最是精妙,不过对天时、地形要求的极为苛刻,所以先生一生并未用于实战,后来便失传了。父亲曾想还原此阵,却没有成功,却没想到藏于城北徐家。”

    徐风道:“只因家族先人曾做过先生的中军司马,曾观先生推演此阵,便有心记了下来。”

    看这九宫八卦阵将全军分为九个宫格,大将局中,其余分列八个卦位,据传其中精妙,可夺造化。徐风却只是摆出此阵,不去推演其变化,田栎与冯亭等了半天,也明白了,想是此阵太过珍贵,徐风不想他二人学走。

    只是不知散场之后,他会不会与子欢公子“推心置腹”地“推”演一遍呢?二人这样想着,又是遗憾,又是恶趣味,表情很是精彩。

    徐风接着又摆出了几个古阵,不过都没有九宫八卦阵精妙,却依然不去推演。原来他自小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学习,对这些东西都是死记硬背,又无名师指导,所以学的都是徒有其表,其间的变化他并不会。但事关公子大比的胜负,他心忖要尽一份力,所以才把这些不完整的知识道出,倒想着让冯亭和田栎这些行家是否能参透其中玄机,谁知竟被他们想得那么不堪。

    “徐风虽不同兵事,但我认为阵的核心在于‘’”

    徐风言毕,最后发言的是余智威,他对公子和在场的诸位恭敬一拜:

    “诸位将军,余某只是个小兵卒子,没有那么高深的学识,却自十岁起便跟我老爹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对战阵之理也有些粗陋的见解,说的不对,诸位将军可莫笑话。”

    “在我看来,阵就是各兵种的配合,末将曾与秦军作战,秦军布阵,以三排手持三丈长矛的枪兵在前,其后为三排重甲剑士,又后则为轻甲,再后为弓弩手;暗伏的钩镶手专门用于对付六国的铁戟,骑兵居于两侧随时准备冲击;还有玄衣劲甲的铁鹰锐士,和完全不穿铠甲的陷营队,以为奇正。”

    听了他描述的秦军军阵,赵欢心底陡然生出一阵寒意,那时的计量单位较短,但矛长三丈,怎么也得接近六米,三层六米的长矛挺起来,便是一道枪林,护住了脆弱的弩手,而大秦劲弩则可以全无后顾之忧地从容射击,以三段战法不断收割人命。勇冠七雄的铁鹰锐士向着敌人的最薄弱处发起进攻,而陷营队则是另一群怪物,他们身着布衣甚至赤膊袒胸,视死如归,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随时将敌军主力部队拖进一场淤泥般的烂仗。

    怪不得!怪不得六国说起秦军来都是心有余悸,赵欢虽没亲眼见过,从余智威的话语间已领略到了秦军令人胆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