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基层官吏改制(第二更)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八零:带着糙汉摆摊致富、林彦苏音、国运求生:我,蟒蛇,傻眼了吧?林彦苏音、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我在天牢签到打卡:一步封神、成为血族幼崽后,她被迫扛刀出战、绝世武魂陈枫、炼狱之劫、荒古万兽之王、元力传奇
看完宗泽的札子,赵宁没有震惊,甚至也没有惊讶,而是已经习以为常。 按照时间推算,东京城的风风雨雨应该也已经传到上京了。 至于上京想干什么? 无非就那几点: 一、不打,先调整自己,等年底来一场大的。 二、打,立刻打,但大的肯定打不了,打局面战争。 三、不打,议和。 对于赵宁来说,打和不打,对目前影响都不打。 因为他是按照随时可能发生战争的可能,去安排前线的。 无论是李纲、宗泽,还是张浚,都给足了权力去当地募兵、练兵。 要说军费,京畿路刚收刮有钱人收刮出来的400万石粮食,足够前线在吃一年了。 更别说陕西的耕地本身就不少,近5000万亩地啊! 要重点支持的无非是河东、河北。 河东、河北的减税政策也颁布出去了。 新一轮的军饷也在调运。 能做的准备都做了,至于打不打得赢,另说。 不过,他依然还是给宗泽、李纲和张浚各自回了一封信,叮嘱他们务必不能掉以轻心。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七月二十三日。 赵鼎递上来最新的消息,户部的第一批田采购进展很顺利,民间成交价甚至低到了400文。 其实这就和股市一样,大多数股民买涨不买跌,一看跌就想着卖。 那些没有经过股市的人会豪言壮志说,股市里的人都是傻子,怎么能追高呢? 等他进去后,瞬间也傻了。 这是群体效应,群体是无意识的。 如果群体有意识,资本世界就不会出现经济危机。 买田一事进展得还算顺利,农政司的吏员扩充正在加快速度,在京畿路各个州县设置农政处。 这些衙门都是要承担起承租田的重任的,要把目前进入到朝廷的田,全部备案、整理、归档,然后再承租出去。 既然田的买卖已经确认是可以执行的,七月二十四日,赵官家再做了一次小规模的改制。 这一次改制是关于基层官吏的。 保正这个角色相当于村长,但他只是吏员。 所谓的吏员,不能算朝廷正式官员编制,只是地方衙门聘请的临时工,地位很低。 而且平日里,知县与保正的并不多。 但保正这个角色又实在太重要了。 一个农业社会里,村长的角色到底有多重要? 收税、战争动员、修路、开水渠等等,都需要村长这个角色来组织。 但这个角色不是朝廷正式编制。 这种现象俗称皇权不下乡。 既然保正这个角色如此重要,古人为何不直接纳入朝廷官员体系里来? 难道古人傻吗? 古人当然不傻。 尤其是中国古人,建立了世界最先进、完善的一套帝国管理体系,放眼全球,没有第二个帝国能做到。 那为何不将保正纳入进来? 根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生产力有限。 古代许多不能完善的政策,都是生产力有限的原因。 生产力有限,交通道路不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能力实在有限,如果再将村长纳入朝廷官员体系中来,根本就管不过来。 古代可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话,更没有铁路。 甚至连公文备份的纸的数量都有限。 这些都是限制中央大规模强力管制基层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世家结束后的宋代以后,乡绅、地主,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皇权在基层妥协的产物。 皇权既忌惮他们,采用了多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来限制他们,又必须依赖他们。 这一次,新农政闹出来的风风雨雨,对地主和乡绅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狠狠地削弱了地方大地主的势力。 地方上的权力被重新打碎,正是皇权深扎下去的最好时机。 所以,赵宁一纸政令。 内容也很明确: 一、在京畿路完善监镇官,在农村设立监镇官衙门,每一名监镇官管理五名保正,根据各县的保正名额来实际任职匹配。 二、在每一个县设立官学,监镇和保正定期入官学,每半年做一次考核,连续三次考核不及格,监镇官罢官,保正罢吏。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的县和村之间,有一种草市,形成了镇的雏形,监镇官就是管理这些的。 但监镇官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这一次的京畿路基层管理改制,是朝廷对京畿路基层管控的加强。 但也仅限于京畿路,毕竟交通设施都有限,而且现在也只有京畿路乡绅、地主受到了打击,监镇官制度不可能一口气推到别的地方。 这个基层官吏改制的目的就是加强朝廷对基层的管控,只有这样,收税、动员、粮食征调、普及交钞等等政策,才能行之有效。 不解决行政畅通问题,再好的政策都是扯淡。 七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王宗濋又跑到文德殿。 “官家,请过目。” “这是?” “此乃最新的钱引。” “交子?” “是,交子。” 赵宁没想到王宗濋这么快就把最新版的拿过来了,他对王宗濋再次刮目相看。 这家伙只要是跟钱打交道,精力比平时要充沛一百倍! 赵宁用手搓了搓最新的交子。 果然,这种做工非常的精细。 古人的手工艺实在了得,难怪两宋大量发行纸币也没听说被假币搞崩溃的。 面额都印刷去了,一文、五文、十文、五十万、一百文、一贯。 这种多面额的交子,也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造假的成本。 “银行呢?” “已经腾出来了,只要官家你一声令下,银行随时可以开业,不过新的交钞还只是这些样品。” “不急,你先把交钞数量准备一番,先印500万贯出来。” “这么多?” “尽管印,朝廷有铜钱和铁钱给你做储备,不要怕,只限于京畿路通用。” “是。” “对了,京师的商社整顿开始了吗?” “那还能让官家操心吗!”王宗濋一副非常得意的样子,“官家发话了,臣回去连夜做准备,只是太府寺衙门的一些人,不太听使唤。” “不听使唤?” “不干活,在臣面前头头是道,私底下浑水摸鱼。” 赵宁对王怀吉说道:“去,把莫俦叫来。” “是!” 吏部尚书莫俦很快来了。 “官家。” “莫卿,现在有个情况,王太尉,被调去太府寺做太府寺卿,他要帮朕整顿太府寺,但太府寺的一些官员不太配合,你来协助协助王太尉,尽量都配合他的人员安排要求。” “是!官家放心,这事交给臣,没问题!” “好,王太尉,你还有什么问题?” “没了。” 王宗濋立刻跑到太府寺衙门,去把商社局先给支撑起来,发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人去统计东京的商人。 商人不是喜欢玩商社么? 全部给老子登记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