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风过秦川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 农历新年(2)

第二十二章 农历新年(2)

    第二天一大早,正梅就赶回娘家,她今天要给家里把过年招待客人的所有吃食准备好,赶晚上还要回去,明天还有自己那一大摊子事呢。刚到娘家,父亲正在扫院子呢,哥哥正在刷牙。

    “这死女子,怎么这么早,也不怕冷,快上炕暖暖。”父亲边责怪着正梅,边放下扫帚,接过她的自行车,让她去暖暖手。正梅滋溜爬上炕,不过她不是为了暖手,她拿过哥哥昨晚发酵好的面团。

    面团发酵的很好,正梅端起这盆面就进了厨房。正梅先把案板洗干净,然后在案板上撒上很多面粉,就将盆里发酵好的面倒到面粉上。正梅一边揉面,一边添面粉,等到感觉均匀为止。

    过年一般吃包子、油饼和花馍,揉好面后,正梅把肥瘦相间的五花rou和葱混在一起开始剁,要剁成rou末并充分和葱混合才行,然后加入十三香和面粉,充分搅拌。包子馅拌好后,正梅细心的捏着包子褶。不一会儿,两笼屉包子就包好了。

    在正梅包包子的时候,正清已经将火生起来,并且已经烧上水了。待包子包好后,将包子放入锅中,正清现在要做的就是往灶膛填柴火。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好在每年过年他基本就是干这个活的,已经很有经验了。

    蒸完包子,正梅又开始动手做花馍了。花馍是汉族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米类、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制作花馍花饰时,有时用米类、豆类等粘贴而成,有时用食用色素上色而成。

    花饰内涵丰富,色彩鲜艳,造型千姿百态、粗犷生动、夸张变体,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均可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表达对祖先的祭祀、长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

    逢年过节,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岁,婚丧嫁娶或献奠祖先,在农村有制作花馍(也叫面花)作为赠送礼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乡俗。正梅自从会做花馍后,每年过年都要蒸一些,除了自家人吃,还送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村里人都羡慕苏力勤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好闺女。

    看着meimei熟练的使用着剪刀、梳子、各种米豆,苏正清百感交集。母亲去世的早,meimei很早就不读书了,帮助父亲料理着家里,洗衣做饭样样拿手,这辈子亏欠meimei的真是太多了。花馍做好后,包子也出锅了,这时候全家人就随手拿起刚出锅的包子就当早饭了。至于稀饭、小菜就免了,什么能有刚出锅的包子好吃呢。

    等到花馍、包子、油饼全部做好已经是中午了。正梅顾不上休息,她还要做好凉粉和甑糕。虽然说凉粉冬天吃有点冷,但是这里的人已经习惯招待客人先上凉菜后上热菜,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而甑糕更是人们的最爱,黏黏的糯米上面镶嵌着红豆和大枣,有些人在吃的时候还会浇上蜂蜜或者撒上白糖,从舌尖到味蕾都是一种甜美的享受。

    这两样做起来也不麻烦,凉粉需要将土豆粉和水按照一比七的比例放入锅中,等到锅中有气泡的时候就使劲搅拌,一直到搅拌不动为止,然后用勺盛到盆里,等待凉透就可以了。

    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等到做完这两样,已经下午五点了,一家人还没吃饭呢。正梅将热粉用油泼辣子、盐、醋再加上大蒜末拌好,在弄一盘甑糕浇上蜂蜜,两盘菜就已经做好了。在烩几碗面条,一顿香喷喷的晚饭就做好了。

    吃完饭后,夕阳已经倾斜,正梅安顿好后娘家的一切后,又急匆匆的骑着自行车返回家中。周一今天去工地上忙些收尾的事情,明天还要靠正梅准备好自己家的一切。这就是我们的正梅,一个勤劳而又无怨无悔的姑娘。

    转眼就到三十了,三十下午祭祖先、贴对联。忙完后,苏正清和父亲、弟弟端着自己做的几个菜就向叔叔家走去。今年奶奶在叔叔家过年,他们要去叔叔家给奶奶守岁。

    苏正清奶奶望着两个儿子,望着懂事的大孙子、优异的二孙子以及两个乖巧活泼的小孙子。人啊,还有什么非分的奢求呢,这就够了。初二,正梅和周一拎着大包小包向父亲拜年了,按照习俗,新女婿第一年拜年,是要招待亲朋好友的,于是又是热热闹闹几天。

    苏正清这几天忙得团团转,他要帮父亲减轻负担,也是真的高兴。今年自己取得了一些收入,弟弟期末考试又是前三名,周一对meimei呵护有加。几天下来,他都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很少有独处的时候,也许他是忘了小凤仙的来信了,他还没有回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