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在线阅读 - 第八章宋掌柜药铺倒了闭张志勇买下和顺堂

第八章宋掌柜药铺倒了闭张志勇买下和顺堂

    张智勇自幼聪明好学,虽然只念了三年冬学,但写个对子,念念书信,眼目前这点文字难不倒他;珠算中的加、减、乘、除,打得蹦儿吧山响,从光绪十二年到宋家学徒,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学习,药铺里一百多种药材名字和药理、药效都记在心里,有了空闲还看看本草纲目、黄帝内经,有个头痛脑热儿的小病儿,他也能给开个“方子”不说药到病除,也是十拿九稳。

    张智勇学徒用心,宋家使着顺手,张智勇在宋家呆了足足有二十年,也就是到了光绪三十二年,宋家几代人挣下的这十多顷地已随着那缕缕青烟飞到了九霄云外,药铺平时进项的那点钱让老掌柜换了“烟泡”该上的货没钱上,十个药匣子九个空,买卖奄奄一息,老掌柜抽得剩下了一把骨头,撂了炕。

    宋家药铺在永宁城赫赫有名,虽然老掌柜这一辈子把家给败了,宋家已经有其名而无其实,但他的儿孙还死撑着有钱人的面子,给老掌柜办了一个与其身份相符的丧事,办丧事的钱是借的,丧事一办完就得还钱,还钱的路子有两条:一是卖了这处宅了,二是等买卖赚了钱再还账。

    可要想买卖再赚钱,就得注入大量资金,可这大量资金到哪里去弄呢?没有大量资金的注入,货不齐全,顾客越来越少,买卖占着房子,占着地,还雇着伙计,入不负出,干一天赔一天。

    买卖入不付出,干着赔钱,还不如把宅子卖了,把账还了,卸了这个沉重的包袱,再谋生路。卖宅子的消息传出,好多人都来讨价还价,皆因价格不合适没有谈成扭头走了。

    张智勇看在眼里,心里想,“少掌柜开出五百两银子的价格虽然不低,但买了这处房子,得看做什么用,如果开别的买卖,这房子里的家什都没了用。如果还是开药铺,这屋子里的东西又都有了用,这些东西如果都做新的,如没有几十两银子也做不下来,而且这一百多年的老字号也能值几个钱啊?而且要做买卖,打着灯笼,上哪儿找这“冲要”的地界儿呢?

    张智勇心里盘算着,“如果开药铺买这处宅子五百两银子可不算贵啊!”心里又想,“看来掌柜的买卖是真不想开了,药铺关了张,自己干什么去呢?不如自己把它买下来自己开药铺。”

    张智勇去找少掌柜,言明自己要买这处宅子,少掌柜听说张智勇要买宅子,想到张智勇为他们家服务了这么年,想到张智勇开了这个买卖后,他还可以yingying气气的登这个屋门,又想到,假如都谈不成,自己还得继续往下赔,就一咬牙一跺脚,把五百两银子的价儿煞到了四百五十两。

    张智勇在这二十年的伙计生涯中也攒了几个钱,又七拚八凑,东摘西借,凑足了这四百五十俩银子,跟宋少掌柜做了交割。

    想干大事业的,理想实现了,干上了大事业,觉得那是“福”,而干过大事业的,现在大事业不干了,一心无挂碍,觉得那也是是“福”。

    宋少掌柜卖了药铺门面宅子,拿出一部分还了发送老掌柜欠下的账,剩点钱在南城兵甲胡同里边买了一处小宅子,平时进点花生、爪子、香烟,在街上摆摊做起了小买卖,今天投进十个子,等收摊一算帐,兜里能多出三头五个,碰上集市,四里八乡到这里来交易,集市上人口增加,挣十个二十个子的时候也有,做小买卖挣的就是辛苦钱,一天到晚在外边风吹日晒,但虽是风吹日晒,但终究没卖什么大力气,熬不垮谁。

    做小买卖的掌柜是没有当大掌柜的那样威风八面,但也不用cao大掌柜那么大的心,当大掌柜的,今天愁没钱进货,明天愁给伙计没钱开工钱,弄得牙痛、耳聋、头晕、上火。

    而当小掌柜的可就没有那么多烦心的事了,心里清清凉凉,从此后,宋少掌柜反倒发福胖起来了。

    人说穷不扎根富不长苗,富不过三代,这宋少掌柜自从他们老祖宗从山东避难来到永宁已有八辈,八辈子才穷了下来,但虽然贫穷了,还能落个温饱,这也是他们祖上积了八辈子阴德。

    而说那个在大清做过官的池家,晚辈不知是那一支,有一位到了临解放,已经轮落为叫化子了,谁家办红白喜事,给人家念个喜歌,混口荤汤辣水剌剌馋。要不人家说那么一句话呢,儿孙自有儿孙福,甭为儿孙置牛马,儿孙有那个福,他会去拚去搏,即使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他会创造出千顷良田万顷地,如果儿孙没那个福,既便你给他置下了金山银山,他也会在眨眼之间荡得“哏儿嘎二净”。

    放下那宋掌柜卖了药铺如何生存不表,咱回过头再说这张智勇。

    张智勇,在药铺当伙计二十年,药铺这点事儿,是轻车熟路手拿把攥门儿清的事,药匣子里缺什么货进什么货,择了个好日子,请了满城买卖家掌柜的,放起了鞭炮又开了张。

    这房子是老房子,柜子是老柜子,人是老人儿,字号是老字号,但这掌柜的已换了新掌柜,请人吃饭,告示天下,掌柜的已不是那个暮气沉沉的老掌柜,药匣子再不是十个药匣子九个空,而是装得满满的了,百年老字号已经重新焕发了青春,原来流失的老客户重新又跑了回来,买卖又重新火爆了起来。

    人说男人怕选错行,女人怕嫁错郎,说的是什么呢?

    张智勇选对了行当,“药”一进一出,这么一倒手,就有二三倍的利润,房是自家的房,甭管是折跟头还是打把式这买卖怎么着都挣钱,在民国的几十年里作作实实的发了一把,买卖虽然比不过北街的韩半城,在南城那可是首屈一指的。

    这可真应了那句话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自风流数百年。

    南池、北聂、东赵、西胡,明清时,买卖做得红火,在永宁风流了几百年,民国时期北城的韩半城,和南城的张智勇,驰骋商海,在永宁风流了几十年,可在这风流者和成功者的背后,会隐藏着多少失败者和辛酸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