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色警戒1906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部队编制

第一百二十二章 部队编制

    当乃木希典看到前方出现的那道工事后,那因为被一路来无数的地雷所sao扰,疲惫而布满血丝的双眼,突然之间变得锐利起来。

    乃木立刻举起自己手中的望远镜,仔仔细细的观察着阵地构成。

    在一望无际的外蒙古草原上,到了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个低矮的丘陵,汇聚成了一片。

    这一条长足有十公里的防御阵地,依托了附近起伏不定的丘陵,在这些制高点上有着一些十分明显的火力支撑点。

    火力支撑点都十分的大,从外面看起来,比日军通常情况之下的火力支撑点要大很多。而在乃木希典看不到的火力支撑点内部,里面装的并不仅仅是日军惯常会放置的重机枪。甚至每个火力支撑点中还有一门的野战速射炮。

    无数的环形战壕扣在一起,并且在阵地中有着大量的交通壕将整个阵地连成一片,便于调运人手,运输补给,以及增援。

    在阵地前沿,还有着大量的铁丝网,将阵地前方护住数层。

    乃木希典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这种复合型式的防御阵地,乃木在日俄战争期间,对于这种阵地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且唤醒了他脑海中一段不愿意回忆的记忆。

    日本人为了夺取旅顺口,组建了第3军,由乃木希典指挥。第3军于6月26日发起进攻,7月30日进抵要塞近接近地,开始围攻要塞。在此之前,旅顺防御工事的状况由于孔德拉坚科和其他俄国进步军官的努力有了很大改善:在各堡垒、炮台和多面堡的接近地上及其彼此之间的中间地带开挖了堑壕和步兵掩体,设置了高压电网,埋设了应用地雷。要塞的守备部队约50500人(其中8000名水兵),646门火炮(其中350门要塞炮)和62挺机枪。

    由于旅顺受到威胁,俄军统帅部采取了抢救舰艇的措施。6月23日,分舰队试图冲出港外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但碰到日本舰队后,维特格夫特不敢交战而返回基地。8月10日,俄国舰艇再次出海,由于在黄海战斗中失利,这支被削弱了的分舰队又返回旅顺。此后,舰队即被用来参加要塞的炮火防御和对陆军进行积极的火力支援。舰队的大部分人员,284门火炮和大量弹药都交给了要塞的守备部队,以加强陆军。8月16日,日军统帅部向旅顺派出一名军使,建议俄军交出要塞,但遭到拒绝。

    8月19日,日本第3军对俄军阵地发动了首次强攻。激战持续到8月24日,日军付出重大损失(约2万人,俄军伤亡6000多人),才在个别地方楔入要塞守卫部队的防线。由于遇到俄军顽强抵抗,日军统帅部放弃了迅速攻占要塞的企图,被迫转为长期围困和准备新的强攻。9月19—22日,日军发起第二次强攻,占领了三个工事,但环绕

    城市的重要战略制高点仍在俄军手中。10月30—31日日军发起的第三次强攻同样被击退,只占领了几个次要工事。日军获得补充后,于11月26日开始第四次强攻,主要突击方向是二零三高地的工事。保卫者坚守二零三高地9天,多次发起反冲击,打退了日军的猛攻,但日军终于在12月5日占领了二零三高地,伤亡约8000人。

    此战持续了329天。牵制日军大量兵力(约20万人),打破了日军迅速粉碎满洲俄军的计划。在夺取旅顺口的战斗中,日军伤亡11万余人,15艘战斗舰艇被击沉,16艘舰艇严重受损。

    乃木希典摇了摇头,仿佛要将自己脑海中的回忆甩出去一般。

    在发起进攻之前,为了摧毁阵地前的铁丝网以及火力支撑点,乃木命令炮兵对红警阵地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火力准备。这对于资源极度匮乏,强调“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好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的日军来说,已经是非常奢侈。

    日军随军的火炮中,口径最大的为一百五十毫米的克虏伯榴弹炮,最小的为三十年式七十五毫野战速射炮。这一次,日军将所有的火炮,上至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下至七十五毫米的野战炮,全部拉了出来,对红警阵地进行了火力覆盖。

    驻守该阵地的是红警步兵的一个师,红警步兵的编制是赵军仿照一战德国陆军的编制。

    德军的编制为:德军1914年制步兵连有245人,分四个步兵排,每个步兵排有40 左右的步枪兵,另附1~2挺轻机枪,连以下没有编制掷弹筒,迫击炮等支援武器。

    德军步兵营下辖四个步兵连,另附一机枪排,有两挺MG-08重机枪。随着战斗的激烈,重机枪数量逐渐增至六挺,还编入了三英寸(76.2毫米)迫击炮,每营有两到三门,全师可达36门。

    德军步兵师每师约有17000人,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步兵师一样,是两旅四团制。师辖两旅,旅辖两团,每团有3287人。旅和团几乎没有直属部队,这和二战的编制大不相同。

    德军步兵师有四个炮兵营,其中三个装备18门77毫米野战炮,另一个装备18门105毫米榴弹炮,远强于其对手法国(36门75mm野战炮)、俄国(48门76.2mm野战炮)。略逊于英国(18门114mm榴弹炮和54门83.8mm野战炮)和美国(24门155mm榴弹炮和48门75mm榴弹炮)。

    而红警步兵师则是在该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编制为:

    步兵师每师约为一万八千人,为两旅四团制,师辖两旅,旅辖两团。

    每个步兵师拥有四个炮兵营,其中三个装备有俄制M1902式76.2毫米野战速射炮(缴获得来的实物,送回基地仿制成功),每营十二门,共计三十六门。另一个则装备有1894年克虏伯150mm加农炮,九门。

    1894年克虏伯150mm加农炮参数。

    生产或服役年份:1894年

    口径:149.1mm

    炮管长:35倍口径

    弹丸重:45kg

    弹药初速:690m/sec

    发射速度:5发/分钟

    最大射程:10500m

    赵军如此选择火炮是有原因的,小口径的野战速射炮可以对敌军正在行进中的步兵打出弹幕,造成有效杀伤,是压制敌军步兵散兵线亦或者是集团冲锋的利器。

    而以德军在一战中的经验来说,现代野战工事要塞工事的强度都很高,如果进攻,就务必需要100毫米以上口径的榴弹炮。轻型火炮,对于这些工事是毫无作用的。如果没有重炮,进攻的难度会极大的增加,甚至是不可能胜利的。即便是防御作战,也需要一支大口径火炮部队能够有效压制敌人的火炮,给予敌人较大的伤亡。如若不然,防御一方的炮兵必然无法有效作战。

    而且为什么各国都要花费巨资制造重型野战炮?因为它有着轻型火炮无法替代的巨大威力。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角保尔,就是在100多米外,被一块榴弹炮的弹片击穿了颅骨。

    小说《日瓦戈医生》中,日瓦戈医生目睹了一个士兵被一块大口径榴弹弹片击中,导致脸部五官全毁,弹片深入面部额骨:担架上抬着一个伤势特别吓人、血rou模糊的不幸者。一块炸开的炮弹壳碎片把他的脸炸得不成样子,嘴唇、舌头成了一团血酱,可是人还没死,那块弹片牢牢地卡在削掉了面颊的那个部位的颌骨缝里。这个重伤员发出轻微的、断续的呻吟,完全不像是人的声音,听到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在请求尽快了结他,解除这不可想象的拖长的痛苦。护土仿佛看出,旁边走着的两个轻伤员在这种呻吟声的影响下,正准备徒手从这人的面颊上把那块可怕的铁片拔下来。“你们要干什么,难道能这样?这得外科医生来做,要用专门器械。但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必要。”戈尔东在心里说:“上帝啊,上帝,请把他召去吧,可别让我怀疑你的存在!”眨眼之间,就在上台阶的时候,这个血rou模糊的人喊叫了一声,全身一抖,就断了气。死去的这个五官残缺不全的人是预备役的士兵吉马泽特金,在树林里吵嚷的那位军官是他的儿子加利乌林少尉。

    这种重型火炮对于杀伤有生力量更是可怕,150毫米榴弹威力十分巨大。榴弹爆炸的15米半径内,人体侥幸没有被弹片击中,也会被随之而来的冲击波活活震死,内脏震碎,而躯体则被炸成一堆人rou。一战战场上,有着无数的被炸成碎末的尸体,都在这个距离内被炮弹爆炸导致的。

    50米半径内,无数弹片四处飞射,连小树都被拦腰切成两段,更不用提脆弱的人体了。

    哪怕在150米半径外,不规则飞射的弹片也可能造成致命伤。

    在200米外,仍然有少量弹片。

    并且就算在距离爆炸中心200多米的距离上,没有被弹片击中,但是炮弹爆炸,没有做有效的保护,则会导致耳骨骨折,也就是“暂时性耳聋”。

    每团下辖三个营,每个步兵营下辖四个连,同时还有一个重机枪排,拥有四挺马克沁重机枪。

    因为轻机枪都是1900年之后才出现的。在科技水平被限制的红警基地显然是无法提供,因此只好加强了重机枪的数量。

    每个步兵连有245人,分四个步兵排,每个排有四十八人。下辖四个班。同时每个连拥有一个迫击炮班,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