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立国传在线阅读 - 解毒药丸

解毒药丸

    xiaoao911书友提到:

    看到大大在前言里要意见,我来瞎扯两句吧。第一这本书的历史资料考据和那些每章之前的短暂文言简介,都说明大大是真下苦功认真写这本书了,小弟先表示一下景仰。

    但是,坏在但是上了,不中听不许翻脸啊。因为作者写的很认真,读者自然就回对作者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很多的情节,我理解作者构思的第一判断是想要写的痛快,好看,yy一点,能比较迎合主流口味,可是我觉就是太缺乏合理性,简直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根本就是不可能事件,比如主角与恒温第一次见面就虎躯一震,震的恒温不敢俯视,第二次与恒温见面,更是震的恒温主动仰视主角的高大形象,甚至连日后托付的话都说出来实在是太不合理了,因为恒温对于知道他是那一号的人来说,这一段情节读起来确实是太毒了,而那句“大丈夫当流芳百世”的名言的福,恒温的知名度在起点的历史类读者相当的高,相信因此而损失的读者保证不会太少,而后平蜀战役一路英明神武属于yy需要,可以理解,可是平蜀之后,一个谣言就把六万移民全都迁到治下就太扯了,几万人的搬迁那时那么简单,尤其是已经安定下来的普通老百姓,民众和军队性质绝对是不同的,几万人的衣食住行那能那么轻易的解决,原本主角解决的就太过轻易,不过根据yy需要被忽略而已,此时长期积累的毒性加上新来剧毒一起发作,小弟已经毒发身亡,后面没有关注了。

    ×××××××××××××××××××××××××××××××××××××××××××××××××××××××××××××××××××××

    多谢xiaoao911书友的评论,老曾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书友说我的书有毒,看来老曾很有必要做一下解毒工作。

    1.首先确定的是一般穿越文中的主角都是有本事的,只是或高或低而已,但是都有能力改变当时的历史和世界,要不然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2.接着我们来说一说桓温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是通过“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认识到桓温的,认为这位差点篡了东晋的人物应该是一代jian雄,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其实桓温还有一句话让老曾甚是感叹,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途经金城。这一年,距他出任琅琊太守的时候已经整整三十七年。“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还为人称赞是他的战绩,一次西征,三次北伐外加一次淝水之战(请注意区别)。西征后面会有详细解释;三次北伐,第一次是永和十年(354年),兵至灞上。结果苻健抢先收麦粮,然后尽起长安兵马,一幅要拼老命的姿态。桓温犹豫了,没有再往前打了。于是发生一场与王猛相会的故事后因粮草断绝退回襄阳。

    第二次北伐是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姚襄,收复洛阳。这个时候中原各国在干什么?秦国的苻健刚挂,残暴无比的苻生上台;燕国已经灭了魏国,正在消化河北之地,并和有东晋支持的青州段龛开打。这次桓温成功了,终于收复了洛阳,他的权势也开始达到顶峰。

    第三次北伐是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在枋头忽然逡巡不前,企图“坐取全胜”。结果被秦和燕联手群殴,损失三万,大败而回。

    淝水之战,咸安元年(371年),桓温率军攻寿春(今安徽寿县),遣淮南太守桓伊、南顿太守桓石虔等击秦国鉴、蚝两万援军于石桥,大破之,后拔寿城,俘斩叛逆袁瑾。

    其实相隔上千年去公正地评价一个人是非常的困难,我们只能通过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或真或假的文字去推测。老曾以一己之念在本书将桓温定位为:有雄心壮志(也可以叫野心),但行事还是用兵不是谨慎就是孤注一掷,而才干只是中上之列。

    这不是故意在贬低桓温,也不是根据桓温几次败仗和未能篡位成功而断章取义,以成败论英雄,老曾下这个论断是根据下面几点来看的。

    桓温有幸遇到了王猛和谢安这两个“绝世高人”,但是却不能收为己用,最后反而都成了自己的敌人,这真的很让人遗憾。桓温是爱才的,这点勿庸置疑。看他的属下和幕僚就知道了,袁乔,周抚周楚父子,朱焘、朱序父子,车胤,毛穆之、毛安之兄弟,邓遐,江逌等等,当然还有后来的谢安。但是他却无法凝聚成一个成功有效的团队。

    在军事上,除了神奇的西征,桓温后来就很少打过漂亮的胜仗了。

    在政治上,他利用北伐大败清除了殷浩,但是他的势力和江左朝廷势力在江州拉锯绞杀了(政治斗争)数十年,最为关键的豫州(治芜湖,安徽南部和江苏西部,一直是谢家的势力范围)却始终没有拿下。到后期干脆带重兵坐镇豫州的姑孰(今安徽当涂,南京和芜湖之间)(有点狗急跳墙的味道,呵呵),这才真正有了威临朝廷之势。而这个时候天下都知道桓温可能要“谋逆”了,谢安等名士四处奔走,阻止桓温的野心。不知是谢安的行动有效,还是桓温“别有用心”。占据优势的他最后只是废了司马奕,另立司马昱(主角的老丈人,嘎嘎!)为简文帝,第二年非常惆怅地病逝。

    从中老曾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无奈的灵魂,结合桓温的生平,我发现“流芳百世,遗臭万年”和“人何以堪”一样,是壮志(或许是野心)未酬的时候一种无奈之言。素有大志,清楚朝野上下的弊端,想进行一番“大事业”。但是由于自己的出身和环境,瞻前顾后,畏首畏脚,结果上成不了周公,下成不了王莽,中更成不了曹cao。

    在桓温死后,其幼子桓玄继承其爵位,也继承其“壮志”。最后倚仗其家世名望,在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之乱中脱颖而出,入主建业,还玩了一把“禅位”。谁知却成就了刘裕,而桓家一门也最终烟消云散。

    说了这么多,老曾只是想解释在本书中桓温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个非常牛X的人,他只是一个在困境中努力实现自己野心和理想的人,但是能力有限,不像穿越过来的主角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桓温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有可能不容于后世,所以经常向身边人感叹自己的后人会不会有善终。在器重和提拔主角之后,再看到主角那“惊世才华”的时候,他忍不住会想,自己的理想说不定这个人会实现,自己的后人说不定会得到这个人的眷顾和照拂。

    3。在本书中,桓温并没有被主角的王八之气一震,最后拜服。桓温只是对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南归世家子弟感兴趣。一个南归的世家子弟,从万里之遥的西域只身回朝,还当上了数千流民的首领,不但安然无恙地南归,还杀了不少路上的赵军。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惊叹的事情。当他看到主角,听完主角的一番话后,他被这个和自己有着一样的“理想”,但是看上去要比自己有手段的年轻人给吸引住了。桓温决定提拔他,给他一个机会。其实桓温还是一个不错的人。王猛嘲讽他,不愿跟他混,但是桓温在惊于其才华的时候并没有杀他,还老老实实放他留在“敌地”。谢安为了救兄长放弃只读书不做官的宣言,出仕桓温幕府。谢安处处维护朝廷,累次破坏桓温的“大计”,但是桓温丝毫没有为难谢安。

    从这些可以看出桓温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当然是一个有野心的文人。桓温在发现主角这个人才之后肯定要“收入”自己属下,不能让朝廷得去。只是主角最后也成了他的“敌对势力”,继续桓温的“悲剧”。

    4.其实在本书中,让主角这么迅速上位的关键不在桓温,而是刘惔,这点大家可能都忽略。刘惔是谁?他和桓温一样,出身世家,只是少年寒贫,靠自身奋斗而出头,也同是东晋司马家的驸马。但是和桓温不同,他是真正的名士,而且还是名士之首。就是牛皮烘烘的殷浩和颇有实力的谢尚,见到他也要先敬三分。除了在名士颇有声望之外,刘惔的“能力”也是惊人的,这在书中提到过。当时的两大辅政-何充和司马昱同刘惔的关系都非同小可。尤其是司马昱,为了提高自己的“清谈素养”,恨不得拜刘惔为师。

    而刘惔和桓温的关系又非常微妙。他们小时候是好友,关系不错,所以刘惔可以算得上是非常了解桓温的人。刘惔是第一个指出桓温坐镇荆襄后会擅权的人,在朝廷准备让桓温出镇江陵时坚决反对。但是在桓温出刺荆州后却接受了这位好友的邀请,坐镇襄阳,替桓温清理前任庾翼的势力。

    刘惔被主角的才华所吸引,就像贺知章与李白,欧阳修与苏轼,因为感叹对方的才华便一见如故,于是引为知己,极力推捧。(这样把主角说得太有本事了,不过这是YY的通病也是基础,大家也就捏着鼻子忍忍吧。)

    在书中有个细节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刘惔发现主角的才华后给桓温去信道:“老匹夫,恐你以后不会寂寞了。”。这其实已经说明刘惔有了捧主角和桓温抗衡的想法了。在刘惔想来,主角和桓温两个大才之人,互相协助又互相牵制,一同为东晋镇守大江上游,这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呢?于是刘惔为主,桓温为辅,“两大高手”一起出手,“叙平不出,如苍生何?”。就这样,主角有机会迅速上位,而且他也非常争气,给点阳光就灿烂,迅速入主梁州,最后抓住机会入主关陇,把桓温远远甩在后面,而且也远远地超越了刘惔所能想象的。

    5.这时书友会说了,那主角上位也太容易了吧。的确,主角上位是很容易。在当时,做官必须有两个条件,一,出身名门世家,二,天下闻名。任何一个都可以出仕,但要是集中了两个那就非常难得了,就和庾翼、殷浩、谢尚之流差不多了。

    老曾在为主角伪造了一个高门世家,从汉代到前魏再到晋朝,其家世中都有人做高官。什么是世家,这就是世家,而且是非常牛X的世家。

    这时,有书友可能又会说了,你说是世家子弟就是世家子弟,想这么冒充也太容易了吧。老曾举个例子,就是书中被主角折腾得没有脾气的一个人,司马勋。

    “济南惠王遂曾孙勋字伟长,年十余岁,愍帝末,长安陷,刘曜将令狐泥养为子。及壮,便弓马,能左右射,咸和六年,自关右还,自列云“是大长秋恂之玄孙,冠军将军济南惠王遂之曾孙,略阳太守瓘之子”,遂拜谒者仆射,以勇闻。”

    晋书这段记载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司马勋突然有一天南归,然后嚷嚷着自己是宗室之后-“自列云”,而朝廷也信了,“遂拜谒者仆射”。当然我们不排除司马勋有什么信物,或者身上有什么司马家“独特的记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原大乱,世家颠沛流离,根本不可能去调查取证,更何况是万里之外的西域。而且老曾也给主角配了一个信物-玉佩。

    有了一个世家基础,再加上刘惔和桓温为他摇旗呐喊,狂造声势,于是主角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可以不用参加公务员考试,直接提拔成了中级官员。

    6.接着要说的是奇迹一般的西征。如果书友仔细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主角参与的西征和史书上记载的时间、路线都一样。我们来一一对比一下。

    出征前,主角那番支持西征的话是抢了历史上袁乔的话外加一点形势分析,这一点书中有提到。

    而史书上对西征的记载,“永和二年十一月辛未,十一月,辛未,温帅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无忌伐汉,拜表即行;委安西长史范汪以留事,加抚督梁州之四郡诸军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

    对比下,本书中主角不但抢了袁乔的话,还抢了他的活-西征军前锋。

    “三年春二月,桓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昝坚等将之,自山阳趣合水。诸将欲伏于江南以待晋,昝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碕渡向犍为。三月,温至彭模。”

    “势悉众出战于成都之笮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桓温率数千人马于十一月从江陵出发,次年二月冲到了成都以南的青衣江,中间转战万里,历时三月,是一场非常经典的长途奔袭之战。但是中间具体的战斗,详细的路线,史书没有记载,于是老曾就充分发挥想象力了。

    从地图上看,当时的巴郡(江州)、涪陵郡都是成汉的地盘,我不知道桓温是如何绕过这些地方,深入敌后三个月而成汉丝毫不知。为了合理,老曾设计了夜袭江州,留袁乔在江州策应掩护,而大军继续西进,沿着长江至青衣江(书中说过,当时是以岷江为长江上游和源头的)。接着彭模之战,笮桥之战,纵火入成都,都一一发生,只是主角又抢了首功。

    的确,史书上记载的西征非常神奇,近似于奇迹。而主角就是搭着这趟神奇的“顺风车”,有惊无险地抢到了西征首功,完成了腾飞的第一步。

    7.六万流民被谣言忽悠到梁州上庸的问题。首先确定的是,这不单单是一个谣言,而是一个上下齐手的阴谋。

    关于这六万流民,书中提到两点请大家注意。一是这六万流民以青壮居多。二是主角统领这六万流民进行了屯田。什么是屯田,就是军事化种地,跟后来的农垦部队差不多,而且主角一直对这些流民进行半军事化管制和训练。我们再在地图上看看六万流民屯田的沮中和上庸有多远?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公里,算下来整个路线不过三、四百里路。

    还要注意的是,以前主角带着这些流民只是扎寨安营,临时屯田而已,算不上真正的定居。最后,这六万半军事化的流民上有高级领导撑腰,下有基层干部组织,手里又有粮食,一个三、四百里地的迁移还不是拔腿就走了?要知道这些流民都是千辛万苦从北方迁徙了数千里南附的,好容易在主角这里有了点归属感和凝聚力,当然很容易跟着主角走了。

    补充一下对其余几个书友问题的回答,这些问题好像也是有毒的,所以一并发了一起解毒。

    8.益州的局势。在史书上,桓温回江陵后蜀中一直混乱不堪,其中没有拉拢好“道士皇帝”范贲是一个原因,而桓温不愿再花精力在其中我想也是一个原因吧。先是范贲称帝,然后是萧敬文叛,据涪城寇汉中,接着是司马勋从汉中寇蜀,反正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而一直在蜀中苦苦支撑维持的是周抚、周楚父子。

    主角是非常垂涎益州这个地方的,所以老曾就利用这么一个历史背景,让蜀中一阵折腾,最后利用羌骑,反正的范贲,待命的张寿张渠,数路齐发,一举占据了益州,硬生生把周抚父子给挤了出去。

    9.仇池、吐谷浑、西羌问题。仇池是一个小政权,只是占据秦州的武都、阴平两郡,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仇池公杨初、其弟杨沿都是历史真实人物。而且这个时候的仇池也过了鼎盛时期,无他,因为兄弟内部争权厮杀而已。所以仇池政权仰仗的只有险要的地势了。于是老曾策划了一场堪比西征一样的奔袭奇迹,有惊无险地拿下了仇池。

    吐谷浑首领叶延,其子碎奚也都是真实人物。只是当时的吐谷浑刚刚控制住青海地区,并没有像后世那么强势。毕竟吐谷浑率部迁徙过来不过数十年,而且还经历过一次羌人“大反击”,实力强不到那里去。所以也就成了主角的垫脚石。

    西羌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完全是一盘散沙,吐谷浑七百户就敢在这里扬名立万,除了吐谷浑部出了几代好首领之外也更加说明西羌散成什么样子!

    但是有书友说了,对付西羌从王莽开始,一直到西晋,朝廷的确是打了不少胜仗,但却总是反复。其实这跟以前朝廷对付四方“蛮夷”的政策有关系,简单的说,中原王朝对羌、氐、匈奴等都是非常藐视的,总是做为奴隶和“战利品”来压榨,所以时胜时败,总是处于一种反复之中。

    而主角却是直接从西羌内部着手。可以说是一场晋代版的“农奴革命”,直接打倒一批首领,再内迁一批首领,最后扶植一大批忠于自己的各级“新首领”,开始一个完全崭新的西羌管理制度,加上“强有力”的宗教,双方受利的贸易体制,虽然西羌还有一些小的****,但是主角在那里的根基算是扎下去了。随着跟随主角打仗的羌骑兵越来越多,受到的犒赏也越来越多,最后忠于主角势力的羌人也将占据绝对优势。

    吐蕃的祖先山南羌和西夏人的祖先党项羌就更加不用说了,刚从原始社会出来不久,基本上属于白纸一张。

    10.有书友说野利循杀到北天竺去不可思议,这玩笑开得有点大。首先野利循是党项羌人,其部落活动在现在青海玉树地区一带,属于青藏高原。当野利循奉主角之命回到部落招兵买马,纠集了一支上万人的骑兵。在经过主角训练和中原先进武器的装备后,这战斗力应该不是一般了吧。当野利循率领五千党项骑兵进攻山南,我们知道,那里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政权,占领那里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占据山南(就是现在的拉萨地区)之后,出兵北天竺,大家觉得这中间有喜马拉雅山阻挡,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举一个例子吧,中国历史上最牛X的使节-唐朝的王玄策。

    公元*七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到了那里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尔裘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了玛卡达。

    王玄策只身向北,向吐蕃的松赞干布(已经是唐太宗的女婿了)借得吐蕃骑兵一千,泥婆罗骑兵数千,然后杀奔中天竺,大败阿尔裘那军,其战死三千,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而此后连胜之下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城池五百八十余座。因东天竺援兵阿尔裘那,王玄策欲顺势再亡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

    这段故事很多军迷都清楚,也有多个版本,但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从山南到北天竺简直是顺势而下,势不可挡,野利循这么一个野狼级别的人物率领数千山南羌骑,冲入散乱一盘沙的北天竺简直就是狼入羊群。以他在魏昌、漠北战役的手段,只是在佛教圣地立一块碑已经是大发“慈悲”了。

    11.主角轻易入主关中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史书上两个有关的记载。

    “永和五年九月,司马勋出骆谷,破赵长城戍,壁于悬钩,去长安二百里,使治中刘焕攻长安,斩京兆太守刘秀离,又拔贺城;三辅豪杰多杀守令以应勋,凡三十馀壁,众五万人。”“赵主遵遣车骑将军王朗帅精骑二万以讨勋为名,因劫苞送鄴。勋兵少,畏朗,不敢进。冬,十月,释悬钩,拔宛城,杀赵南阳太守袁景,复还梁州。”

    司马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实力有多强?大家心里都有数。就是他这样的人居然杀到离长安只有两百里的地方,可见石虎死后关中实力空虚成什么样子了!

    “永和六年八月,苻健遣弟辅国将军雄帅众五千自潼关入,兄子扬武将军菁帅众七千自轵关入。自帅大众随雄而进。冬,十月,苻健长驱至长安。甲午,苻健入长安。”

    从以上可以看到,苻健从八月份开始攻关中,连连大败当时镇守长安的杜洪,十月就打进了长安,这速度不算慢呀!

    当然了,苻健有他先天的优势,他原本是关中人口众多的氐人首领,手下的枋头集团原来多是关陇世家豪强或者羌氐首领,所以才会以不多的兵力势如破竹。

    但是相比之下主角也有一个先天性的优势-王师。史载,永和十年桓温北伐至关中,三辅郡县多闻风而降,“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睹官军!”。而刚才说到的苻健,在入主长安后,“以民心思晋,乃遣参军杜山伯诣建康献捷,并修好于桓温。”可见关中民心的向背,王师这杆大旗的威力!

    主角当时占据梁州、秦州、益州,再联西羌,有着司马勋和苻健加在一起都难以比拟的兵力优势,又打出王师收复失地的大旗,要是还不能尽数占据关陇,他干脆一头撞死在路边上算了。

    主角占据关中之后,东晋最大的军阀就此诞生了。而他的实力和手段,不要说桓温赶不上了,就是后来替东晋送终的刘裕也难望项背。

    主角的势力比历史上的苻秦在大败燕国前最鼎盛时还要强了。而历史上的苻坚,在上位后以关中之地也是先打河南之地和并州,再打河套之地,然后败代国,最后才有实力大败强盛一时的燕国。

    12.主角轻易从桓温手底独立出来的问题。

    其实桓温手下人才不少,但是我发现在历史上真正属于他私人的班底却很少,袁乔算得上一个,但是英年早逝。周抚父子算得上一个,但是能力有限。可能是桓温本身的缺陷,不懂“当军阀”的秘诀,所以他虽然故吏门生遍布荆襄,却也无法真正形成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私人集团(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他远比不上刘裕。当然也远比不上曾受“现代教育”的主角。

    主角庇护于桓温手下不过一年多时间,留下的桓温痕迹根本不深。而且主角提拔的人都是从自己属下的流民中提拔出来的,基本上没有桓温的人,除了装点门面的车胤。

    而且我在前文中说了,主角上位的主力是刘惔,而且一开始就“目的不纯”,让主角属于大司农,保持了相对独立。当然了,桓温当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老曾不好胡乱去想,毕竟当时大家还是“蜜月期”。但是在文中,桓温真正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主角已经是梁州刺史,桓温对他基本上已经是无可奈何。

    也许在桓温心中只是希望主角成为自己的一个臂助,在桓温心里,他对门生故吏这个传统观念还是很看重的,他以为主角也会遵守这个潜规则。

    但是很不幸,主角是个穿越人士,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心里只有一个观念,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后代历史上形形色色“军阀”的发展历史让主角“受益匪浅”,所以虽然主角在私人感情上对桓温不错,但是下起手来却是又快又狠,手段更是“卑鄙无耻”,桓温这类“当时君子”想都不敢想的。

    加上在朝廷的扶植下,桓温对主角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到主角入主关中后,主角实际上已经真正独立了。但主角对桓温还是很尊重的,基本上保持和朝廷一个档次,但是又要比江左要亲密许多。当然,赚起荆襄的钱来主角也不会手软。

    面对还“尊师重道”的主角,一点“欺师灭祖”的把柄都没有。桓温只好唉叹一声,无可奈何。毕竟在朝廷的封制上,主角是和他一个级别的封疆大吏。桓温再“斤斤计较”,天下人耻笑的恐怕就是他而不是主角了。

    老曾顺便说一点,从梁州开始,主角的地盘都是主角带着自己的班底打下来的,桓温一点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从桓温那里拉走几个人才,老曾有点一厢情愿了,毕竟除了桓温能支援一把外,没人能帮到主角。但是真正让桓温心痛的只是车胤和毛穆之。其余邓遐等人只是潜力股,桓温手下的人才太多了,估计还没有来得及重视,于是就被主角给淘换走了。

    在后期,桓温的对主角的心思基本上就非常矛盾。对这个独立出去的故吏是非常恼火,但是他必须要拉拢主角,要是主角和朝廷连在一起,他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桓温应该对主角留有一手,但是他没有想到主角太“思想先进”,太“卑鄙无耻”了,利用朝廷和荆襄的矛盾,“毫不费力”地就轻松地独立出去了。桓温握住主角,手都还没有握热就眼睁睁地看着主角把握住每一个机会,越飞越高。

    总结:从以上老曾的分析,主角成长的过程多是“投机取巧”,利用了当时历史发展的一些际遇,将原本属于袁乔、司马勋、周抚、苻健等人的“胜利果实”一一占为己有。从前部分大家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明显的历史主线,老曾尽量按照真实历史的发展,“偷梁换柱”,让主角不断地发展,最后成为一代英雄。

    但是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包括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且在本书中老曾的想法有些简单和一厢情愿之谦,观点多是一己论断,跟许多人的观点理解截然不同。

    今天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写了这么一个东西,一是为许多书友认为有毒的地方解毒,二是向大家解释一下,老曾写这本书是花了不少心思,在故事情节和发展中设计不少,并不是拍拍脑袋“理所当然”想出来的。

    老曾已经在YY和真实历史中尽量找到自认为最合适的平衡点,但是能力有限,多少还有点简陋,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