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年轻人的世界
对于30年后的顶级大学的学生来说,英语题目早就不是问题所在了。中文c的他来说,这种形式的简答题,实在称不上难度。事实上,即使杨锐充分利用了脑海中已有的论文,整个实验的过程,实验的设计,重复的实验,还有针对性的验错,都让杨锐的科研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自己的试验台,无所顾忌的做实验,发表论文,并参与讨论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杨锐做的实验,参与的交流,比自己研究生三年的还要多。 这种难得的机会,本身就是一种学术财富,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水平。 事实上,如果将世界上最好最充分的机会提供给普通学生,他也毫无疑问的能够成长为其中的佼佼者,大部分学生,根本还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就已经放弃了。 而曾经的杨锐,也未曾来得及展现自己的天赋,就结束了自己的科研生活。 反而是重新来过,让杨锐的感觉变的敏锐。 其他学生没有他这样的积累,哪怕是天资聪颖,答附加题也答的痛苦万分。 第一题的陷阱很快被大家发现了,第二道题却是纯粹的前沿热点。 杨锐答这种题像呼吸一样简单,没有接触过的学生就没办法了。 前沿热点之所以前沿,之所以热点,就是因为它是新的,有大量研究价值的,普通学生连基础都没学完,又怎么能答的出这种问题。 杨锐脑子转了一下,只当是出题老师脑抽抽了,答完也就忘记了。 的学生也没有去纠结附加题,反正题目看不懂,看懂的也不知道说什么,那就干脆当没看到好了。 差不多40分钟的时候,学生们陆陆续续的交卷,比杨锐的速度还快。 杨锐于是随意的翻了翻卷子,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失误,也就交了上去。 出了门,路上的生物系学生,包括高年级的,都在讨论附加题的问题。回过头再去看,教室里仍有许多学生在拼命做题和检查。 胥岸青就是如此。 高考期间,就是因为提前交卷,让他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从那以后,胥岸青就学会了少耍帅,多做事。毕竟,你提前交卷,最多只是让同班同学感慨一下,最终决定帅不帅的,还是试卷成绩。 如果为了前者而放弃后者,那对表现帅来说,就是本末倒置了。 为了执行这项政策,胥岸青坚持到教室中没有人了,依旧不交卷。 最终,监考老师一个人陪了胥岸青二十分钟,两人并排走出了教室。 胥岸青的感觉极好。因为附加题的难度很高,含金量也很高,最重要的是,他做了出来,而且仔细的检查了两遍,确认无误。 “这道题,想来一定能拉大分数。”胥岸青颇有些得意的想。 接下来的几场考试,凡是涉及到专业的,均有类似的附加题出现。 学生们受此影响,纷纷夜以继日的复习后面的东西。 不过,如果的生物体系已是如此的庞大,又哪里是一两天的突击复习所能全覆盖的。 而接下来的附加题,又是越出越复杂。 事实上,到了最后两天,附加题的难度已经增长到了非专业人士不能作答的程度了。 正常情况下的毕业答辩,也不会给出此等难度的题目,学校总归是希望学生毕业的,而这次的附加题,却是希望越少的学生答对越好。 普通的学生,答不出来也就放弃了,而对杨锐这样经常接触前沿科技的学生来说,答对也并无难度,最痛苦的是复习了一天的学生,发现书里的内容与题目根本不搭界,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天里,陷入是否继续复习,以及又复习哪些东西的纠结。 而生物系的附加题,却是越出越过分了,最后一天的有机化学考试里,出的题目干脆是克隆相关的,两者全不搭界。 “这样的题,是给研究生出的吧,有必要用来考我们吗?”性格外放的白玲在最后一天考试提前交卷出场,再也忍不住了,像是一头卖萌的松狮似的,将长长的头发甩来甩去。 走在她前面些的杨锐听见了扭头,正好看到白玲有些舞蹈姿态的形象表演,不由笑道:“就今天的题,一般研究生也做不出来,所以叫附加题吧。” “研究生也做不出来,不如不出啊……”白玲说着“哦”的一声,笑道:“杨锐,你想说自己做了出来吧。” 杨锐咳嗽一声,心想:我还真的读完了研究生。 停了一下脚步,杨锐认真的道:“我是根据题目难度做出的判断,没吃过猪rou的,总见过猪跑吧。” “那你答出来了没?”白玲直刺核心,说明卖萌的松狮发下,还是有一颗聪明的脑袋。 杨锐耸耸肩,未答反问:“你答出来没有?” “我?”白玲指指自己,笑道:“我写了些东西,也不知道能给几分。” “我也一样。”杨锐呵呵一笑。 白玲失笑:“不好意思说呀,算了,你说他们出这么难的题是做什么?真的就为了期末考试?” “也许是选拔什么吧。”杨锐也不确定的回答。对他来说,学校的考试还是有些重要的,因为申请学校项目是要考察学生的成绩的,所以为了能继续保住自己唯一的官方研究者身份,杨锐就要在各种考试中表现出色,至于选拔,不需要的推掉即可。 白玲点头,说:“科研选拔吗?” “也许吧,题目出的很难,又是科研前沿的内容,正常情况下大概是用不上的。” “那……科研有意思吗?”白玲突然问了一句。 杨锐愣神片刻,问:“你想做科研?这次的附加题答的好?” “那也没有,谁知道呢,总得考虑毕业以后做什么吧。”白玲伸了个懒腰,露出美好的腰线和慵懒的表情。 杨锐无奈笑笑,说:“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啊。” “大不了不留在北京好了。”白玲颇为随意的说。对北大的学生们来说,留在北京是理所当然的结果,而若是愿意放弃这项权利,自然是哪里都可去得。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自己联系工作的学生了,而对全国成百上千的中央单位来说,四大的学生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杨锐意外于白玲如此看的开,问:“那你毕业以后想做什么?” “还没想好。”白玲随意的踢着脚,时不时的还打个转,彩裙飞扬,顿时让杨锐觉得自己像是迟暮的老头子似的。 年轻人的世界啊! 杨锐忍不住的想要感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