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在线阅读 - 第132章 要想富,先修路(四)

第132章 要想富,先修路(四)

    华夏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应该是1865年英国人杜兰德在宣武门外建立的一小段铁路。

    或者说,这其实就是个模型,因为它只有五百米。

    杜兰德还从英国搞来了一个小蒸汽机车,让它每天在这铁路上跑来跑去,吸引了一大批人前来观

    看。

    这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太后,这是扰乱民心,迷惑众生之举!一定要拆除。"朝臣们义愤填膺。

    "不错,如此怪兽岂能出现在华夏的土地上!"

    "城中之人日日被这怪物所惊吓,魂飞魄散,长久以往,扰我大清国运,必将发生大变故。恳请太后将其拆除。"

    只有李鸿章有着不同的意见:“此乃铁路与火车,西方的洋人用它来运送货物,十分便利。微臣倒觉得可学习之。"

    可惜,慈禧选择了前者,打算拆除他。

    那么,问题来了,杜兰德不愿意。

    "这可是我花了真金白银建起来的!"

    他本就没取得建造铁路的许可,但谁让他是个外国人呢?

    最后清廷无奈,只能花了28.5万两白银从杜兰德手上把铁路给买了下来。一买到手,就拆了。

    【这背后的本质其实和宋朝明朝时遇到的一样,到底要不要变法,到底要不要引入西方的现代科学与技术。】

    【至于百姓,不背这个锅。除了一些老人和顽固派之外,他们并不傻,初见可能觉得害怕,但习惯了后自然能接受。后来上海的怡和洋行也偷偷的修了一条铁路,车票卖得挺贵,但依然每天都客满,可见当时的百姓们对新鲜事物其实也抱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然后,这条铁路也被清廷花了27万两白银买下来后拆掉了。】【两次加起来快60万两白银,这相当于当时一个穷省半年的gdp!】

    【啧啧,对当时的洋人来说,修个铁路然后卖给清朝,那可真是包赚不赔呀!还冒着风险卖什么鸦片呢?】

    真有钱,骂清廷

    洋人,耀武扬威

    百姓(以仙画为例)

    【谁还记得当时的联合国大会上,叙利亚大使那让人心酸的

    样子吗?】

    【当时,清廷的大使也是这样的。】

    当时担任驻英大使的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他的助手是清廷派出去的留学生林泰曾,这位后来也是北洋水师镇远舰的管带。

    英国的记者们围着曾纪泽和林泰曾。相机的镁光灯一直在闪烁。

    "请问曾大使,为什么你们的朝廷这么害怕火车?他们不知道火车是用来乘坐和运货的吗?""曾大使,你是否也觉得铁路和火车代表了不详?您坐过英国的火车吗?"

    "请问曾大使,大清国是不是以后也不打算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

    曾纪泽和林泰曾被问得面红耳赤。

    林泰曾忍不住停下来,用流利的英语回答:“现在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在不久的将来,铁路一定会畅达华夏大地!"

    【怡和洋行的铁路虽然被拆了,但是李鸿章却一直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李鸿章虽然有着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但当时在朝臣中,他的确算得上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怡和洋行铁路事件之后,他一直积极的推进清朝修建铁路事宜,但都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被各方攻讦。】

    【李鸿章索性就学着怡和洋行,明着建不了,那咱也偷偷的建吧。】

    【这算得上是华夏第一条真正自己建的铁路,唐胥铁路。从唐山的开平煤矿到胥各庄码头。当然,李鸿章对朝廷说的是修公路。】

    【唐胥铁路上的蒸汽机车,被命名为“龙号”。】

    龙号的机头两侧有着小小的金色腾龙标记。

    【等运营了一段时间后,清廷才发现这是铁路。】

    保守派的大臣们对李鸿章大上眼药。

    "他还将不将太后您放在眼里?!"

    "太后,这火车,声大如雷,岂不是会震惊到咱们大清的皇陵?!"

    李鸿章被吓得不轻,这个罪名他可担不起:“娘娘明鉴,此处离皇陵尚有几百公里,断然不会惊扰到先帝的沉眠。"

    最后,慈禧让李鸿章停止运营那条铁路线。

    李鸿章只能去掉蒸汽机头,用骡马牵引着车厢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的在

    钢轨上往前行走。这可以说是整个华夏铁路史上最荒谬的一幕!

    【不过,后来为了备战,清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条铁路,没有拆毁它。铁路这东西,从而在华夏开始生根发芽。】

    又是清廷啊……

    几乎所有的帝王和士族们心中都浮现起了这句话,表情也变得玩味起来。紧锁眉头、忿忿不平、嘲笑、轻蔑,同情,各种情绪。

    有人觉得这个朝代的确是不像样子,几百年就能让华夏完全的落后于世界,对此深恶痛绝;也有人觉得这个朝代不过是倒霉,正好撞上了这个时间点,换成别人也未必做得多好。

    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在这次买铁路的事情上态度都是一致的——

    "既然是偷着建的,直接拆除了就好了,居然还要再花几十万两白银来买?!""嫌国库里的钱太多吗?"

    也有人道:“扪心自问,要是仙画没出来前,咱们看到火车冒出白眼朝你驶过来,你会不会觉得惊慌失措以为是怪物?"

    所以也怪不得那些保守派啊。

    他的话立刻遭到了反驳:"如果是仙画没出来前那自然是。但这明明应该和仙画已经播放好几期时来相比。"

    那时候,也只有村中最愚昧最顽固的老头老太太们还会跪拜烧香。

    "这些人可都是治理一个国家的肱股之臣,难道要拿他们去和愚昧老人相比才合适?"之前说话的人沉默了,无言以对。

    汉朝。

    汉武帝刘彻冷笑一声:“六十万两白银说给就给,好气魄!”

    实则内心气死,连个这么弱鸡的朝廷都这么有钱,乱花乱用,而他要打个匈奴,国库还只能抠抠搜搜的到处找钱。

    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唐朝。

    李世民对旁人摇摇头,唏嘘道:“可见当时洋人势大,竟然连一国的朝廷也不放在眼里,毫无威信可言。"

    这让他觉得极为不适。

    其下的贞观众臣们也觉得匪夷所思:"高官重臣居然做出欺瞒之举,可见其混乱。"他们觉得不管李鸿章这件事办得好不好,但他能以欺骗的手段对待朝廷和君主,就说明

    后者的威

    慑力其实已经荡然无存。

    此乃绝对的亡国之相。

    在吐蕃与天竺的边境,出使天竺的王玄策正好如仙画所说,刚从牢里逃出来,正打算去吐蕃搬救兵。

    他看不到仙画。

    若是看到了曾纪泽这一段,估计会生出无限同情。

    正是因为有了大唐在后面的支持,所以他才敢向吐蕃借了几千兵马就杀回天竺。辱他就等于辱了他代表的大唐!

    这口气他可咽不下去!

    而各朝代的工匠们,正在手忙眼忙的开始记录蒸汽机的构造。

    北宋的沈括看得目不转睛,眼神热烈:原来这火车的头是可以随意更换的,后面的车厢是一节一节的,那岂不是可以想多加就多加?

    他“嘶"了一声,暗道:“那的确是运输神器。”

    他看着车头冒出白色的蒸汽,然后轮子上的连杆结构开始动起来,带动整个轮子转动。这种严丝合缝的机械之美让他心醉神怡。

    【当然了,聊到华夏铁路史,不得不说的就是京张铁路,这可是上了历史书的项目。】

    【之前说唐胥铁路是英国人设计,但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华夏人自主设计的铁路。大家当然知道,他的名字叫詹天佑。】

    【当时,国内的经济与民生,尤其是铁路这种利润大的项目几乎完全被洋人把控。】

    知道清廷要建京张铁路,列强们都心动了,纷纷派出了使者和设计师。

    "当然要选我们英国的方案,之前的吴淞铁路和唐胥铁路可都是由我们来设计的。"

    “我们德国修建出来的质量肯定是最好的。”

    负责的官员们擦了一把冷汗:“诸位大人,朝廷决定这次的修建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那些洋人们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当然,你们华夏人虽然没法成为设计师,但是作为劳工还是很合格的。"

    官员弱弱的道:"……卑职的意思是这次的设计师朝廷也决定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

    【詹天佑是当时清廷的留美学童,成绩非常好,考上了耶鲁,学成归国后进了船政局

    ,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算得上是当时华夏铁路领域的第一人。】

    【他成为了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

    【京张铁路的区域段,高山极多,很多地方山崖陡峭而且人迹罕至,当时又没有隧道技术,所以洋人们等着看笑话呢。】

    【但詹天佑楞是给他们上演了一出打脸的爽剧剧情。】

    京城某个洋人俱乐部里,一群人正在打斯诺克。

    “听说了没?清廷把京张铁路真的交给了一个叫做詹天佑的中国人。”"詹天佑,哪来的无名小卒?"

    "也不算无名小卒,之前在南方跟着英国的金达修过几条铁路。"

    “那也是金达的功劳吧,中国人……”那人意味深长的停了一下,语气带着轻蔑,"头脑简单的劳工比较适合他们。"

    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也不信他们能修建成功,那段区域的地势太复杂了。即使是咱们来,也要花个七八年。""所以咯,拭目以待吧。"

    四年后。

    同一个俱乐部。

    “先生们,京张铁路居然就建成通车了!”那人满是不可思议,“这个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绝无可能!那个地方,即使是我们德国人去修,最起码也要六年的时间!"有人断然否认。“我骗你干嘛?我都去亲眼见过了,那位詹天佑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

    "是的,我也听说了,他做了一个很大胆但是也很特殊的结构,非常的巧妙,非常的有创意。"室内一片沉默,大家心情复杂。

    “我得去看一看。”“我也要去实地看一看。”

    【如今的京张铁路,已经变了一番模样。】白色的高铁如同离弦的箭一般穿过隧道。冲出来的时候是两边高山上如同云霞一般灿烂磅礴的花丛。

    它驶向了春天。

    【被葬在附近的詹天佑,应该看到了之后也会觉得欣慰的吧。】

    “干得好!”天幕下的百姓们爆发出了一声声的喝彩。之前有多憋屈,之后就有多扬眉吐气。

    "谁说我们华夏人只配做劳工?"

    “连厕所都不知道

    修一个,城市中到处是屎尿的人,居然也好意思自诩为文明?”——百姓们不用教,立刻就找到了骂战的精髓,找黑历史。

    就连在宫中的霍去病也忍不住喊了一声:"好!"

    喊出来之后才意识到这是在宫中,立刻请罪:"请陛下恕微臣殿前失仪之举。"

    刘彻倒是很喜欢他的少年意气,笑呵呵的道:“恕你无罪。朕也觉得他干得好,没给华夏丢脸!"

    之前有多压抑,现在就有多爽快。

    刘彻看向天幕:"若是大汉也有铁路和火车,朕必将它铺满整个大汉疆土!"霍去病抬起头,眼神闪亮:“铺到瀚海和狼居胥山去!”刘彻一愣,继而长笑:"好,好!铺到瀚海和狼居胥山去!"

    连少年都有这样的野望,何愁不能逐匈奴,不能让大汉的疆土扩大到那里呢?!三国。

    诸葛亮看上去身体有些虚弱,偶尔还会咳嗽个几声。

    但是当他看到高铁从隧道中通过的时候,嘴角会带上一抹笑容:“想必后世的蜀道,就是用这钻山之术来修建的吧?"

    可惜这时候没有。

    和他同一时间感叹的还有曹操。

    他对身边人道:"之前仙画预言诸葛亮北伐失败,我便请人去劝降,没想到他却不为所动。"

    谋士程昱道:“若是诸葛亮降魏,那他就不是诸葛亮了。说不定此时,他正在修正他的北伐计划。"

    曹操失笑:"这倒也是。"

    忠诚,这才是他对诸葛亮敬佩不已的原因啊。

    【提到现在咱们的铁路建设,不能不说的还是08年的那场雪灾。那场雪灾让从上到下的所有人意识到了,交通网络的基建尤其是铁路的建设不能停。】

    【2008年初的时候,因为气候学上的拉尼娜现象,导致西太平洋的水温变高,水汽异常充足,这些水汽在长江以南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严重的雨雪天气。】

    “明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将会迎来大范围的雨雪霜冻天气,请大家出行做好保暖准备……”天气预报对此早有预告。

    但所有人都以为只是和往常的雨夹

    雪一样,下个一阵就消失。

    南方么,能下多大的雪?

    待到寒风刮起,大朵雪花飘下,积累了厚厚一层,然后气温骤降,雪水化冰,连靠近广州的从化都结了冰霜之后,所有人才知道,这场雪和以往完全不同。

    长江以南,从上海、江苏、浙江一直到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江西甚至是广东,都受到了影响。

    积雪覆盖了大地,屋檐下垂下冰棱,地面也开始结冰。一天、几天、甚至是十几天。

    风仿佛从天幕中刮到了人群里。

    尤其是正处于气候稳定温暖期的老百姓们,更是一下子觉得寒冷了起来。“咱们这儿都好些年没有结过这样的冰溜子了吧?”"没有,这几年的雪都下得少了。"

    "看上去的确是很冷啊。"

    但大家也有很多疑问。

    "不过,后世过得那么好,一场雪而已,能造成什么灾难?"

    “就是,我看他们那衣服可暖和了。”有人羡慕的道,"看上去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但一看蓬蓬的,一定很暖和。”

    "他们应该也不用担心没衣服穿没柴火吧?"

    "肯定不用啊。"

    "那他们有什么好害怕的?"议论纷纷中,仙画揭晓了答案——

    【原本一场大雪,也没什么。但凑巧的是,那段时间有一件特殊的大事,那就是春运。】

    【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在外奔波谋生和求学的人们一年中最大的慰藉和期盼。】

    【谁不想赶紧回去过春节呢?很多人可能几年才回去一次的。】

    广州火车站,无数人在站前广场上排着队,进入到候车室,登上自己回家的火车。他们带着行李,带着孩子,带着锅碗瓢盆。

    但很快,候车室里那一整面显示着车次的屏幕上就出现了“晚点”“晚点”的红色字样。一开始只是一两趟。

    然后,整面屏幕都红了。

    人们开始质疑:"怎么都晚点了?怎么回事?"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紧张起来,他们也不知道前方到底出

    了什么事情,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请大家耐心等待,有什么消息我们会立刻通知。"

    在等待的过程中,恐慌的情绪从候车室内传到了站前广场上。

    而在所有前往广州的铁路线上,积雪和冰霜覆盖了铁轨和铁路两边的输电线路。在更远的更高的山上,无数的输电高塔被越来越厚的冰层覆盖,然后压塌压垮。相关的部门都进入到了紧急状态中。

    "报告,电力无法恢复,咱们的火车根本启动不了。"“电力中断,需要派人紧急前往维修。”

    【当时的珠三角地区,有三千多万的流动人口,而广州深圳这两个地方就占据了95%。深圳当时的铁路运输还不是很发达,很多人要去广州坐车。】

    【一遇雪灾,所有的火车都发不出来了。】

    【那段时间的广州火车站,集聚了超过四十万的心急的等着回家的旅客。后来,这个数字一度攀升到80万。】

    广州站的站前广场其实并不算特别的大。

    当四十万人,甚至更多的人挤在这里的时候,密密麻麻,人山人海,根本无法呼吸,更别提踩踏事故。

    "我们要回家!"

    "我们买了车票,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火车到底什么时候到站?"

    所在军区的四万军人赶赴到火车站,拿着大喇叭回应相关问题,总算是暂时的把局势给平稳了下来。

    有些人选择离去,有些人选择继续在广场上等待。

    “我们么得办法,租的房子早就退了,就等着回家过年。”抱着小孩的农民工还带上了水桶和碗筷。

    很多人呼吸困难,开始发烧,还有很多人吃掉了自己带来的干粮,有人甚至开始谩骂,冲突不断。

    医疗队伍开到了附近,随时准备救治。

    保暖物资和食物被拉了过来,流动的厕所车也开了过来。即使是面对谩骂,维持秩序的士兵们也都做到了忍耐和理智。

    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过春节过正月的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回家过年啊。"是啊,假如条件允许的话,谁不想回家过年呢?

    被爹娘抱在怀里的小孩子舔了舔嘴唇:"娘,咱们

    什么时候过年啊?我想吃麦芽糖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尝到这样的甜蜜滋味。

    即使是此时还不过春节的朝代,人们对于回家团聚的迫切感同样能共情。

    “若是父母在家中,那的确是走也要走回去的。”这是用传统的孝悌观念来代入。

    不过,转头又有着疑惑:“父母在,不远游。后世之人为何抛下家中父母纷纷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宋朝

    王安石眼神闪了闪:“或许,是因为农人不用再被绑在土地上。”

    他儿子想起不久前才提到过的内容,恍然大悟:"父亲的意思是说他们可以选择进城在工地上工作,获取工钱,以此来谋生。可是,那谁来种粮食?"

    王安石道:“你忘记后世的亩产了吗?”

    一亩地产粮几千斤,又有机械辅助,那的确是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来种地了。他低叹一声:“一环扣一环,如今学也学不来。”

    他儿子倒是乐观一些:“那总现在起开始学,一代一代人,总能做到。”王安石一愣,严肃的脸也不免变得温暖了一点:"你说得是。"最怕的是不做,而不是迟做。

    唐朝。

    李世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终极问题:"原来火车行驶是要靠电的,那电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