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滚滚长江东逝水之风起青萍末在线阅读 - 第十四回 英雄亮剑

第十四回 英雄亮剑

    翌日,早朝时分。

    大殿里面人声鼎沸,文武百官们全部都在议论着两件事情:

    一是董卓突然在一夜之间便收编了丁原的全部兵马,军事实力达到顶峰;

    二是吕布毫无征兆地转投去了董卓阵营,据说竟然还是提着丁原的人头前去报到的。

    ……

    “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作为吕布多年的同乡旧友,李肃实在是对吕布的致命弱点再清楚不过了。

    于是乎,一匹“赤兔马”,千两金元宝,便换得吕布变节、丁原殒命。自此,董卓已经彻底无人可挡。

    夕阳蔼蔼,和风沐沐。董卓满脸惬意地斜倚在花梨麒麟椅上,微闭双目。

    “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

    回想起前日李肃的进言,悠然自得地笑了。

    ……

    吕布归顺董卓后,随即被封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显贵非凡。不久之后,他又被董卓纳为了义子,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权力和地位。从此以后,“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八个字,便如同真理一般,被一代又一代人口耳相传下去。当然,同样流传下来的,还有另外一个经久不衰的荣誉称号——

    “三,姓,家,奴。”

    哪三姓?吕、丁还有董。

    吕布,可真是一个令人纠结的汉子啊。

    ……

    昭宁元年(公元189年)八月,董卓以大雨连绵不绝为由,弹劾了负责礼仪和祭祀的司空——刘宏,自己则取而代之,从此便跻身三公之列,进入到了汉廷的最高决策层。如此一来,董卓便朝着他的废立大计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接下来,当然是要获取公卿大臣们的支持。实际上这一点董卓早就已经做到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丁原死后,朝堂上无人再敢反对董卓(至少不敢公然与之作对)。不过,为了进一步向官僚士大夫阶层示好,董卓还展现了出极大的政治智慧——他专门派出特使,公开吊祭在昔日“九月辛亥政变”中遇害的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二人,算是间接为长达二十余年的第二次“党锢之祸”做了平反,仅此一举,便使得士人阶层对于董卓之印象大为改观。

    与此同时,董卓还软硬兼施,召回了当年被灵帝放逐的顶级名士——蔡邕,并三日内三迁其官,着力打造出自己礼贤下士的良好形象,希图籍此收集世人之众望。

    最后,为了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加漂亮些,董卓还需要获得一个重量级人物的明确表态。没错,他就是目前京城内仅次于董卓的实力派——袁绍。

    ……

    是日,董卓大开筵席,盛情邀请袁绍一聚。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结果当然是——谈崩了……

    “袁将军,老夫方才之提议,未知尊意若何?”

    “司空大人心系社稷,袁某至为感怀,只是……当今圣上即位不过数月,并无失德之举,怎可随意废黜?”

    袁绍虽然一早就在与董卓的暗战中失了先机,但袁氏集团毕竟家大业大,这盘棋还远没有输透,所以他断然没有跟董卓合作的道理。

    “袁将军,如今世道凶险、时局动荡,天子平庸暗弱,只会纵容乱世——老夫这么做,也是希望能除旧布新,早日重振朝纲啊!”

    董卓说完端起酒杯,遥祝了一下庙堂方向,然后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

    袁绍自小便常听父亲说,当一场争辩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结束它。

    “袁某位卑言轻,实在不敢妄议朝政。此等国家大事,司空大人还是去与太傅大人商议方才妥当。”

    真是绝妙的托辞啊。袁绍纵然威望再高,但从身份上来说毕竟只是个司隶校尉,的确不太适合参与如此重大的决策,这招金蝉脱壳用得极好。

    还有,这个所谓的“太傅”,其实就是袁绍的叔父袁隗。虽然董卓现今在朝堂上呼云唤雨,但只论官阶的话,太傅被称为“上公”,地位比三公还高,自然压过董卓一头——袁绍这时把袁隗的名字报出来,其中多少带了些嘲讽董卓的味道。

    ……

    呵呵呵,敬酒不吃!

    董卓冷笑一声,一个激灵倏地站起身来,紧紧按住腰际上的宝剑,厉声喝道:“天下事自有老夫做主,谁敢不从,可先问我手中利剑!”

    董卓这句话正好戳在袁绍痛处——当初袁某若是早些亮剑,哪里还能有你董卓今天?

    想到这里,袁绍竟失了之前的冷静,他也仗剑而起,针锋相对道:“哼,司空大人固有利剑,然袁某之剑,却也未尝不利!”

    撂下这句狠话后,袁绍就立刻——

    跑路了。

    是的,袁绍就是这么一条耿直的汉子,他拔出宝剑之后,并没有接着跟董卓互掐起来,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夺门而出,然后马不停蹄连夜奔往冀州方向去了。

    ……

    其实这一切也并不难理解。此时的袁绍,根本不具备和董卓直接对抗的实力,以他的作风,绝对不会去做任何以卵击石的事情。

    面对着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或许袁绍早就开始盘算着应该如何逃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了。而这次与董卓的正面冲突,倒还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

    何况,临走之前,他还顺便逞了把大英雄——看我袁绍,敢在大庭广众下,剑指董卓!

    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

    冀州,袁绍居所。

    镂空的雕花窗棂外,密密匝匝的紫色藤萝爬满木架,如同一串串光洁圆润的珠玑,织幕成帘。

    为防董卓加害,袁绍这段日子深居简出,未发觉这方寸之间,竟还有美景如斯。

    晌午时分,忽然两骑黄衣使者翩翩而来,传天子旨意,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袁绍双膝跪地,长拜不起。两位使者递过诏书和印绶,又叮嘱几句,便绝尘而去。

    使者已远,袁绍站起身来,一面扬手荡去衣袖上的尘土,一面心里不住地咒骂着:

    “董卓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