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侠客朝堂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守国门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守国门

    楚王周定宇不愧为大周武力第一的王爷,他到建康城下的度甚至过了距离比较近的鲁王周定礼。不过半个月,建康城就破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不叫攻城,献城还差不多。世家几乎是主动把城门打开的,差点,大周就要换个皇帝了。可惜,世家的那些人太低估周定乐了,他们以为周定乐会就这样放弃,可是周定乐没有,他将自己现在唯一可以用的晏明修,甚至包括6桓在内的一些大臣,全部转移到了皇城里,他要死守皇城。为何没有他的好友谢易,这其实很简单,外界传言双王谋反,但是实际上,这两个王爷是一前一后相继反了的,先反的那个是汉中的鲁王,谢易第一时间就带着军队镇压了,而晏明修则留在建康,防的就是北疆的楚王周定宇。大周朝廷派往汉中的军队不少,却依然还是被鲁王的军队牢牢拖死在汉中,而此时在大周北方的渔阳,北疆之兵66续续展开了开春后真正意义上的猛攻。

    继以鲁王周定礼的叛乱之后,大周终于迎来了新皇周定乐登基后的全面内战的爆。而周定乐现在的对手,正是北疆之主,大周皇族中的第一勇士,楚王周定宇!

    提起楚王周定宇,大周举国上下百姓绝不至于陌生,他在北疆抗击戎敌,那些倍受瞩目的事迹,一直以来都是天下百姓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事。一般情况下,提到战神,除了鬼面,就是周定宇。而且后者还是个皇室出身的男人,总比鬼面那种身份不明的强多了不是?

    因此,当周定宇突然昭告天下不服天子周定乐统治时,整个天下的世人都不由地将双目盯紧了这场争夺帝位的战争。

    或许有人会感觉纳闷,为何楚王周定宇起兵谋反时,天下百姓却是关注此事,而不是大肆的辱骂这个篡位的乱臣贼子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周定宇是大周的英雄,抗击外戎的国家英雄、民族英雄!

    曾有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无疑是北疆边境战乱的最合理写照。据史记载,中原传承至今的数百年中,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数百年中不知聚兵南下入寇过多少回,整个幽燕之地不知遭受过外戎多少次血腥的洗掠,也不知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其中。近几年西北那里有齐武王镇守,情况好了许多,但是在大周国民眼中,草原部落的游牧民族简直就是恶瘤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幽燕之地的百姓,恨不得生啖其rou。

    不过,楚王在百姓中再有威望,直接就献城,这种事情,普通的百姓还是干不出来的。周定乐心里也很清楚,这是大周世家对他的背叛,说白看了就是人家觉得自己不适合当皇帝。

    换一般人,甚至是换了以前的周定乐恐怕早就放弃了,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周定乐的处理方式称得上是雷厉风行,他直接将皇城里九成以上的宫女太监毫不犹豫的处理了,只留下自己最信任的禁卫军,一夜便搬空了建康城里所有兵营的兵器,物资。然后紧闭皇城的大门。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是大周的皇帝!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启禀将军!建康来了消息。”

    “建康?”

    “是,是国书!——由御书房下的国书!上面还有陛下的玉玺印章!”

    “什么?”谢易面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几步上前接过了士兵手中的书信,随即神情变得更为凝重。

    要知道国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会下的,它比圣旨分量更重,一般只有在生重大事情时,朝廷才会下国书,昭告天下。

    比如说,大周前天子周扶远驾崩时,朝廷便曾下国书,将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的消息昭告天下。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大周近几十年来,朝廷只下寥寥三回国书而已。

    难道………………

    隐隐地,谢易有种不好的预感,自己在汉中打仗,消息相对滞后,还不知道楚王打到哪里了。他加紧拆着书信。

    只见谢易细细一扫国书上所写的文字,双目下意识一眯,眼中隐约露出几许难以置信的震撼。

    “陛下亲掌京军,御驾亲征守国门!建康陷落了!?”

    大周元顺元年,双王之乱爆,楚王周定宇破大周都城!

    四万步兵,三万铁骑,当那黑压压的大军陈兵于建康皇城下时,那种险些会让人窒息的滞重感,仿佛梦魇般笼罩在皇城内守将的心头。

    与一般的军队丝毫不同,北疆兵光是在城下整齐列队,哪怕不曾呐喊威慑,亦给皇宫城头的守兵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像他们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比预想的晚了三曰呢……………”

    谢安放下手中的国书,楚寒歌便为他送上了一杯茶。这几日,楚寒歌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谢安,还有那日姗姗归来的宁远和巫璃。

    “我要去建康。”

    谢安这样说道。

    无论是国界线还是行政区的边际,凡是自然形成的,都少有笔直的。一般都是弯弯曲曲的,天然形成的大山、大河,乃至于沙漠等,便是天然的界线。这些,便是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各种因素相互制约而产生的。

    这是相当好理解的,等于是老天给划定了地盘儿。一座城,如果有四面的山河那便是天然的屏障,战时能抵得了数万雄兵。

    同理,如果想迈过这样的边界,也是十分吃力的。科技比较达的时代,翻山越岭尚且吃力,想通过不是打隧道就是盘山公路,还经常有生命危险。科技欠达的年代,这些天险、天堑,就是天然的壁垒。

    谢安所在的渭水城和建康这里也是这样的。

    平时从渭水城里去建康,走的都是水路。但是楚王周定宇和鲁王周定礼相继造反以后,走水路无疑就是找死。

    渭水城和建康这里接壤的地方,都是些大山。山里有山民,属于三不管地带。人少,地形又复杂。而在战时这些大山大河之间,就是交通相对没有障碍的地方了。也就是说,谢安的的人马,一旦找到了路,翻山越岭,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达建康城。只是,知道路的几乎没有人,否则这里早就被朝廷封了。

    谢安和楚寒歌,宁远,巫璃几人只身进了大山,往建康走去。

    “主子,他们离开了。”

    “无妨,我知道他会去哪里。一场好戏正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