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崛起后周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抵边城的变故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抵边城的变故

    听到这里,柴宗训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也依老前辈看来究竟是以前大周好还是现在的大宋好?”话一问出口,柴宗训立刻就后悔了。不过说出去的话就好比泼出去的覆水,如何能轻易收回来,柴宗训只能安静的等着老者的回答。

    “年轻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们老一辈的人肯定都是怀念有世宗陛下在的大周,至于如今的大宋,我确实没有什么好感。”老头儿爱憎分明的说道:“其实眼下的抵边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世宗陛下在的时候,那是如何一番热闹的场景,小公子你没有来过抵边城,永远都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柴宗训听的心中一动,连忙打断道:“我正想问老前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柴宗训说话间看了种放一眼,“半年以前我家还有个长辈来抵边城看过,也跟我提起过那时当的抵边城是怎样一个热闹的模样,而且跟我说大有商机可图,所以……可如今看来根本就是跟我家长辈说的是两个模样,这一前一后不过半年时间,这抵边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前后差距变得如此之大?”

    柴宗训见老者误会他是做生意的商人,他刚才也打起了这个幌子。老头长长一叹说道:“按理说是会边关三州,不论是对大周还是大宋来说,就都都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可是收回边关三州后,却不知道让多少人断了生计。”

    越听越糊涂,柴宗训忍不住打断插了一句:“老前辈能否再说得明白一些?”

    “其实好多人心里都清楚,边关三州的收回,某种程度上就代表抵边城的没落,这事谁都没有想到,抵边城没落得如此之快。”老头儿继续感叹道。种放也插了一嘴,“边关三州的收回,就以为着抵边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重要性跟着下降,这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这一点我清楚。可是一个地方,特别是一座重要城池的没落,都是有一个时间过程。虽然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多,等半年的时间却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种放的话说到了柴宗训的心坎上,要是种放不说出来,他也打算当面问着老者。

    “小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不要说小哥你没有想到,就是抵边城的所有生意人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这些年下来,几乎所有的生意人对于抵边城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尽管谁都知道抵边城的没落在所难免,可是几乎所有人都固执地认为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大家都像往常一样开门做生意……”

    不等老头儿把话说完,种放失声问道:“难道其中有人为的原因?所以才加速了这个过程的发生。”种放说出了自己的推断。

    老头儿默认点了点头,言道:“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驻扎在抵边城的军队和其它他的人员开始没征兆的跟着撤离,这让所有的生意人都措手不及,完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小公子你来得不巧,上一个月最后一支军队也撤出了抵边城。如果你真的是来抵边城做买卖的,这次你注定要失望了。其实抵边城好多生意人就想像小公子一样亏得血本无归的。

    “不瞒小公子说,小老人以前是编草鞋的,专门编来卖给军队里面的兵哥们,如今当兵的都走了,小老儿编的草鞋自然也不能卖出去了,所以才落得如今凄惨的模样。”

    柴宗训和种放对望了一眼,似乎觉察出了此事的不正常。呼延瓒也来凑热闹,开口道:“一支军队从一个地方开拔河到另一个地方,先不说各种物资的准备,至少住的地方不能忽略,这得先建起来,别说新建另一座城池,就是一个新的营寨至少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更不用说抵边城你驻扎的军队不是几个新建的营寨就能满足的,敢问老人家这抵边城究竟住驻扎得有多少军队?”

    “有多少人也从来没有人认真的数过,不过少的时候有两三万,多的时候驻扎得差不多有近十万大军,不过平常也就维持在四五万人的规模。当然!小些老儿也没有认真的计算过,这些都是根据平常的情况推测出来的。”

    “那就更不可能了,四五万人的撤离,又哪里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办到的?别的不说,光是这四五万人的吃喝拉撒,就不能不考虑进去,这对于后勤的要求也颇为严格。”呼延瓒从行军作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小哥说的有小哥的道理,小老儿不懂这些东西,不过有一件事小哥千万别忘了,那就是世宗皇帝生前的最后一役--北伐之战。这一战有多艰苦我不知道,可是在出发之前抵边城可是人山人海,我不经意间听一个将官提起过,说他们这次北伐的可是将近十万大军,可是最后能回到抵边城的却是不到一半的人马,或许一些人马是从别处调来的,直接又回到别处去了。

    “不过抵边城的兵哥一说起北伐之役,都是泪流满面,直言边关三州是用他们的命给换回来的。抵边城的驻兵少了,生意人的生意自然也就淡了许多,不过大家还是能勉强维持生计。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什么事?”柴宗训、种放还有呼延瓒仅异口同声的问道。“别是世宗皇帝驾崩以后,好端端的大周就变成了大宋,而且还莫名其妙的派了一个暂代边关三州总刺史的官来,而且还听说他是当今大宋陛下的亲弟弟,反正据说是来头不小。他一来到边关三州,便以抵边城驻兵日少为由,而求驻扎在抵边城的将士迁往边关三州,而且还说抵边城从今往后都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让它自生自灭便好了。

    “更过分的是这个大宋陛下当的亲弟弟要求所有的迁徙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一下算是彻底断了抵边城所有生意人的生计,抵边城一下子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抵边城一下子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听老头儿娓娓道来,柴宗训和种放都沉默了,一言不发。呼延瓒确实气得一拳打在一辆马车的横辕木上,狠狠当的说道:“又是这个赵光义,在盐城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什么好东西,如今看来我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难道这件事就没有其他人跟大宋陛下这个亲弟弟提过?这样强制命令迁徙,事先一旦没有安排好,不过是军队对还是对老百姓,都会造成诸多不便?搞不好更会闹出民乱来。换句话说,赵光义做这一切,难道就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他的做法吗?”柴宗训问道。

    “小公子你倒是说得轻巧,人家可是正宗的皇亲国戚,而且还是皇帝的亲弟弟,哪个不长眼的敢去惹他麻烦?就算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也得为自己的小命考虑。”老头儿左右打量了一番。,压低了声音对柴宗训说道:“我可是听当兵的阿哥临离开抵边城的时候说过,这个皇帝的亲弟弟可是一个狠角色,一手拿着钱粮收买人心,一手拿着屠刀。对于听话的人自然不吝赏赐,对于不听话的人他手你的屠刀也不是吃素的。

    “听说他才到达边关三州不久,边关三州原来的州刺史都被他钱粮加屠刀的手段给架空,这些武将都服了软,更不用说那些文官了。在这乱世之中,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能保住一条小命就不错了,谁又能敢奢求得更多?”

    小老头儿活了这么大一把岁数,这也是个人精。闻过此言,柴宗训也不再多说什么,沉默了许久。

    “那如今这抵边城可还有真正的主事之人?”沉默了片刻的柴宗训,再次打破了沉默。“如何没有?前段时间听说此地可能会来一位大人物,边关三州的文武官员早在一两月之前,早早的都到了抵边城,打算迎接这位大人物。不过接连一两月都没有消息传来,甚至有人怀疑这位大人物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事?”

    “难道他们就都无视抵边城百姓的死活?如此多的抵边城百姓几乎连饭都吃不上,难道他们都看不见?”柴宗训已然有几分怒火。

    老头儿苦笑道:“抵边城如今是怎么回事,谁都是心知肚明,这些当官儿的在驿站好吃好喝的呆着,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再说了他们都大多都不是抵边城的本地官员,亦是不会管这档子破事,更不用说这其中更牵扯到皇帝的亲弟弟,甚至是牵扯到大宋陛下本人。

    “如今也不知道究竟这世道是怎么了,听说现在的大宋陛下和以前的世宗皇帝亲若手足,这次做出躲人江山的事来,也就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不知道有一件事你听说过没有?”讲到这里,小老头的声音更是低了下来,左右打量,“盐城之事发生后,一直有一个传言,说的就是当今大宋陛下处心积虑的谋取大周江山,暗地里不知道伙同他亲弟弟做了多少龌龊之事,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柴宗训听得蓦然一惊,这老头儿虽然说的是事实,可是盐城之事不是早就有定论了吗,他又是从何得知的这一切?柴宗训心中惊疑不定,表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