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唐太子党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一个名叫德隆的经济怪物

第十八章 一个名叫德隆的经济怪物

    就米价崩盘这件事来说,要从好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本来大唐的经济体系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体系,而是一个在国家权力下的强制分配体系。货币这个玩意,在这个经济体里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在均田制之下,赋税是实物的,纳粮,纳绢,强制兵役,强制徭役,国家和普通百姓的经济交往根本都用不到什么铜钱。况且,帝国朝廷从皇上到官员们,没有几个需要铜钱的,吃粮,自己有庄子,有进贡,吃穿,马匹,都有专门的供给,不需要发生商品交换的,只需要依靠权力分配就是了。因而,钱只有在依靠行政能力达不到效果,或者是成本太高的情况下才会铸一点,不会那么很多的。举个例子,过去军粮都是强制征收的,中央财政出了问题,也是靠加派各种苛捐杂税来解决,更何况出丁的无偿徭役。但现在均田制崩溃了,农民都逃亡了,农民一逃亡,府兵的来源就没有了,徭役的丁夫也维持不下去了,兵要靠募集,民夫也要靠招募。这就使得国家不得不改变以实物和人力为主的财政方式,开始改用直接征收钱的两税法。

    但是两税法实行起来的时候,纳粮变成纳钱了,这就开始出现问题了。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就在于,铜钱不是贵金属货币,是可以用来做日常器物的。于是就不断地有人把铜钱化了重新铸成铜器,拿出来卖。这样一来,国家铸钱需要花一笔钱,铸出来又被炼了,等于再次损耗一笔,铸钱无利可图,钱的成色自然越来越差,还有人私铸货币,更是屡禁不止。而且,大家谁不想攒钱呢?这时代没有银行,有钱的人直接挖个窖,把钱埋了,再不流通了。一贯铜钱重达六斤多,郭子仪随便吃顿饭就要花掉三百贯,那就是一千多斤将近两千斤,光运这点钱就累死了,老百姓就更不爱用了。本来铸的钱就少,流通又不方便,通货紧缩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郭德罡的德票体系,不是一个本位制的纸币体系,充其量说,只能是一个汇票 支票的体系,到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实物上来。德票之所以能够有效流通,靠的是大唐德隆这个畸形的国家垄断产物,德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大唐德隆的体内循环。但要命的地方就在于,德隆毕竟不是户部,也不是中央银行,更谈不上国家信用,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事实上唯一能够信得过的硬通货,就是粮食和盐,但这两样东西都不在郭德罡的掌握之中。

    地方政府要接受你这玩意流通,就要给人家点好处吧。因而德票兑铜钱,是要收费的。各地节度使要收每贯十文到三十文不等的汇兑损益,到了后来,基本维持在每贯二十文左右。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有一贯零二十文铜钱,去换成德票的话,便只有一贯了,然后再换成铜钱,就只有九百八十文了。这样下来,一贯德票实际上只相当于九百六十文的铜钱,中间这四十文呢,就被德隆和各个地方官分赃了。如此一来,郭德罡这这几年内印了上亿贯的德票,相当于剥削了两百多万贯的铸币税,这部分差额,最后都反映到米价、物价上去了。

    德隆的身份呢,是一个具有强制性的官办企业,你说他强制劳动吧,有那么一点,但是又不能买东西雇人不给钱,郭德罡为了省事,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发的全是自己印的德票,而不是铜钱。郭德罡发德票,其实等于是打白条借债,更何况他这个债,还是以实兑铜钱等额的形式出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唐本来存在的通货紧缩问题。再加上大唐德隆这个怪物,到处买卖各种东西,实际上是在大唐制造了一个小型的货币循环圈,并不停地把其他的行业席卷进来。

    德票得以大范围流通的另外一个条件,就在于这个德票呢,户部是认可的,可以用来缴纳两税。自然,户部也用德票去发军饷,发俸禄,采购米粮,雇用民夫。但,兵甲军械、军粮基本都是从大唐德隆采购,后勤转运、道路施工、兴建工事雇用民夫的事情,基本也是德隆旗下的各项产业包圆了。也许有人要说了,唉?那些经手这些事情的大小官不要寻租吗?不要贪污吗?不要上下其手吗?你德隆包圆了,他们怎么办?

    别担心,股份制的魔力就在这里了,凡是经手的有业务关系的,德隆下面的各个企业都给诸位老爷们入了股份,这些股份呢,可不是干股,而是定向增发的,每股都是按照面值一贯平价卖出。要知道,虽然洛阳、蓝田、徐州、扬州四地的德隆股票价格不是那么太一致,这德隆的股票,最便宜的时候一股也要十一贯上下,相比起被半夜全家老小都神秘失踪尸首无存起来,下面那些官们还是很识好歹的,当然愿意接受这种定向增发了。好,现在你是德隆的股东了吧,这德隆,也是你的生意了不是?总要照顾着点了吧,哪有自己贪污自己家生意的道理啊!你要是再为难?皇上可是德隆的大股东!三品以上的官节度观察尚书侍郎六部九卿不能说人人都是股东,也基本都是了,你要和整个大唐朝廷作对么?腐败不要紧,我们共同腐败,股份制腐败,制度化腐败,定时、定额、定量地腐败,现在只需要在家里安心等每年的分红就行了,这不是比以前那种上下钻营,绞尽脑汁的日子好过多了嘛。

    靠着德隆的不断定向增发,起码是在国道高速马路沿线,德隆的生意还是很畅通的。德票的流通呢,也还是很顺畅的。现在的德隆,那可真是大唐人民自己的企业了,连蓝田灞河上摆渡的船工,都买了一贯德隆的股票,放在家里传家呢!百姓说得好,德隆千秋,大唐万代!就算大唐亡了,这德隆不一定倒,可要是这德隆倒了,那大唐,可就完了。

    话说回来,郭德罡印了那么些个德票,把流通流域的铜钱都替换到自己库房里去了,实际上就相当于给各路商人、农民打白条强抢。但是到了后来,德票越印越多,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而这些东西,能够最方便的接受的地方,都在德隆自己的体系之内。这些多印出来的德票,最后无处可去,便都跑到各种期货交易上来了。这个白条,被各种期货市场一路击鼓传花,但是到最后实在是传不下去了,就只好崩盘。

    蓝田三月期一级大米合约在兴元元年元旦之后,就开始自由落体,从每石十五贯的价格一路下跌,一直跌到正月二十四这日,才稳定在每石六贯左右的价格上下窄幅波动。究其原因,还是与战事有关,李希烈正式在蔡州称帝了。

    “大楚?万一他要是被灭了,活下来的家伙岂不是要叫大楚余英?”郭德罡很鄙视这种很没有创造力的起国号的办法。但现在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这个,而是米价的问题。

    说实话,郭德罡是不希望米价过高的。米价过高,意味着他要用比较贵的价格在外面收购粮食,倒手卖给朝廷和节度们的盈利上就要差一点,而如果米价太低,就意味着他在帐目上捣鬼的空隙就比较小,所以他必须要保证蓝田这个粮食标杆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现在由于郭德罡大力地修筑马路,推广可以在无风逆流情况下航行的人力车船,粮食的贩运成本比以前要低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粮价差异也没有那么明显了。但是通货膨胀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把粮食的产量弄上来,或者把盐铁专卖权弄到自己手里,建立起粮-盐-铁-煤油复合本位制度,以维持德票的币值,否则,将来一旦出现抢兑德票的问题,郭德罡可就吃不消了,毕竟他那两千五百多万贯的铜钱储备,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他拿去搞各种弹性部件了。

    “金子……银子……铜矿……去哪里搞呢?看来还是要让贵金属进入流通啊……”郭德罡又开始头痛了,他只好开始努力思考哪里可以有金银铜矿可以挖。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朝廷文官们反对金银进入流通,认为金银民间私用,属于奢靡浪费,没什么用处。看来德票体系,还是得继续维持下去了。正在思考之时,元道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梁山泊打出煤矿和铁矿来了!”

    【注1】巨野煤田和东平铁矿,都在梁山泊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