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普天之下在线阅读 - 第五卷 中原路 第四十一章 汴梁㈠

第五卷 中原路 第四十一章 汴梁㈠

    赵诚的最后通谍,以及他与耶律楚材两人演的双簧,让崔立立刻忙碌了起来。

    当夜,崔立命人放火烧掉城中防守的楼橹,以示投降的诚意。城中兵马‘乱’窜,搜罗金银,惨叫声接连响起,平章白撒夫人、右丞李蹊妻子等死,温屯卫尉等亲属八人不堪拷打自尽,当夜死者极多。崔立一面将军中的死硬派就地格杀,将梁王、荆王、太后、皇后、嫔妃及宗族男‘女’500多人集中在一起,准备明日送到城外。这个夜明未明时分,城中百姓官绅恨不得如当初城中瘟疫盛时出葬一样早死,省得让自己耳闻目睹到种种不幸的事情。

    在城外,贺兰军枕戈待旦,静待天亮的到来。

    卯时,正是日出时分。初秋的太阳将柔和的光线洒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之上,给古老的斑痕累累的城墙镀上了层黄晕,似乎掩盖住了墙上黑‘色’的血迹。昨夜守军纵火的痕迹仍在,楼台上仍在冒着数股黑‘色’的烟雾,如一条条邪恶的黑龙,直冲蓝天,似乎要将初秋碧蓝的天空染成黑‘色’。

    “咣、咣!”铁义指挥着人手合力将速不台在外城之外修建的工事给推倒在地。无数的石木和泥土倒在地上,发出巨大的响声,飞扬的尘埃将铁义‘弄’得灰头土脸。张士达、西壁辉与郭侃都人站在一边哈哈大笑。

    那无数零碎被推倒之后,铁义等人看到有无数残破的兵器、铠甲,战死的马匹,还有一些还未清理掉的尸体。这此已经腐烂的尸体,人们甚至已经很难辨别出他们属于哪一支军队,他们当中有汉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生时不相为谋,死后却相伴而邻。

    ‘蒙’古人修的工事毕竟不是真正的城墙。它已经完成了使命,很快就在一阵又能阵咣咣地巨响声中被推倒在地,‘露’出了这座六朝古都外城的全部面目。但在赵诚与耶律楚材两人的眼中。这座大城很快将会成为七朝古都。

    赵诚骑在赤兔马上,眺望着护城河和另一边高大地城墙,那护城河仍然清澈,但从另一边飘来的几具尸体破坏了这唯一的美感。城墙仍高大难攀,它曾挡住了‘蒙’古军的进攻,但墙却抵挡不住来自城内的威胁。

    城头的所有代表金国存在地旗帜被放了下来。几名年老的守军将那些旗帜随意地抛在脚下,立刻在风中飘舞,直至落到护城河中,很快消失不见。一面属于贺兰军的赤旗被升了上来。

    城头变幻大王旗。

    在吱吱的声响之中,外城西‘门’大开。赵诚想透过这座城‘门’,透视一下曾被张择端入画的繁华都市,他看不到叫卖吵闹的贩夫走卒,也看不到万国咸通的天朝盛世,只看到一次又一次的‘阴’谋、死亡与流血。在他此时的眼睛里,汴梁城全是黑‘色’的‘色’调。毫无生气。

    从城内出来一批人,他们吹吹打打,只是吹奏地人脸上僵硬哀恸的表情与这欢乐的礼乐十分不协调,在鼓吹手的身后,是宫车三十七辆。第一辆上有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的太后王氏,中宫次之。嫔妃又次之,有皇族五百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各‘色’工匠、绣‘女’、三教、医流数百人。

    在兵甲鲜明长枪林立的贺兰军地注视下,完颜守绪的家眷们垂头丧气,个个如同‘迷’路的羔羊,却毫无反抗之力。那些金国皇帝的‘女’人们,在车上抱头哭泣。

    “哭什么哭?”有军士喝斥道。

    哭泣声嘎然而止。此时此刻。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资格这样喝斥她们。

    “耶律大人,你说当年宋国的徽、钦二帝被‘女’真人掳去北国时,会不会也是这个情景?”赵诚问身边的耶律楚材道。

    “应是如此吧!”耶律楚材道。

    “你说本王该如何对待他们?”赵诚反问道。

    “巍巍汴梁城,士农工商,一切贩夫走卒都在国主的掌控之下。国主就是斩杀一千万个梁王完颜从恪,也不显得国主武功高明。”耶律楚材淡淡地说道。

    “耶律楚材,此时此地此人此物此景有没有让你产生一种天下尽在掌握之中地豪情?”赵诚侧着头问道。

    “如此豪情。只有如国主这样的君王才会有的。”耶律楚材微躬了躬身道。“臣当然也会触景生情。与国主不同,臣只看到江山变‘色’物是人非罢了。身处这个时局当中,臣既使拒之又莫之奈何!”

    “你所想的,本王也能想得到。”赵诚道,“但是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在这‘乱’世之中,本王宁愿将别人踩在我的脚下,也不愿被别人呼来喝去。人生来就有上下‘门’第之分,有人生来即是奴仆,也有人生来锦衣‘玉’食,奴仆者想做人上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锦衣‘玉’食者想过得更好,所以就有纷争。快饿死的要争,有饭吃的也要争,已经当了皇帝地还偏要去争,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争来争去只有那最有本事地才能争得到,可是结果呢?”

    “自古开国之君贤达明智,能开一代之盛世,但三世而降,国势却日衰,鲜有中兴之主,终有新朝换旧朝。”耶律楚材道,“国主只是为了去争一争,还是‘欲’作万世之君?”

    “呵呵。”赵诚轻笑,“世上从没有万世之君,一盛一衰,往复循环,本王只能做之幽情。当然也有为生者立地碑,那叫功德碑,用来彰显某人的大功劳大功业。

    崔立之心。满城皆知,尤其是经过昨夜的喧嚣与今晨的屈辱。但崔立却认为自己是大功臣,对汴梁百万军民有不世之功,因为‘蒙’古人动辄屠城,他将汴梁城献出,就是救了城内百万百姓的‘性’命。

    在众多走狗的拍马下。他决定会自己立一块功德碑。他当然不会随便找一个人来为自己撰碑文,因为那样不能显出自己地高大英明。

    所以,汴梁城内两大才子被崔立召集在一起。这王若虚被称为文坛盟主,文才自是一流的。元好问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与时人白华合称“元白”。

    这崔立布置任务时,却正话反说:“汝等何时立一石。书吾反状乎?”

    两人面‘色’如土。

    崔立忙着带领百官出城请降,留下一个名叫翟奕的监督。这两才子呆在一起如同热锅里的蚂蚁,他们“软弱”,却将这件事视为余生最大之耻辱;他们“有骨气”,却又不敢对抗崔立手中的利刃。文人的可悲之处,莫不过此时此事了。

    “今召我等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王若虚心道。文人大多好名。他与元好问两人皆知,作了就名誉扫地。可是不作碑文,‘门’外的军士就会将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两人就在一起,哀天怨地,大叹生不逢时。人的名树的影,他们俩人此时宁愿自己目不识丁。

    崔立带着百官及天子冠冕及无数珍宝出城请降。他十分兴奋,这兴奋中夹杂着紧张与惊惧,复杂地让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就在崔立出城地时候,御史大夫裴满阿忽带,谏义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古孙奴申,右副点检完颜阿撒,讲义蒲察琦,户部尚书完颜珠颗,参政完颜奴申之子麻因相继自缢。

    还有人正在准备自缢。

    “降臣参见贺兰国王大驾!”崔立一进入赵诚的大帐,就恭敬地拜倒在地,行了个九拜大礼。而他的心腹及不得不跟在他的身后的文武百官们,则挤在帐外,在贺兰军的刀箭下发忐忑不安。

    “抬起头来!”赵诚并未让他起来。

    崔立连忙抬起来,他想知道自己拜地是什么样的人物,而赵诚却是想知道这个崔某人到底有什么能耐独揽汴梁大权。‘混’世魔王崔立貌不惊人,他一双狡黠的眼睛让赵诚感到极恶心。

    崔立身居高位,当然也听说过赵诚,只是他不明白这个同样是汉人模样的人物,为何成了‘蒙’古人国王,完颜守绪出奔,朝中大臣大多都留在城内,不过这些顽固不化之辈,小臣恐冲撞了国王大驾,故而并未全领来。”崔立道。

    “崔大人辛苦,你将汴梁城献给我,此功须厚赏。我自会让你做河南王,不过本王想知道哪些人还有拥立之功,本王可不想让有功之人未得封赏!”赵诚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嘛!”

    “臣代诸位降臣向国王谢恩!”崔立大喜。在他示意之下,他的心腹们都被集中起来,他们在梦着荣华富贵,却不知自己踏上了黄泉之路,甚至有人还拼命挤进来。

    赵诚站起身来,走到帐外,在那些跪倒在帐外的大臣们的脸上逐个扫了一遍。那些降臣地脸上展现出或厚颜或不屑或冷漠地表情来,但不经意间与赵诚的目光相撞,仿佛被利箭‘射’中,连忙低着头。

    “崔大人,这里面少了一个人!”赵诚忽然转身。他腰中地长刀随着他的身子晃‘荡’着,一直像狗一样跟在身后的崔立,被赵诚这突然转身给吓住了。

    “请国主示下,只要此人在城内,小的立刻去为您找来。”崔立哈着腰道。

    “哈哈!”帐内左右众将校发出哄笑声。

    崔立心中疑‘惑’,再瞧向赵诚,赵诚脸上却是满脸鄙夷之‘色’:

    “我自会派人入城去请来,你就在我营中呆着吧。”

    不远处,崔立的那些被暂时解除武装的手下们,被摁倒在地。贺兰军手起刀落,一颗颗头颅被砍了下来。

    惨叫声让崔立警觉,大感不妙。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了,他‘欲’张口求饶,却只能看到赵诚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