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在线阅读 - 第4章 故园 (七)

第4章 故园 (七)

    故园

    受惊的野鸭在湖面上飞舞,杂乱的鸣叫,翅膀在空气中挥动发出风声,扰乱人们的心神。

    饶是经历了无数场厮杀,看惯了敌人和朋友的鲜血,邵云飞却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紧张过。独臂颤抖着从腰间拔自己的火铳,那火铳却如生了根般,接连用力几次都无法拔出。

    扁舟上,火铳从一个行商打扮的刺客手中落下,无力地落入水中。

    堤坝上,武安国迷惑地看着湖面,他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是一个谁都无法相信的结果,包括刺客自己,他的手紧紧地捂在自己的胸口处,血,从手指间喷泉般涌出。

    “你-----!”,刺客不甘心地回转身,后背的血迹已经染红了大半幅袍襟。一把三眼火铳依然端指着在他后背,清烟缭绕。

    舟子模样的同伴给了刺客一个歉意的微笑,将冒着清烟的火铳缓缓移向自己的太阳xue,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大喝“武大人小心了,我等今天奉命来杀你!”。

    清脆的火铳声再次打碎湖面的平静。两具尸体同时落入水中,一抹暗红,缓缓从湖水中升起,在湖面上随着水波的涟漪,慢慢扩散。无人驾驶的小舟逐波轻荡,斑斑血迹在丽日中格外刺目。

    “那个舟子前几天我好像见过,他到处打听武大人的事,在湖面上兜了好几天”!船老大半捂着眼睛蹲在船头上,发出一句梦呓般的呻吟。

    寂静的湖面随着这声呻吟而热闹,人喊声,马嘶声。舟楫声,脚步声,瞬间如开了锅般响成一团。

    武安国遇刺的消息几天功夫就随着报纸传遍大江南北。关于刺客的身份,人们议论纷纷,关于这次武安国死里逃生的细节。很快也流传开了诸多版本。南北方大小报纸由于各自的出资人不同而一向不睦,这次,却出奇地保持了一致腔调,对派出刺客的幕后黑手大肆鞭挞。“禽兽不如,丧尽天良”。

    善于挖消息的写手们又将邵云飞出现于湖面上的原因挖了出来,朝廷派人替南洋土人撑腰的事情也不胫而走。报纸上又是一番热闹。有支持朝廷决策,赞赏大国气度者,更多的人写了文章讥讽,骂黄子澄等人沽名卖国。

    大明朝所有的热闹都被两声火铳给点了起来,有人暗中欢喜,有人暗中忧虑。各自打着算盘,计算着每一步的厉害得失。

    “陛下,武公安国虽举止狂悖,出言荒谬,却格守臣责,辅佐三代圣主皆有大功;如此公忠体国之臣世所罕见,陛下纵使不欲其挥霍国库。钓誉沽名,也应该将其交有司问罪,以正刑典。岂可做此不仁不义之事,效江湖匪盗下流之为”?御书房,文学博士方孝儒梗着脖子,气哼哼地递上一份奏折。

    “君之责,施仁政以爱民,臣之义,……”,又是这唱了无数遍的老腔调,建文帝心烦意乱地合上方孝儒的折子。顺手丢到书案上。武安国遇刺的事情已经过去七天了,七天来,没一件事情不让他焦头烂额。从朝廷到民间,无处不在指责那卑贱的幕后指使者,言辞之间。怎么听怎么像在指桑骂槐。几个权力较大的王叔更是嚣张,居然先后派了八百里加急快马前来询问武安国的情况,言语中已经流露出,如果武安国身遭不幸,他们将起兵清君侧的威胁。外边不安宁,内部的亲信也开始相互倾轧,彼此叱责对方先前几个政策处理失当,连当年父皇处置伯文渊的老帐都给翻了出来。眼前这个书呆子老师最为过分,居然写了奏折来当面骂自己卑鄙下流。

    “陛下,陛下你居然……”方孝儒看到建文帝摔了自己的奏折,怒火欲甚。双方有君臣之名,却亦有师徒之义。眼前这个弟子不思悔过,反而将老师的奏折摔了,这让自己的老脸向哪里搁?

    一直在御书房问对的周崇文见状,赶紧闪过身来挡在皇帝与方孝儒这对师徒之间,一边以眼神示意方孝儒注意君臣之礼不可逾越,一边笑着向几个入宫觐见的重臣解释,“这事的确非陛下所为,虽然那天几个蛮夷小国使者信口胡柴,说只知道武安国,不知有皇上,让人听了生气。但陛下乃天下共主,上承父之余烈,下负天下士林之厚望,腹能撑船,岂会容不下武公这国之干臣?况且杀了武公,对陛下有什么好处”?

    方孝儒被周崇文问得微微一愣,同时也意识到刚才自己愤怒过头,失了君臣礼数。后退几步,躬身赔罪道:“陛下息怒,臣等一时鲁莽,出言冲撞陛下,愿领责罚”!

    建文帝嗔怪地看了老师一眼,脸上的恼怒之意也渐渐平复。此刻不是君臣闹别扭的时候,刚刚开始逐步削番就闹出这么一挡子事,让几个番王有了闹事的借口。不知哪个混蛋拍的马屁!你要是下手,倒下得利索些,杀了武安国,朕给他身后哀荣,风光大葬便是!大不了朕亲自给他抚灵送棺!这下弄得不尴不尬,武安国一家闭门谢客,天下士林震动,诸王个个闹着朕抓凶手,朕,朕这个皇帝怎么当得这么倒霉!

    叹了口气,建文帝终于知道了父亲英年早逝的原因,这皇帝真不是好当的,远远不如当太子时自在。“罢了,大伙都坐下说话吧,朕已经派人去探望武公,一两天之内就能回来。刑部也采取了行动,派出了最得力人手全力缉拿幕后主使者。诸位都是国之重臣,此际还是稳住阵脚,辅佐朕渡此难关为正经”!

    “臣等当然愿意为陛下鞠躬尽瘁,但此时若不找出凶手来,恐难塞天下悠悠之口”!户部侍郎卓敬没有跟随众人就座,站着向朱允文劝谏,孤零零架着的官服比已经落座的众人高出老大一块。“幕后真凶找出来的时间越晚。越会授诸番王口实。眼下周、齐、代诸王联名上书,请陛下杀主使之人以谢天下。陛下若置之不理,难免会让人觉得陛下护短”。

    “放肆,区区一个小侍郎,怎能如此和陛下说话”!卓敬话音未落。兵部侍郎周崇文便‘蹭’的跳了出来,对卓敬大声叱责。

    朱允文瞪着眼睛,对兵部侍郎的出格举止视而不见。

    方孝儒皱了皱眉头,刚熄灭的怒火又给周崇文给点起。这个姓周的兵部侍郎,曾于北平书院毕业,又在洪武朝已故大学士吴沉手下做过书吏。为文和治政俱有独到之处。就是为人也忒地无耻。他在安泰朝与大学士尚炯沉臧一气,四处搜刮。建文登基,方孝儒本欲弹劾他贪污之罪。哪知道周崇文见机得快,将所有罪名都推到了一个远房方亲戚身上,并且站出来大义灭亲,亲手将那个亲戚绳之以法。后又主动交出了部分家财。自请处分。建文皇帝见他如此知道进退,只是小小惩戒了他一下,就又将他留在了身边。刺杀武安国的事如果建文皇帝真不知情,十有八九就是这个周崇文暗地派人干的,否则他也不会跳得这么欢。

    没等方孝儒想好恰当说辞,户部尚书齐泰抢先站了起来反驳,“周侍郎此言差矣。卓大人所说乃实情。此际我大明内忧外患,实在不可再让诸王与朝廷之间互相猜疑。陛下,臣以为,缉拿凶手一事,越早越好”。

    齐泰气周崇文嚣张,将‘侍郎’二字咬得格外的重。周崇文虽然甚得君崇,论官职毕竟也是个侍郎,并不比卓敬高出半点。

    “是啊,周侍郎怎能如此说话,武大人为国为民。天下谁人不看在眼里。”工部尚书周无忧在旁边帮腔,一口一个侍郎,提醒周崇文自己也注意身份。

    “陛下,臣听人说,画像上那两个刺客曾和周侍郎家的管家在酒楼谋面。周侍郎,不知你府管家是否还在,可否交给刑部一问”!海关总长朱江岩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质问。自从前去南洋宣读圣旨回来,姑苏朱二就一直告病在家,海关事务都交给了别人打理。今天下午是齐泰到了他家,硬将他拖到御书房来找皇帝替武安国讨说法。

    腾地一下,周崇文脑门上有大颗汗珠冒了出来,辩解的声音大而无力:“朱大人休要栽赃于人!天下长得相像的人有得是!我…我府管家刚刚辞工还乡,他做什么,与我有何关系.”说罢,眼睛不停地向黄子澄方向张望,希望他出面替自己解此困局。

    这下倒是不打自招了,众人已经明白是谁干的好事。肯定是眼前这个周崇文想拍皇上马屁,所以才派了刺客去杀武安国。没想到两个刺客中间有一个原是淮上灾民,见武安国如此赤心待其家乡父老,所以才在关键时刻救了武安国一命。辜负了东家对自己的信任,这个忠义的刺客也只有拔枪自尽一途。

    文学博士方孝儒再不想看周崇文表演,拍案站起,“万岁,事实已经明了!是周崇文暗杀重臣,蓄意陷皇上于不义之地,请万岁将其推出午门,明正刑典”!。

    “万岁圣明!臣…臣可是不愿见那个沽名钓誉的家伙拿着国库的钱给自己收买人心,所以平素才直斥其非。可,可,臣从来没想过要杀他.望万岁明察啊”。周崇文扑通一声跪倒在建文皇帝面前,大声哭叫,赌咒发誓的表清白。他恨不得打自己几个大嘴巴,今天齐泰等人明摆着是核计好了,步步紧逼,目的就是让自己乱掉阵脚,自己居然不小心着他们几个的道。

    就在邵云飞逗留在京城等候消息期间,孟加拉诸国来使节络绎前来向朱允文称臣,送上了大把礼物。建文皇帝自觉风光,在黄子澄等人的鼓动下,将邵云飞与徐辉祖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情报忘到了脑后。众使者在朝廷上几度提及武安国,说是孟加拉湾诸国臣民对此天下第一大英雄非常仰慕,又让朱允文心生疑惧,在御书房招集黄子澄等人商议对策。当时周崇文就献了这条暗杀计,理由是武安国功劳太大,明着杀了他恐怕天下震动。暗杀后还可以将罪责推到别人头上。建文帝与黄子澄当时对此计策不置可否,周崇文即以为二人默许了自己所为,旋即开始布置。邵云飞心中有事,在京城逗留时间较长,所以当他赶到洪泽湖时。刚巧刺客踩好了点,开始行动。

    废物!黄子澄心中暗骂,不得不站起来替周崇文开脱,“陛下,臣以为,此事因果尚未查明。不易早下定论。况且,纵是周家仆人忠心为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作主张去吓唬武大人,周大人亦属无心之过。反正武大人并未受伤,眼下危难之际。还是不要将此事传出了罢”!

    这怎么行!方孝儒、齐泰、卓敬等建文近臣皆将目光看向朱允文,希望他此时拿出点皇家气概,不要因私交而忘国事。与他们期望的恰恰相反,建文皇帝居然抬腿踢了周崇文一脚,笑着骂道:“滚起来吧,当朝大臣,如此哭哭啼啼像什么话。”然后抬头对着满屋子大臣谕示:“刺客是不是周府管家派的。目前还没弄清楚,大家不要相互猜疑!你们都是朕的肱股,应该团结一致才对。今天的事就此作罢,武大人受了些惊吓,朕从内孥里多拿出些钱来,给他压惊就是……”。

    这样也行?户部尚书齐泰瞪大了圆圆的眼睛望向方孝儒,文学博士方孝儒的脸都气青了,颤微微站起来,刚要反驳,又听建文帝补充道:“朕也为难。要知道几位叔叔们天天巴不得中原有事,巴不得见到朕有失德之处。这事处理不好,反而给了他们逼迫朕的借口,与国不利,以天下苍生为念。还是能让它被淡忘就淡忘了吧”。

    以天下苍生为念,七个字如泰山般将方孝儒又压回了座位上。建文帝从安泰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按当年朱元璋分封诸王以卫宗室的主张,几个番王各自拥有重兵。安泰帝得位手段不正,为了安抚诸位兄弟,默许了割据势力的形成。朱标活着的时候,番王们看在他是大哥的份上,对朝廷的命令还听一句半句。安泰皇帝一死,朝廷的旨意根本传不到番王领地上,最近的几个动作,无论是试行井田,还是收拢海上贸易,也都只是在皇帝直辖之所闹腾。这边管得紧,别处管得松,有些“不懂礼仪”的不肖臣民纷纷卷了铺盖向北方跑。各地番王的势力更加壮大,没有什么事情他们还要闹一闹,若真的承认了是朝廷上有人主使刺杀武安国,恐怕后果不仅仅是杀了周崇文这么简单。

    “依臣之见,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乃招回武大人,请他主持朝政,即塞了天下之口,又可以借武大人的威望震慑诸侯”,户部侍郎卓敬又站起来献上一策,默认了建文皇帝对周崇文的包庇。卓敬素有智者之名,曾向建文皇帝献策,恳请其不要急于打番王们的主意,而是通过分封番王的子侄们的方式,让危机在番王们的领地内化解。可惜这些策略皆不被建文采纳。

    “不可”!方孝儒与黄子澄同时站起来表示反对,彼此看了一眼对方,又都坐了回去。

    ‘你等当然不愿意武侯回来,他回来了,还能由着你们胡闹么’朱江岩冷冷地看着前边几个名臣,目光中充满不屑。

    君臣几个各怀肚肠,书房内突然显得有些冷清。就在这时侯,秉笔太监喊了声“启奏万岁,八百里急报”,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将一份牛皮封好了的密信呈上御案。

    朱允文扫了一眼封面上的落款,神情刹那凝重。匆匆忙忙拆开封口,将一张密折从里边取了出来。

    片刻过后,御书房的重臣们都知道了密折的内容,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消息,刚才让大家争吵不休话题的主人,武安国,丢了。

    建文皇帝派去的使者与地方官员一起拜访了武安国府,据地方官员介绍,从遇刺之日起,武安国在洪泽湖畔的临时居所就一直大门紧闭。洪泽湖北堤的检查修补工作也交给了以林达为首的几个学生来出持。大家都说武安国或者受了惊吓,或者劳累过度抱病于家中。没人见到他出来走动,就连武府的佣人,出来的次数都越来越少。

    随从人员在武安国家门前扣了半天门环,都没见有人出来开门。使臣与地方官员觉得事情有异,几度叫门不应,无奈破门而入。若大个院落空空荡荡,早已没了人影,满院落瑛,雪般铺了一地。

    使者和官员问遍左邻右舍,皆曰未见武府有异,余情一概不知。第二天有意再问,几个邻舍也不知去向,如湖面上偶然泛起的涟漪般,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