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二章 被两支箭射中

第四百八十二章 被两支箭射中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还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能感觉到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他们也能感觉到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比丘们,既然如此,那么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与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或众生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区别呢?”

    出家弟子们说:“世尊,我们以您所说的正法为修行的根本,您是带领我们解脱的引路人、导师,您是我们的皈依,世尊,如果您能为我们解答刚才您所说的那个问题的话,那就很好了,我们听闻您的教导后,就会时刻忆念您所说的正法,并按您的正法去修行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会悲伤、疲惫、哭泣、捶胸哀嚎,他们会被这些悲哀的情绪迷惑、扰乱,他们有二种感受:身体的感受与内心的感受。

    比丘们,就犹如有一支飞箭射穿了一个男子的身体,紧接着又有一支飞箭射穿了这个男子的身体,这个男子就被二支飞箭射中了两次,身体感受与内心感受就如同射中那个男子的两支飞箭。同样的,比丘们,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就会悲伤、疲惫、哭泣、捶胸哀嚎,被悲哀的情绪迷惑、扰乱,被身体感受的飞箭与内心感受的飞箭射中,当然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也会厌恶憎恨痛苦,也会生起厌恶憎恨的烦恼,或者潜在的厌恶憎恨烦恼也会伴随在他们的左右,让他们随时都可能生起厌恶憎恨的烦恼。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喜欢那种给他们带来快乐、喜悦的事物,就会非常喜欢那种带给他们欲望满足的事物。为什么呢?比丘们,因为还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或众生,他们不知道、不明白除了沉迷、沉溺在欲望、快乐、喜悦之中,能够暂时让自己缓解、忘记、摆脱痛苦的烦扰之外,还有根除、灭尽痛苦的解脱之法。当他们沉迷在欲望、快乐、喜悦之中的时候,他们就会生起贪欲、渴爱的烦恼,或者潜在的贪欲、渴爱烦恼就会伴随在他们的左右,他们随时都可能会生起贪欲、渴爱的烦恼。

    这些世间人或众生,他们不知道、不明白感受的生起、灭没、滋味、祸患、解脱(明白感受的生起、灭没就是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感受的滋味、祸患、解脱解释,见第二百三十八章),就算他们处于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他们也会陷入无智、无明的烦恼之中(无明解释,见第一百九十八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苦不乐的感受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他们没有开启熄灭、除灭烦恼和痛苦的解脱智慧,一旦他们生起快乐、痛苦的感受就会继续的产生烦恼和痛苦。

    他们感觉到快乐的感受就会被快乐的感受束缚捆绑,他们感觉到痛苦的感受就会被痛苦的感受束缚捆绑,他们感觉到不苦不乐的感受就会被无智、无明束缚捆绑,比丘们,如来就称这些世间人或众生为:「被出生、衰老、死亡、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束缚捆绑,被烦恼和痛苦束缚捆绑,没有受到圣者教导的世间人或众生。」

    然而,比丘们,那些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不会悲伤,不会疲惫,不会哭泣,不会捶胸哀嚎,他们不会被悲哀的情绪迷惑、扰乱,他们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身体的感受,也就是说:他们只有身体的感受,而没有内心的感受。

    比丘们,犹如有个男子,他被一支飞箭射穿身体,紧接着第二支飞箭窜过来却没有射中他,那个男子他只被身体感受的飞箭射中。同样的,比丘们,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不会悲伤,不会疲惫,不会哭泣,不会捶胸哀嚎,他们不会被悲哀的情绪迷惑、扰乱,他们只有身体的感受,而没有内心的感受,比如他们身体受伤的时候,只有身体疼痛的感受,而没有内心痛苦的感受。他们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身体的感受。当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不会厌恶憎恨痛苦,不会生起厌恶憎恨的烦恼,或者不会有潜在的厌恶憎恨烦恼伴随在他们的左右,他们不会由此生起厌恶憎恨的烦恼。当他们接触到痛苦的时候,他们不会喜欢那些给他们带来快乐、喜悦的事物,也不会沉迷在给他们带来欲望满足的事物之中,这是为什么呢?比丘们,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他们知道、明白除了那些给自己带来快乐、喜悦的事物,除了那些给自己带来欲望满足的事物,能够暂时让自己缓解、忘记、摆脱痛苦的烦扰之外,还有能够根除、灭尽烦恼和痛苦的解脱之法。当他们不执着和挂念快乐、喜悦、欲望的时候,就不会沉迷在快乐、喜悦、欲望之中,就不会生起贪欲、渴爱的烦恼,或者潜在的贪欲、渴爱烦恼就不会伴随在他们的左右,他们就不会生起贪欲、渴爱。

    他们知道、明白感受的生起、灭没、滋味、祸患、解脱(明白感受的生起、灭没就是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感受的滋味、祸患、解脱解释,见第二百三十八章),就算他们处于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他们也不会陷入无智、无明的烦恼之中(无明解释,见第一百九十八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明白不苦不乐的感受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他们已经开启了熄灭、除灭烦恼和痛苦的解脱智慧,他们接触到令人快乐、痛苦的感受不会产生烦恼和痛苦。

    他们感觉到快乐的感受不会被快乐的感受束缚捆绑,他们感觉到痛苦的感受不会被痛苦的感受束缚捆绑,他们感觉到不苦不乐的感受不会被无智、无明束缚捆绑,比丘们,如来就称这些圣弟子们为:「不会被出生、衰老、死亡、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束缚捆绑,不会被烦恼和痛苦束缚捆绑,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

    比丘们,这就是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与世间人或众生的不同,这就是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与世间人或众生的差别和区别。

    经常听闻圣者教导,已经开启解脱智慧的圣弟子们,不会执着和挂念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这就是圣弟子与世间人或众生的差别。

    已经受到圣者教导的圣弟子们,不会喜欢令人快乐、喜悦的事物,也不会不喜欢令人厌恶、憎恨的事物,他们不会被快乐、喜悦、厌恶、憎恨等等喜怒哀乐的情绪扰乱内心,对于他们来说顺利、满意、舒服、挫折、失望、受苦都已经放下,都已经不再执着和挂念,对于他们来说顺利、满意、舒服、挫折、失望、受苦都已经被摧毁、灭尽、消失,都已经不复存在。他们从喧嚣嘈杂的世间解脱出来,他们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灭尽了生死轮回,到达了解脱的彼岸,他们进入了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