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环境之少时家有可用的相机
书迷正在阅读:炸翻侯府和离后,被王爷掐腰猛宠、网游之天域降临、太子家的多子石榴精、始于“足”下、傲慢与偏见之玛丽亚不是玛丽苏、天降锦鲤宝宝,我在荒年旺家添财、苟在神诡世界求长生、前夫宠妾灭妻?我怒踹渣男转嫁厉王、灵境探索者、一丝凉意新书
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照相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 那是因为从我有记忆开始(其实从现存的照片来看应该说从我出生开始,只是那个时候的事儿我没记忆,又不能乱编,所以把时间点放在了有记忆开始),在父母认为很重要的节点就会领着我们去照相馆照上一张相。 我完全记不起来那个时候去照相馆照一张相需要多少钱了,但相对比较起来肯定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这个相对比较是和当时我能记得的物价对比的,毕竟那个年代猪肉才几角钱一斤,而几角钱绝对是照不下来一次相的。 一般情况下,这种照片都会在左上角或右上角写上日期,有的时候还会写上几个字来说明照的理由(也有的是写在相片的下边或右边,用一长条的位置专门留出写字的地方,有没有在左边或上边写字的我不知道,至少我保存的这些相片中没有这样留的)。比如上一章发的那个写着“77.9.4”“学习好”的那个背着小书包戴着红领巾的照片,记录了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情景。 从照片中也可看出来很多东西。 比如我是(19)77年入学的。 比如我那个时候在换牙。 比如我们那个时代上学时书包里是不需要装多少东西的,和女儿上小学时那个大书包比简直可以说空手上学(夫人把女儿好多小时候的东西都扔了,等我发现时她已经把有些年龄段的东西扔得很彻底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肯定有些东西等她长大了会引起回忆进而变得更为珍惜的)。 再比如可以肯定我是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入队只是个仪式,基本上全班都能入。那个年代入队需要申请,每次只有几个人。我记得直到5年级毕业时还有同学没入的。 现在写到这里耳边还会响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旋律。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怀念我的白衬衣蓝裤子和白球鞋,那是我小时候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标准着装,无论是运动会还是开学典礼甚至劳动都是要求穿这套,多年如一,直到上初中都没变过。 和现在孩子没法比,至少现在他们还有校服和运动服两种选择。 一般像这种专门去照相馆(或是景点专门照相的地方)照相然后在照片上直接题字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看到的时候引起许多回想,让我们想起许多信息。 那个时候的照相馆照相师傅水平可真不是一般的高,我留下的照片中几乎没有虚焦的,更神奇的是没有闭眼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照出来的。 就连那些景区中的照相师傅技术也很高。 现在翻看那些影集,可以确定有些经历如果没有照片就不会再想起来。 比如这张照片让我们知道我们曾去过杭州西湖的虎跑泉。同时还会回忆起来,那个虎跑泉里可以扔硬币,扔完后硬币不会很快沉底,可以打着旋儿,在水面上漂上好半天。 当然最后肯定是要沉到池底的。 池子底下那众多的硬币说明了有很多游客在扔,有的还扔了不止一个,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当年我的想法。 比如有张照片让我们知道我们曾去过三潭印月。作为“西湖十景”的这个景点因为很容易和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有关联而常常被人把字弄混,但有了这个照片基本上就不会弄错了。 是啊,在西湖边上天天照相的人能弄错吗? 比如被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东方园林之冠“的苏州的拙政园。可惜当年去的时候太小,对那里的亭、台、楼、阁、榭根本就没意识。 但因为去过,所以看到别人的游记仍然很亲切。 和这个类似的还有苏州的留园。 比如建于南宋时期现位于无锡的因园中有许多池塘和水道而被称为蠡园。看到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妹妹曾在杭州西湖边上认真告诉她二哥,你要小心,不能掉水里,她小时候就掉水里淹死了。 比如有张照片让我想起了当年爬六和塔时,我跑得很快。六合塔从外部观看,有13层,实际塔内是按级算的,只有7级,每两层为一级。看到这张照片让我一下子回忆起我跑到顶级后看到他们还没上来,然后跑下去找他们,发现他们连一半还没上到,再继续跑上去,然后再下来,再上去,跑了好多来回。记得当时有姥姥在,好像她还说还是小宇体力好之类的,现在看到照片才想起来,也只有看到照片才能想起来。现在让我再爬13层不知道得休息几次,但肯定的是绝对不能上下不停地跑了。 为了检验一下记忆,我还特意在我影集中找到了这张姥姥当年去苏杭时留下的照片,是她和大舅一起照的,可惜这个没写上日期。许许多多的往事就是这样慢慢牵起一根带起一串地回忆起来的。 另一个觉得照相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的原因是父母经常会带回来一部相机,然后领着我们照相。 这种照相有时是很随意的,并不一定是什么节日,比如我记得他曾领我们去一中照了许多相,相片中的我戴着八角红军帽,腰扎皮带,前边别着一只木头手枪(当年我们叫大肚匣子,这支手枪枪管最前边钻了一个小洞,可以把拆下来的鞭炮单个放上然后再点燃),一切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照片中后排中间的那个人是我的老舅,我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照片中,这么说并不准确,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词儿。 我想表达的就是我只记得了他的容貌,但不记得其他了。其他的记忆是来自父母的讲述。 他学习很好,在当年的小城就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但他说没考好,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想要重考。家里人都不同意,毕竟从来没出过大学生,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就是大学生,没什么专业区分的。 不怪他们没见识,大学生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一般一个县城每年能考上几个学生就不错了。 但父亲的见识不一样,可惜那时候他在上海领着弟弟看病,信息沟通也不流畅,等他回来看到老舅的学习笔记之类后深为惋惜,说如果他在家肯定会让他重读的。 没有如果。老舅是被医院误诊的。 对我来说他只留在照片中了。 还有一张照片就是前文我说过的崔大娘一家,最右边的那个就是给我画过少林寺的老哥。他们身后的房子就是我们当年住过的样式。老哥身后那个我们当年叫下屋,其实我更愿意叫吓屋,里边很黑,没有窗子。崔娘家的下屋里有豆饼,是个和桌面一样大的圆饼状的东西,下图那个东西就是。是大豆榨油后所剩下的油饼,可做饲料、肥料,人也可以吃,我们有时候就跑进去弄一点吃。 那照片让我回忆起当年在海伦县时的家,那时每家都是用板障子圈起来的小院。 从板障子开一个简易的小门,进去后是一个很小的院子。我家的是几垄菜地,然后院子的东北方靠近屋门左右的位置是一棵刺梅花树,上边有刺,不止一次地扎过我。院子的西侧是一个鸡窝,家里当年应该是有几只鸡在下蛋。室外的卫生间在下屋的墙角处。 进到屋子后基本上就是厨房。先是一个水缸,上面盖着几块木板拼接的用两根木棍穿带而成的圆形水缸盖,紧挨着水缸的是一个当年我们叫做碗架子的上下两层的柜子,挨着这个碗架子的应该是一个装米的柜子,柜子的对面是一个土坯搭建的简易灶台。 这就是当年的厨房。 然后从厨房可以进两个屋,其中一个是我当年的小屋。屋里很小,只有一扇门,一扇窗户,比单人床大不了多少的一铺坑,靠墙的一面有个隔板,上面放着我的两个装书的木箱。小屋窗下的外边就是灶台,当年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压煤,这应该是技术活儿,湿度要适合,太干了晚上容易烧完,太湿了容易把火压灭,这两种情况第二天都要重新引火(早上引火绝对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活儿),只有干湿适度才可以在第二天早上用一个叫炉勾子的东西沿着灶台中间一个叫炉箅子的东西来回勾几下让炉中的火燃烧起来。 炉勾子是一个由粗铁丝弯成的,一头弯成90度的弧形,一头弯成像耳朵的形状,是为让灶台里的火燃烧得旺一些的专用工具。炉箅子和现在马路边上下水道用的那种方形下水盖比较像,用处就是在煤的下方有一处流通的地方,同时还方便煤燃烧后形成的煤灰有个掉落的地方。 总之,没见过的人凭想像是想不出我小时候家里的炉子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用的。 另一个是大屋。一铺通炕,炕边是个炕琴。地下的西侧是两个木头柜子,其中南边的柜子上着锁,北边的柜子装着全家换季的衣服。 靠近窗户那边是一张桌子,当年写作业、吃饭什么的都在那里。挨着桌子的是一台脚蹬的缝纫机。屋内地中间是一个不很深的菜窖,菜窖上边是几张木板的盖子,里边在冬天装着土豆。 靠近炕边的地上也有一个炉子,接着炉筒子,为了冬天取暖。 房子的屋顶是茅草铺的,每年都得上去整理一下,要不第二年就会漏雨,当年我们还有个扒炕抹墙假,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季节,天气已经变暖但雨季还没有到来之前。 之所以我们学生也跟着放这个假是因为老师们放。 老师们住的房子也都这样,也需要每年整理。 那时候我最高兴的不是假期,因为上学也不累。 而是在扒炕抹墙的时候,会用一个二踢脚向炕里崩,我曾虚心问过父亲,这是干什么。得到的回复是烧了一年的炕,里边的烟道壁上会挂上烟灰,影响散热,冬天取暖不好,炸一下子把灰震掉。 点那个二踢脚时是我整个扒炕抹墙假期里最快乐的时刻了。 现在的孩子应该是如听天书吧。 我小时住的房子是整个一排的,并不像现在的别墅是单独四面圈成自己的院子的。我们只能圈三面,所以我们和左右两家中间也是用板障子隔开。 我家的左邻姓高,家里的女主人我叫王姨,对我也很好。 我凭记忆画出来了一张平面图。时间太匆忙,精校时我再画一张准确点的,应该说大致的东西没有差,基本上我当年住的地方就是这样。 图中灰色加上绿色的部分就是我家,浅灰色部分是屋子里。 现在看来,家里常有相机照相除了能留下大量照片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觉得出去玩儿带个相机是一件很正常的标配。就如同我看书必须要拿一支笔一样。 这种出去玩儿要带个相机的感觉和操作让我和别人比就多了许多记忆。因为当年不像现在,可以人手一台相机(手机),随时记录下各个场景。 那时候的相机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先不说一台照相机很贵,光是摄影技术就会难倒一大批人。在手机照相功能强大之前,所有用照相机拍摄都绝对是门技术活儿。那个时候的光圈快门都是需要手动的,而且因为无法即时可见,基本上照成什么样儿只有天知道,特别是合影,有没有人闭眼有没有人表情差有没有人瞬间转头或是不小心被前排的人挡住一部分那都是听天由命的,只能洗出来才知道。 再说胶卷,一卷120的胶卷最多只能照16张照片,如果选的尺寸大一些,只能拍10张,然后就得再换胶卷。只能谨慎更谨慎。 站好了,摆好了姿势,这边喊着,那边才能按下快门。 照完后,还得找地方冲洗扩印。 绝对是一笔大开支。 因此,当年的摄影是小众的。 之所以把这节的标题也写上了环境之少时家有可用的相机,是想说明我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仅是当年的那些照片,还有使用相机的意识。。 这个是最重要的。 让我知道了重要点儿的活动是需要相机留下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