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万历新朝在线阅读 - 第七节 原来是我老婆

第七节 原来是我老婆

    北京紫禁城慈宁宫

    林洲分别在慈宁宫和坤宁宫给李太后和陈太后请安。这李太后是万历皇帝的亲生母亲,当初李太后在裕王府里是一个侧室,但是作为正妻的陈太子妃(因为嘉靖皇帝信奉蓝道士的‘两龙不相见’的吉言,至死都没有立过太子,但是实际上裕王一直都被当作储君来培养的)

    生育两个小王爷都夭折了,而后来的李彩凤(即李太后)却接连的生下了长子朱翊钧,次子朱翊朗。后来的万历皇帝即位后就封了两宫太后。万历皇帝也是要把陈太后当作亲生母亲般看待的。所以皇帝每次都要给两宫太后请安。

    李太后在万历皇帝大婚之前对皇帝的教育问题抓得很严,经常考教皇帝的学习。加上太监冯保也对皇帝很是负责任,经常地督导和劝谏万历皇帝。(也可能是太认真负责的缘故,冯保对万历皇帝很是严格,经常弄得皇帝很是不高兴,这也是导致万历皇帝忌恨冯保进而要对他清算的原因之一吧)。

    林洲给两宫太后请完安后,就带着一行人去了文华殿的方向。

    北京前门大街张居正府邸

    “叔大,皇上真的要把何心隐那个疯子给押解进京吗?”

    “内阁的文敕你不是也看到了吗?这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而且语气也是很严厉的。”、

    “皇上怎么会突然的想起这个人来?听说皇上自从醒来后性情变得比原来要好多了,是不是真的”问话的人语气很急切地说道。

    “我也不知道,我今天还没有见到皇上呢!”张居正听到那人说的话后有点不满,“时良兄,切不可私议圣上。”

    “我也是听宫中的传闻,也不知是谁传出来的说昨日皇上在文华殿呆了一天,就是连晚膳也是在文华殿中用的。”

    “哦,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啊?”张居正很是纳闷,作为皇帝的老师最近因为要清查田地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对于皇帝的课业多有疏忽了。

    “昨天,皇上让翰林院的人把历年的奏章籍册,尤其是正德年到现在的奏章籍册要的最是详细。忙得翰林院的一帮子人昏天暗地的。”

    张居正听后顿时感兴趣起来,他想知道皇帝自昏迷后醒来就去查阅的奏章籍册都是什么的内容,于是问道:“那皇上都是看的些什么方面的奏章籍册?”

    因为在翰林院中存放的那些历年来的奏章籍册都是分门别类的放好的,以便以后编撰史书,或是留着以后的文武百官来查阅方便。从弘治皇帝开始起,官员们的奏章文书和官员的述职报告之类的籍册都交由翰林院来掌管了。这样也方便帝国的官员们能更加方便的参考和查阅。

    “哪一个方面的都有,听他们说有关财政和军事方面的奏章籍册是最多的。皇上重点的要找嘉靖三十年至今的朝廷赋税收入和军事军情方面的。”

    “看样子皇上想推行新政的,皇上大婚前从不对国事有所兴致,现在如此的想了解国事依我之见是好事,当对我等的新政推行起到正面的作用的。”张居正淡淡的说道,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无比的高兴得。自从万历六年的“夺情”事件以来,朝廷上下均出现了分裂的状态,对于现在所实行的一鞭法京官与地方官员之间多有冲突。甚至于许多的皇亲国戚连番的上京,聚集于皇宫外痛哭反对此法。因为丈量田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加上地方官员的等待和观望,丈量田地的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的状态。

    “此话怎讲?”

    “你看,皇上昨天看了许多的奏章籍册应对目前朝廷所面临的财政困难有所了解,而至今都没有听说皇帝把那些个资料归还翰林院,这说明什么?”张居正严肃的问对话之人。

    “这能说明什么呢?不就是没有归还那些奏章籍册吗,翰林院又不是急着要,再说每一个借阅的官员不都是放了好几天才还得吗?这有什么啊!”说话之人有点不同意张居正的说法,仅凭这一点就草率的下结论有点太武断了。

    “不,以我对皇上的了解,只要是没有弄明白的事情,皇上总是会追根问底的。当看到自嘉靖年至今的朝廷财政状况,皇上会无动于衷吗?”张居正似乎是在问那个叫印川的人,确是又接着说道:“不会的,皇上一直都是在关注新政的进展的,在乾清宫中每次关于新法的推行都是非常关注的,现在新政遇到了困难,我想皇上应该在评估新政推行的风险吧!当看到朝廷如此的财政状况和历年来各地官员所呈之官绅劣迹,皇上岂能容此状态僵持下去,不日当有变化。”

    “不愧是叔大,从点滴处就能得此全面的分析,在下佩服,佩服之至啊!”

    “哪里,我只是平日里跟皇上接触的比较多罢了,对了福建的田地丈量怎么样了?”

    “少南兄已经差不多已经都丈量完成了,就是土地如此贫瘠的省份,也清查出了两百多万亩的隐匿私田,要是在全国实行的话不知要清查出多少田产出来?”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现在只是在东南几省的局部地区来实行就已经遇到很大的反对声音了,要是在中原地区的话困难将是难以想象的。中原地区集中了整个大明王朝几乎一半的达官贵戚,哪一个不是当地豪强,京中官员家中田产多者比比皆是,实行起来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强烈的抵制的。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啊!

    在张居正府邸中的人即是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的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今湖州市区环渚乡槐溪村)人。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水利问题专家,潘季驯四次治河,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隆万之际,黄河和淮河,经他治理后,“两河归正,沙刷水深,海口大辟”,使黄、淮、运河保持了多年的稳定。著作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因为在张居正死后对朝廷清算行为看不下去而上疏明神宗说,“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皇帝看了不高兴。后被御史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十六年,黄河大患,以给事中梅国楼等荐,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十九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次年,以病辞休。归后三年卒。其仕途生涯四起四落,但是为人正直,为民所请所以素有清明,其所治之水利工程方法即使是三百多年后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也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北京紫禁城御花园酉时

    林洲在文华殿呆了一天的时间,午膳和晚膳都是在文华殿用的。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嘉靖以来的奏章籍册,使林洲对明朝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印象。如果想要改变历史的宿命,林洲总结了需要重点改革的几点,否则根本就无法扭转历史的惯性。首先就是贫富差距,社会财富分配的极不均衡,极不合理,极端的两极分化,造成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极端贫瘠,当他们不反抗会饿死,反抗虽会被以谋逆罪处死,但还有一线生机时,他们就会奋起反抗,社会结构也就失去了支持力,崩溃成为不可避免。这是明朝晚期农民起义频繁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疯狂的土地兼并则是造成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冗兵冗员,由于历经了两百多年,宗室及官员的数量在急剧的扩大。这样就造成了朝廷的财政支出不足,于是就加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从而使的官民关系紧张,兵变民变增多以至于最终拖垮了明王朝。

    三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明后期正处于小冰川时期,各种灾害频发,由于国库空虚赈灾不利人民流离失所饥不裹腹。这也是后期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四是金融政策,明朝晚期实行的是银本位的金融政策,由于对外贸易的繁荣使得白银进口入超加剧,在粮食供应关系失衡的背景下,物价飞涨,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导致了整个经济的崩溃,更深的加剧了本来就已经动荡的政局。于是大明王朝在这么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灭亡了。至于蒙古和女真等外部威胁,其实是因为内部的虚弱给他们以可乘之机而已,并不为虑。

    虽然在大学的课程里只是粗范的学习了一点什么《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思想概论》等等的东西,加上自己在网上灌水畅游而得来的知识,林洲自己也认为差不多就足够了。只要解决了这几个方面,未来未可没有奇迹发生的。

    坐在钦安殿月台的椅子上,林洲揉了揉有点头痛的脑袋上,今天看了整整一天资料眼睛也有点痛了。这时候已经天黑了,不过还能模模糊糊的看见远处的人影来。林洲刚刚睁开疼痛的眼睛就看见不远处一行人走了过来了。前面是一个小太监领着,中间是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她不是宫女。因为在灯笼的微光下穿着一身嫩绿的云锦长裙,头戴凤钗的打扮配上五官精致的脸蛋显示出天生的丽质和雍容华贵来。

    “王德,那边来的是谁啊?”林洲有点好奇的问身边服侍的太监。

    因为是看资料有点累了想要自己安静安静,所以来御花园休息一下也没有带太多的随从,只带了三四个随从。

    “万岁爷,那是恭妃皇后娘娘”。

    “哦,原来是皇帝的老婆啊!”林洲心里一愣,“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也是已经很漂亮了,跟后世的那些个什么青春玉女比起来多了许多的清纯与天真。看来做皇帝还是不错的。”林洲有点儿心猿意马起来,不由得意yin起来。

    现在的万历皇帝虽然表面上只有十七岁,但是林洲的前世可是活了二十五六年的。虽然在学习上是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也拿到了机械工程和船舶制造两个有高难度的学历文凭。可能是读书塞住了脑子,在情商上林洲是一个彻底的白痴,大学四年竟然没有一个女朋友。当然啦,也就没有什么恋爱的经历了,毕业后整天的东奔西走的也就没有了时间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了。所以现在自己平白的了一个这么漂亮的老婆,心里高兴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