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朔风疾在线阅读 - 第475节 后记(上)

第475节 后记(上)

    第475节

    共和五年(1649年),南京官军攻克广州俘杀绍武皇帝,又以“迎皇上、清君侧”的名义杀入广西追击永历皇帝,大同联邦提出依照《南京条约》实行广州自治、开放口岸,南京朝廷以地方秩序混乱为由婉言拒绝。

    英格兰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出兵镇压了苏格兰保王军,将国王查理一世带回伦敦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并宣布英格兰为共和国,从此独揽国政走上独裁道路。

    当年二月,大同联邦西征军攻克罗刹国东部重镇喀山,随后沿伏尔加河南下与书库尔率领的土尔扈特人、云荣引领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军队会合,四月,联邦政府下达政令,任命云荣为喀山总督,另在乌拉尔山以东建新疆行省,任命书库尔为统领,五月,大同联邦与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正式结盟,双方联手在斯摩棱斯克、博诺基诺两战大胜罗刹军,兵锋直指莫斯科。消息传出,欧罗巴诸国震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迅速出兵罗刹国,并遣使通告西征军——大同联邦接受东罗马神圣帝国皇帝封号,同时打着十字军的旗号西进,这是对土耳其苏丹陛下的挑衅,必须退兵回国,否则立刻开战,与此同时,瑞典王国的军队也悄悄逼近西征军。

    云荣察觉危险,迅速赶到莫斯科密谈,罗刹国阿里克谢沙皇走投无路,被迫签订通商条约,并割让原属喀山汗国的土地换取大同联邦的保护,瑞典王国随后也与王昉签订了一份满意的通商协议,承诺保持中立。八月,大同联邦与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罗刹国同时向土耳其宣战,并拉拢其附庸、原属金帐汗国一系的克里米亚汗国倒戈,土耳其大军外强中干,战争打了不到两个月便一败涂地退过黑海。

    战事结束,邓若水神父陪同东正教牧首赶到罗马,向教皇进献战利品和土地券书——压倒东正教、打垮异教徒,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呀,罗马教廷一片欢呼,英诺森十世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授予大同西征军“圣十字军”称号,并勉励西征军再接再厉收复君士坦丁堡——云荣当然不听这套,西征军获胜后迅速退守喀山,以后数十年间以此为据点支持西罗刹公司在欧罗巴大做生意,但欧罗巴诸国之间矛盾重重,相互之间战争不断,土耳其人也为了复仇屡屡挑起战端,西征军为保护本国商业利益不得不请求联邦政府增兵,军队最多时超过十五万人。

    共和六年(1650年),郑成功诱杀郑联,驱逐郑彩夺取厦门,岛上的大同商人遭到屠杀掳掠,大同联邦随即报复,江西高等法院判决郑芝龙抢劫、杀害平民罪成立,经最高法院核准在南昌执行绞刑,郑成功从此与大同结下死仇。

    共和七年(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严厉的《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出英格兰及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使用英格兰籍船只装载货物,目的显而易见是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

    共和八年五月,两艘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一艘联合欧罗巴公司商船企图穿过多佛海峡被英格兰战舰击沉,这成为第一次英荷战争导火索,荷兰议会立即向英格兰宣战。云荣也从喀山赶到阿姆斯特丹,拿出联邦政府密令,命令德-奈特率领正在欧罗巴训练的联邦舰队、联合舰队投入战斗。

    荷兰执政威廉二世亲王两年前英年早逝,遗腹子威廉三世尚在年幼,荷兰进入无执政期,议会随意裁撤常备军导致荷兰海军只能匆忙征调商船应战,开战之初便陷入被动——荷兰不缺乏熟练的水手和战斗的勇气,但缺乏必要的训练,而英格兰舰队训练有素,战列线战术打得有声有色,连战连胜后封锁了荷兰沿海,次年,荷兰卓越的海军统帅特罗普在一次反封锁战中阵亡,荷兰彻底丧失制海权。

    战争是残酷的,荷兰海上贸易急剧萎缩,大批人员失业被迫另谋生路,阿姆斯特丹出现上千间房屋无人居住的景象,英格兰同样损失惨重,地中海舰队被范-盖伦率领的荷兰海军分舰队击败,地中海贸易全面停滞。年轻的大同海军也为成长付出沉重代价,联邦舰队、联合舰队仅有的八艘战列舰中的五艘以及其他二十多艘主力舰被击沉,另有分舰队统领林飞鱼、小川英健以下五百余人阵亡。

    共和十年(西历1654年)四月,荷兰与英格兰签订《威斯特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战败同意遵守《航海条例》,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但由于云荣以联邦政府没有授权为由拒绝去伦敦,《和约》少了一方签字更像是无效协议——海军惨败的消息传到大同,参众两院愤怒了,以绝对多数通过总理府的提案:冻结英格兰在联合亚细亚公司的股份,增拨一千万元海军重建军费,派兵进入廓尔喀、锡兰,向莫卧儿帝国提供军事援助。

    共和十一年(西历1655年)五月,范-盖伦将军受荷兰议会委托率领联邦舰队、联合舰队残部返回远东,同船还携带了数千名出外谋生的荷兰人。大同联邦大都督府立即下达命令:委任范-盖伦为联邦海军提督,增建旅顺、登州、海州三个军港,战列舰扩充到十五艘,其他主力舰再增加四十艘——联邦海军从此进入漫长的重建期,没有余力维持南方海面秩序。

    共和十四年(1658年),加冕国王不到一年的克伦威尔去世,查理二世复辟,英格兰政局出现动荡,这时,大同与荷兰也在巴达维亚展开密谈——荷兰议会说服东印度公司放弃福摩萨和对大同的海军贷款债权,希望以此换取大同联邦的援助,而大同联邦政府对台湾不感兴趣,要求荷兰尽快结清大同为保卫荷兰已发生的军费,并对今后因此发生的债务提供担保,双方诉求差距太大,只好不断向上面请示,谈判时断时续,取得共识遥遥无期。

    共和十五年(西历1659年),吴三桂攻入云南,永历帝逃亡缅甸,至此除少数地区还有残明武装抵抗外,云、桂、贵、闽、粤五省基本落入南京朝廷手中,但南京朝廷的官营经济搞得一团糟,鱼米之乡的江南、浙江日益疲困,竟然还出现饥荒,洪承畴养不起军头,索性许他们在地方自筹粮饷。吴三桂的兵最多,占据的云南、贵州却最穷,一时陷入困境,手下谋士方光琛不愧在大同混过,献出富国强兵之计:结好大同以引进工商;发行铜钞以搜敛民财;开放百业以增收商税;疏通商道以广征关钞。吴三桂一一采纳,他的亲眷、部将立刻像狼一样扑向云贵各地大做生意,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广西的孙延龄随之跟风,南中国似乎突然走进新时代。

    共和十六年(西历1660年)初,郑成功起兵十八万走海路北伐,五月合会舟山的张煌言部在长江口击败大同联邦的崇明水师协,随后攻崇明、上海不克进入长江,六月在瓜州、镇江先后大败江北民兵和南京官军,沿江州县的南京官员见势不妙纷纷献城投降,郑军势如破竹包围了南京城。洪承畴的主力在南方,无力坚守南京,急忙向扬州的李槐求救,这时,郑军却在南京城下休整十余天无所作为,给了江北动员预备兵和调动兵力的时间,八月上,上海守备梁化凤首先率领三千民兵杀到南京,紧接着徐州提督噶尔图率领骑五镇、步六镇渡过长江。郑军措手不及被杀得大败,撤退途中又被武昌水师协、崇明水师协前后夹击,损失精锐五万、战船数百才逃出长江口,张煌言所部也被打得一哄而散,江南、浙江再无成建制的残明武装。

    洪承畴侥幸逃脱一劫,恨得咬牙切齿,捕杀了张煌言等大批忠于故明的志士,次辅钱谦益与残明势力藕断丝连,唯恐受到牵连,索性伙同一帮江南士绅叛逃江北,从此脱离官场专心治学。

    共和十七年(西历1661年),困守厦门的郑成功为寻找出路率精锐二万五千人、战船数百艘东进,四月在台湾南部登陆,赤嵌城的荷兰人力战不敌,被迫献城投降。郑军迅速分兵一部扑向台湾北部,而以主力包围泽兰城,但福摩萨总督揆一拒绝劝降,率领千把荷兰男女死守泽兰城,同时派人向巴达维亚求救。八月,十多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进入台江,郑家舰队以绝对优势将其击退,巴达维亚派来的信使却趁乱进入泽兰城传达命令——免去揆一的福摩萨总督之职,放弃福摩萨并撤走全部荷兰人。揆一不肯从命,坚持到十二月才向郑军投降,郑成功很大度地释放了投降的荷兰人,揆一不服气,出海不久又转向台湾北部。

    台湾北部是十几万大同移民的聚集地,建有共和、自由两座坚固城堡,大同驻台大使彭大顺、副使施琅毫不畏惧郑军来犯,率领民兵海陆出击,数次击退郑军登陆,揆一带领百余荷兰青壮赶到后防守更加严密,郑军屡战失利,退回台湾南部与主力会合。

    共和十八年(西历1662年)正月,大同联邦与荷兰迫于台湾形势不断恶化,两国政府相互让步达成协议——双方已发生的债权债务全部冲抵,今后大同海军为保卫荷兰所支出的军费由大同联邦承担七成、荷兰承担三成,荷兰同时支持大同没收英格兰在联合亚细亚公司的股份作为战争赔偿,大同同意接受台湾,并保证年底前委派范-盖伦将军率联邦海军出兵欧罗巴。

    五月,范-盖伦率领联邦舰队、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厦门海面,轻松歼灭了郑军留守舰队,还协助耿精忠所部攻克厦门,几乎同时,金国鼎率领步五镇、步七镇登陆台湾北部。郑成功闻讯急忙下令放弃台湾转进吕宋,但途中被大同海军会合荷兰、西班牙舰队包围,苦战三天大部分战船被击沉,郑成功忧愤交加死于军中横行远东海面数十年的郑家海盗武装就此覆灭。

    同年,残明永历皇帝被缅甸国王遣送回国,吴三桂下令将其及家眷缢杀于昆明,南京朝廷由此坐实了伪朝的恶名。江南、浙江人民苦于官营盘剥已久,趁势打出“除贼复明”的旗号起来反抗,洪承畴有心镇压,但军队不断哗变,朝中官员也分崩离析,不得已逃亡江北避难,三年后病逝于大同。南京朝廷突然崩溃,士绅名望却找不到哪个大明宗室敢出头当皇帝,地方上陷入一片混乱,南方的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三大军头趁机出兵夺权。这时吴牲创立的联邦党活跃起来,在南京召集地方士绅和返乡商贾成立议会,宣布江南、浙江独立,同时向大同请求保护,联邦政府迅速派兵进驻两省,逼迫吴三桂等人缩回老窝。

    共和十九年(西历1663年)正月,西乡佑江前往江户觐见日本天皇,不幸被幕府派人暗杀,消息传出举国哗然,各地维新人士悲愤至极,号召民众武装起义,驻大阪的大同军、驻长崎的荷兰商馆立刻打开军械库发放武器,移民大同的日本人也迅速携带武器赶来支援,反抗幕府的声势越来越高。六月,驻琉球的联合舰队以保护本国公民为由进入江户湾,日本维新人士大受鼓舞,趁势发动十几万人向江户大进军,幕府出兵阻挡,却不料军队与民众会合到一起,德川家的人恐惧了,接受大同联邦驻日本通商大使朱之瑜的劝告流亡大同避难。德川家的人走了,天可汗皇帝李榆却携带十几船粮食、布匹到达江户,还携手识仁天皇主持了西乡佑江的公祭,日本人首次见到天皇就大失所望,这位天皇矮小木讷、口齿不清,站在李榆旁边简直像个跟班,大家喊了几句“天皇万岁”便改口“天可汗皇帝万岁”,公祭一结束,新成立的日本议会便推举李榆为议长。

    日本革命成功的消息传开,朝鲜人闻风而动,突然发动兵变赶走国王,随后也成立议会——自由思想的长期传播必然导致这种结果,但推翻专制容易建立共和却艰难,十月上,日本、朝鲜代表跑到大同建议成立东亚细亚联邦共和国,江南、浙江议会苦于无法维持地方,当即也派代表赶来商议如何实现国家统一。联邦政府头痛了,无论建立东亚联邦还是国家统一必然涉及中枢与地方关系、议院议席分配、财政税收分担等问题,而这些都在《大同宪律》中有明确规定,绝不可能轻易变动,于是相互之间开始讨价还价,又一场漫长的谈判开始了。

    共和二十年(西历1664年),英格兰夺取荷兰在阿美利加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战斗中还击沉荷兰西印度公司和大同联合阿美利加公司多艘商船,次年二月,荷兰、大同向英格兰宣战,两军卧薪尝胆十余年终于等来雪耻的机会,在荷兰海军统帅德-奈特将军的统一指挥下发起气势如虹的进攻,将英格兰舰队打回老窝,1667年五月,德-奈特率领两国舰队闯进泰晤士河,扫荡数日后安全撤回。这时,伦敦突然爆发鼠疫,英格兰无力再战,六月与荷兰、大同签订《布雷达和约》——英格兰同意修改《航海条例》,归还原属荷兰的苏里南殖民地,同意大同联邦对阿美利加西海岸具有不可侵犯的特殊权益,放弃在联合亚细亚公司的股份,与之对等,荷兰放弃新阿姆斯特丹及哈德逊河流域,大同停止援助莫卧儿帝国,两国共同承认英格兰王国对印度具有不可侵犯的特殊权利。

    欧罗巴捷报传来,大同联邦举国狂欢,正在大同谈判的日本、朝鲜、江南、浙江代表大受鼓舞,与联邦政府作出妥协——大同联邦改国名为东亚细亚联邦共和国,《大同宪律》维持不变,仅加一条修正案“自由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在宪律维护的自由秩序遭到破坏情况下,联邦成员有权以公允的、不受外力干扰的公民自决方式决定是否脱离联邦”。四方从此搭上大同联邦这艘已经起航的巨轮,若干年后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出现在东亚大地,西乡先生奋斗多年的理想实现了。

    共和二十五年(西历1669年),李榆从长崎出发前往欧罗巴诸国访问,这一年,戈登的《大同联邦革命史》在伦敦出版,英格兰学者被书中内容所吸引,纷纷踏上前往大同联邦的旅程,其中包括伟大的约翰-洛克和艾萨克-牛顿,而大同学者也怀着对欧罗巴的好奇心西去游学,东西方交流的热潮由此兴起。

    次年,联邦总统李晋扔下一封辞职信,携幼年时的伙伴刘承祖、赵宝、扎纳巴扎尔活佛等人悄悄从天津出发奔向大洋彼岸——李晋等待这一天许久了,为此不惜自掏腰包建起造船厂和航海学堂,但绝没想到他的任性掀起又一个大航海高潮,此后百余年间,无数大同人将追随他们的足迹到达阿美利加西海岸,建起了一座座名为新大同、新归化、新太原……的城市,最终与东海岸的欧罗巴移民会合在一起,共同建立起另一个伟大的自由国家——北美联邦。

    李晋突然出走让总统府措手不及,总领政务李曜、马立克立即召集总统府、总理府、最高法院、最高审刑院紧急会议,提名李榆长孙、阿达海之子晋亲王李焜为联邦总统。参众两院顺利通过议案,但同时取消了总统指定众议员以及提名总理政务人选的权利。

    共和二十四年(西历1668年)六月,第五次昭君墓会议如约召开,老一代的鄂尔泰、李富贵、刘宗周、黄道周、蔡懋德等人这时都已去世,对阵双方变成以李槐、那木儿、云荣为首的共和派和以黄宗羲、顾绛、朱之瑜为首的实学派,不过争论焦点已不再是汉学、士绅、帝制问题,而是如何处理联邦与地方、自由与共和的关系,会议达成共识——东亚联邦乃合各族为一大国族以工商为主业之新国家,治国学说须与时偕进而不能因循守旧,目前的政体是最好的选择,各方应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在此前提下充分保障地方的自治权和人民的自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