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异时空之铁血中华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八章 东南自保(下)

第六十八章 东南自保(下)

    东南互保之所以会顺利实施,让中华民族少受了无数的灾难,一来说明洋务派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二来则可以说明,清廷对地方的控制,已经降低到了极点。当然,这些事情,李天佑可不能如实地说,要不然,谁都会怀疑到他的来历了。李天佑只能摆出一付转世刘伯温伯温的架式,慢慢地把事情说明白。

    李天佑呵呵一笑,说道:“爹,其实这并不难。早在我发电报给三哥的时候,就顺带着要求三哥命令各个城市的李家商行,把所在地地方长官对义和团,以及对朝廷这段时间局势的判断侦知后总结汇报上来,再结合这段时间洋鬼子各个领事馆的讲话,事情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李江愣了好半晌,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天佑,你还真是刘伯温再世啊,没错,就在我们离开长汀之前,收到了李鸿章和刘应两个人发来的电报,电报中并没有说明白,只是说了,南方各省已经达成协议,不再遵循朝廷的乱命,与洋人友好相助,不再参与义和团的行动。参于东南互保的,除了两广、两江、湖广等地外,还有闽浙,四川,山东等,可以说,南方各省份,基本上都参与了。”

    李天佑哈哈笑了起来:“爹,那你还犹豫什么啊,李鸿章、张之洞备受皇恩,就可以动了异心,善联等人更是满洲的贵族,都要把慈禧扔在脑后边,显然,现在举起反清大旗,是深得民心的,我们不反,李鸿章也要反。既然如此,我们索性先反得了,到时候,历史会记住我们功绩的。至于爹你害怕的事情么,你放心好了,只要我们不做皇帝,父亲你不但不会遗臭万年,还会流芳百世,没人说你落井下石,相反,还会说你乘时度势,帮助中华民族度过难关。”

    李天佑站了起来,眼睛里面冒着红光,满脸的兴奋,尽量压低声音,慷慨陈辞:“清廷之残暴,你我都清清楚楚,扬州十日,嘉兴三屠,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犯下了滔天大罪,虽然经过了两百多年,仍历历在目。远的不说,就拿到这段时间来说吧,为了追杀维新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流亡海外,这,我们数得清吗?

    清廷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卑躬屈膝,几十年来,不知道出卖了多少国家利益。台湾没了,朝鲜半岛没了,安南没了,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样轻飘飘地让给了外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中国人的概念。既然他们早就不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而是当成洋人的奴才,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揭竿而起,都会得到所有真正的中国人的支持,当然,其前提是,我们不当皇帝。

    历朝历代,最终都免不了灭亡的结局,原因挺简单,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当某个政府,或者某些个人手中掌握太大的权力、可以轻松地为自己谋财富时,腐败,就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彻底避免腐败,想要让中华民族真正站在世界民族的巅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采取共和,把权力交还给人民。当我们政府主要官员的任免不是靠上头的旨意或者靠世袭得来、而是由老百姓亲手赋予你的时候,老百姓才会把这个政府当成自己的政府,才会把这个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试想一下,官员的权力不是靠老佛爷隆恩得来的,而是靠老百姓的隆恩得来的,那么,那个官员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那个官员敢把老百姓放在一边呢?在无数老百姓的监督下,又有那个官员敢以身试法、大肆贪污受贿呢?

    只要坚持下去,长久以往,则官必清,民必宁,就算国家和民族一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老百姓也会站出来,为他们自己的国家,为他们自己的民族,为他们自己选出来的政府,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一个平民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千千万万个平民加在一起,就是一股足可以摧山倒海的可怕的力量,有此力量相助,何事不能成呢?

    所以,我一直在向各位游说,建立一个共和政府,而不是建立一个帝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建立一个帝国,政体没有任何变化,从某种方面讲,只不过是用一个大清取代另一个大清而已。这样的帝国,不但得不到全中国老百姓的支持,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在闽南一带,我们也得不到任何助力,保不定,我们精心训练出来的闽南军,第一时间就会给我们以强力一击,第一时间就把我们赶下历史的舞台。

    历史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我们不但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全体中国人,也对不起跟了我们整整五年的那些革命党人,更对不起我们这几年来的努力了。而且,历史,也把我们逼到了不得不动手的地步。纸包不住火,我们在九莲山的举动,迟早会被朝廷发现的。朝廷这几年来麻烦多多,再加上洋务派的牵制,根本就没有空来管福建的事情。可是一旦大清的局势有所好转,慈禧松出一口气,腾出手来把目光转向福建,我们在闽南一带的作为必然要曝光,到时候,就算慈禧对我们的印象再好,我们也只有等着掉脑袋了。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我们都必须立刻动手,时间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多了。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李家,想有所作为都难。”

    李天麟和李天保两个人也紧紧地看着李江,轻声喝道:“爹,用不着犹豫了,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总归是要举事的,早举事,要比晚举事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