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汉皇帝刘备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一章 马邑

第七十一章 马邑

    春风吹拂,暖日高悬,又是一年春耕的日子。白登山上,刘备全身甲胄,手按长剑,火红战袍于身后随风上下翻滚。身后四五步处,黄忠典韦田丰三人相陪,王横赵亮又在一侧。

    刘备目光炯炯,直视前方,半晌后,幽幽道:“大同,是好个地方!高帝在此被围,七十余载后,孝武皇帝穷毕生之力,北逐匈奴于漠外,彻底解决了匈奴之危,打出了我大汉赫赫威名,壮哉!”

    田丰也是激动不已:“是啊,其它且不说,我孝武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诸人,皆曾在此留下足迹。追忆前人旧事,尤觉英魂仍在!”

    刘备缓缓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边关之患,由来已久。自光武帝中兴,定都洛阳以来,边患愈演愈烈。到如今,西羌,鲜卑,乌桓,匈奴,各部皆蠢蠢欲动。哼,什么时候,我大汉变得如此好欺负了?

    尤其西羌与鲜卑,哼,为祸甚烈,频频袭扰我边地,幽,并,凉,冀四州防不胜防。是故段颖,张奂,董卓等,皆以边事而崛起。大小数百战,贼势虽弱,然我大汉亦耗费钱粮无数,国力疲惫。

    山东承平日久,而关西久受战乱,人皆习战,桀骜不驯,是以西凉雄兵甲于天下,却不尊朝庭号令。国纪崩坏如此。

    直至如今,天下混乱动荡,皆因董卓领兵入洛京也。兵者,凶器也,用好了,平定天下造福万民,用坏了,大厦倾覆于一念之间。”

    刘备回头对诸人笑了一笑:“我生于幽燕,自幼知外族之祸,是故我最早之志,便是统兵平定四夷,使我大汉四海无事,万邦来朝,想想那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只可惜,世事无常,转眼间,偌大个大汉,便是如今这摇摇欲坠,几近崩离之局面,令人好不心痛。

    现如今刘备自不量力,欲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再造大汉之辉煌。转眼间,十几年过去啦,诸位,我还能成功么?”

    这最后饱含感情的一问,似在问身后诸人,又似在问自己。说完之后,刘备便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这完全是刘备深入肺腑之言。若说他早先想当皇帝,没错,他一直到现在也想当皇帝。但他偏偏又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前世与今生,一直以汉人的身份血统而自豪。如今回到大汉,却发现这古老帝国,已是风雨飘摇。

    原来他还窃喜,自以为能凭超越千年的眼光见识,在这里搅得风声水起。刚开始的先知先觉,确实让他得了不少好处。可是,随着位高权重,随着眼光的开阔,他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原来看不到的地方。

    原来,大汉的子民过得是如此辛苦;原来,这个帝国有如此多的不合理的地方;原来,并不是穿越了,他便可以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他一步一步的小心谨慎的走到如今,慢慢的吸收着一切他应该知道的知识。可是,他还是觉得好累好累。治理一地累,收服人才累,拉拢人心累,为扩张地盘累,为汉人命运呕心沥血累。。。。。。

    身后诸人皆是被刘备之语所深深感动,刘备所言,正击中他们的心灵软肋。身为大汉之子民,谁不想自己的国家社会安稳,繁荣昌盛?而他们生在这个年代,亲眼目睹了诸多变乱,眼睁睁的看着大汉帝国由盛而衰,由衰而乱。是以,黄忠典韦与田丰选择追随刘备,王横选择一心治理大同,而赵亮一家,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这个国家默默付出。他们,与刘备一样,都是希望大汉强盛的。这一刻,不分爵位高低,身份贵贱,他们的心,是如此的贴近。

    田丰上前一步,颤声道:“主公!”张着嘴欲说些什么,却又没说出来。刘备摆摆手,嘴角扯出一缕微笑:“好了,元皓,我也是一时感慨而已。刘备不是那气馁之人,放心罢!”

    而后又与王横道:“克定,明日大军开拨,大同便辛苦你了。那寻找煤矿之事,便拜托了。”

    王横郑重道:“大人请宽心,那谓之煤的物事,下官一定替大人给找出来!”原来前日宴会后,刘备便把王横留了下来,先是嘱咐了王横好生治理大同,然后又告诉王横,让王横在大同附近,替他寻找煤矿。要知道,大同在后世,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煤都。储量在世界上,都是数得着号的。虽然刘备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但平城就是后世的大同,这一点,肯定是没错的。到时找到煤矿了,用来取暖也好,炼钢也好,反正用处大了去了。而且,南华老道士喜欢炼丹,这种人,应该就是最早的化学家了,到时给他点思路,让他多试验试验,没准能给自己一个惊喜也不一定呢。刚好凋寒此次也随军,刘备便把她留在大同,陪同王横一起寻矿。

    其实,早在西汉,就有人开始用煤饼炼铁了,只不过,发现的人也只是知道用这种黑土炼铁,会比柴火木炭要好而已,既没有大规模利用,也没有上报之于官府,却是可惜了。

    至于赵亮,后来刘备找了个机会,详细的了解了下赵家的事儿,意外的发现赵家最早也是军人世家,自战国李牧时期,赵家子弟便一直活跃在对外夷族战场上,是以在雁门当地,久享大名,威望甚隆。于是便特意上门探望赵亮之父,赵氏族长赵谦,老赵头听闻大汉宗亲左将军刘备来了,不顾年迈,亲自拄根拐杖在家门口迎接。刘备在一群人左拥右簇之下来到赵家,一看老赵头这一大把年纪,连忙翻身下马,亲自扶住赵谦,一起进入赵宅。

    刘备在大汉活了几十年,但好歹也是后世的三好青年,又自幼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尊老爱幼的这个传统他可一直没忘。再说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汉王朝,对老人可是好得没法说。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可以说就是从大汉逐渐开始形成的。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大汉政府便下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均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后来这一年龄又降到70岁,每年秋天,地方政府人口普查,然后对这些老人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给予一系列待遇,政治上享受六百石,见地方官不拜,可以行走驰道旁边;生活上每年十月会赐酒rou,还免徭役,法律上,凡对持杖的老人谩骂,殴打,拘禁者,以弃市论,就是斩立决。可以想像汉代老人的幸福生活,比起现代社会,都要来得好。

    赵谦没有七十,但也年过花甲,是以,也是地方三老之一,三老是由50岁以上,能使人向善,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的老人担任的。刘备如此尊敬老者,让后面的诸人很是感慨,赵亮更是激动得不得了。赵谦虽然年迈,但毕竟是入伍当过兵的军汉,身体还算硬朗,刘备在赵家吃了顿饭,又赐下酒食钱粮,亲笔替赵家提字“孝义之家”,又好言抚慰了一阵,方才离去。

    赵家是大同第一号地头蛇,刘备需要做出如此姿态来向所有人表明他的态度。当然,刘备的功夫也不是白费的,第二日赵亮便来找刘备了,赵老爷子在刘备走后,把赵亮训了一顿,无非就是自己身体还好,小孙子也可以由府内奴婢照顾,让他去跟着刘备。因为以他几十年的阅历,跟着刘备,绝对是有前途的,赵家死的死,残的残,以后,就只能看赵亮的了。

    赵亮来投,刘备自然高兴,他让赵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赵亮使书于雁门各地赵家偏支或与赵家交好之家族,为刘备大军铺路。在刘备心中,兵不血刃的下并州,这才是完美境界。

    第二日,大军分为三路,典韦领兵一万,直往强阴,张飞领兵一万,往定襄去了,刘备自领中军,使关羽典忠为先锋,直下雁门关。

    在刘备心中,夺下雁门,然后袭占太原,这才是最最重要之战略目标,在太原站稳脚了,南可入司隶,东可与幽州本部一起夹击冀州,与兖州更是近在咫尺了。打通了这一条道路,对刘备以后的战略布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标志着,刘备的势力范围,正式扩充到了大汉腹心地带。以前刘备远在幽州,地处边疆,消息闭塞,中原的各路诸侯,就算还记得这位大汉宗亲,估计也没太多人把他当回事。而现在却不同了,刘备进了并州,便表明着,中原各路群雄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必须也要掂量掂量刘备的分量了,远在幽州时的影响力,自然不能与插足中原腹地强。

    就在刘备兵临马邑时,前后捷报传来,典韦凭着赵亮的书信,稍微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便兵不血刃的轻取强阴;张飞则是劝降不成,恼羞成怒之下,下令强攻,一日而下善无城。

    刘备接报,面无表情,大手一挥道:“出发,目标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