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隐相在线阅读 - 第一章 一枕黄粱 小露锋芒

第一章 一枕黄粱 小露锋芒

    三月的春风拂过佛寺黄墙边的那树杏花,杏花盘旋飞舞,柔柔的落在杏花树下白衣襕衫的少年身上。

    少年所穿襕衫的衣角刚随着春风舞动,便被腰间挞尾上系着的佩珂压住了飞扬之势。

    铁质的佩珂轻轻摆动,偶尔撞上附近的山石发出声声轻响,恰与佛寺飞檐上悬挂的铜铃相互应和,脆脆叮叮。

    十六岁的唐松无意识的伸手接住了一瓣落花。

    佛墙边,杏树下,白衣襕衫的清俊少年。

    三月春日鹿门寺后园里的这一幕有着说不尽的风流韵致,直可入画。

    但画中少年唐松的眼神里却是一片茫然。

    他本是后世里在福利院长大的孤儿,凭借着过人的勤奋考进一所知名大学,本硕联读后留校在了古籍研究所,留校四年因为急于出成果最终“过劳死”在了医院的重症病房。临终前送他的除了医生护士之外,就只有两个学校指派来的工作人员。

    我不是死了吗?疑惑刚起,临终前的记忆纷至沓来。

    回忆临终前的一幕幕,一段完完整整却又没有了自主神识的记忆便迫不及待的如潮水般冲入脑海。

    突如其来的这一份完整记忆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唐松受此冲击,强力吸收的时候难免有些心神不定的怔怔模样。

    没想到一个已经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竟然穿越到了公元692年。也就是史书中的长寿元年,就在两年前,前神龙天后武曌,即后世人所熟知的武则天正式废掉儿子睿宗后自己登基称帝,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武革命”了,眼下正处于女主临朝,大唐由贞观初盛向开元极盛的过渡期。

    同时这又是中国王朝史唯一的一段女人占据着绝对强势的时期。

    圣神皇帝武则天就不用说了,除她之外,太平公主、韦皇后、上官婉儿、乃至安乐公主……

    这个个论容貌体态都是女人中的女人,但手段野心却比男人更男人。

    而他就借着这个唐人的身体复生在了这样一个女人空前强势的时代,巧合的是两人的名字居然是不同字而同音,一个唐松,一个唐嵩。

    面对这种完全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完成记忆融合后彻底与这具唐人身体合二为一的唐松犹自有些醒不过神儿来。

    ………………

    将这个后园与外面佛寺隔开的是一堵镂空的“明隔子”花墙,此时花墙外正有许多香客或游人好奇的向院内张望。其中挤在最前面的是一群穿着两截短打衣裳的小厮,不消说他们都是院中这些读书士子们的贴身随从。

    而在这群小厮里挤的最起劲,也最靠前的恰是唐松的贴身小厮庄海山。

    他挤的太用力,这下子就让身边的小厮急了眼。

    “挣命啊!我说你这么拼命干嘛。这可是明府老爷当面考察诸士子,若不是有我家少爷帮着说项,就凭你家少爷那股子万年不化的呆傻劲儿岂能进得了这园子?他能参加这次聚会都已是白捡了天大的便宜,你还指着他能在明府老爷面前出什么彩头不成?”。

    这小厮话刚说完,庄海山右边另一个小厮顿时笑嘻嘻的接过了话头儿,“这位张少爷家的哥哥说得好,满襄州城中的读书人家谁不知道唐家四房呆少爷的大名,要我说他何止呆,竟是个傻子!”

    见听的人多,这小厮更是意兴嘴滑了,“就这么个呆傻人不在家好好养着,偏也凑到鹿门山中学人结庐读书,没得坏了这一地灵气!跟着这么个主儿,庄海山你就是再挤有什么用?莫非那傻子还能出什么彩头不成?就是满天神佛都保佑在他身上真撞上了什么彩头,你跑断腿的飞报回去又能得着几个赏钱?这傻子一家傻到了一处,家里穷的须是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还能有彩头儿钱赏你的?”。

    “你是唐家二房的吧,这话说得好,有眼力!”,前面那张家小厮见有人帮腔,脸上益发笑烂了,“岂止是吃不上饭!你即是唐家的还能不知道唐家三房的心思,这唐呆子家眼瞅着可是连房子都没得住了……”。

    若是放在往日里听见有人这样说唐嵩,依庄海山的性子必然少不得一场泼天大打,但此刻他不仅没扑出去,甚至就连那两个小厮说什么都没真正听清楚,全份的注意及心思都放在了明隔子花墙另一边的少爷身上。

    这两个小厮的话语引得身后那些看热闹的香客游人们一番好奇,当下就有人拍了拍张家小厮的肩膀,“借问一声,谁是唐呆子?”。

    张家小厮正说的意兴不防被人截了话头,满脸不耐烦的回过头来,却见那问话的人穿着一身道袍,白发苍髯,气度不凡,乃强压下心里的不舒服道:“便是那厮”,口中说着,伸手从明隔子墙间的缝隙处向唐松身上一指。

    老道人将唐松仔细打量了一遍,微微摇头道:“他居然是个呆傻之人?可惜了这一副好皮囊!”

    ………………

    庄海山眼见着园中的唐嵩居然在明府大人亲自主持的聚会中又愣怔住了,顿时满身冰凉。少爷打小就常常脑仁子疼,偏生多年来读书又苦,尤其是在这鹿门山中结庐以来更是起五更熬半夜的,生生把神思给熬干了,若按照去年那郎中的话说就是得了离魂之症。

    这病外面看不出来,单是伤在精神元气上,初发作时是集中不了精神,再然后就是整日恍惚,丢三落四的,少爷呆傻的名声正是由此而来。

    这一年来,他这离魂症愈发重了,分明到了元神耗尽的辰光,而眼下这愣怔就是油枯灯尽的例证。否则以少爷的性子但凡能咬牙坚持的话,他必不会在县令大人亲自主持的场合里这般表现。

    完了,彻底完了

    ……

    ……

    在这佛园内外密切关注着唐松的可不仅仅只有庄海山一人,坐在园中西北角的唐旭虽是满脸笑容的正对着明府大人,但眼角余光却始终关注着唐松。此时见他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里也露出失魂落魄的模样,顿时一阵欢喜涌上心头。

    他是唐家三房的老二,家中还有一个哥哥,自家院落不消说是要给老大承继的。说起来他家宅院也不小,即便将来老人仙游之后,大哥当了家也不愁没他的住处。无奈他根本就不想跟老大一起住,早就存了心趁着老人还在时另置一院宅子将来住着也爽利。其父素爱这个幼子,也想着给他立下一份家业,父子二人不谋而合,最终看上的正是隔壁四房家的那一套独门宅院。

    四房人丁单薄,除了一个老苍头和跑腿小厮之外,正经的屋里人其实就只有父子两个,四叔那个老书呆子就不消说了,承继家业的唐嵩居然也是个呆子,更可喜的是四房的这颗独苗香火居然还患着绝不可治的离魂症,而且从那收买的郎中处明明确确知道他竟是已到了油枯灯尽的关口。

    “明府大人当面,这满园士子有谁敢神思不定的?看来这呆子确已是风中残烛,到了要油枯灯尽的时候了。哼,都这般光景了还不赶紧回去,犹自在这儿死撑,这可是你取死有道,须怨不得我心狠”。

    唐旭心中拿定主意后就安静的等着机会,不多一会儿明府大人对满园士子训话已毕,依着常例,此时该是士子们发言,循着许明府的话加以阐发的时候了。

    满园士子中以家世论自然以襄州第一豪族张氏最为出众。此时正有张家子弟在座,理所当然就该尊他第一个发声,这也是多年的惯例了,是以士子们都不曾说话静等着张家公子。

    正在张启玉轻咳一声将要开口时,却见心存别念的唐旭先一步从座处直起身子笑着道:“嵩弟,我看你必是对明府大人的佳言感慨良深以至神游物外而不自知啊,此刻群贤毕至,你何不将心中所得说与我等共享,如此才合着明府大人召集此会的切磋之义”。

    唐旭这突兀的举动一出,满园士子的目光顿时齐刷刷的集中到了唐松身上。古代县衙升堂审案都不避百姓,此刻更不必说,士子们的这一举动引得园外看热闹的香客游人们也都向唐松看去。

    当此之时,唐松真是众人瞩目。

    “狗日的,唐旭你一家全都不得好死”,见到这一幕,明隔子花墙外的庄海山口中边骂,边拔脚在人群里左挤右扛的向掩着的院门处跑去。

    他真怕少爷就像那绷的太紧的弓弦一样就此断了,心里却又隐隐觉得少爷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这会儿他只盼着满天神佛能保住少爷一条性命,至于能在文会上出彩,庄海山自己都不相信,更不敢去想。

    唐家及张家那两个小厮一脸的幸灾乐祸,就连那转身欲走的道袍老人也停住脚步转过身来。

    “我竟然占了这人的身体,但我要不过来,他此刻也已经脑瘫了”,唐松正自思量到这里,身上陡然多了许多道注视的目光,顿时将他从那莫可名状的状态中惊醒。

    此时他已完全融合了唐嵩的记忆,不过转念之间便已弄明白了眼前的环境及当下的处境。只是因为刚才心神不在这边,自然也就没听清楚唐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看着他。

    转念之间,他那探究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便向张启玉看去,因为在他融合的记忆中,这个人是这园里所有人中素来对唐嵩态度最好的一个。

    众人看着唐松,唐松却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张启玉。花墙外看热闹的人不明白其中缘由,但园中这些士子们既与唐松同在鹿门山结庐读书,长期交往之下自然是心知肚明。

    “看来他这呆病又发作了”,一念至此,厚道些的士子们免不得摇头叹息。有那不厚道的瞥一眼明府大人已经阴沉下来的脸色后心底悄然一笑。笑过之后再去看看唐旭,少不了要自语一句,“这可是同宗的堂兄弟啊,好狠!”,随即由唐旭身上将目光转向张启玉。

    唐旭也自知刚才的抢话难免会让张启玉心中芥蒂,只是为了给唐松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其更耗心神,他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见唐嵩疑惑的眼神投向他,张启玉淡淡的瞥了唐旭一眼后站起身来向许县令行了一礼,“明府大人教谕我等诸艺以读书为高,而读书首重于勤,实为金玉良言”

    襄州张门显赫一时,就连许知县也不能不给面子,张启玉既然站了起来,许知县少不得要略忍一忍,只是他的眼神却是将唐松盯得更紧了,他倒要好生看看这个士子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有了张启玉的提醒,唐松什么都明白了。说来这就跟后世开会时一样,领导讲完话,下面发言的人总要围绕着领导的讲话再阐发一通,意思还是那么个意思,不过总要能说出新花样才能得着彩头。

    今天这许知县讲话的主题就是“读书有出息,读书须勤”。众人口中的“明府”其实就是县令的别称,一县之长既管民政又管学政,他向士子们宣讲这个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读书人虽然代代不绝,但又有哪一朝的读书人在考试上能跟后世的学生们相比?中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高考、招聘考、职称考……若论考试经验之丰富,唐松这穿越者足可笑傲当世。

    拿出后世高考前魔鬼训练法培训出的议论文构思套路,再一转念将一应所需的论据材料收集起来,最后将唐嵩记忆中时人的说话习惯套上,考试达人唐松几乎是本能的完成了这一切。施施然站起身,在院内士子们多是幸灾乐祸的注视下循着刚才张启玉的样子向许县令行了一礼后开口道:

    “谚云:‘日进千文,不如一艺防身’。盖云习艺之人可终身得托。世间诸艺繁杂,而其大者莫如读书以成才广识,达则兼济天下、敬君泽民,流芳百世;穷亦能独善其身,隐学授徒,亦能流芳百世。诚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读书之要当首重于勤……”。

    对唐松来说,这种题目的口头作文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后世里只要是参加过高考且语文成绩不至于烂到底的随便来一个人都能应付。但他这表现却着实让庄海山及园内的士子们吓了一跳。

    庄海山是最知道的,自家这位少爷打小就不聪明,偏偏受老爷影响太深一门心思要在科举上闯出一条路来好光宗耀祖,人既不够聪明心思又切难免就着了魔道,患得患失的厉害。往常别说是这样县令亲自参加的大场面聚会,就是三五个士子私约的小切磋,一旦说要考校课业订下题目,那考校前的几天少爷注定就别想好好睡了,左琢磨右琢磨生恐那一句话说的不对,说得不好。往往好几天的煎熬下来,真到了聚会考校的时候却又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囫囵。

    久而久之,再逢着这样的场合他竟是只听别人的,自己一言不发。这一点上凡与他来往稍多一点的,譬如这园中士子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今少爷不仅说了,而且还是发声清朗、侃侃高言的如此流畅。虽然庄海山不太能辨明少爷究竟说的对不对、精彩不精彩,但他素来聪明,一看园子里那些士子们的脸色,少爷分明说的极好,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实在让刚刚挤到园子门口的他不敢置信。

    天爷爷,这是怎么了?

    要知道他刚才之所以如此急慌慌的往这边赶,是算定了少爷必然答不出话来,最终急怒之下离魂症必然发作,最轻也得当场昏晕在地。他一路赶来就是准备收拾残局背少爷离开的。

    谁知道竟然会是这样……挤出一身汗的庄海山顿住步子,使劲揉了揉了眼后再向唐松看去,不错,这就是自家少爷呀!

    只是……这变化也太大了……活像是两个人似的……

    庄海山正心神大震的时候,猛然听到身后一连片的唱赞声:“好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小相公话说的通透”。

    初唐末年虽没有说书的,但大的寺庙中早已开了“俗讲”,由和尚们在初一十五香客游人众多时登坛开讲佛经,只不过这种俗讲却跟高僧在莲花座上讲经不同,乃是将佛理以说故事的方式讲出来,譬如佛祖割rou饲鹰等等,后世说书行即由此发源而来。

    这些个香客游人们平日里听俗讲听得多了,紧要处的喝彩已经成了习惯,此刻见这唐松相貌清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话语又委实简洁有理,顿时忍不住就喝彩出声。

    这声喝彩愈发让庄海山惊喜的不知所云,园中那些士子们也都不约而同收起了脸上的玩笑神色,挺直了腰背。

    这说话的……还是那个……唐呆子?

    唐旭作为始作俑者,双手伏案,身体早已在不自觉中挺的笔直,眼睛里满满的全是不可置信。唐嵩侃侃而言,气贯意达,精神再健旺没有了,那里还有半点那郎中所说的油枯灯尽的样子?

    便在这些人越发不解的惊诧迷惑中,唐松的发言已近尾声,开口作结语道:

    是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于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北宋真宗御制的《劝读诗》可谓是将读书的功利性赤裸裸的揭示了出来,要劝人读书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说辞了。这首诗从问世之日起便轰传天下,此后数百年间代传不绝,直至唐松穿越前的后世依旧是尽人皆知,单从这流传情况上即可看出此诗的杀伤力之大。

    今日主持聚会的许县令本也是岭南贫寒士子出身,当年赴京应试的盘缠都是四处告贷借来的,其间不知受了人多少白眼。此后前往长安一举明经中试,曲江赐宴、雁塔留名,虽然没有进士科的荣耀,但那种一雪多年积郁,扬眉吐气的畅快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此后由从吏部分发的从九品官吏做到如今正七品的襄州首县,富贵权势可谓是一样不缺。而追根溯源,他这人生遭际上天翻地覆的变化全是由读书科举而来。

    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许县令再听到这样的《劝学诗》真是份外有感,只觉字字句句都印证在了他身上,说到了他的心口里,而人生中除了忠君孝亲之外再没有比这更真更大的道理了。是以唐松话刚说完,他老大人已伸手一拍案几,击节赞道:“字字句句直指人心,遍天下为人父母者都该好生听听,说得好!”

    ……………………

    PS:热烈欢迎来《隐相》做客!既然来了,总要吃一盏茶再走吧,闲着也是闲着,继续往后翻几章,相信我,你一定不会失望的,这分明就是你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