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义利三国在线阅读 - 第一三零章 乾坤当在手(三)

第一三零章 乾坤当在手(三)

    “嘶~~~军侯,这杨奉和董承的部队也很能打嘛!”

    东涧一侧的一个小土丘上,两三个穿着土黄色布衣的青州士兵隐藏在中国北方冬季里常见的枯黄草丛里。密切的注视着山下的战况。本来他们想的是皇帝部队这边一触即溃的,没想到双方交战半个时辰了,人数只有敌军五分之一的杨奉军和董承军,虽说被打得节节败退,但阵型居然不见散乱。尤其是负责防御南面的徐晃那边,更是一度打得南面凉州军招架困难。

    “嗯,虽说这些家伙行军速度实在是慢,害得小爷在这里干等了一个晚上。但真的打起来了嘛,还是过得去的。不过也好理解,对于凉州军而言,内部的倾轧不算个啥。但是杨奉、董承背叛整个凉州军团队的集体利益,去向陛下投诚,这就是不折不扣的背叛者了。一旦这次这两个人失败,就是必死无疑的下场。所以这抵抗嘛,就算明知不敌也是要打到底了。”

    说话的是黄琬的第六个儿子黄侃,这厮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自家大哥、五哥的贪墨资敌行为受到牵连,被抓捕到临淄进行审查。但是作为穿越者的蒋通,从来都对株连九族啊,以出身定罪什么的绝对反感。所以严令对黄家族人不得刑讯逼供,不得暗示或者逼迫罪犯牵扯他人。并且派了黄忠和崔琰两人作为军方和政务的代表旁听审案。因此,年初的临淄大盗案并没有像历史上很多“瓜蔓抄”一样牵扯出大批的罪犯。如同黄侃这般的很多黄氏族人,在经过不到十日的初审后就无罪释放了。

    释放出来后的黄侃先是跑到牢房里把自己的大哥和五哥给大骂一通。然后又痛哭流涕的给后来被斩首的两位兄长收敛尸体。待得将两位兄长下葬后。这家伙穿着齐衰丧服就回到了自己原先的部队。还是继续做他的军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义利和一嘛。做了什么事情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自己的两位兄长做了错事,篓子捅得太大。当然得拿自己的脑袋来赎罪。自己呢,平时因为是弟弟,所以享受了兄长的宠爱和照顾。这时候当然要不避嫌疑给两位兄长收敛遗骸。尽到做弟弟的义务。然后,该干嘛就干嘛。

    据说蒋通在听到黄侃的言论后,说了这么一句:“真有马孝兴之风也!”(1)

    马孝兴是谁?黄侃不知道。据说在孙乾等人问蒋通马孝兴是谁时。蒋通很是尴尬的愣了好长一阵的神。最后很没有风度的说了一句:自己翻书去。

    当然哪,这种事情对于黄侃这样的粗人来说,还真不能算个什么事儿。回到部队后没多久就忘了。等到这一次南下迎接皇帝陛下的任务被自己的上官黄忠给抢了先锋后。黄侃也跑到黄忠那里死皮赖脸的软磨硬泡,终于拿到了先锋的先锋——黄忠部队的斥候。

    一行二十余人,早于皇帝的队伍一天到达了东涧。黄侃非常敏锐的发现了附近大量的凉州兵在聚集。再把附近的地形一看,嗯,这东涧就是决战之地啊。于是他很快将手下的人分为七队。每三人一组,间隔距离为望远镜视力可及范围之内。这样可以保证将来黄忠部队到达后,前方斥候部队可以在不使用长公主灯、响箭什么动静比较大的东西的前提下,仅靠人工就能将讯息传给身后的主力。

    至于说谁做斥候中的斥候,这个没的说。青州的传统嘛,军事主官带头一线啊。所以黄侃和两个斥候在这个时候是距离战场最近的。

    也幸亏皇帝陛下的部队来得虽然晚,但不算太晚。因为黄侃的斥候队随身就带了五天的干粮。到了今天早上就差不多断粮了。要是皇帝陛下再晚个两三天来。这群家伙就不得不撤下去了。

    青州军的斥候这边很轻松,可是杨奉和董承在山下可是惶恐到了极点。

    “去!再去催催!那群青州的老爷兵,怎么还不肯上阵?还有,问一下蒋干那个书生,他家的车骑将军什么时候才能到!”

    在整个皇帝队伍的最核心,五百青州兵列成了一个标准的空心枪阵。枪阵的里面是皇帝、皇后、蒋干和杨彪、伏完等高官。至于其他的朝廷官员和宫女宦官,对不住啊,五百人的枪阵能够围出来的空心就这么大一点,你们就祈求杨奉和董承力挽狂澜吧!

    “从事!敌军反复冲击我军防线,卫将军和安集将军的部队伤亡惨重。需要增援!还请从事下令百战百胜的青州枪阵出击!”

    “哼!干的枪阵只有五百人,上了战场又能如何。再说了,兵凶战危,干的部队上去了,陛下的安危怎么办?”

    “从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等这万余人马损失殆尽后,从事这小小的枪阵又如何独存?”

    “卫将军和安集将军都是百战骁勇之将!这交战才不过半个时辰就嚷嚷着救援。干这五百枪兵,乃是最后的成建制部队。若是这么早就上去了。陛下和皇后的安危怎么办?”

    耍嘴皮子找理由,这群丘八还真的说不过蒋干。至于求皇帝本人?算了吧,因为董承亲自动手抢皇后的事,现在皇帝陛下对所有出身凉州军的家伙都失望透顶。最最信任的还是青州军。这个时候皇帝本人当然是希望青州军能紧紧的围在自己身边。

    “混蛋!蒋干这个书生,哄骗陛下出城。现在中了埋伏,又拒不增援!来人,去通知董子应。若事不可为,我等两军可以合兵一处,向北面突围!”

    “主公!不可!现在我军大多数为步兵,若是这个时候突围,损失定然极为惨重。更何况陛下还在阵中,若是这个时候丢弃銮驾北走,世人如何评价主公?”

    看着身上多处血迹的爱将,杨奉也只能耐着性子解释道:“公明,难道汝还没有看明白?现在这个局面,我军最多能撑一个时辰。到时候就算不撤,手下的士兵也要崩溃了。此战一败,陛下也好,青州人也罢,李傕郭汜是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所以青州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参战。而陛下为了以防败军之中有个万一,也一定不会让青州人参战。而我们这些叛出凉州军的人就不一样了,李郭二贼是绝不会放过我等的……这个时候,还真只有董子应和我等是一条心。为了在突围的时候力量多一些,还真的得提前给董子应打好招呼……”

    “哼,他杨奉欺吾是白痴吗?向北突围?先不说步兵如何跑过骑兵。就算用几千兄弟做垫背,我等突围北上。他杨奉去了白波谷仍然是座上宾。吾这个牛辅麾下的凉州旧将,当年也是跟着李稚然打过白波军的。跟他一起去白波谷,说不得就被活剐了!与其如此,还不如战死在这里。多少还能落个好名声!”

    两支部队的指挥官至此思想发生了差异,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杨奉军和董承军的作战意志有了明显的差别。这一点,被战场感觉敏锐的凉州诸将迅速的捕捉到了。

    “呵呵呵,杨奉这个傻瓜,这个时候不思奋力作战,居然想着北逃?哼!吾等岂会放过这个反复小人!来人啊,去给大洪说一声。让他在北面不要攻得太狠,对杨奉的部队稍稍露一点口子出来。”

    其实不需要李傕的提醒,同样是优秀前敌指挥官的郭汜也敏锐的察觉到了杨奉军的变化。郭汜早就命令自己的部队,放缓对杨奉部队的进攻,让开北上通道。

    “好!郭大洪果然聪明!知道我杨奉没有和他为敌的意思!公明,你我赶紧率领全军突围!”

    “主公,这个时候丢弃陛下,真的好么?”

    “嗨!公明,此乃乱世。什么大义都是扯淡!保住手里的军队,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公明,快快随我突围,吾还要仰仗汝的武勇呢!”

    “……”

    “公明!”

    “主公,请恕徐晃不能遵命了。我等出身于白波,后来叛出白波投降凉州军。之后又叛出凉州军服侍于陛下。若这个时候再丢弃陛下,世人如何评价我等?再说了,若是此战陛下有个万一。大汉皇室就要断了道统!那时候称王称帝的将会不知凡几。天下将会彻底丧乱!这个罪名,是徐晃万万不敢承受的。晃愿留在这里,与陛下同生死!”

    “公明你……也罢,你我相识一场,吾早就知道以公明的才华,居于吾下是屈才。今日也算好聚好散。如此,公明就请保重了!”

    “主公保重!”

    看着徐晃意志坚定的单人单骑向董承军靠拢,杨奉心情复杂的指挥手下的部队开始集中,然后向北突围。

    可是他这么一走,董承就惨到了极点。本来两军互相依靠着,还算勉力支撑,结果杨奉这么一撤,董承的后背就彻底空了。本来就兵力处于下风的董承队瞬间崩溃!

    “杨奉这个蠢货!他以为李傕郭汜会放过他?罢了罢了,全军,向青州军枪阵靠拢。让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老爷兵们也出出力。不过大军撤退,必须留人断后,谁愿断后?”

    “原卫将军麾下骑都尉徐晃,愿担当此任!”

    “善,公明的武勇吾也是深知的。那就一切拜托公明了。”

    战场的局面彻底发生了改变,杨奉军队朝北撤退后,董承的部队溃败向东涧内退走。李傕、李利、张绣的部队开始合拢,朝着东涧内的残兵败将进行追杀。那些紧跟着杨奉、董承部队的宫女宦官一般朝臣什么的,这时候就倒了血霉。跑又跑不过人家,求饶也没用。唯一能够祈求的,就是敌人这一刀干脆一些,一刀毙命最好。省得几刀都砍不死,徒然受苦。一时之间,东涧涧口外侧,朝官们不甘的呼号,宦官的公鸭嗓,宫女的尖叫等。惨呼连连,血流成河。东涧涧口外侧,成了不折不扣的修罗地狱。

    “叔父大人!这郭汜为何不靠过来?此人还在纠缠与叔父大人的旧怨么?”

    “欸!利儿不要这样说大洪。大洪的兵现在要做的就是等杨奉那个叛逆的步兵往北跑出一截后,阵型开始散乱之时将其追杀!”

    “哦,原来如此,杨奉、董承,居然背叛我凉州军。不杀不足以警慑宵小!”

    “正是如此。好了,我军也得加快速度。尽快把皇帝抓到手里。蒋浩然这个家伙据说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若是我等没能在他赶到之前就抓住皇帝,那这一仗可就是帮了蒋浩然的大忙了……嗯?涧口敌将是谁!”

    李利随着李傕的惊呼,将视线朝着涧口望去。只见涧口处一位身高八尺,手持长柄巨斧的一个汉子,将手中巨斧舞动得如车轮一般,勇悍的凉州军将士,竟无一人能近其身,片刻之间,他的身前已经堆了一大堆的凉州军尸体。这汉子还在不断的呼号,招呼那些还没有死透的朝臣公卿,宫女宦官什么的朝着他身后后退。一时之间,这汉子居然成了涧口的一把大锁,几近把涧口给锁上了。

    “啧啧,这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利儿,去,问问敌将姓甚名谁?这样的好汉若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那就真的可惜了。”

    “诺!”李利作为一个年轻人,做这样的武将也充满了敬意。很快就驱马来到阵前:“敌将通名!”

    “吾乃河东徐晃是也!”

    “吾乃中郎将李利,徐都尉一身本领,没于此处太过可惜,何不归降于大司马?”

    “他话休说,徐晃不降!”

    “可惜了。”李利听到徐晃这话后也不再苦劝,而是高举双手:“弓箭手上前,万箭齐发,射死这厮!”

    “从事!我等还要在这山谷里等到什么时候?”王大眼,现在已经是步兵都尉了,这次跟随蒋干的五百青州兵,就是由他统帅。本来公款旅游什么的,也是一趟美差。王大眼还准备这趟差出完了后回家给家里的婆娘吹嘘下自己这次可是把皇帝、皇后、国丈什么的都见了一个遍。但是从东归开始,王大眼的心情就很不好。而这时候的王大眼更是明显心情很恶劣。一大一小的两只眼睛,也充满了血丝。

    “大眼啊,不要急。那叫徐晃的,应该还能撑不少时候。吾这就去见董子应,要他组织败军,协助徐晃守御涧口。再说了,万一事有不谐,敌军冲了进来,也不会对我青州军怎样的。我等只要好好守护住陛下就好了。”

    “是何言也!我青州军自主公起兵以来,从来都是以寡击众。若是和他方组成联军,从来都是我青州军扛大头!什么时候躲在别人的背后依靠他人的保护了!从事此言,王大眼不敢苟同!从事!青州枪阵,请求出击!”

    “从事!我等请求出击!”

    “这,这,哎,吾不知兵。这剩下的事情,就全权交给王都尉吧!”

    “多谢从事。传令!青州军,成实心枪阵,列三排,出击!”

    “嚯!”

    “万箭齐发,射死这厮!”

    “青州军!出击!”

    涧口内外,双方主将的嘶吼声几乎同时发出。徐晃在面对扑面而来的数百只弓箭时,毫无惧色。一柄大斧上下翻飞。大多数的弓箭都被磕飞。但是他毕竟只是人,不是神。虽说大斧已经舞动得如车轮般飞速旋转,但是随着噗噗噗的闷响,徐晃仍然身中了七八箭。

    身体好重,吾就要死了么?可惜我徐晃少年得名师传授兵法武艺,自以为迟早可以功成名就。却不料先是被迫从了白波贼,后来又跟着杨奉降了****董卓。之后又背叛凉州军跟随陛下。不到三十岁就连续降叛三次。这是什么名?简直就是臭不可闻之名!“罢罢罢!陛下若是丧命在这里,我等就要背负千古骂名。如此,苟活下去有什么意思,莫不如战死在这里还能求个忠义之名。”想到这里的徐晃再无犹豫,一手掼下自己的头盔,抽掉自己的发簪:“君子死不免冠呼?今日徐晃必死!大好头颅,谁来拿去?”

    凉州军的士兵们看着披头散发犹如疯魔状的徐晃,也禁不住心生惬意。不过当他们在自家主将的催促下再一次试着向徐晃发起进攻时却惊喜的发现。这个家伙的斧头舞动得远不如刚才了。虽说刚才那一番试探性进攻,本方又有两个同僚被劈开。但徐晃也被砍中了一刀。这可是先前从未有过的啊。

    “机会!大功劳!”想到这些的凉州军士兵再也没有迟疑。齐齐发出一声喊。汹涌的朝着徐晃冲了上去。

    “徐都尉速退。我青州军枪阵在此,陛下定然无恙!”早就被徐晃的个人英勇刺激得热血沸腾的王大眼,迅速的指挥手下部队越过徐晃,站在了凉州军面前:“全军听令!向右刺!”

    “嚯~~~!”

    看着自家的枪阵开始进入战场,一直隐秘观察着战局变化的黄侃长出了一口气:“发信号给将军,我军,出击!”

    ————我是心怀感激的分割线——————

    1、马隆马孝兴。西晋名将。年轻时,司马懿斩杀曹爽,曹魏的扬州刺史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事败被屠灭三族。王凌的故旧兖州刺史令狐愚虽然已经逝世两年,因为是王凌的同谋,亦被开关剖尸。令狐愚尸体被挂于城楼,无人敢为其收尸。马隆感慨于令狐愚为政一方多有善民之举,被杀后那些受惠良多的小民却不敢为其收尸。故而奋然登上城楼将令狐愚的尸体收敛入葬。之后担任西晋西北方面的军事统帅,制作扁箱车,运用八阵图阵法。平定了西羌首领秃发树机能的叛乱。

    2、真实历史上的献帝东归:195年,长安的朝臣们发挥大汉官僚挑拨离间的专业特长,引发李傕郭汜的内部斗争。李傕势力强大,郭汜败多胜少。于是郭汜杨奉董承杨定等人向李傕提出,他们带皇帝东归洛阳,长安及其以西都归李傕。李傕同意。于是銮驾东返。出发不久,郭汜反悔,要回长安。杨奉等人坚持回洛阳。双方交战。郭汜战败。郭汜败回长安后又和李傕联合东进追杀皇帝。双方在东涧决战,这一战杨奉董承等人惨败,大量朝官宦官宫女阵亡。杨奉等人被迫北上安邑。得到白波军统帅李乐、韩暹、胡才和匈奴右贤王去卑等人的接应。白波军和南匈奴骑兵这一次击败了李傕郭汜的追兵。献帝銮驾得以继续东进。195年十二月,李傕再次追杀,杨奉、董承等人再次惨败。幸得河内太守张杨接应。终于196年进入洛阳。改元建安。李乐等人在洛阳朝廷耀武扬威,自封为大将军。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成了土匪窝。于是献帝派出密使向张扬、袁绍、曹cao等关东诸侯求援。张扬给了皇帝物资上的一定帮助,但拒绝放弃自己的地盘留在朝廷内部。这一举措让他的主要谋士董昭深感失望。之后在董昭的斡旋下,曹cao成功进入洛阳,见到了皇帝。曹cao又在董昭的建议和帮助下,迁都许昌。整个献帝东归才告一段落。

    3、关于本书的更新问题:现在身兼行政、临床两职。经常又有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临时加身。忙得不可开交。所以现在我努力保障周末一更或者两更。多的话不说了,绝不太监,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