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贞观极品公子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七章 魏叔玉

第七十七章 魏叔玉

    薛琰转过头,眼前这场景和前世偶像剧当中经常出现的一幕,惊人的相似,一群路人样的公子哥,簇拥着一个模样俊朗的少年郎,气势汹汹的到了薛琰和房遗爱跟前。【】

    “这人是谁?”薛琰小声问了一句。

    房遗爱的脸上满是怒色,回道:“魏叔玉!”

    魏叔玉!?

    哦~~~~~~~~~~~

    记起来了!

    薛琰之所以知道魏叔玉,完全是因为这哥们儿的老子在历史上,太有名气了,魏征,那可是连太宗皇帝都要畏惧三分的猛人。

    别以为魏征在历史上经常以诤臣的形象出现,就以为这位老爷子是个嘴炮,事实上,魏征在理政方面的能力,远远要超出他给太宗皇帝添堵的本事。

    时不时的吓唬皇帝一下,只是魏征的业余爱好,协助君王,治理天下,才是他的正工。

    要不然的话,太宗皇帝吃饱了撑的,在身边留这么一个整天给自己添膈应的人,难道就为了彰显自己的明君本色,要是那样的话,也太二了。

    要知道,最早的时候,魏征可是太宗皇帝的敌人,玄武门政变后,太宗皇帝刚刚接过政权,对于如何治理天下,心中并没有底,他也明白治理天下,光靠和他一起打江山的秦王府旧人是不行的,就把目光投向他的前政敌魏征,那可是一个极历害的敌人啊。

    太宗皇帝之前就听魏征的两位前上司李密和窦建德说起过魏征,李密认为自己没有听从魏征的十策是失败的原因之一,而窦建德则认为魏征是治国的千古奇才,只是运气总不佳,当年被自己俘虏过来,并不真心为自己效力,不为攻唐设一谋,却心怀天下苍生,上了一条屯田植垦的方法,收到相当好的效果,粮食的增多,活人无数,使当时山东河北成了乱世中国的一方乐土,世外桃源。

    太宗皇帝当时又想起自己当年化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折损了一员大将的情况下,才算是击溃了山东刘黑闼,可是不久刘黑闼又反了。

    后来魏征说服李建成挂帅出征,李建成听从魏征用攻心术,以柔克刚,几乎没打什么大仗,就彻底收服了山东河北,造成了太子李建成能文又能武的好形像,更可怕的是李建成在征战山东过程中,结识了罗艺,李援等强援,太子地位更加巩固,太宗皇帝也算是见识魏征的能耐,相当是给自己上了一课,看来自己和房杜等手下光是迷信武力是行不通的,还得如魏征一般会用文治。

    太宗皇帝其后又和有魏征相助的大哥明争暗斗几个回合,也没占到便宜,自己的谋士房杜还被赶出秦王府,逼得自己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流血政变,这才成功的,但在法统和道德上,自己是输得干干净净,如不在治国上做出成绩来,那么自己和隋炀帝又有什么区别,太宗皇帝暗下决心,起用能人魏征,干出一番成绩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其时,太宗皇帝已是实权在握的皇太子,便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这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原就是掩人耳目,用来过渡的,果然不到一个月,就升魏征为谏议大夫,不久太宗皇帝继位,马上就迫不及待发布了一个诏令,规定宰相政事堂和御前议事,一定要谏议大夫参与才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须知以前谏议大夫的权限也仅是在朝堂上发发谏议,而在下达了这道圣旨之后,谏议大夫却如同宰相一般,参与机密,有了议事权发言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提升魏征的权限,因为新任谏议大夫就只有魏征。

    当时,太宗皇帝和朝中大臣商议如何治国,以封德彝为代表的关陇军功贵族迷信武力,认为大乱之后,短时间国难治好,主张严刑峻法,威服天下,就是如秦始皇,隋炀帝那样,魏征却认为国家大乱后容易治理,就像给饥饿的人容易准备食物一样是不难的,主张偃武修文,并吹牛说像我这样人来治理国家,就像发出声音便立即有回响一样,一年就可见成效,三年可大治,太宗皇帝见魏征对治国如此有信心,也认同魏征的政见,再加上魏征有实际上治河北山东的成功政绩经验,更坚定了要魏征为相治国的决心。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太宗皇帝也想一步到位任命魏征为相,可是不行,魏征就在谏议大夫任上,就有不少自己的老部下说怪话,他们认为自己帮太宗皇帝卖命夺皇帝位,结果却是先太子李建成的手下魏征他们得好处,说是马打江山牛上殿,太宗皇帝不得不对老部下们解释,说魏征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治国须要靠他,并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压服了他们,这些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太宗皇帝亲信大臣如长孙无忌等人也对魏征上升持不同看法,长孙无忌甚至直说魏征以前可是敌人,现在跟他一起同桌吃饭,觉得很别扭,这就不能不让太宗皇帝慎重地安排魏征的职务了。

    故太宗皇帝在贞观元年只任命魏征为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在尚书省中官列第五,前头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左丞,由于太宗皇帝在武德朝任过尚书令,此官职从此后就不再授人,左丞空缺,那么魏征的上头还是有左右仆射,左仆射是房玄龄,右仆射是杜如晦,魏征还是没法放开手脚工作,怎么办呢,会用人的太宗太宗皇帝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有一天,太宗皇帝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你们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给我推荐人才了。”

    房杜二人说“尚书省事忙,没时间。”

    太宗皇帝便顺水推舟地说:“那尚书省的事就让魏征干吧,大事才报知你们吧。”

    房玄龄心领神会,原来太宗皇帝早先问过房玄龄,魏征这人怎么样,房玄龄说,魏征先后跟过李密,窦建德,李建成,这些人都失败了,看来魏征才能不怎么样。

    太宗皇帝却说,你错了,他们正是没有听魏征的才失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房玄龄何等聪明,从那时就知道太宗皇帝要重用魏征,自然放手让魏征单干,房玄龄和杜如晦只是着手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就这样太宗皇帝轻描淡写,轻松地架空了左右仆射,授权给了魏征。

    就这样,魏征以尚书省原第五官尚书右丞的身份,而实际上总摄尚书省事务,负实际上的总责,掌管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贞观元年就有了事实上的行政权,又有谏议大夫的议事发言权,成了贞观朝初期事实上的宰相。

    朝局形成了表面上由房杜主政,事实上由魏征挑大梁的局面,魏征在太宗皇帝阵营里面资历浅,以前有的只是跟太宗皇帝做对的资历,所以就算太宗皇帝本人再倚重他,那也只能先委曲他。

    魏征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家贫,曾为道士,云游四方,深知民间疾苦,有了行政权皇后,自是如鱼得水,虽然贞观元年天下大灾,魏征采取积措施,安抚百姓,与民休息,薄赋轻徭,兴修水利,鼓励开荒生产,做得得心应手,就连魏征从没接触的刑部积案,也处理得妥妥当当,并恰当地修改了死刑的刑律。

    到贞观四年初,所谓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就出现了,魏征没有吹牛,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们丰收,斗米三四钱,国力大增,又消灭了突厥,其余各部首脑也自带武器来京师为太宗皇帝的宿卫。

    这样一个牛人,关于他的几人,薛琰前世在读史的时候,自然会关注一下,不过,眼前这位魏叔玉在历史上,似乎也没能逃过虎父犬子的怪圈。

    魏征才能显著,被太宗皇帝所倚重,然而魏叔玉就要差得多了,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实在是少的可怜。

    唯一在历史上,提到他名字的也就只有那么一件不算光彩的事情,魏征在病逝之前,放心不下自己的家人,太宗皇帝得知之后,就在魏征的病榻之前,将自己和长孙皇后的幼女新城公主许配给了魏征的长子魏叔玉。

    以太宗皇帝对房遗爱这个傻缺女婿的宠爱来看,嫡女的驸马,待遇怎么也不会差了,当然,前提是,魏叔玉真的能当成太宗皇帝的女婿。

    可就在魏征去世之后,因为有人进奏言,魏征举荐人不当,且有卖直取名之嫌,太宗皇帝当时大概病了,脑子糊涂,居然就相信了,一怒之下,取消了新城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

    当然,这是史书记载的,薛琰猜测,太宗皇帝之所以取消了新城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未免没有事后算账,过河拆桥之嫌。

    相比较来看,房遗爱不过是让公主给戴了一顶绿帽子,而魏叔玉则是直接被公主一脚给踹了,显然更丢脸。

    一想到这些,薛琰对魏叔玉调侃他的那句“卖酒郎”的称呼,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想想看啊!人家都注定会那么悲剧了,自己还因为这点儿小事忌恨人家,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