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刘琮力挽狂澜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善后
翻页 夜间

第二百三十四章 善后

    “不过,这占城,我还给你们扶南,自今日起,我大汉与扶南,结为兄弟之国,南境互市,扶南之民五十万人,可尽自来我大汉,每人赠地百亩,税率依我汉律,仍是二税一!”

    “这......。”听到这话,这些扶南国的官员们不但没有感恩戴德,谢谢刘琮将土地还回来,反而满脸的不满,说实话,土地这东西不重要,占城这块地虽说肥沃,可丢了就丢了,可五十万人口可以算是扶南国一半的人口,要是没了这些人口,自己以后剥削谁?吃谁的饭?

    虽然说,这占城上次被越南猴子灭了十万扶南起义军,可占城还有几万人口,可要是多了这块地,少了五十万人,那可真不是国家尊严的问题,而是动摇国本的问题。

    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生产力发达,大批年轻人失业,主要是劳动力太多,所以有的人就想着开疆拓土,觉得土地重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闯关东,乾隆朝人口从一亿增到了三亿,可这三亿人全部聚拢在内地,土地被分光了,清朝还不让老百姓去东北,他们害怕汉人去了东北之后,东北全是汉人,有一天朝廷被推翻了,他们没了退路,结果大批人没了地,成了流民。

    不过,这个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医学又落后,造成人口不多,人口不多,土地多,那么大部分的地就荒着了,这个道理大家还是知道的,所以说,要是扶南国丢了地,倒是无关痛痒,可要是失去了五十万百姓,那这扶南国的大国地位可就撑不住了。

    “全军听令,将我的话,复述给所有从扶南过来,抛头颅洒热血的百姓,让他们听听我刘琮的本意!”刘琮命令道。

    “是。”在场的军尉军司马等人统统得令,鲍隆和陈应也都领命离宴,下去颁布消息,只剩下陶应还坐在那儿。

    “明武。”刘琮朝陶应叫道。

    陶应手里正抓着一根鸡腿,呆呆的望了一眼刘琮,辩解道:“主公,你不需要护卫吗?”可是见刘琮还望着他,陶应连忙放下鸡腿,赶着跑了出去。

    见陶应走了,刘琮便有些肆无忌惮的走到乔蕊身边,厚着脸皮将脸迎了上去:“主人,愚以为,有外国人替我们做个见证,会更好,现在就剩这些扶南人了,咱们成婚吧。”

    “你要不要脸脸啊你。”乔蕊转过身来,又小声问道:“我问你,扶南国完全在我们掌中,就算把占城要了,又能怎样?我们这次劳师远征却寸土未得,不说我觉得不值,将士们也觉得不值。”

    “主人,你这可就不对了。”刘琮想了想,总结道:“夫人,我这么说吧,你说如果你是扶南人,你被我迁到了荆南,你不会想家,不会想着逃回来?如果他们要逃回扶南,这种心态会不会很正常?可如果我们吃下了占城,他们便不会乖乖回到荆南,而是至少想留在占城,这里好歹是他们原来国家的领土。”

    “那简单啊,我们在占城布了重兵,看他们敢逃回来吗?”

    “布置重兵倒是不难,可是值吗?”

    乔蕊语塞,好半天,才答道:“好像确实不值啊。”

    没错,这占城若要夺去了,确实不值,在乱世,重要的是百姓,土地小一点不所谓,可要是人口少了,你就没有实力对敌,反而成为拖累,在乱世人口本就十不存一,国家拼的是人口而非土地,若是你地域广阔人口稀少,而你这广阔地域上生活的又是异族,那就需要重兵去把守,这样分兵之下,人口只会越来越少。

    比如孙权境内的山越之地,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

    两人交谈到了此处,已经都把心里的疑虑解释清楚,大殿外,消息也如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四处传播,汉兵们将刘琮的话带给那些扶南人,可是,不同于大殿内那些脸色难看的如同死了妈一般的扶南权贵,这群扶南人民倒是兴高采烈的挥着手臂,山呼万岁。

    百亩良田,二税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汉家的崇拜。

    百亩良田不多,人少地多,要给百姓们百亩良田,基本不算什么,这么多地,别说不够耕种了,就怕耕不过来,再说这税率,二税一,这税率虽说也挺高,可这已经是汉地最好的税率了,要在十税七还有一大堆附加税的扶南,老百姓基本全去吃土去了,还顾得上自己的爱国情怀?况且这群扶南人也不怎么爱国。

    更重要的是,他们打心底里就崇拜汉家,就好像现在全世界人民极度崇拜美国一样,这不光是认知上的崇拜,更是通过铁和血,清楚的了解到了大汉的强悍。

    占城一战,这群柬埔寨人被刘琮的徐州兵逼着打败了越南人,大家都是有眼有珠的人,他们也知道,自己占城大胜,灭了越南猴子,嘴上说是自己的功劳,可心里还是清楚,没有汉兵押后强逼着,他们根本打不过越南猴子。

    再加上刘琮还提到过当时三万正面打败三十万越南猴子的故事,所有人信的更全了,在他们的心里,大汉无论是地位,战斗力,还是开出的条件,都是他们信服的。

    换句话说,就是让柬埔寨人去一个拥有着美国的国际地位,俄罗斯人的战斗力,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外友善的这么一个国家,而自己在国内的生活处境水深火热堪比红色高棉,你说说看,在这种条件下,叫你移民,你移民不移民?

    答案是肯定的,五十万人,没有几个傻子会不愿意迁往大汉,而是欢欣鼓舞,仿佛看到了光明与希望,仿佛看到了自己日后不用再面临着随时身死的未来。

    笔下读,更多精彩阅读,等你来发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