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时山河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相国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相国寺

    昨晚在马行街逛街时,刘旭听人说起今天是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日子,便决定今天去大相国寺逛逛。

    本来徐锦儿是催促刘旭早些去拜见寇准的。但刘旭觉得二人成亲以后在青州待了十几天,十月初才启程来的汴梁,反正都已经过了十几天了,就算去拜见寇准,也不差一天半天。今天还是去见识一下大相国寺的热闹吧,明天再去拜见自己老师也不迟。

    对于大相国寺刘旭也是久闻其名了,他记得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便是在此寺。

    大相国寺如今已是是东京汴梁最大的佛寺。大相国寺初创于北齐天保六年,原名建国寺。据说是在“窃符救赵”的信陵君的故宅上建造的。后寺院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重建。延和元年,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到了宋朝,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皇家寺院,全寺占地五百余亩,辖六十四个禅院、律院,养僧一千余人,其建筑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誉。同时,大相国寺的住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大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名动天下,加之地处汴梁城中心位置,香火鼎盛,兴旺非常。

    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让百姓们在此进行交易。由于大相国寺在大宋的强大影响力,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很快便成为整个汴梁,乃至大宋朝的第一集市。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大相国寺的职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单纯的佛教圣地变成一个兴盛的商业市场。

    刘旭和徐锦儿坐车来到大相国寺前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刘旭和徐锦儿穿梭其中。只见雄伟的殿门前飞禽猫犬、珍奇异兽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个宠物交易市场。二、三道门前则多是日常玩意和杂物之类的……

    依次往里,屏帷、鞍辔、弓箭、绣品、时令瓜果、腊rou脯干,只要是能想到的,基本都应有尽有......

    里面佛殿附近,什么孟家道冠、王道人蜜饯、赵文秀笔、潘谷墨......一个个的老式招牌愈发的有文化气息......

    “汴梁当真是繁华,大相国寺果真名不虚传啊!”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刘旭跟徐锦儿穿梭而过,四处张望看稀奇......见眼前情景,忍不住轻声感叹。与后世著名的商业街相比,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种繁华与兴旺,别具一格!

    大相国寺里,刘旭四处张望。时不时在小小摊前把玩着宋朝的各种小玩意。这里的许多技巧新奇的东西,都是在青州时看不到的。徐锦儿对这许多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也是充满了好奇,二人逛了没多久,身上、手里便已经多了不少东西。

    大相国寺里,除了各种商品交易外,也不乏各种表演。有下里巴人的杂耍表演。话本曲艺,也有阳春白雪的吟诗作赋,题字作画!

    刘旭和徐锦儿一路游逛,不是听到徐锦儿的阵阵惊讶声,显然许多东西她也都没有见过,是以忍不住出声惊叹。

    二人边逛集市,边看表演,一路往大相国寺里面走。看到出彩的表演。徐锦儿还不忘打赏几枚制钱。

    走到大相国寺大殿两旁的廊内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热闹非凡。

    二人进去看了才知,大相国寺的大殿两边的廊内,都是本朝名家的题字,还有佛家人物、故事画作,非常精妙。鉴于大相国寺在汴京城。乃至整个大宋朝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因为能在大相国寺题字绝对是一种荣耀,为人所敬仰。

    当然这题诗作画,并不是谁的字画都可以题上去的。每到万姓交易之日。这里便会聚集一大批文人才子在此比试诗词,较量画技。质量上乘的诗词画作,才可题在大殿的廊内。

    正是因此,大相国寺万姓交易之时才聚集了许多的读书人在相国寺内比试诗词、较量画技,以期可以题壁留名,这无疑也是一条出名的捷径。

    刘旭和徐锦儿二人路过众文人比试的地方时,这里已经有许多人在观看,大宋百姓对文人才子,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是以这种当众比试诗词,每每都能吸引无数的百姓围观。

    刘旭自己文字功底有限,对此不太感兴趣。在他看来,看人比试诗词,还不如看看杂耍表演,听听话本说书有意思。

    不过,徐锦儿却对这些文人才子的比试,却充满了兴趣,非得拉着刘旭驻足围观。

    徐锦儿微笑着问道:“旭哥哥,你这大才子,要不要作词一首啊?今天这么多人在这围观,可是很快会出名的。”在刘旭的一再要求下,徐锦儿现在又改回了旭哥哥的称呼,他不喜欢相公的称呼,总觉着别扭。他还是喜欢徐锦儿称呼其旭哥哥,他觉得称呼旭哥哥比称呼相公亲切多了。

    刘旭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我可不想出名,什么好处没有,还带来一大堆麻烦。”那些才子文人,在此做诗词比试,争取成名,大部分是为了科考时更容易一些。刘旭不想也没有实力去科考,是以对这文人比试,自是兴趣稀缺。

    徐锦儿撇撇嘴道:“那旭哥哥不想作词,看看热闹总是好的。再说旭哥哥以后也是要跟着寇相公做官的,多见识一下文人诗词应和,总是好的!”

    刘旭心想也是,大宋极其推崇文治,自己若是想要在大宋上层混,少不了要懂些诗词应酬,此时多学习一下也好。

    当下刘旭拉着徐锦儿走进围观的人群中。

    这时众文人才子中,一个身穿月白右衽书生长袍的文士,站了出来。刘旭见他不到三十岁年纪,但脸上似乎多了几分中年人的沧桑。那个文士朗声道:“在下前几日偶得一首,请诸位品评!”

    说着,那文士朗声吟道:“霜冷危楼,露侵闲阁,愁也相聚。月断云前,秋寒菊后,尽两相流水。小园西径,今朝重到,仙娥醉吟青袂。隔帘栊,衰翁对看,韶华暗中别去。

    风敲铁马,雨冷檐角,笔绕玉华一缕。梦啭春莺,泪封秋雁,幽怨消几许。两分离恨,八分好月,也似漫烦轻絮。应难认,十年旧客,倚烟波处。”

    刘旭听了觉得倒是一首不错的词,只是写得有些悲凉,不过倒是与此时深秋的清冷意境有些映衬。

    众人议论纷纷,不过大致意见倒是与刘旭的看法有些一致。

    这是又有一个身穿锦袍的年轻书生走了出来道:“刚才见立项兄所画的那副幽兰图甚有意境,在下睹物有思,做得一首咏兰的,也请诸位品评一番。”

    那年轻书生开口吟道:“欲赏万方态,应省一娇姿。虚弹少许新墨,幽草惯临池。室内春风正暖,笔下流云不断,仙气绕藩篱。只是玉花小,带蝶入涟漪。

    天上种,九州长,四夷迷。画屏香扇,更以神品为稀奇。常在皇家壁上,也伴书生案首,浓淡总相宜。最是香能久,唤出入新词。”

    刘旭听了,只觉这首词似乎遣词用字上片很不错,但下片似乎略显直白,不过比起前面那首,胜在意境欢快些,少了那份凄凉。总得来说,倒也算是一首不错的词作。

    刘旭自己对词作的鉴赏水平有限,正想听听众人对此词的品评,突然听到一个声音笑着道:“云开兄,竟然在此遇到你,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