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盛世:长安城下在线阅读 - 第267章 上元前日

第267章 上元前日

    跟王楠他们一一道过别,我踏上了回长安的快马。

    一路上经过了无数个驿站,基本上算是日夜兼程。

    但是天不遂人愿,正月初五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两边的路都被雪封死了,我在驿站里滞留了三天。

    正月十四的时候,我终于到了长安城下。

    不知道为什么,到达长安门楼之下的时候,忽然萌生了一种到家了的感觉。

    杜家虽然被平反了,但是和往日也没法比。

    遭遇了这等重创之后,怎么也得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而且大部分房产都被充公了,能拿回来的就一小部分。

    我到达明德门的时候,居然看到了来迎接我的马车;来迎接我的是阿彻,他算是杜蘅的管家。

    小马车慢悠悠的在长安城里走着,我看着那匹马,它居然是我当初去本家时乘坐的小枣儿。

    它已经从“小枣儿”变成了“大枣儿”,他比之前壮实了很多,一匹马居然可以拉动马车;说实话,这也侧面证实了杜家确实不同往日了,往日的马车,最少需要两匹马。

    大枣儿的身上有两块银白色的伤痕,看起来像是被什么利器所伤。

    我不敢想杜家人当初到底经历了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心里,看着一个名门望族忽然倒塌,路过的都想过来踩一脚。

    更何况,杜岘说,他在安北大都护府担任副大都护的时候没少得罪人。

    那些人肯定会排着队来找茬儿。

    墙倒众人推。

    我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样子,杜家人人被官兵带离家的时候,围观群众笑得一脸J诈,仿佛他们真的做了错事一样。

    这里面还包括妇孺。

    马车驶进了长安中心大街。

    长安街和我上次来的时候一样繁华。

    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拎着包成方块的纸包,有的手里挎着篮子。

    三五成群的人一起走在街上,有说有笑的;长安并没有下雪,依旧是艳阳天。

    明天就是传说中的上元节了,这是整个长安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

    长安实施宵禁,但是在上元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民赏灯,称为“放夜”;一年三百多天只有这三夜是可以彻夜狂欢的,于是,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

    由于几乎所有人都出来了,以致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今天是正月十四,长安街上空已经扯了很多线、挂上了很多灯。

    在街上活动的人都在聊这些灯,据说明天晚上是正月十五夜里,这些东西都会挂上灯谜;到时候人肯定更多,估计得用摩肩接踵来形容。

    上元节太热闹以至于皇帝都抵挡不住上元节的欢庆气氛。

    据说中宗就曾在景龙四年的上元节偕则天皇后微服出行,还顺便去了各个大臣家里参观了一圈儿——巡幸诸大臣家。

    官方不仅不反对,还提倡这个活动,民间的庆祝活动日趋盛大。到了开元年间,玄宗本就是个才子,这种充斥着浪漫情怀的活动怎么可能会错过?

    也正是从开元初年开始,国家斥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放眼望去,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

    这些灯都被制作成各种花形;各种的灯笼制作精美绝伦,巧夺天工。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宋朝,用辛弃疾的诗形容就是:东风夜放花千树。

    唐朝的显然比宋朝的更壮观,像花桓的妈最喜欢的那首写得那样: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除了搭建各种花灯之外,玄宗还在这几天安排歌女排演歌舞;什么水袖舞、劲舞、霓裳羽衣舞,应有尽有。

    那些宫中所选出的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每一名歌女的服装道具就要花费三百贯;一个开元通宝就算一块钱,一贯就是一百块,三百贯就是三万块。

    整个上元节庆典简直要用奢靡来形容,每年的财政支出都在上万贯。

    除此之外,民间在上元节这天流行“牵钩”,牵钩就是拔河。

    在长安街很多地方都会准备这么一个场地,长的中间用红色的线标出一条“边界”;参与者均匀的分成两队。

    拔河用的绳子中央垂着一枚铁钩,双方用力拽绳子,把铁钩拽到己方这边儿视为胜利。

    讲完了各种活动,自古以来,就盛产吃货的天朝,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吃呢?

    元宵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元宵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油锤。”

    油锤类似于后代的炸元宵。

    元宵在唐朝不叫元宵,而是叫“面蚕”。

    举国欢庆,比过年都热闹。

    可是关外还下着雪,沿途冻死了很多人。

    那些官员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心情忽然沉重了起来。

    杜彻一路上一句话都没有说,虽然他原本就是个话少的人,但是看得出来,他心情也不怎么好。

    “阿彻,阿爷最近怎么样?”我看着一言不发的杜彻,没话找话说。

    “回郎君话,最近天凉,阿郎得了风寒。”杜彻驾着车,说,“今日更是咳嗽得紧,胡疾医给开了些药,煎服后睡下了。”

    杜蘅生病了?

    都怪我嘴欠,早知道应该问些别的。

    “四娘他们呢?”我赶忙转移话题。

    “四娘子现在依旧下落不明,阿郎正派人寻找呢。”杜彻回答。

    我:“……”

    我还真的是哪儿壶不开提哪儿壶、哪儿开不壶提哪儿开啊!

    我本来以为杜家人都找到了的意思是杜四娘也找到了呢……

    说实话,她坠落悬崖基本上凶多吉少。

    也就只有小说和电视剧里会这么演,坠落悬崖之后,发生下面有个深潭,不仅没淹死还发现了世外高人。

    我闭嘴,没有再说话。

    马车慢悠悠的到了杜氏本家。

    本家和我两年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之前的时候,虽然看的出已经有些老旧,但是外部装潢依旧很精致。

    现在看起来像是经历了战火,已经快要坍塌的房顶虽然正在被修缮,但是反而有种老年人家救不回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