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心灵使徒之第二地球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第二唐帝国的简史

第十二章 第二唐帝国的简史

    如梦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个应该很自然,就像地球人不知道其他世界一样。之所以叫第二唐帝国是为了和地球的大唐帝国区别。

    如梦的这个世界也叫做地球后来根据学着的记载有些称为南部瞻洲,这是后话了,语言是汉语,根据如梦的历史知识,给乔乔的介绍是这样的,以下作者用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一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我们暂时叫做第二地球。

    第二地球是和地球几乎完全一样的进化的,在唐帝国的中后期之前,和地球的历史差别不大,包括科技水平和人类进化一直生物进化,只是在唐朝后期历史走向出现了重大转折,而这个转折是从宣帝李忱的登基开始的。

    公元846年,也就是会昌六年,根据第二唐帝国重新核定的标准公历,以公元纪年作为标准历法,这个和地球纪年一样,后文明时期两种纪年方法同时使用,李忱一生就像一切穿越故事一样的起伏跌宕,并且瑰丽多彩。

    从小韬光养晦,装傻充楞,努力给人造成一种呆傻的印象,李忱在父亲宪宗李纯被封为光王,他是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也许李忱就是穿越者,不可考了,他行为低调,据记载,文宗李昂宴请诸王,席上大家把酒贪欢,可宣宗依然不言不语,文宗说:谁如果能让皇叔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一席话,众人一哄而上,可无论怎样说笑逗乐,宣宗依然一副茫然痴呆的表情。虽是如此,文宗弟弟李炎却很怀疑,他想这家伙不会是不食人间烟火,要么就是城府极深的人,不如早杀之。

    文宗死后,弟弟李炎即位,和文宗不一样,他开始对宣宗进行考察。有一次,李炎和诸王在冬天赏雪,回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雪很厚,再加上饮宴时早已有醉意,因此谁也没注意到那个傻子居然从马上跌落下去。

    傻子落马,不足为奇,可奇怪的是那么大的雪,宣宗居然第二天一早出现在大家集合的地方。要知道他身边可没有一个帮手。

    李炎认定,这个叔叔是装傻充愣,决定弄死他,一了百了,也不会在觊觎皇位,除掉后患。一天,李忱被人抓进了永巷,类似于关闭犯人的囚室,当然没有一丝自由,又是钦点的要犯。几天后,又被人扔进了厕所,当时李炎身边有个太监叫仇公武看着李忱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假意说要杀死宣宗,可却暗度陈仓,从此傻王消失了,暂时远离了纷争的宫廷内斗。

    几年后,李炎病危,因为儿子太小,众人便商议册立皇储。有人说三朝皇叔忠诚可靠,可堪造就,宦官****贽就把李忱的介绍了出来,然后宦官群体一商量,就公推李忱做皇帝。太监们自然摇旗呐喊,其实大家都晓得傻子上台,江山便可都分一杯羹。唐朝后几个皇帝基本上都是被宦官拥立的,很奇怪的是当李忱即位以后,第二天就给了朝廷新的气象。第二天罢免了丞相李德裕,结束了40年的牛李党争,这个著名的历史党争被李忱一夜荡平,朝廷为之一肃,然后拜白敏中为相,主持朝政。和地球历史不同的时候也是从第二天发生的。

    李忱开始组建新的执政队伍,以白敏中为相,然后巡视北衙六军,更换六军总帅为李温,大家也没有人敢有意见,因为李温是李忱长子,皇家掌控六军天经地义。

    随后李忱和白敏中策划了一场后宫政变,将****贽为首的后宫宦官集中起来,宣读了封赏,10名高级宦官分别封赏了皇家产业的总管,分别在皇庄、盐铁领域做总监,各赐皇家等物,当日就把这些宦官送出了京城,随后派出羽林军亲卫,截杀了这些人,消除了后患。

    李忱的高明和狠辣的手段让朝野上下终于认识到了扮猪吃老虎是什么样的,那些有理想的读书人开始看到了中兴的希望,纷纷响应。

    李忱的一系列举措让人眼花缭乱,起初贵族阶层还是非常支持的,因为这个也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大中二年,李忱发布了开新的科举诏书,宣布科举正式成为选拔官员的途径,当然并没有封上士族阶层的进阶途径。

    原来的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

    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

    明算科,考数学,范围很广,选数学人才。

    一史科,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考贴也考策。

    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考,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

    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

    童子科,10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

    当时的录取率极低,造成了进士非常金贵,牛李党争的核心牛僧孺,就是典型的进士出身,牛李党争也是关东世族和新的通过科举进入国家权力中心的阶层的较量,在李忱登基以后彻底翻盘,但是李忱没打算立刻打死关东世族,因为这个阶层盘根错节,在朝堂上占据着很大的份额,特别是在各级地方官员中也大有人在。而新的科举考试,加大了进士数量,从30人扩展到300人,李忱需要快速稀释掉原来的世族阶层。考试科目改变不大,因为唐朝的考试内容的丰富程度远超明清时期,也是当时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结果,李忱需要延续这个制度,同事需要扩大官员队伍。

    官员队伍的扩大化,对于国库的压力会快速加大,民生问题就开始进入视野。

    唐初的“租庸调”制度,租庸调就是每丁授田后,每年上缴粟二担,称为“租”。丁男为国家服劳役,每年二十天,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服役,可以按日计算,每日缴绢三尺以代替,这称为“庸”。随地方土产,每丁每年上缴绢、绫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绢、绫的,另加绵三两,缴布者另加麻三斤,这称为“调”。所谓:“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但是存在不课户,就是官员皇亲郡王以上,命妇一品以上,勋官三品以上,职事官九品以上,老、残疾、寡妻妾与僧尼、部曲、客女、奴婢等,皆为不课户.特权户的出现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急剧减少。有规矩的地方就有漏洞,而这些政策的漏洞如此明显,最后的结果就是不课户甚至超过了课户,土地兼并成风,户籍制度的因为丁口的减少,造成了大量缺额,最后户籍几乎没有效用,标准的丧失,也造成了腐败横行。国家制度的废弛,加重了民众负担,也造成了世族阶层的骄奢yin逸,改变这样的局面非常难。

    白敏中的方案是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来的造成既成事实的,暂时认了,以后的不可再发生,采用的措施是冻结现有的兼并制度,不允许新发生的兼并发生,这样造成的反对声音不算太大,另外加强权力集中在中枢。采用渐进式的改革,剥夺世族阶层的权力,让官员晋升通道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快速稀释掉原来的非科举官员,用新科官员替代之。

    税赋问题,需要谨慎处置,采用的措施是,扶植商业,加大流通,减少流通关卡,商业税赋提高。注重终端税收征缴方式。培养新的官吏一体,吏员也要逐渐通过选拔获取官身。享受俸禄,建立年度考核铨选体制。史称“宣宗吏制新政”

    建立了皇家军器监,研制武器,尤其重视远程武器,招募炼铁人才,在国内建立了工匠奖励制度,对于有贡献的工匠,重金奖励。

    在李忱党政的前十年内,经过了重重困难,以及和世族阶层的艰苦斗争,终于在大中十年完成了国家体制的改革。商业极大的发展,官吏数量增加了10倍,科举制度改为2年一科,选拔人才进度再次加快。吏员选择的考核被下放到州县,社会繁荣,再现了大唐贞观盛世。史称“大中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