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阿斗在线阅读 -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四十六章 温水煮青蛙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四十六章 温水煮青蛙

    第四十六章温水煮青蛙

    未央宫门前,庞统走下马车,刚好看到旁边诸葛亮的马车徐徐驶来。

    “孔明!”庞统快步迎了上去。

    “恩,士元你也来了。”诸葛亮一下车,便看到了庞统。

    “呵呵呵,孔明,陛下招你我前来,想必是为了孙权均田一事。听说向孙权进谏提出均田的,就是你那侄儿诸葛恪啊!”庞统一脸笑容的说道。

    “哎……”听庞统提起诸葛恪,诸葛亮脸上露出了满脸无奈。

    “我那侄儿元逊,自小就聪明异常,不过却未加磨练,仕途太过顺利了,也不是一件好事。须知骄兵必败,好大喜功,必会遭其害。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先去见见陛下吧!”

    “呵呵,孔明,陛下若是问计我等均田之事,你可想好了对策?”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陛下还年轻,有些事情,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

    阿斗看了看人都到齐了,于是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江东孙权以均田之名开垦荒田,大家想必都知道了,朕觉得,这雍州,也可以效仿一二,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内政方面,诸葛亮最有发言权,所以诸葛亮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开口说道:“陛下觉得,这均田之道,如何?”

    “恩,耕者有其田,富国强民之道,可行!”阿斗开口说道。

    “陛下,您说的对,耕者有其田,也就是说这均田,首先要有田,请恕臣直言,如今我雍州,并无多少空闲的田地!”诸葛亮答道。

    “这怎么可能?”阿斗一脸吃惊的问道。

    “陛下,您让臣负责氐人内迁,仅仅去年,氐人迁入雍州就有万余户,这迁入雍州的氐人需要土地,而后续而来的氐人,同样需要土地,如今雍州所空闲的土地,全都被臣规划给了氐人。如今雍州看起来空了很多良田,但是若干年后,几十万氐人全部迁移到雍州,再加上新出生的氐人,那时雍州也就没有多少空余良田了。”

    诸葛亮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陛下,那山越原本就是荒蛮之地,所以孙权可以以均田之制开垦良田,而我雍州之土地,早在先秦之时,便已经开垦完毕,所以这均田,不能用在雍州。”

    当初商鞅变法的时候,大兴农桑,而后的几代秦王,也是努力的贯彻了商鞅变法的措施,所以在秦时,雍州的良田,基本上已经被开垦完毕了。

    诸葛亮吸了小半口气,接着说道:“陛下,其实依照臣看来,这均田之法,难以长久。”

    “请丞相赐教。”阿斗立刻说道。

    “臣观东吴的均田,有几大疏漏。其一,男子授田二十亩,妇人授田十亩,开垦出来的田地授予开垦者,年老或身死还田,但是却未禁止交易,就好比一男子开垦一良田,等到男子年老以后,将这田卖给别人,有改如何计算?”

    阿斗点了点头,这的确是诸葛恪提出均田的一个漏洞。

    “陛下,若是禁止交易耕田的话,也不可行!当年王莽篡政,曾下令天下耕田,皆为‘王田’,不得交易,结果还是弄得民不聊生。所以这均田,只能用于无主之地!”庞统从旁边补充道。

    此时诸葛亮再次开口说道:“陛下,您再想想,如今孙权实行均田,男子授田二十亩,妇人授田十亩,加起来就是三十亩,而若是这夫妇二人有子,子成家立业,便又占了三十亩,若是有二子,便是六十亩;子复有子,便又是三十亩,如此算来,用不了三代人,江东的良田将会被瓜分干净,而子孙后辈,岂不是没田可种?”

    “臣再举个例子,若是一户人家,夫妇两人育有五子,待到五子皆成年娶妻以后,这一户人家便占据了一百八十亩的土地。而若是夫妇两人仅育有一子,则只能占六十亩的土地。长此以往,兴者更兴,而弱者更弱。若是天下皆如此,乃是亡国之兆!”

    阿斗终于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话中传达了一个根本的主题,就是土地兼并。

    首先这均田制只能在无主的土地上实行,若是这土地本来就属于某人,再实行均田的话,就相当于没收别人的土地。这就好比当年王莽做的那样,最终弄得民怨沸腾。如今的雍州,空地虽然很多,但是全都被诸葛亮规划好了,贸然实行均田,等于扰乱了诸葛亮的布置。

    其次,就算是在无主土地上进行均田,也不见得是多公平的。因为这均田是按照人头计算的,而不是按照户籍计算的,所以一户人家人口多的话,肯定占便宜。虽然说这等于变相的鼓励大家多生育,因为生多了田就多,但是这也是加剧了土地兼并。田地的数量是有限的,当所有的土地都被均完了以后,没有新的土地分给别人,这时候占了更多土地的家族就会变得比较有优势,慢慢的会发展成新的地主,如此便会加剧土地兼并。

    当年东汉之所以被爆发黄巾起义,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那些大世家手中,百姓没有土地耕种,自然会跟着张角一起造反。

    阿斗回头想了想,貌似那些实行均田制的朝代,还真的没有一个久远的,哪怕是唐朝,到了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而到了唐玄宗时候,干脆废除了均田制。正如诸葛亮所表达的那样,均田制短期内虽然能增加税收和人口,但是长期看,随着人口不断地曾加,均田制出现土地兼并,比其他的方式来的更快。

    想到这里,阿斗一脸钦佩的望着诸葛亮,诸葛亮不愧是诸葛亮,在内政上面,恐怕当世,没有人能比得上诸葛亮。

    “是朕心急了!”阿斗微微的叹了一口气。此时阿斗突然发现,自己虽然掌握着后世无数的先进经验,但是并不是在后世成功的事情,放到三国就一定会成功。

    “陛下,这治国之道,最主要的便是一个‘稳’字,朝局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方能政通人和。所以陛下治国切忌心急。”诸葛亮笑着说道。

    “多谢丞相指点。”阿斗很谦逊的说道。

    阿斗虽然是两世为人,但是对于治国之道,还只是个新手,比起诸葛亮来,还是差得远。

    诸葛亮等人都离开了,而庞统却笑嘻嘻的留了下来。

    “老师,您还有事?”如今只剩下阿斗和庞统两个人,阿斗便直接叫庞统为老师。

    “陛下,臣留在此处,自然是为了陛下分忧。”庞统脸上露出了一丝怪异的笑容,而后开口说道:“陛下所忧虑者,无非就是我关中人口、赋税、钱粮皆不如曹魏而已,臣便是为此事而来。”

    “老师,你有好的方法?”

    “取消丁税,并入田赋当中!如此,便能有更多的赋税钱粮!”庞统轻声说道。声音非常的小,小到只有阿斗与庞统两人能够听到。

    “取消丁税,将丁税并入田赋当中?老师,您的意思是,摊丁入亩?”阿斗一脸不可思议的问道。

    “摊丁入亩!这个说法很贴切。”庞统笑着答道。

    “摊丁入亩,这也太……”阿斗满脑子里仍然充满了不可思议。要知道,摊丁入亩可是清朝才提出来的并被应用的,没想到竟然被庞统提了出来。

    中国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便开始征收人头税,这一收便收了两千多年,一直到到了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才取消了人头税。古代税收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田赋与人头税。人头税也是国家财政的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

    人头税,顾名思义,便是按照人头征得税收。只要是在户籍上有记录的,都要缴税。

    摊丁入亩,对于一般的土地比较少的或者没有土地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拥有大量土地的世族和地主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而对于朝廷来说,却能够获得更多的税收。

    就好比一个地主家里有一百亩的土地,地主种不过来,便要找一些佃户来耕种。而地主和佃户都要各自缴纳自己的人头税。但是一旦摊丁入亩,将人头税纳入天赋当中,佃户则无需缴税,而地主作为土地的拥有者,却要缴纳更多的赋税。

    摊丁入亩以后,所拥有的土地越多,就要缴纳更多的赋税,细细算下来,有些拥有土地众多的大世家甚至要多缴纳数千倍的田赋。所以实行摊丁入亩,定然会得罪天下所有的大世家和地主阶级。

    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时候,当时清朝皇帝手中的八旗子弟和绿林军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再加上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族人,本来就不善于种地,摊丁入亩对于满族的影响并不大,单单凭着汉人的地主阶级,想反对也翻腾不起大浪花。

    而如今,三国时代大量的资源还是掌握在世家子弟手中的,若是实行摊丁入亩,根本就是亡国之道。

    不过摊丁入亩却使得清朝人口大幅增加。顺治年间摊丁入亩之前,大清只有八千万人口。而后来实行摊丁入亩的以后,在最初的四五十年,人口增长平均到了百分之十二三,而清末中国游四亿人口,二百年人口长了五倍,而且再中间还发生了诸如太平天国这样的大起义。

    庞统仿佛看出了阿斗的忧虑,微微的笑了笑,转头看了看在远处伺候的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小宦官,而后冲着小宦官招了招手,开口说道:“你,过来。”

    小宦官赶紧疾走几步跑了上去,来到庞统近前。而庞统则一伸手,抓住了小太监的头发,从中挑出了一根,狠狠的一拽。小宦官微微一惊,发现庞统一惊撤下了自己的一根头发。

    “疼么?”庞统开口问道。

    “不疼,奴婢不疼。”小宦官不明所以,脸上只能挂起尴尬的笑容。

    只见庞统一把抓住了小宦官所有的头发,而后猛的一拉。

    “哎呦!”小宦官嘴一咧,疼的叫了起来。

    庞统松开手,只见庞统手上除了几根断发以外,大部分的头发还是没有拽下来的。而小宦官则捂着头,险些没哭出来。

    “陛下,您看到了么,这一次拽一根头发,很容易,而且一点也不会觉得疼痛。但是若是一大把头发,强行拉扯的话,顶多能拽下几根,而且还会弄得头非常的疼痛。”庞统开口说道。

    “太傅,您的意思是?”

    “陛下,这摊丁入亩,可如同这拔头发一般,若是想一下子全都拔下来,伤筋动骨不说,还和很难成功。但是若是一根根的慢慢拔,虽然时间长一些,但是却不会疼痛,而且也容易的多。”庞统脸上人仍然是一副微笑。

    但是此时,阿斗觉感觉到,庞统这家伙,太阴毒了!

    看了看那个正捂着头哭丧着脸的小宦官,阿斗无奈的笑了笑,开口对那小宦官说道:“行了,辛苦你了,这个月,给你加五成的俸禄!”

    小宦官一听,这掉几根头发就能换来五成的俸禄,脸上马上笑开了花。

    蜀汉建兴三年,阿斗颁布了一份圣旨。免除一成的丁税,同时加了一成的田赋。

    江州。

    严家的势力在江州可谓是数一数二的。

    当初严颜在刘备入蜀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严颜年纪大了,早已经不能上战场了,但是严家却没有因此而衰落。整个严氏一族中,大大小小的有三十多人在朝为官,大到朝中侍中,小到一地县令,都有严家人的足迹。

    同样,严家也是这江州数一数二的大地主。而这次,阿斗加了一成的田赋,对严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严家议事大堂。

    “陛下加了一成的田赋,咱们每年可就要多交出去不少了啊!”

    “是啊,如此算起来,咱们可亏大了!”

    “要不跟朝中的子弟通通气,联合其他大臣进谏一下?”

    一众人乱哄哄的,开始讨论起来。

    “哼,都给我静下来!”一声轻喝传来,只见门前站了一个老者,老者胡子和眉毛都已经白了,但是看起来仍然颇为精壮。而大家见到这老者,全都恭敬的站了起来。

    这老者,便是严颜。

    在族中,论年龄,严颜可能不是最大的,论辈分,严颜也不是最高的。但是严家能够兴起,在蜀汉混的风声水气,很大部分是严颜的功劳,没有严颜,就没有今天的严家。所以在场人中,哪怕是严颜叔叔辈的,也得很尊敬的站起来。

    “不就一成田赋么?用得着吵成这个样子么?”严颜这人说着,径直走到最前面,族长旁边的位置坐下。

    如今的严家族长,是严颜的堂兄,不过面对严颜,这位族长只能一脸赔笑的开口说道:“五弟,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族中平日里花销可大得很。这一成的田赋,可是不少啊!”

    严颜在他们那一辈当中,排行老五,所以这位族长称呼严颜“五弟”。

    “哼,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打得国库空虚,陛下没钱,自然要加税了!”严颜冷哼一声。

    “嘿嘿,五弟说的是,不过这赋税太高,总是影响社稷安危的啊!”族长继续陪笑着说道。

    “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陛下重用我族,我们严家可能像今天这么大的家业么?再说,陛下要钱是干什么,是去打天下!又不是去吃喝玩乐了!”严颜横眉一竖,开口说道。

    “打仗又不关我们严家的事,那雍州离我们江州远着呢……”下面不知道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

    严颜年纪虽然不小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这一句话被严颜听到,严颜的火气登时上来了。

    严颜也是个牛脾气,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指着张飞的鼻子骂了,如今严颜火上来了,猛的站起来,一脚踹翻了桌案,大声吼道:“刚才是谁说的,给我站出来!”

    “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包括那位族长,都低着头,仿佛是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严颜牛脾气,大家都知道,再加上严颜的地位摆在那里了,这时候所有人都选择乖乖的低着头,不敢言语。

    只见严颜大跨步的走到正中,开口说道:“打仗不关我们的事?谁说不关我们的事了,老子的爵位,就是打仗打出来的!别以为我不知道,去年咱们倒卖蜀锦去西域,然后从西域买香料卖回成都,可赚了不少吧!要不是陛下打下了雍凉二州,咱们上哪里去赚这个钱去!赚了这么多,现在跟你们要一成的田赋,就急眼了!还要去长安进谏,你们想造反不成!”

    提到走西域靠贸易赚钱,大家全都沉默了。不说去西域卖蜀锦,就是把蜀中的货物卖到长安,也能赚不少钱。之前益州与雍州分别属于刘备和曹cao,通商就非常不方面,光税金就得交两份,而如今雍州与益州连成了一片,对于商人来说,贸易要方便多了。而蜀中的这些大世家,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赚钱的好机会,不少的世家都组织起了商队。

    “哼……”见大家都不言语,严颜冷哼一声:“这事就这么定了,那一成的田赋,都给我交了!要是敢不交,哼哼……休怪我严颜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