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红楼五十一 天衣无缝 一

第二百一十一章 红楼五十一 天衣无缝 一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这个对比,可谓强烈,

    ““众人闻得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确实没见过,因为闺阁不出,哪里能象宝琴能如此在外历经各省,

    ““只见写道是:赤壁怀古其一,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曹军庞大,但仍然被一把大火烧得沉埋赤壁,贾家等也不可谓不家大,但结局与这里赤壁被烧埋却何其相似,而就诗而言,“无限英魂在内游”,也表明曹雪芹对交战将士的尊重,而却反而没有提及对双方的主将的态度,当然,也并非刻意忽视双方如雷贯耳的主将,

    ““交趾怀古其二,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这个诗很明显已经不象诗,所以其喻义更为明显,贾府能如此荣光,与贾元春关系甚大,所以“功劳大”,但隐含马援中途暴病而亡,影射元春,同时影射如果功劳大的元春一旦失去,贾府的阴影便来,而这里提到了西汉张良,曹雪芹对张良的肯定也不妨揣测一下,张良不但智谋深而多变,而且为人飘逸,恐怕这是曹雪芹肯定其的重要原因,

    ““钟山怀古其三,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这里首先反映了曹雪芹的又一个态度,即对“真实”的态度,周颙此一时彼一时,能从天上降到地下,难怪曹雪芹要说“嘲笑频”,而影射李纨,并非针对李纨个人而嘲笑,李纨早年丧夫,所谓“槁木死灰”,对名利似乎早已丧失“兴趣”,但她的为人却并非“槁木死灰”,反而是“有声有色”,但曹雪芹显然是“不留情面”的,他是从更深的层次去看红楼梦所有人,李纨早期看似已脱离名利,但其子贾兰一旦高升,其“名利”心立即复燃,甚至可能达到膨胀乃至得意忘形的地步,这便难免会遭到曹雪芹的嘲笑了,虽然不是“恶意”的嘲笑,(XX注:这个,名利,人之常情啊,(外人注:不要对曹雪芹说“人之常情”,曹雪芹懂得人之常情,但他更懂得人之深情(XX注:写这么深有什么好?(外人注:不道明甚至不撕破怎么知道悲?(XX注:撕碎了给别人看?(外人注:不是撕碎了,只是道明或撕破了看到其本质,而不是把本质也撕破了(XX注:这是不是有些毒?(外人注:看看真正的人性而已,毒从何来?)))))))

    ““淮阴怀古其四,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首先这里要注意曹雪芹对韩信的评价,显然,他对韩信的评价是肯定的,韩信是壮士,但恶犬就是要欺壮士的,而这里影射王熙凤是比较明显的,王熙凤显然是“壮士”,恶犬当然不止一条,最恶的也不一定就是贾琏,而且恶犬不是从头恶到底,而只是在凤姐儿最能被欺也就是最落魄乃至最落难的时候,这些恶犬的嘴脸就会露出来了,哪怕甚至以往凤姐儿是“壮士”的时候都是如此友好甚至亲密,(XX注:咦?突然想到不是红楼梦有影射历史人物说吗?这里可是直接告诉众人影射的是谁啊!(外人注:权且作为聊资))

    ““广陵怀古其五,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liu号,惹得纷纷口舌多。”首先这里曹雪芹对隋炀帝并未大力抨击,甚至对后世对其抨击过甚还有些不以为然,显然虽然隋炀帝过大,但曹雪芹对其功大和才能也是比较肯定的,而影射贾探春,贾探春显然不会有过大,唯一的“过”可能是在贾府许多人看来,锋芒有些太露,而探春的才能和志向都高,一旦之后贾府出现危机,她必将义不容辞挺身而出,但非常显然,不但贾府下人见其是庶出而不放在心上,同级别的人更会嫉妒其能而进行破坏,所以谓“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其六,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这里充满无力无奈和凄凉悲离,影射性格怯弱命运悲惨的迎春,却也没有多话可言,而曹雪芹对六朝的评价也是十分精辟的,六朝“栋梁”看似如此之“多”,但给人总的感觉却不但是乱得很,而且都有昙花一现的感觉,

    ““青冢怀古其七,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首先是曹雪芹对历史的评价,作为汉朝的和亲政策,虽然起了大的作用,但王昭君远嫁极不适应的塞外,至少初期应该是“咽不流”“曲中愁”的,所以曹雪芹对汉朝虽然肯定,但这个和亲政策却让不少人心中为其觉羞的,而影射香菱却也恰当,香菱的“功劳”当然没王昭君大,但境遇和心情却非常相似,甚至起初可能更惨,因为是被人贩子卖过来的,而薛家家教虽然可叹,但薛蟠实在是在这其中要“应惭万古羞”的,而如果真的“应惭万古羞”了,也许香菱的苦日子便会熬出头了,如王昭君在塞外待久后的境遇和心情,

    ““马嵬怀古其八,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liu迹,此日衣衾尚有香。”这个用杨贵妃影射秦可卿就比较相扣,虽然可能一个有些胖,一个有些瘦,寂寞应该是指情感,秦可卿虽然嫁得贾蓉,有贾珍疼,但与贾蓉根本无情可言,而贾珍虽然看似极疼爱,但恐怕更多流于****,而脂痕渍汗光,虽可理解为被缢而死,但杨贵妃被安禄山木瓜袭胸留痕,秦可卿与贾珍应该更会留下什么痕迹,曹雪芹删除大量秦可卿的文字,就是这些文字太“不客气”,其中应该包含类似的语句,“遗得风liu迹”,更是直指天香楼,“尚有香”,其风liu达到极致,

    ““蒲东寺怀古其九,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这里说是金钏,却似乎说得有些“狠”,不过金钏儿在王夫人眼前还敢那样和宝玉调情,虽然可能只是一时,但仍然脱离不了“骨贱最身轻”的话语,而由于王夫人而跳井,却哪里又是“骨贱最身轻”呢,所以影射归影射,不能完全照搬到其身上,毕竟诗的诗面是完全写古时人物的,而且曹雪芹对《西厢记》还是呈肯定态度的,所以这里的不少词其实也许是“反话”,象“骨贱最身轻”,象“勾引”等等,

    ““梅花观怀古其十,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这里影射林黛玉,看起来是淡淡的影射,但过程和结局相似,曹雪芹并没有太多“刺激性”的词语,也足见他对林黛玉的怜爱,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原因很简单,后两首一个来自《西厢记》,一个来自《牡丹亭》,薛宝钗似乎在“保护”宝琴,但同时也说明看这些书的人尤其是女子真的很多,而且内心深处应该都是向往恋爱自由的,宝琴自然也应该是如此,所以曹雪芹将其写成了一个“完美”的甚至有些“幻化”的女子,所谓集宝钗和黛玉的“优点”于一身,但宝钗第一次说黛玉时是因为这个倒可以情有可原,但这里再次道出其本心,便难免会让不少看官觉得厌倦了,

    ““黛玉忙拦道:"这宝jiejie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黛玉此处极力维护宝琴,一是对宝琴之才之性情的心心相惜,二是作为旁观者对宝钗再次以此“训人”的内心自发的不快甚至不满,甚至让人有些怀疑原本有些蹊跷的前文黛玉因此认错的事本非曹雪芹之笔,就算是曹雪芹之笔,也是有些许突兀的,

    ““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探春也是反叛性格相当强的,这话正该是她说的,

    ““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李纨作为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反叛者”和“愚忠者”之间的“桥梁”,说出这样一大堆出来,正是因为这“桥”的长度够长,曹雪芹是断然说不出这长长的却没什么含义的“辩解甚至说情”的话来的,

    ““宝钗听说,方罢了。”黛玉和探春的话她自然不服,而且可以说出更有“理”的话来,但李纨这个大姐大发话了,所以才“方罢了”,

    ““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谜底不重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有意义些,“影射”最重要,甚至,后面对《牡丹亭》和《西厢记》的各人的态度,都是挺重要的。”

    “果然天衣无缝!”小戒叫道。

    “见到曹雪芹的心血了吧,其实不光是这里,字字都是心血。”小猴道。

    “曹施主所有精华皆在此书。”老沙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唐双手合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