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462章 红楼110 终极目标 一

第462章 红楼110 终极目标 一

    ““第一百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这里的回目名也是言简意赅,而且贾母后马上“轮”到凤姐儿,也是其中必然的规律,

    ““却说贾母坐起说道:“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这句话蛮有意思,贾母道的是“到你们家”,一个当然是当时的“观念”使然,一个却恐怕也代表贾母的一个甚至不少内心的“思维”,即,这贾家是姓贾的,贾家的兴盛败落应该是由你们来负责和承担的,如今弄成这样,不要来怪我,第二个,恐怕也代表贾母对“现在”的这个贾家的没有太多留恋,第三个意思,恐怕是在暗示王夫人,这贾家毕竟还是姓贾,别让你最后弄成姓王甚至姓薛了,

    “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这也是贾母心中很真实很真切的想法,即贾母之前之所以竟然能为了贾家为了贾政宝玉牺牲自己,这句话几乎是在为自己这种“牺牲”作一个“解释”,

    ““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这个“算是好的”恐怕“重点”、“重音”要落在“算是”上!

    “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很明显,这些儿孙中贾母最疼的就是宝玉,除了是他亲孙子外,恐怕宝玉的聪明、性格和为人是贾母最喜欢的!

    ““说到那里,拿眼满地下瞅着,”这种语言也几乎只有曹雪芹能写得出!

    ““王夫人便推宝玉走到床前。”王夫人如果有一个命根有一个软肋甚至是一个致命的xue位,那就只能是宝玉!因此,王夫人之后的悲剧要达到她的最大点,宝玉的变化和结局是其中份量最重之一!

    ““贾母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拉着宝玉,道:“我的儿,你要争气才好!””这话却真不象贾母说出来的!此处争气,一般人理解肯定是要当时的“光宗耀祖”,即进仕为官,而这恐怕不是贾母的“希望”,更象是篡改者更象幕后人的“希望”,因此,才有之后的宝玉去考进士,而且竟然“高中”!因此,这里竟然象是贾母希望宝玉如此,即这里主要不是写宝玉,而是写贾母,即贾母临死时竟然对当时的“价值观”仍然持肯定甚至相当肯定的态度!(XX注:有些看不懂哩,到底是在说宝玉还是说贾母的呢?(外人就:说贾母,看不懂的地方要么跳过先别看要么过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再来看,要么一辈子不看也完全是你的自由(XX注:我不过随便说一说,你说这么多干什么?(外人注:你随便说一说,我便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所有可能和可以的选择,这样才对得起你这“随便说说”啊(XX注:…哦,我想想))))

    而贾母此时最切实的对宝玉的嘱咐和关心,恐怕是要宝玉安安心心安安全全地度过接下来的日子,即俗话为好好“过日子”就是贾母最大的放心了!否则,难道也要去当时为官为仕,然后落得个贾家现在的下场?!显然,贾母不但不应该劝宝玉“争气”,而且应该更排斥这一点才是!

    而谈到宝玉去考科举,他到底去考了没有呢?恐怕是去了的,因为只有去了,才能从贾家“逃离”,

    但是,宝玉到底考了没有呢,而且,到底有没有中那个进士呢?这个,却在两可之间,即两种可能性都有,而且竟然都能有强大的理由!

    因此,也代表人生有些事,并不是非做或非不做的,而真是在“两可”之间的,

    宝玉当然肯定是要彻底离开或说“背叛”贾家的!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科考,而且还要“高中”一个进士呢?这里有一个很合理的解释,贾宝玉在彻底离开贾家时,他内心是要还自己父母王夫人和贾政的“债”的!甚至这其中可能还包括他现在的妻子薛宝钗,即,你们不是都喜欢我能光宗耀祖,科举高中吗,那好,我便高中一个进士,将此名“还”给你们,以算是尽孝了!因此,就算宝玉高中,宝玉的内心对这个“功名”仍然是毫无感觉甚至仍然是内心厌恶甚至如之前一样,极其厌恶的!

    而宝玉如果没考呢?似乎也很好解释啊,即宝玉不但彻底地背叛背离贾家,甚至也通过这个来彻底地与当时的社会决裂!很有“意义”啊!

    但是,红楼梦既然是实录,便请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吧,即宝玉如果考都没考就提前离开,贾兰是和他同去考的,那贾兰在考前得知宝玉竟然失踪了,那贾兰他还考得下去还能考得好吗?贾兰可没有要离开贾家,李纨甚至整个贾家也是希望贾兰能考上的,如果贾兰因此也没考或者考糟了,宝玉肯定知道他实际上是害了很多人的,宝玉背叛贾家,但宝玉并没有打算去害人,更没有打算去害贾家的人!这不但是宝玉的性格决定的,也是宝玉的心灵决定的,

    而不但去考而且考“好”,当然也是同理,即还自己的父母的债,宝玉是对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丑恶那核心部分的彻悟者,但他不是斗士,他也不是改革者,黛玉之死的内幕及相关的一系列内幕被他知晓后,他就对这一切看得彻透了!因此,宝玉的结局便是离家并出家,所谓回归第一回的意思,重做回石头!石头是不会说话也不想说话的,

    红楼梦中真正的斗士和改革者和思想者是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其中,韩奇应该有彻底改变当时封建体制的信念,而冯紫英是全力去“相斗”,陈也俊则有自己的一套甚至还有些成熟的将来世界的规划,而卫若兰则会是之后社会的精神和价值观集大成的代表,

    但是这四人在当时肯定只是雏形,即韩奇很可能是有雄才大略的,但韩奇对未来因为没有实践过,所以一个是停留在理想甚至幻想阶段,二个他甚至连当前的雄才大略都没来得及施展或说实践,即第一步都甚至没有实践就死在摇篮里了,更不用说未来,

    而之后循此线延续下去的诸如太平天国的斗士、洋务运动的改革者、辛亥革命的“暂时成功”者,一直到唯一真正革命成功的建立新中国,如其中的毛,他却是历经几乎所有艰难险阻的考验和各种性质的实践,而最后建立新中国的,在这个实践过程的雄才大略,或说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雄才大略,已经和之前刚开始的“雄才大略”有相当或说本质上的不同了!

    而纯“冯紫英们”就类似上面的太平天国,而太平天国最终失败或说惨败,无论是从外部还自己本身内部的惨败,他们缺少什么?很显然,他们缺少陈也俊这类能提供真正制度建设的人,

    而新中国的创建,当然就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制度,即新中国的创立过程中,不但有“韩奇们”,有“冯紫英”们,而“陈也俊们”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肯定也是存在甚至大量存在以及优秀的,

    而当然,这里如果继续往下说的话,创建国家和建设国家又是一个面临几乎是“重新实践”的过程,此时应具有的雄才大略可能就与之前的雄才大略又有所不同,此时,陈也俊们便是应该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且是不断发挥他们的长处的时候!而使这个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巩固!但可惜,这个在建国后三十年内被各种可以说由很多原因引发的甚至有些是残酷的运动冲得可以用支离破碎颠沛流离来形容,即“陈也俊们”中的很多都在这一个接一个的“大”运动中消耗了大量甚至全部的不该消耗的精力乃至生命,

    于是,为什么叫规律?规律便有它的规律性,终于,运动或说有些残酷的运动终于停息了,陈也俊们又登上历史舞台了!

    残酷运动虽然几乎是一去不复返了,但陈也俊们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实践又要重新开始,虽然有之前的不少教训可吸取,虽然有现在的不少经验可借鉴,但面临中国这个具体而庞大而多样的情况,这种建设和完善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又是一个时不我待的过程,

    即既要“陈也俊”,也要“卫若兰”,

    也就是说,各种体制的不断完善、合理、和达到巩固性是时不我待的,而同时,卫若兰也不能停歇,

    因为,试想,一个完善而巩固的制度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卫若兰”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弱rou强食便恐怕会成为“规律”,

    当然,弱rou强食本身也算是一条规律,因为,其中属于卫若兰们要注意的规律便是不要成为弱rou而被别人强食了,

    但如果没有卫若兰们,这个国家越强大,就越会成为全世界的恐慌、担心甚至愤怒,这个在之前的整个地球历史中已经被无数次地证明,因此,似乎在有些人眼中,卫若兰有些“虚”,甚至还被有的人视为一个“障碍”,但,卫若兰,却是达到或趋向完美世界最关键最重要也最难的一步!

    因此,这将最好会是一个“齐步走”或说“同时走”的过程,即陈也俊们在建设完善制度的同时,也是需要越多越好的韩奇们、冯紫英们的,只不过现在做的是建设国家的事,而卫若兰的气质和境界却是不能丢甚至千万不能丢的,因为,他也许代表的是人类的最终理想和终极目标!

    小戒愣了半天,道:“还是要从细节做起。”

    “哈哈,小戒说得极是!”小猴笑道。

    “呵呵,终极目标,也许千万年能达到,但也许一瞬间便能感受。”老沙呵呵笑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唐双手合什,含笑闭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索。”

    小戒又愣了半天,心道,“佛就是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