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同样的计划
大概是半个月前的某天,左贤王惯例每天都对着高高的城墙进行思考,这个习惯是他在开始入侵西域的时候培养的,因为匈奴军夜战是强,但攻城作战却是相当乏力,于是左贤王就开始对着城墙思考如何攻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着城墙思考的习惯。 本来计划完备的话,匈奴可以从三线sao扰汉军,让汉军无法集中全力攻打西域,打掉了前哨一般的裴珊,汉军就只能分出较多的兵力去保护那条漫长的补给线,如此造成兵力分散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克裴珊,将战事的时间延长和扩大规模,让大汉觉得西域是鸡肋之地,在此期间匈奴整合西域所有力量,最终形成不可逆转的事实占领,一旦在夜战之上可以抓住机会击败汉军,就可以让大汉无计可施,被迫承认。 计划看起来非常完美,可以执行的可能性又很高,可惜一切的计划都被久攻不克的疏勒城改变了。不仅改变了进程,还改变了内容,拖延了东线的物资补给速度,无法全力南下,导致了南线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北线也被汉军在冬季就全部驱逐出了河西的范围,而最为致命的还是大部被歼,兵力的减弱是匈奴人无法承受之痛。眼下如何守住战果,就是他头疼的地方。 左贤王拿起小木杆在厚厚的积雪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的圈子,后面传来一阵脚踩雪的声音,左贤王回头一问“谁?” 来人却是一身大衣的可摩尔,可摩尔笑了笑“打扰到你思考了?” 左贤王放下木杆,拱手道“参见大汗,回大汗,臣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还在苦恼,算不上打扰” 可摩尔站到左贤王隔壁,看着地方的一个个圈圈,又看了看左贤王的帽子上略厚的积雪“站在这里好一会了吧”说罢抬头看了看城墙“这个城墙曾经阻挡了我们,不知道到那时候,能不能挡住汉军呢?” 左贤王看着城墙,苦笑一下“可以肯定是可以,就是可以挡住多久,若是汉军从玉门关出发,他们的粮草运输的距离足够长,就看看是谁先扛不住” 可摩尔摸着城墙“希望不止是裴珊,我还想看看这玉门关的城墙,是不是也如此雄伟” 左贤王问道“大汗想主动出击?去打玉门关?” 可摩尔摆了摆手“想是想,不过你肯定会阻止我的对吧,毕竟这么就去打,天气又如此恶劣,我们又不是太懂如何攻打城池,对吧” 左贤王无奈地耸了耸肩“这种天气,要穿越那几百里还真不容易,不若趁此我们好好练练守城,诶!”左贤王仿佛抓住了什么关节点“想不到?想不到?还可以这样啊!大汗,我有一计” 可摩尔笑着说“你不会是想说我们主动攻打玉门关吧?” 左贤王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而且就在这个冬天!攻其无备!” 可摩尔摇了摇头“那么左贤王可以解决了我军攻城不力的问题?” 左贤王指了指这一堵城墙“就用他来练,不强攻,我们的人练如何偷偷地爬上去,悄无声息,大张旗鼓是行不通的,只要攻下玉门关,那也是一处可怕的要塞,有了它,我们什么都不缺了!” 可摩尔一听,马上就平然心动起来,毕竟他可以说是来源于自己的计划,于是拍着左贤王的肩膀说道“马上命人训练!越快越好!不然这风雪要是停了,这计划就不通了!” 同样的训练,对于不习惯冬季有大幅度运动的匈奴人来说是痛苦的,半个月过去了,虽说是经由可摩尔和左贤王一手cao练,但在左贤王只能说勉强及格,在他看来,让这种训练程度的人去执行这个计划无异于送死,只有运气极好,才有可能成功。不过在可摩尔眼中,这些士兵倒是让他非常满意,赌徒的心理在作祟,他想赌一次。 “扎力你不必说,本汗心意已决,训练了如此之久,不可能就这样放弃,如此,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可摩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左贤王请求取消计划的请求。 “可是大汗,眼下他们攻城能力是超过臣的部下,可是攻击坚固的玉门关,臣还没有十足的信心”左贤王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最大的问题便是玉门关比这里要高大得多,我们现在只是能偷得裴珊,玉门关尚无把握” “怕什么,我们这一次是智取,是去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强攻不行,本汗自然是知道,左贤王不必说了,先锋队,择日出发!为本汗取下玉门关!”可摩尔不想再听,只能一锤定音。 择日出发,就是选择一个风雪没那么大的时间,看着野心勃勃的可摩尔如此大胆的计划,左贤王只能尽一个臣子的本分,交代他们攀城的诀窍,不过遗憾的是,除了左贤王自己的部下,其他人大都不听,原本这个任务应该是交给最熟悉攻城的左贤王部特训,奈何先前强攻疏勒,损失惨重,而这一次是可摩尔亲自筹办这个计划,其他没有捞到足够战功小酋长们,自然是不管自己的部队是否合适,一个劲地往这个部队里塞自己的人,也许就是这个微妙的原因,才让训练没有赶上,不过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该打的始终逃不掉。 冬季出行的经验欠缺,所以这一次他们出行,找来了裴珊城的向导,实际上大部分西域人都只是墙头草一般,只要能活下去,其实靠山是谁也无所谓,所以他们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就协助了匈奴人,而他们最大的协助,就是滑雪板,不过麻烦的是,习惯了在马背上驰骋他们,似乎对于这种东西需要习惯一下。 如此一来二去,终于造成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意想到的结局,汉匈双方居然就在大家互相距离三里地的地方各自安营扎寨休息,大雪掩盖了双方的痕迹,却为即将到来的遭遇战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