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36章 暴风骤雨14

第36章 暴风骤雨14

    懿宗**之一,也是像有的皇帝犯同一种毛病,用人不当。※%※%,“上荒宴,不亲庶政,委任路岩”。路岩是一个十分**的人,个人生活奢侈糜烂。为何他能这么做官?除了懿宗的原因,他知道官场规则,会贿赂,不止贿赂皇亲国戚,也贿赂身边的人。身边的人都得到好处,都替他说话,为他做事。这种劣行路人皆知,懿宗却还包庇他。

    即使朝廷再黑暗,总还是有几位忧国忧民愚忠不一的志士。路见不平一声嚎,该出手,就出手。有人上书,但书中并没有点名到当朝宰相路岩。奏书大致内容是:请皇上查处边咸一家,保证能养兵两年。贪了多少啊!

    边咸是什么人啊?懿宗并不了解,问身边的人。人家告诉他,是路岩提拔的一个政府官员。懿宗发现奏书的矛头原来是指向他的宠臣路岩的,那还得了?十分恼火地说,此人胡说八道,撤了他的职,让他到爱州。爱州在越南清化,汉朝属九真郡。这一位仁人志士为真理斗争,却被懿宗诬陷为诬陷罪。一路解押,南行万里,这不是要他早死吗?

    懿宗不但不查处路岩,还迫害忠良,“一言以受罪”,很多大臣还不噤若寒蝉?再后来没人敢提路岩了。这是发生在869的事,懿宗当政十年了。

    第二年,朝廷发生一件事,真让人觉得懿宗是一个气量很小,一个蛮横的人,不配领导朝廷领导全国人民。

    情况是这样的。他的女儿同昌公主出嫁一年却红颜薄命,生病去世。

    同昌公主的丈夫是韦保衡。官右拾遗。公主的母亲是郭淑妃,长得十分漂亮。又会笼络皇上,得到万般宠爱。正因如此,皇上给女儿陪嫁真是要给什么就是什么,其奢华程度是历史上少有的。相比宣宗对女儿严格要求天壤之别。后面将另外说,此处不展开。

    女儿这么年轻就病逝,谁都心疼。但是,他怪罪医官没有把同昌公主的毛病治好,甚至相信有的人趁机诬陷医官下毒药。对不起了,你们没有救活公主。那就由你们偿命。翰林医官韩宗邵等二十多人头就像割韭菜,毫不吝惜,京城震惊。

    这事还没完,不解恨,还“悉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关押到京兆牢房,打入死牢。这可是历史上最大的医患纠纷。

    古代京畿所在的州不称州,称京兆。领导不叫刺史,叫尹。唐朝把雍州和陕西为京兆。比如贾岛走在路上“推敲”他的诗句。撞到的就是正在京兆尹任上的韩愈。

    这么多人关押起来,就是因为皇帝女儿医治无效,朝野一片沸腾。只不过许多没眼光的帝王,都认为民意算个球罢了。懿宗也是此类的人。眼里岂有百姓?朝廷上哪敢有人出来替这些冤魂说话?谁敢营救那些每天捶楚之下受苦受难的三百多无辜者?

    万马齐喑(读音),终究有人斗胆出来说话。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瞻抗不牢了。憋不住了。不是因为他是宰相,而是一颗不平的正直的心!他召集谏官。起草向皇上放映情况,提出意见。提意见本来就是谏官御史们的事情。他们就是拿这份工资吃这个饭的,但话之说对了一半。可是,历史上,敢于说话的御史有多少呢?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哪一个敢飞蛾扑火啊!刘瞻看看这些人默不作声,一个个哑巴了,知道他们此时想的是什么。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做官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上有八十老母,下有黄口小儿。没办法,他来做飞蛾吧!即便是他死,即便是他一家死,换来三百多人的生命值得!上书!

    挑灯夜战,枯熬灯油,再三修改,反复推敲,东方鱼白,总算完稿,次日把奏书送上去了。

    皇上:一个人的生命长短是上天许给的。公主生病,皇上已经十分慈爱。韩宗邵等医生诊治公主的时候,他们也想公主早点康复。他们采用了各种办法,不是不尽心。可是公主的病难以康复,最后令人惋惜。仔细想一想,医生没有治好病,已经值得原谅了。现在又被严厉处罚,已经够了。如今连累这么多人,朝野议论纷纷,社会反响很大啊。您是一位英明达理的人,怎么能因此受到社会上的中谤呢!您这是处在平安时不考虑社会有不安定因素!希望稍作考虑,宽待那三百多人。

    这些话说得很有逻辑,十分在理,不愧是一个翰林学士,有水平的。一讲天命难违,这是安慰皇上;二说皇上作为父亲尽力了,也是安慰皇上;三为韩宗劭等人讲了话;四提醒皇上居安思危,以天下为重。

    刘瞻已经看到政府和百姓、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十分尖锐了。过了四年,也就是873年,王仙芝开始在濮州长垣起义,长垣在河南新乡市。而早在懿宗即位的时,浙东人裘甫树起义,原大唐属国南诏国主酋龙撕毁跟政府签订的盟约,开始交战,战争正式爆发。这都是正直的朝官看到的事实,所以刘瞻要皇上居安思危。南诏今云南全境以及贵州、四川、**、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

    懿宗看了后,气得把奏书扔到地上,皇上认为句句都是骂他的。

    刘瞻以为自己一夜辛苦会唤起皇上的良知,可是几天过去了,刘瞻见皇上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在想,是不是一个人说话不够分量,那就多叫几个。于是,他去找京兆尹温璋。温璋担任京兆尹时,对长安治安做出很多努力,因为刚正不阿,大家都怕他。

    他了解温璋是位爽快人,更是一位有良知有责任心绝对讲义气敢于担当的人。温璋即使京官也是地方官,韩医师以及其他几位医官的亲属都属他管辖,责无旁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是回家卖红薯,而是活成了条虫。他们两人又连夜提笔。心灯似油灯,熬出一个奏书。

    次日。两人趁上朝的机会,把奏书亲手递上去。

    懿宗看了后,马上拉下脸,这次分外恼火,两人被骂出朝堂。从这种态度知道懿宗器量太小,做皇帝太不合适。

    报复

    刘瞻和温璋被骂出朝堂后,两人在门口面面相觑,心情沉重无比。营救失败了,那三百多人没救了。从朝上回去。厄运紧追上门。懿宗觉得不能便宜他们,一纸红头文件下去,贬刘瞻为荆南节度使。温璋到振州当个司马,更远,在海南三亚市西北。温璋将到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天涯海角无归路。皇上下令要温璋即日起,三日内离开京城,不得拖延。从古代诗文可以知道,官员离开京城都是没面子的事。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写道:“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温璋接到圣旨,他在想,自己为了百姓说几句公道话。也只是为官的本分和良心,对朝廷并无伤害。且自己平日里小心翼翼,殚精竭虑。没少给朝廷做事,如今竟换来如此结局!人生在世。不遇明君,如此遭遇。枉费一生。这一去,山高水险,酷吏的呵斥,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丢在哪里啊!到时候老婆孩子都找不到尸骨。罢了罢了,本来也是抱着必死之心,才答应刘相的。懿宗会恶作,jian臣会陷害也曾考虑过的。自然如此,活着有何用?用自己的生命为三百多人做一次绝地呼喊!想到此处,不绝悲从中来,叹道:“生不逢时,死何足惜!”当天就喝了药自尽了。

    让温璋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下圣旨诬陷他:“苟无蠹(读毒)害,何至于斯,恶实贯盈,死有余责。”意思是说,要不是你这厮跟他们一起暗害公主,担心处罚,哪里会自杀呢。这么大的罪行,就是死了也不能抵销!

    懿宗下令三天之内暂且安葬在荒野,等到恩准,方可归葬。死了也不能让他安息,也是一种处罚。

    这种做派,哪里有帝王的风度和心胸?跟社会上烂三流有什么区别?圣旨最后还加了一句,为何要这样处理他呢?因为这样才能使“中外快心,jian邪知惧”。真是颠倒黑白,让人义愤填膺!野史上说他得到过韩宗劭家人的好处,《资治通鉴》没有这类记载。

    温璋不幸离世,懿宗要朝廷挽回面子,开始清查跟刘瞻和温璋有关系的官员。

    在昏庸的懿宗纵容下,谏议大夫高湘,郎中杨知至、魏筜、孙煌等人,一个个被驸马韦保衡和路岩联手赶出京城,发配到岭南。

    事情到这里,死的死,贬的贬,总算完结了吧?没有。

    路岩和韦保衡两个jian臣,扇阴风点鬼火,向懿宗奏了一本。他们诬陷刘瞻跟医生韩宗劭是同谋,误投毒药。等于说刘瞻工作不负责任,失职,公主是被他们毒死的。懿宗听他们加油添醋,无中生有的汇报说,重新发落刘瞻。刘瞻被重新发配到康州当刺史。康州在越南了。那时,越南还是大唐帝国的疆域。

    高湘为官清正廉洁,要让他“服罪”,让朝廷内外服气,没有着力的措辞,肯定难以压得住阵脚。他们让郑畋(读田)来写这个圣旨。

    郑畋是翰林学士承旨,笔头非常厉害,水平之高。朝廷许多难处理的文字经他笔下,妥帖如熨,恰如其分。他并不推辞,拿起笔就写道: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赂,惟畏人知。

    路岩一看,不但没有按他们的要求写,还替高湘脸上贴金,这不是嘲笑朝廷,鄙视他们,为高湘说话吗?这样的话,你郑畋一定是他们的同伙。这样不配合,你到广西梧州去当个刺史吧。郑畋为了正义,为了真理,不怕得罪权贵,令后人佩服。

    郑畋写的那几句话意思是说,高湘现在住的地方还是别人借给他的,他连房子都没有啊;他当官办事拒绝很多人的贿赂,还担心别人知道他这样做。

    郑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资治通鉴》对他后来活动记载比较详实些,他反对招安黄巢,被罢官。他为何因此而丢了宰相的位置呢?黄巢此879年开七百里山路,越国浙闽交界的仙霞岭,艰难地到了福建,进军岭南。不久克广州,在广州上书要官要职,遭到郑畋的反对。宰相卢携想给他官。他是郑畋的反对派,卢携的靠山是大权在握的田令孜,郑畋自然斗不过卢携。不管怎样,黄巢都没有要到官。

    此年,黄巢从广东出发,带着五十万兵马,从广西桂林入湖南,乘湘江南下,打下了潭州也就是长沙,接着占领了江陵。880年,沿长江东下,攻下江西、皖南、浙西。同年冬,黄巢进攻潼关,次年,即881年攻入潼关,进入长安,僖宗出逃四川。正月十六,元宵的次日,黄巢登基。黄巢杀了大量皇室成员,解了大恨,还杀了很多读书人,他太爽了。然后是没收土豪吏绅不良官僚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他平均土地的梦想,更爽了。

    郑畋组织军队抗击黄巢军。他是880年出任凤翔节度使的,凤翔在陕西西面,距长安四百多里。岐山脚下,周天子老家,周朝的地望,今属宝鸡市。

    881年在陕西岐山败黄巢部将尚让,又与西北诸镇约盟,号召藩镇合兵攻打长安。这年,朝廷召郑畋到成都,复官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882年,真是黄巢最伤心的一年。他的大将,也是大齐宰相小名“朱三”的朱温背叛了他。朱三在同州,今天的陕西大荔,也就是现在的大荔县。加上883年,李克用的部队突入长安,黄巢吃不消了。

    三年后,也就是884年,黄巢军从长安撤退,退入山东。僖宗大摇大摆地回到长安,继续过他花天酒地的日子。(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