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110章【大周王朝】

第110章【大周王朝】

    有一次,女巫萧古给他献了一个偏方,说是服用之后能够延年益寿,但是需要用成年男子的胆汁做药引。耶律璟听完很高兴,就每天杀一名成年男子,取其胆汁入药。接连杀了好几十人,才明白过来这个萧古原来是个卖假药的,顿时大怒,又命人把她用乱箭射死,纵马将其尸骨踏得粉碎。

    耶律璟这两大特点,在政治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谕的。贪睡使他不理朝政,嗜杀搞得人人自危,文武百官惟恐躲之不及,即便是有合理化建议也没人敢说出来。这就使契丹在耶律璟统治期间,内政败坏,武备也不修,君臣之间离心离德。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柴荣的双眼,敌国出现了这样一个昏君,正是战胜它的最佳时机。这恐怕也就是柴荣急于从南线战场上脱身,而掉头北伐的一个主要原因。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九日,柴荣正式发出战争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要以收复河山为己任,出兵北伐。柴荣此次出征,是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筹备,组织严密、计划周全,而且对消息的封锁也到达了密不透风的地步。

    四月十七日,柴荣到达了辽属的宁州今河北青县,辽国任命的刺史王洪对此毫无准备,根本就无法抵抗,只得立刻打开城门投降。

    随后,柴荣传令两路进军,任命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为陆路都部署,殿前军都指挥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两路人马齐头并进,同时插入辽占区。四月二十二日,柴荣登上皇家旗舰,亲率大军沿永济渠顺流而下,直奔辽占区杀去。此时后周的水师颇具规模,战船首尾相接,长达数十里,声势极为骇人。

    四月二十六日。柴荣的大军到达了益津关,辽军守将终廷辉不敢抵抗,立即开城投降。次日,柴荣弃船上岸,并命赵匡胤带领先头部队,继续向前挺进。

    四月二十八日,赵匡胤到达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还未等交战,辽将姚内斌就开城投降。四月二十九日。辽属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北刺史刘楚信也主动向周军投降。

    五月一日,辽属瀛州今河北河间市刺史高彦晖也向后周大将李重进投降。这样,瓦桥关之南的失地已经全部被柴荣收复。

    五月二日,柴荣命后周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率军先行出发,进驻固安,准备进攻幽州。此时摆在柴荣在面前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自他出兵以来,仅仅四十二天之后,一仗未打。一兵未失,就轻而易举地得了三州宁、莫、瀛、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十七县,人口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可称得上是威震天下。

    反过来再看辽国,满朝上下都被柴荣这次北伐惊得慌作一团,唯一一个不着急的人居然是辽国的皇帝耶律璟。当他听到柴荣夺取了三关三州之后,竟不慌不忙地对左右人说道:“我还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幽州本来就是汉人的地盘。他们要夺就让他们夺去算了。”然后就把这件事撇开不管了。

    能与耶律璟这样的昏君作对手,对柴荣而言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实际上,真正应该感到庆幸的人却是耶律璟。因为就在柴荣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幽州的这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之后就一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柴荣显然是没有办法再继续北伐了。只好率军返回京城。其后一个月内,柴荣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竟于当年的六月十九日病死于宫内,享年只有三十九岁。

    柴荣的这次北伐,就这样匆匆收场了,应该说还是充满遗憾的。尽管我们不能因为他初战的胜利,就去断定他一定能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业。但应该说。这是自燕云十六州丢失以来,最有希望被汉人收复的一次。这次北伐没有能够最终成功,是非常让人遗憾的。而一代雄主柴荣也因在这次北伐契丹的过程中染上重病,并最终身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遗憾。

    柴荣是公认的五代第一明君,人们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缺点。柴荣不贪财、不好色、不喜欢音乐、游宴,工作是他的唯一爱好。柴荣早年在地方工作时,不贪污、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有了成绩不吹嘘,受了委屈不抱怨,其优良的工作作风深受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

    柴荣即位之后,立刻表现出其英明神武的一面。在面对北汉的疯狂进攻时,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特别是在战事不利时,他果断地带着五十名亲兵冲入战场,终于成功地扭转了败局,并一战奠定了他霸业的基础。

    此战结束后,柴荣在国内大搞各项改革,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他统领军队,号令严明,无人敢犯。

    攻城野战时,飞矢箭雨,有时就落在他的身边,左右人都被吓得心惊胆颤,但柴荣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神色如常。

    柴荣处理政务时,事必躬亲,从来不辞劳苦。文武百官如有过错,他就当面指责,等对方承认错误后就不再追究,有了功劳还要给以奖赏,用人不避亲疏,一视同仁,能做到量才而用,所以人们既畏其明又感其德,无不尽心为其用命,这才使他能开疆拓土,所向无敌。

    柴荣在处理邻国关系时,能够严格区分何者可以羁縻,何者必须坚决打击。在南唐没有臣服时,他三次率领大军攻入其境,亲临前敌,不避矢石,不将其战胜绝不罢手。然而南唐一旦臣服,他又能设身处地得为他们找想。

    就在柴荣死前的一个月,南唐主李璟派他的儿子李从善和大臣钟谟来大梁朝见柴荣,柴荣就问他们:“江南还治兵修守备吗”钟谟听完立刻就慌了,赶紧答道:“这都是敝国以前自外于中华时所做的错事,如今已经臣服于大国,怎么还敢去做这些事情。”

    柴荣听完却笑道:“不然,我与李璟昔日为仇敌,今日为君臣,既然名分已经定下来了。我是绝对不会再去难为他的。可是人生苦短,后事难期,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叫他为了子孙着想,也要趁我在世的时候,抓紧时间修理城郭、缮治甲兵,据守要害。我是不会因此怪罪他的。”

    钟谟将这番话带回国内后,不由南唐君臣不对柴荣心悦诚服。而对于北方的契丹。柴荣却一直将其视为死敌,甚至宁肯放过唾手可得的江南,也要掉过头来与其作战,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完成战胜它的心愿,但是他的气概,却要远远胜于后世那些“勇于灭同种而怯于排异族”的帝王多矣

    柴荣当了五年半的皇帝,时间很短,但做出的功绩却很多。对外他西攻后蜀、南征南唐、北伐契丹,声威震动夷、夏。对内他兴水利、拓荒田、减赋税、扩都城、修历法、调音律、精兵简政、广开言路、排僧斥道。正是这一系列地举措,才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也使五代这个极乱之世,终于算是即将要走到了它的尽头。

    像柴荣这样的有道明君,英年早逝,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假如再让他活上十年,他即位时提出的“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三十年从政纲领。就有可能提前一半时间完成。然而历史是最不能假设的,柴荣就这么死了,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们也就不能够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去进行主观的臆测。不过好在柴荣之死虽然令人痛心,但是并没有能够改变天下一统这个大的趋势。因为随着柴荣的死,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大人物也即将步入当时政治舞台的最中心。

    中原王朝总是自我毁灭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总是不能取得有效突破,所以只好在土地和人口总数上找平衡。关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的情景,历史证明确属实情,只要一进入中原,必定会被迅速汉化,无论辽、金这种半入主还是元、清彻底征服,都是如此。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把皇权抬到了太高的位置,太有利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了

    柴荣死时,只有39岁,而且诸子年幼,又未立太子,这就给政权的平稳交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柴荣第一任妻子姓刘,不能知其身世,在柴荣微末之时就已经嫁给了他。刘氏与柴荣的感情很好,并给他生有三子,可惜后汉末年,隐帝刘承佑在朝中搞大清洗,将郭威和柴荣满门屠尽,这样柴荣那三个儿子也就都夭折了。在这之后,柴荣又陆续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宗训、宗让、宗谨、宗诲,但都还年幼,最大的柴宗训当年还不满七岁。

    柴荣在死前,将长子柴宗训封为梁王,领左骁卫将军,使他成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所以在柴荣死后,群臣就顺理成章地保着柴宗训坐上了皇位。

    在这一件事情上,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可是柴宗训当时毕竟只有六岁半,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个小皇帝坐稳他的皇位,这就成了一个让人大伤脑筋的事情。

    自古以来,能从内部对皇权造成威胁的,不外乎三种势力,一为后宫,二为朝臣,三为军队。这三大势力中,不管是哪一种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对皇权造成致命的打击。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又是哪一种势力,将对柴宗训构成最大的威胁。

    先说来自于后宫的势力,这里面可以把后妃、皇族、外戚、太监都包括进去。柴荣一生热爱工作,不喜声娱,也就不亲近宦官,所以宦官集团在后周是没有势力的,直接就可以排除掉了。柴荣是郭威的养子,又是柴家的独子,自己没有兄弟,柴宗训倒是有三个弟弟,但他本人才六岁半,他那几个弟弟又能对他构成什么样的威胁

    所以皇族这一块也可以不去考虑。柴荣一生有三个正妻,第一任正妻刘氏早死,不提了。第二任正妻符皇后,是天雄节度使符彦卿的女儿,也于柴荣征南唐期间病故。

    最后一任正妻是符皇后的meimei,这个小符皇后自己并未生有子嗣,所以她的利益是跟柴宗训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作乱的动因,所以也可以排除掉,那么在这一大类中,只有外戚有可能对柴宗训的皇位造成威胁。

    外戚当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天雄节度使符彦卿。符彦卿是后唐名将李存审之子,后晋时期就已经成名,时任天雄军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官爵都已到了极品,又是柴荣两个皇后的老爹,荣耀无人可比。

    不过符彦卿为人比较低调,从不遭灾惹祸,再加上当朝皇太后是他的女儿,小皇帝柴宗训也就算是他的外孙,所以他也缺少作乱的动因,可以不去考虑。但除符彦卿外,还有两个人对柴宗训的皇位是有很大威胁的,这就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和殿前都检点张永德,这两人的威胁程度稍后再说。

    再说一下有可能对皇位造成威胁的第二种势力,也就是来自朝臣的势力,这在当时就没有什么威胁了。柴荣是个很有识人之明的领导人,他手下的这支管理团队,可以说是整个五代的最佳领导集体,都是忠臣、能臣和干臣,

    也是柴宗训可以完全相信和倚赖的对象。可是在当时,这支团队也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柴荣率兵北伐契丹的前一个月,他手下的头号宣力大臣王朴,因为cao劳过度,突发脑溢血而死,年仅四十五岁。

    王朴这一死给后周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在他死后,柴荣紧跟着就死了,也就没来得及再培养出王朴的替代品。

    国家大事都集中到了宰相范质和王溥手里,这两个人也都是忠臣,但是他们的能力与王朴相比,还有着很大的欠缺。

    这就使柴荣死后,国家的权利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急剧地向着能给皇权造成极大威胁的第三种势力,也就是军方的势力偏移过去。

    在军方势力中,能给皇权造成最大威胁的是两个人,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和殿前都检点张永德,其中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所以这两个人又都有外戚的身份,而且如果从郭威那里论起血缘关系,这两人也不比柴荣要远。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在柴荣即位时,就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