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力量对比
战斗缴获虽然不能完全弥补之前的消耗,但是也让在经历过大战压力之后的夏地新军第一次有了一种解脱和轻松的感觉。 之前为了打垮差不多水准的对方远征步兵旅,整个队伍的核心骨干部分包括轻伤在内差不多损失了两千人左右。不过为了尽快的返回和避免变局,队伍还是没有在这南俄草原停留太久的时间。 张伟权衡再三还是觉得不应该轻易带领队伍完全回师,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临高就有可能在次增援新的远征步兵旅过来。这种决策当然并不符合对手此时的利益但是却不能不防。更别说如果在以后的终战中临高军面临彻底的失败,也并非没有撤退到欧洲甚至更远地方的打算。 就这样,在做了不少的安排之后,张伟暂时让田见秀代理队伍的指挥任务率领夏地新军的主体暂时驻扎在基辅一带并扣留各国云集过来的不少重要人物完成对整个欧洲最大限度的威慑控制。 自己则带领不到千余名夏地新军和乃至大概一半人左右约五十人左右的现代武器近卫以最快的速度提前返回位面通道附近的大本营,准备为可能的反攻做好准备。 因为在大致确认对方损失了三个现代武器小队和四千人左右的新式力量之后,双方的战略力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要发生变化了。即便不计留守欧洲的力量,新增援过来的夏地新军武装和顺军那里应该有有各一万人左右形成战斗力,对对手形成二比一左右的兵力对比优势。 这虽然还不能带来稳妥的克服防守优势的力量对比,但至少给予对手重创的机会却很大,这就是夏地位面在时间上拥有两倍优势带来的好处了。 张伟很清楚的明白,因为夏地的人口局限,自己这方的扩张速度在最近一两年应该是最快的。但是升级到十九世纪后期左右的局势技术水平、十九世纪中期左右的工业基础之后也在技术上面临了一个小小的门槛。加上人口规模扩张局限,这种战备优势期同不了多久就会结束,必须在这种优势结束之前给予对方最大的压制才有可能最终赢得胜利。 因此尽管提前反攻临高似乎并不是个理想的选择,但却是自己不能不做出的选择。 上千人的队伍在回师的时候也轻便了很多,经过在基辅附近一连串的激烈作战,对于不同性质武装的战斗力张伟也摸的差不多清楚了。即便不考虑几十支自动步枪带来的威力,仅仅千余名左右的钢化黑火药箭散弹武器所带来的战斗效能就至少不逊色于七八万规模的冷兵器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