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归恩记在线阅读 - (782) 皇帝借银也得还

(782) 皇帝借银也得还

    -

    着重介绍了这位宋家砥柱忠仆后,莫叶微微顿声,才接着又道:“随行于步管家身后进会客厅的那两位,皆是阮大哥名下商铺的主事掌柜,依次是京西布庄的毕掌柜,和京正粮店的许掌柜。”

    石乙就喜欢莫叶这样有问必答的脾性,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当然他也知道,莫叶不是随便拣着人就这么直言以待,多半还是看在,他是她在京都认识最久的人、以及东风楼这个媒介等等缘故。

    其实只需要莫叶提一下名字,不需要再多介绍,就凭那个步管家的一身截然与商人不同的着装,过于朴素了,便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莫叶多提了几句,对旁听的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此时石乙不仅能记住这位宋宅老管家的衣着特色,也对他的经历心生些许好奇与敬意。

    能将半辈子时间服务于一个固定岗位,若非是混日子得过且过,若非是有所图谋,那便只可能是真的具有忠主之心。观察这位老管家的着装气度,以及听了莫叶转述他的生平,石乙觉得这个宋宅老管家属于第三者。

    在石乙上一辈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像这样忠心为主,始终如一,又并非是混到中年的绣花枕头,而是真有些实际办事能力的下属或仆人,他也见过几个。但按照他目测过的人数来算,这样的人才出现的比率是极低的。

    如果用“物以稀为贵”来形容此时的相遇,石乙对那位宋宅老管家是心存一丝敬意的。

    莫叶向石乙介绍完那三个抱着匣子进客厅的中年男人时,阮洛已经进去了,她这边一行三人也快走到了门口。

    就在这时候,莫叶的脚步稍微缓了缓,慢慢又道:“布庄以及米店,是阮大哥名下最大的两处商号,每天进出账亦是活泛又繁复的,一般只会在每日店面打烊后。才会总结算账务。今天却是中午就来了,并且看样子是由步管家领来的。在阮大哥养伤期间,商铺那边,这三个人留守原位极为重要。现在他们却一并来了这里,看来事由不小。”

    衣、食、住、行,自古民生四大要务。在石乙的上一世,还不怎么见得衣装布料受国家管控,那个时代管得最严的是地产开发。而在这一世,除了主产粮依旧有南昭朝廷监管着价格和囤量在进行零售,住成了其次,管得最严的倒是丝绸布匹这档生意。

    这个时代没有化学工业,无法提炼生产塑料化纤等在上一世严重参与生活的物品,各种生活用具以泥陶为主。这一点还比较好解决。但布匹的主要构成来自棉絮和蚕丝,这就涉及到棉田以及桑田,这就不是小事了。占用了田地,可桑田和棉田的出产都不能直接转换成粮食,这一农产领域若不仔细管理。是会出大问题的。

    ……

    萧淙的行医方式虽然不受医界认同,他自己也有些挑剔,为了避免麻烦缠身,他不会轻易出手为别人治疗,但只要是能通过中间人找到他的病人,他亦不会睁眼见死不救。无论如何,作为医者的义务和底线他是有的。

    所以在几天前。当那个中毒深重的白衣男子被一个衣着打扮无比邋遢的车夫带到药庐来时,萧淙立即对其展开治疗手段,并且是毫无保留的全力施救,只为挽留住一条性命。而在那个时候,萧淙其实已经开始有些怀疑那白衣男子的身份,是不是在下河郡郡守府作案的那位。

    即便那两人到达药庐时身无利器。并且需要医治的那位是中了蛇毒,而并非刀剑类的创伤,可或许是因为经常跟来路复杂的江湖人打交道来赚取治病疗伤的丰厚报酬,自然练就了萧淙的观察力和警惕心,他在看见白衣男子的第一眼。就仿佛心生女人的那种敏感直觉,便就这么想了。

    而这个念头只要甫一打开,随后脑中通路忽然就变得异常顺畅。

    回想了一下几天前药庐里发生的事,忽略那邋遢车夫不看,只观察那个白衣男子,萧淙记得,那人虽然因为中毒而体质异常虚弱,即便后来在自己的治疗后保住性命,却常常间歇陷入昏迷,可似乎正是因此影响了他的一部分对自身的控制力,让他自然流露出“客卿”的某种气质。

    萧淙记得下河郡传过来的说法,那位“客卿”可是跟郡守大人做了几年的知交,虽然现在大家再旁观此事,大多数人能确定那只是杀手的伪装,为了获取郡守大人的信任,麻痹郡守府护卫的警惕,以获得最佳时机割下郡守大人头颅带走领酬,且能悄无声息全身而退,但这伪装持续了几年时间,多多少少还是会反向影响人的一部分行事风格吧!

    除此之外,那白衣男子在接受治疗的过程里,还体现出极为缜密的防范心。在药庐住了几天,他清醒的时候极少言语,绝对没有提及有关自己身份的半个字,几近拿药庐以及这里的主人萧淙当做工具死物,不予交流。但此人眼中的神采却又明晰异常,拿盯着针尖的眼神扫视身周一切,那是狩猎的眼神。

    萧淙还记得那人自昏迷中第一次醒来时的目光,就仿佛他未曾昏迷过,睁开眼皮的第一刻,瞳中即射出微显凌厉的光,并且视线的着点也与寻常人不同,尽是眉心、鼻梁、脖颈等等在人的头部最致命的部位。

    若说此人在药庐住的这几天,大多数时候流露出的气质还算是一种透着淡漠的安宁礼敬,比较接近一个高府客卿的良好形象,那么在他刚醒来的那一刻,则明显有些流露出了一个职业杀手的本色。

    将这二者重合,间接就等于指认此人的身份,但萧淙可没有去官府报案的打算,一来他还不能完全确定此事,二来这么做对他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萧淙不确定官府的赏金是否高过他为这白衣男子疗毒而获得的酬劳,他更不确定如果自己去官府报案,今后还有没有命花那官府给予的赏金。在此之前他治疗过的江湖人何其复杂,有多少都身兼命案,从未有其一令他破坏只行医治人而不问人的个人规矩。否则也没有人愿意既帮他联络生计又帮他隐匿行踪的合作当中间人了。

    人类社会有各种法则规律,当然也存在无私无畏无视这些约束力的英雄侠客,但萧淙显然不是这类人。

    所以即便他有很大把握觉得那白衣男子就是在下河郡作案的杀手,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人。可他仍只是将其视作一个需要获得治疗的伤者,尽力施治,然后收取酬劳,仅此而已。

    而在今天,药庐门口突然来了两人一马,这两个不速之客能不通过中间人的介绍就找到这里,着实令萧淙心生一种不善的警惕,且因为他们带来的那匹黑马,让萧淙在再次确定那白衣男子身份的同时,又思考起另一个问题。

    或许是为了一种抒发民意谴责的目的。与郡守大人遇刺的消息一并传开的,还有一些郡守府花边消息。郡守大人生前如何欣赏重视那位白衣客卿的一些事迹传开了,其中最讽刺也是最令普通百姓反复言传的一条,即是郡守大人送给白衣客卿一匹黑马的事。

    这匹黑马属南方名马行列,身姿和脚力其实不如西北马匹。但却是文人最爱,因为这种马会认人,一旦认定主人便非常忠诚。郡守大人花重金买了此马送给府上那位白衣客卿,可谓寓意深重,但郡守大人绝对想不到,他如此信任器重的人会在数年后割下他的头骑着这匹马大步而走。

    人识人,大多都是识脸或者声音。但这种识别力绝对比不上对气味非常敏感的牲口,因而杀了郡守大人的杀手应该毫不犹豫的杀死这匹黑马,否则这匹马很可能会成为泄露他行踪的最强威胁。也正是因为这一考量,萧淙在识出这黑马的那一刻心绪十分怪异。

    这马居然还活着,并且还是由别的两个人带来了药庐。

    但它终究必须尽快消失,所以还是由自己来cao刀屠宰吧!

    萧淙很是质疑。那牵马到来的两个人能不通过药庐中间人的联系就找到这里,很有可能是官方来者。他早有耳闻,当今皇帝手底下有几支行事特别的小组,大统初定时,皇帝就是用这几组人作为暗处的利刃。查出并斩灭了好几个想要谋逆的劣臣。后来为强力遏制官员之间的互相暗杀,这几组人也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总之,传言中皇帝手底下的那几组人虽然行事极为低调,但绝对是访人查案的一把好手,是皇帝藏在袖子里从不露柄的一把利剑。

    这些人虽然直到如今都还未在吏治中公开建制,但不排除他们可以奉照皇帝口谕,临时参与进查案的队伍中。

    如果是这类人盯上了下河郡郡守大人被杀的案子,只要有一丝线索,便极有可能行剥云见月之事。而倘若此刻的萧淙还心持昨天的打算,准备弃刀收手定居京都,他在看到黑马后很快想透了一些事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必沾手此事。

    但谁叫他此时突然改变主意了呢?

    若他今后还想继续做江湖郎中,就必须与此事撇开关系。若他被此事缠上,即便最后能摆脱官府的究查,今后很可能不会再有人愿意给他做中间人了,此事太毁江湖名声。

    所以现下他必须做一件事情,不帮任何一方,也不是使自己保持中立,而是将自己与此事完全隔绝开来。

    这事似乎很简单,萧淙以前也不是没做过,但考虑到今天他要面对的两方人都不好惹,一个是江湖中绝顶强悍的杀手组织,一个是当今皇帝收藏在袖里的杀手锏,他磨刀的手不禁也开始有些发抖,不知是害怕,还是因为这刀很久没用,磨得有些吃力。

    呲拉的磨刀声持续了很久,一尺多长的斩骨刀已经完全磨去刀身上的斑斑锈迹,光洁如镜,显露出优质铁材的本色。萧淙看了一眼刀身,觉得满意了,便换了一块磨刀石,开始重点磨那刀锋。

    一般来说,一个屠夫行屠宰之事,应该会身携一套齐全的刀具,放血刮毛切割斩骨各有不同。萧淙行医之前是个手艺不错的屠夫,当然明白这些常识,但也正是因为他熟练此道,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想到开辟创新,有了他现在的手艺。现在他屠宰牲口只需一把刀,即能将一匹马宰杀料理成一堆分不清是什么牲口的rou块,倒是给活人切肤治疗的那一套刀具极为齐全精细。

    疗伤用到的那套刀具类别繁多且打造得精致,是他身为医者,要为他施治的病人负责,不能亵渎这项工作,已经尝试并确定了的施治要点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轻易改变。而屠宰之刀现在已经精简成独一把,则既是他不喜麻烦,又是他对自己屠宰手艺的自信。

    只是今天面临的这个事情工作量有些大,他必须做好准备,精器攻事,以免可能会有卷刃的失误发生。

    由于他磨刀捣腾的时间过长,习惯在晌午午睡的两个女儿终于被吵得睡不下去了,一同走出卧房,循着那种粗糙如细沙磨砺在耳鼓的声音来到了萧淙身边。

    一高一矮、从脸孔上来看也没什么相像处的两个小女孩齐齐盯着父亲,小女儿目露一丝茫然,大女儿则在看了一眼父亲手中的刀之后,将目光移向了院子里的那匹没有系住缰绳却乖乖站定的黑马。

    萧淙名义上有两个女儿,实际上大女儿并非亲生。当妻子在生下小女儿时,萧淙还在郡府大牢里服刑,因为他在为一个伤者治疗时治出了人命。

    待萧淙从牢房出来,妻子已经在邻里的流言责难以及家庭的困苦双重压力攻击下病得奄奄一息。即便萧淙出狱后立即着手为妻子调养身体,也没能挽留她多活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