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鹰犬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四章满城尽唱万岁歌

第三百六十四章满城尽唱万岁歌

    ;

    一听提到雷占彪,那柳长老目光一寒,道:“姓雷的杀了咱们的信使,分明是不把我教放在眼中,这等狂徒,就该除了,何必还与他有什么往来?”

    齐长老冷笑道:“除他是要除,不过不必急在这一时。..等他来到济南大杀大砍之后,咱再站出来,灭了雷占彪,到时候百姓们只会说咱的好,再发给他们刀枪器械,让他们起兵造伪朝的反,大事可成。”

    柳长老连连点头。齐长老又道:“此外,刘才这些年做下的勾当,都是要掉脑袋的。而这钦差副使海瑞,又是个一股筋的家伙。若是他们火拼起来,我圣教从中渔利,更是得势。”

    王玄素来怕这二位长老,见他们已经商量出了结果,便只得蹲在一边道:“你们都商量好了,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反正我说的你们也没人听,你们想咋样就咋样吧。”

    齐长老拍拍王玄肩膀道:“王左使,你不必这般灰心丧气。如今四大家族既然已经跟随严鸿出粮赈灾,你也别落后。回头先使人送一万石粮食去严鸿那里,再多开几个粥棚,平价粜粮,免得惹他惦记。”

    于是第三天,继四大家族之后,王玄王半城也开始平价粜米,至于粥棚,原本王玄就开着,钦差来了停了两天,现在又续上了火。王玄这一作榜样,到下午,济南城其他的大小十多家富豪,也纷纷到行辕认捐,大的捐粮千儿八百石,小的捐个三五十石。

    严鸿对他们大加褒奖,让他们也不必专门开粥棚了,把粮食送到现在官办的粥棚,再派上一两个人过去帮忙,粥棚上就也打出他们家的旗号。这样一来,整个济南城对外就展现出“所有富户紧密团结在钦差周围,同心协力赈济灾民”的感人场景,人心也进一步安定。

    严鸿手中粮食多了,估摸着度过灾荒不成问题,于是又动起了脑筋。当天黄昏,他就从灾民中招募了五百名老太太,让她们手上戴着红布做的箍儿,在各处维持秩序,劝导灾民。参与这项工作的,每人每天发米一升,粥管饱。

    这却是他从后世市政/府维护交通秩序学来的。若单是衙役拿着水火棍,威严有余,柔韧不足。如今招募这五百老太太,一则软硬兼施,二则也让灾民更加有希望,不会再想着抱起团来和官府做对。

    随后严鸿又招募了五百名八到十二岁的小儿,教会他们唱一首“万岁歌”。这首歌是他拿穿越前《上学歌》调子编的:

    太阳当空照,人人开口笑。肚子饿,快点跑,济南城里已在把粥熬。

    皇上恩德到,大家都吃饱。谢万岁,谢万岁,太平盛世就在大明朝。

    凡是参加的小儿,照旧是戴着红箍儿,每人每天一升米,粥管够。于是满城都是这阿谀奉承的童谣。便是那些没有给招募到的小儿,也都跟着唱,甚至大人也有觉得这歌谣怪有趣,跟着唱的。没几天,济南城内外就全是《炸学校》调子的万岁歌了。

    然后严鸿又招募了一千名妇女,在各粥棚帮忙。他这招募却是与白莲教选仙姬截然相反,要求粗手大脚,面目难看的,能干活的。报酬同样是粥管够,一升米。这一千名妇女戴着红箍儿进了粥棚,大大减少了公务人员的人手负担。

    严鸿这几招,实际上参考了他了解的现代管理中,给底层的人一个想头。招募这二千人,不但可以在舆论、秩序方面得到助力,而且让难民们看看,就是他们中间的人被钦差选上,过上了好ri子,其他人就会更加信赖钦差,盼望自己也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他只招募了二千人,却让几十万人的心思都被调动了。

    之所以只招募老太太、小孩和丑陋妇女,严鸿是怕其中混入白莲教徒。至于说招募这些人的花费,一天不过几十石米,对于如今的严鸿来说,压根就是九牛一毛了。

    除此之外,严鸿又每ri拨出粮食,继续给灾民发米,成年丁口三勺,老人幼童两勺,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有一勺。并使人告知,再多过几ri,钦差还会发下银子,让大家能够买米度荒。这一下,灾民更是人心安堵,等着朝廷救命。

    又过了三两天,城外来了一百多辆大车,车上堆满粮食。要是早几天,这么多粮食,怕是早被人盯住了,说不定难民还会蜂拥上前抢夺。可如今,却是不怎么引人注意。毕竟,官家发米粜粮,又有粥喝,大家现在不愁饿死了,反正只有一个肚子,这些外来的粮食也就不再如先前那样金贵。再说,这些天钦差从城内城外运粮的队伍时不时都要过一过,谁耐烦一一去数?

    倒是护车的人颇为惹眼。这一路过来,除了推车的力夫、赶牲口的把头之外,另有一些是外县的弓兵、衙役。除此之外还有十多个人,显然与众不同。他们各个身着劲装,配刀悬剑,步履刚健有力,看来是身怀武艺。

    那为首的一个,不到三十的年纪,上中等身材,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直鼻阔口,颌下微有短须,相貌俊朗之中,更带几分英武,双目之中暗蕴神光。他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素sè襕衫,虽然走了长路,竟然是纤尘不染。手拿一柄折扇,在手中轻轻摇动,扇面展开,上面龙飞凤舞般用行草,写就一篇岳阳楼记。

    按他的衣着打扮,仿佛是个游学四方的书生学子。然而腰悬一口三尺长剑,那举手投足间,睥眤天下笑傲王孙的神态气质,又似指点江山的名臣栋梁。围观百姓们都认定,这必然是哪家名臣子弟,饱学宿儒,绝非什么粗鄙武夫。

    在此人身旁,有个女子相伴而行。这女子身形娇小,体态婀娜,头戴一顶帷笠,垂下的纱帷遮到胸口;帷幕虽然从中两分,以便于饮食视物,但纱帷重重叠叠、纹风不动,似乎有三四层之多,看不清面貌。

    她身穿一件淡绿sè褙子外罩淡绿比甲,下着水绿长裙内衬同sè绸褌,足蹬一双白缎靴。只是行路之间,身子微微顿挫,明眼人容易看的出,这位女子的右足不怎么便当,是个跛子。

    看她与那俊美书生前后而行,形态亲昵,分明是一对情侣甚至夫妻,不由让人暗自慨叹。似那书生这等风流俊朗人物,怎会娶一个身有残疾的妻子?

    在队伍正中的,有两条天神般的大汉。他们身高体阔,人群之中显的甚是扎眼。一个在肩头扛了柄铜人槊,另一个扛了撼天锤。山东民风尚武,百姓倒不怎么怕他们,只是暗挑大指赞一句:“真是两条好汉!”

    最后押队的,则是一紫一青两位女子。与前面那女子一样,头戴帷笠看不清面目,倘离的近了,能闻到她们身上的淡淡香风,若有若无。其余的几个人,也是各个相貌伟奇,身带军刃,神态气质,并非凡俗人物。

    这一队人马近城来,难免吸引百姓关注,有那好事的,在两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且不表,这队人马看济南的情形,也是颇为诧异。

    只见官府粥棚林立,井然有序,百姓们按次序领粥,并无拥挤践踏之事,也无人口出怨言。粥棚之中,还有些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戴着红箍儿在帮忙添米加柴,虽然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却是红光满脸,笑容可掬。

    又有些老太太,也是戴着红箍儿,在队伍中间维持秩序,怜护弱小,斥责强横。有些仗着身强力壮想拥挤的,被老太太一喝,顿时唯唯诺诺,乖乖排队。一忽儿又有一群儿童跑过来,欢天喜地,口里唱着“谢万岁,谢万岁,太平盛世就在大明朝”的歌谣。

    这些押粮来的人都不禁面面相觑。为首的书生心中好奇,便问路边一个老者道:“老丈,我前番来济南城时,满地饥民嗷嗷待哺,如今却怎么这般太平?尤其怪者,平素里一个县城救济几千灾民,也难免你争我抢,这济南几十万灾民,竟然井然有序,不知是何道理?”

    那老者笑道:“小哥,你是晚来数ri,不知这里情形啊。自从来了严老爷、海老爷这两位钦差,官家米粮如山,各处赈济,城里也有粥棚,不过我离城门近,到这里倒是方便。除此之外,又有平价米可买,大家还争抢什么?那些少数不守规矩的,喏,有这老妇人戴着红圈儿去劝导。不听的,自有衙役和锦衣卫棒打绳捆。如今的这钦差,可是大大的好人,一心为着咱百姓着想,并不曾想着从中渔利吸血,这也是济南百姓的福分啊。”

    见为首书生和老人对话,那紫青双姝也从队尾走上前来。紫衣女郎小声道:“邵兄,不想我们才走了几天,情势就发生这么大变化。早知道,就多筹些粮食,不必急于一时了。”

    那书生笑道:“夏贤妹,事态发展迅速,实非我们能预料。我等离开时,情形何等严峻,若是耽搁ri子久了,不单是灾民死的多,更怕那王贼提前发动,就事不可为了。不料那小阎王竟然是个好人,肯为百姓着想,还有这般手段。看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倒不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