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旭日东升(五)定朝仪
刘邦接二连三地办完几件实在事后,声望日隆、帝位愈稳,此时的他应该是惬意的,但事实情况也并非如此。人只要活着,就有很多不顺心的事萦绕于心,斩不断理还乱,无论是帝王还是小民百姓都是如此。不过按照客观规律来讲,地位越高,烦心事就越多,刘邦亦然。实际上,我们在上一节已经提到了刘邦现在面临的这个烦心事,只不过为了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没对其进行叙述,现在该腾出时间来讲一讲了。 由于刘邦出身草莽,为人粗狂,讨厌繁文缛节。称帝后,第一时间废除了秦朝的仪式法度,一切从简。仪法这东西,如果太麻烦的确让人很讨厌,但如果真没有的话,更会让人受不了。 刘邦的“一切从简”就让他亲身感受了一次什么叫“受不了”。在分封天下时,引来诸将争功,这帮大爷们在朝堂上大呼小叫、哭爹骂娘,甚至还有人拔出剑来随意敲打,有时候连刘邦都约束不了。要说这群大爷们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人都是战场上的魔王,在死人堆里养成的很不好(或者说很好)的生活习惯一时半刻还真改不过来,刘邦在内心深处是理解的。但理解不代表就能接受,现在的刘邦都有些受不了他们了,连他自己都没弄明白过去的那些日子里,自己怎么就和这帮没素质的家伙混在了一起,想想都让人头疼。 人都是这样,随着身份的变换,过往习以为常的事情,会渐渐有些不适应。在以往的日子里,这群大爷开怀骂娘好像也没觉得不合适,可自从称帝的那一刻起,他突然有些不太舒服,可具体不舒服在哪连刘邦自己也说不清楚。 刘邦说不清楚,可有人替他说清楚了,替他说清楚的这个人叫叔孙通。 叔孙通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读书以求明理,一旦豁然贯通,必将择善固执,不惜牺牲性命以坚持;另一种是读书以求闻达,这种人把读书当成一种手段,但求闻达,一切均可变通。第一种人我们称之为圣之清者。至于第二种,那就举世滔滔,不可胜举。叔孙通就是第二种的佼佼者,察言观色、溜须拍马、油滑世故等等这些贬义词用到他身上,怎么看怎么贴切。 叔孙通是山东薛县人,才华横溢,写的一手好文章,并且熟悉文献经典,在秦时就以这点本事被征召,做了个候补博士。在观念里能当个博士应该是实诚人,但这个叔同志和“实诚”有仇,他的行为刚好站在“实诚”的对立面。 陈胜吴广起义后,秦二世招博士、儒生问真相,诸博士答以民变,建议朝廷出兵镇压。胡亥一听很生气,把说发生民变的人全部抓起来关进了监狱。叔孙通一见这种架势,心里有底了:“诸生说的不对,现在天下一家,明主在上,法令备下,官吏奉职,哪有民变?闹事的都是些鼠窃狗盗之徒,郡县守尉均已将捕杀,不足为虑。” 胡亥一听非常高兴,不过他不满足叔同志一个人说好听话,耐着性子接着问其他人,有的人说民变造反,也有人说匪盗滋事。一个一个说完后,胡亥下了道命令:说民变造反的全部收监,说匪盗滋事的全部放回。临了胡亥还不忘表彰一番叔同志,既赐衣服又赏钱,并且正式任命为博士。 叔博士回家后,一些没有应招答题的儒生跑了过来,他们不是来祝贺叔博士成功逃命,而是责备他为什么要说奉承话,谴责他为什么不去吃免费牢饭。叔孙通一边擦汗一边说:“你们是不知道,我可差点没能逃出虎口”。“伴君如伴虎”这个词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儒生们一走,叔博士卷起裤腿就跑,一直向东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叔孙通跟随楚怀王。楚怀王被害,叔孙通投靠项羽。后来刘邦攻占彭城,叔博士又及时归降。彭城大战后刘邦向西溃退,叔孙通也跟着跑了出来。